赵东真想捂住两个小瘪犊子的嘴,怎么什么都还好奇呢,这是能大庭广众之下说的话么?
这个年代家家户户都没有浴室,从六月份开始,大家吃完饭,住在水井附近的男人,就会图方便直接在这边或者去溪里冲凉。
都是糙男人,大多平常也不太注意,能穿个四角裤的都是讲究人,不讲究的随便穿个三角裤头就出来哗哗的兜头冲水。
露在外面那白晃晃的大屁股,和男人那鼓鼓囊囊的隐私部位就若隐若现的。
都是男人,平常大家也不太在意。
夜里出来冲凉都是大家躺下了,有时候遇上了还会互相打趣几句,说说荤段子,但是被孩子大喇喇的说还是第一次。
他们老赵家男人没出来过,就是冲澡也是在后门那里,说实话这个场面赵东也觉得有点辣眼睛。
村里的大老爷们一点不在意,大笑着互相调侃。
“哈哈哈,前面我就说你个老小子穿的风骚,大伙说说他这穿了和没穿有啥区别,我看他就是没安好心,哈哈哈……。”
“滚滚滚,还不是穷没布料,随意用布头做的……。”
“人家孩子问呢,为啥你那里黑乎乎的,还长毛?”
“哈哈哈。”
这话说完,在场的冲凉的几个男人都大笑起来,水井里凉哇哇的水,都不能冲跑这热烈的气氛。
“你们知道啥,身上没毛,办事不牢,你看看你像是白条鸡一样,抱新娘子怕是都要打摆……。”
“那也比你个黑炭头强,夜里黑的都不看见,你老婆得吓一跳,以为没有。”
赵东懒得理村里人的口嗨,推搡瞪着大眼睛一脸好奇的两个小家伙赶紧回家,告诉他们好好学习,以后书本上都有教。
“啊?三叔,这些也都教吗?”
“嗯,教,教……快走,都几点了,明天你还要不要上学。”
这个时代的人普遍保守,自己对两性知识还懵懵懂懂呢,更不可能教育孩子,所以孩子们不懂会好奇也正常。
而他们想知道的途径只有问大人。
像后世的孩子们,有不懂的可以天天网上冲浪,无意或者有意会看到很多,对两性的事早熟的多。
回到家里静悄悄的。
平常他进院子,不是老婆就是老娘第一时间迎上来,今天老娘在码头那边杀鱼,老婆怎么也不见人影。
赵东交代两个孩子准备好换洗衣服去洗澡,推门先进屋看了看,只见闺女的小手紧紧的抓着老婆的衣襟,旁边是熟睡的花花。
他轻声问:“都睡着了?”
“嗯,刚睡下,码头那边忙完了吗?”
“还差一点点,娘和爹,大嫂、二嫂她们都在,舟舟困了,我就先带着孩子们回来了。”
“都上楼去睡了?”
“没有,去拿换洗衣服了,刚刚玩了半天,出了一身的臭汗,怎么也得冲冲在睡。”
赵东说着轻手轻脚的把儿子先放到床上,等会给他擦一下在抱楼上去睡。
“最近珍珠也不知道是不是大了,比小时候更粘人,我想着让李奶帮着带带孩子,我和娘一起去收购点帮帮忙,谁知道这孩子哭的啊,上气不接下气的。”
陈秀说着话,想要轻轻的拿开孩子的小手,下床给赵东拿换洗的衣服。
“孩子大了认人,慢慢的就好了,你看花花现在就好带,睡的多香,等会大嫂他们回来抱走就行。”
这时珍珠吧唧吧嘴嘴,身子也动了动,撇撇要哭的样子,陈秀连忙伸手拍了拍安抚一下。
“你别起来了,我自己弄就行,现在天气一点一点的热了,别让珍珠总哭,这个季节生病了大人孩子都遭罪。”
“锅里有热水,你去打了兑点凉水。”
赵东点点头,拿起陈秀给他准备换洗的衣服,出去招呼两个孩子过来洗澡。
霹雳扑通的折腾一通,孩子们洗个澡也不老实,他们这边刚收拾好,赵父、赵母和赵大哥夫妻、赵二哥夫妻也都回来了。
“正好,刚洗完还香喷喷的,快点把你们的孩子领走吧。”
赵大嫂和赵二嫂赚了钱,看着儿子还干干净净的喜笑颜开的,心里不知道多少次羡慕陈秀嫁的男人好。
知冷知热的,还这么能赚钱。
大家随便说了两句,时间不早了,明天还要去开船出海,就都带着孩子回去休息了。
赵东刚洗完,身上冰冰凉。
拿着从脏衣服里掏出来的钱和单子,爬上床递给老婆,夫妻俩靠躺在床头说起这个事。
“这是卖海鱼的钱,还有收淡水鱼的单子,我们四个捞的淡水鱼都杀了,当时不好算账,就想着就等晒干了称重在算,明后天的你记得过去搞一下。”
陈秀等他说完,先是把钱数一遍,然后转身先放到抽屉里。
又把胖子和旺财老板收鱼的单子大概看了看,然后惊讶了,“这么多啊?村里人加一起有三千多斤,塘里这两年不是没啥收成么?”
赵东咧咧嘴,“信了他们的鬼话,裤衩子都穿不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陈秀笑着拍了他一下,“今天腌了这么多的咸鱼,大姐夫在过来能多拉走点了,不然回去又要费心应付她娘。”
“嗯?这话怎么说的?”
赵东疑惑的抬头,最近在家也没听说铺子那边有啥事啊?
说起这个陈秀就忍不住先笑了起来,这下赵东更好奇了,连连催促她快点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等听完老婆的话后。
赵东都不得不对这个小老太太竖起大拇指,“……啧啧啧……,这个小老太太……,真厉害!”
天生做买卖的料子。
只是生不逢时,这个世道耽误她发光发热了,不然生活肯定能更上一层楼。
原来自从知道儿子在老丈人家这边入股大船以后,胡母简直像是打了鸡血一样高兴,天天梦想着儿子发大财。
她对标的人就是赵东……。
过了前面的激动劲,天天就问大姐夫什么时候能交船,然后患得患失的,怕这事在出差错。
后面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组织起一群无业小青年,把鱼干批发给了他们,然后这些人天天走街串巷的在卖。
就是和倒爷差不多,赚个差价,一斤能赚个几分一两毛的。
一天下来平均也能对付个四五块。
这可一点不比上班少,更是比码头打零工赚的多。
也说不好是歪打正着,还是人家有计划的,总之生意还不错,就连两个嫂子赶海淘到的小海鲜也都是这么卖出去的。
所以他们家鱼干才卖的这么快,人家现在就等着他这边库存备足点,结伴往远处没有海的地方走走呢……。
赵东:牛逼!
…………
喜欢1981小渔村,从赶海买船开始
这个年代家家户户都没有浴室,从六月份开始,大家吃完饭,住在水井附近的男人,就会图方便直接在这边或者去溪里冲凉。
都是糙男人,大多平常也不太注意,能穿个四角裤的都是讲究人,不讲究的随便穿个三角裤头就出来哗哗的兜头冲水。
露在外面那白晃晃的大屁股,和男人那鼓鼓囊囊的隐私部位就若隐若现的。
都是男人,平常大家也不太在意。
夜里出来冲凉都是大家躺下了,有时候遇上了还会互相打趣几句,说说荤段子,但是被孩子大喇喇的说还是第一次。
他们老赵家男人没出来过,就是冲澡也是在后门那里,说实话这个场面赵东也觉得有点辣眼睛。
村里的大老爷们一点不在意,大笑着互相调侃。
“哈哈哈,前面我就说你个老小子穿的风骚,大伙说说他这穿了和没穿有啥区别,我看他就是没安好心,哈哈哈……。”
“滚滚滚,还不是穷没布料,随意用布头做的……。”
“人家孩子问呢,为啥你那里黑乎乎的,还长毛?”
“哈哈哈。”
这话说完,在场的冲凉的几个男人都大笑起来,水井里凉哇哇的水,都不能冲跑这热烈的气氛。
“你们知道啥,身上没毛,办事不牢,你看看你像是白条鸡一样,抱新娘子怕是都要打摆……。”
“那也比你个黑炭头强,夜里黑的都不看见,你老婆得吓一跳,以为没有。”
赵东懒得理村里人的口嗨,推搡瞪着大眼睛一脸好奇的两个小家伙赶紧回家,告诉他们好好学习,以后书本上都有教。
“啊?三叔,这些也都教吗?”
“嗯,教,教……快走,都几点了,明天你还要不要上学。”
这个时代的人普遍保守,自己对两性知识还懵懵懂懂呢,更不可能教育孩子,所以孩子们不懂会好奇也正常。
而他们想知道的途径只有问大人。
像后世的孩子们,有不懂的可以天天网上冲浪,无意或者有意会看到很多,对两性的事早熟的多。
回到家里静悄悄的。
平常他进院子,不是老婆就是老娘第一时间迎上来,今天老娘在码头那边杀鱼,老婆怎么也不见人影。
赵东交代两个孩子准备好换洗衣服去洗澡,推门先进屋看了看,只见闺女的小手紧紧的抓着老婆的衣襟,旁边是熟睡的花花。
他轻声问:“都睡着了?”
“嗯,刚睡下,码头那边忙完了吗?”
“还差一点点,娘和爹,大嫂、二嫂她们都在,舟舟困了,我就先带着孩子们回来了。”
“都上楼去睡了?”
“没有,去拿换洗衣服了,刚刚玩了半天,出了一身的臭汗,怎么也得冲冲在睡。”
赵东说着轻手轻脚的把儿子先放到床上,等会给他擦一下在抱楼上去睡。
“最近珍珠也不知道是不是大了,比小时候更粘人,我想着让李奶帮着带带孩子,我和娘一起去收购点帮帮忙,谁知道这孩子哭的啊,上气不接下气的。”
陈秀说着话,想要轻轻的拿开孩子的小手,下床给赵东拿换洗的衣服。
“孩子大了认人,慢慢的就好了,你看花花现在就好带,睡的多香,等会大嫂他们回来抱走就行。”
这时珍珠吧唧吧嘴嘴,身子也动了动,撇撇要哭的样子,陈秀连忙伸手拍了拍安抚一下。
“你别起来了,我自己弄就行,现在天气一点一点的热了,别让珍珠总哭,这个季节生病了大人孩子都遭罪。”
“锅里有热水,你去打了兑点凉水。”
赵东点点头,拿起陈秀给他准备换洗的衣服,出去招呼两个孩子过来洗澡。
霹雳扑通的折腾一通,孩子们洗个澡也不老实,他们这边刚收拾好,赵父、赵母和赵大哥夫妻、赵二哥夫妻也都回来了。
“正好,刚洗完还香喷喷的,快点把你们的孩子领走吧。”
赵大嫂和赵二嫂赚了钱,看着儿子还干干净净的喜笑颜开的,心里不知道多少次羡慕陈秀嫁的男人好。
知冷知热的,还这么能赚钱。
大家随便说了两句,时间不早了,明天还要去开船出海,就都带着孩子回去休息了。
赵东刚洗完,身上冰冰凉。
拿着从脏衣服里掏出来的钱和单子,爬上床递给老婆,夫妻俩靠躺在床头说起这个事。
“这是卖海鱼的钱,还有收淡水鱼的单子,我们四个捞的淡水鱼都杀了,当时不好算账,就想着就等晒干了称重在算,明后天的你记得过去搞一下。”
陈秀等他说完,先是把钱数一遍,然后转身先放到抽屉里。
又把胖子和旺财老板收鱼的单子大概看了看,然后惊讶了,“这么多啊?村里人加一起有三千多斤,塘里这两年不是没啥收成么?”
赵东咧咧嘴,“信了他们的鬼话,裤衩子都穿不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陈秀笑着拍了他一下,“今天腌了这么多的咸鱼,大姐夫在过来能多拉走点了,不然回去又要费心应付她娘。”
“嗯?这话怎么说的?”
赵东疑惑的抬头,最近在家也没听说铺子那边有啥事啊?
说起这个陈秀就忍不住先笑了起来,这下赵东更好奇了,连连催促她快点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等听完老婆的话后。
赵东都不得不对这个小老太太竖起大拇指,“……啧啧啧……,这个小老太太……,真厉害!”
天生做买卖的料子。
只是生不逢时,这个世道耽误她发光发热了,不然生活肯定能更上一层楼。
原来自从知道儿子在老丈人家这边入股大船以后,胡母简直像是打了鸡血一样高兴,天天梦想着儿子发大财。
她对标的人就是赵东……。
过了前面的激动劲,天天就问大姐夫什么时候能交船,然后患得患失的,怕这事在出差错。
后面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组织起一群无业小青年,把鱼干批发给了他们,然后这些人天天走街串巷的在卖。
就是和倒爷差不多,赚个差价,一斤能赚个几分一两毛的。
一天下来平均也能对付个四五块。
这可一点不比上班少,更是比码头打零工赚的多。
也说不好是歪打正着,还是人家有计划的,总之生意还不错,就连两个嫂子赶海淘到的小海鲜也都是这么卖出去的。
所以他们家鱼干才卖的这么快,人家现在就等着他这边库存备足点,结伴往远处没有海的地方走走呢……。
赵东:牛逼!
…………
喜欢1981小渔村,从赶海买船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