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叹息道:“九哥府里,是弘晸?决定的,其他人也同意,他们不想碌碌无为,我也不好拦着。”
“至于我家的子孙们,被我当初干的事吓到了,不想再次被动被连累。”
弘晳不厚道的笑了。
“十叔,你那些子孙挺不待见你哈!要不是现在看到一点希望,你指不定私底下被他们骂成啥样。”
允?不以为意:“随他们骂,不要被爷我听见就成。”
弘晳想另一个人:“弘旺怎么样了?我没有关注过他。”
提起弘旺,允?心情复杂。
“还行,弘历那个“大孝子”将弘旺恢复宗籍以后,弘旺的日子好过了不少,他的子嗣也有官职,只要不被恶意打压,以后不会太差。”
弘晳:“八叔争了大半辈子有什么意义呢?儿子就弘旺一个,弘旺十几年受的苦都是替他背的。”
“八婶在的时候,弘旺也没得到八叔多少父爱,八叔要是安分守己,他就弘旺这么个独苗苗,谁上位都会对他施恩。”
允?尴尬一笑,毕竟他也是八爷党。
“都是皇子了,谁不惦记一下皇位?老八也没有很差嘛!就是没有大局观而已。”
“如今因为老四的弘历,这么个孝顺儿子,弘旺不是苦尽甘来了。”
弘晳:“……”这说的什么废话?
“我有时间都怀疑,弘历真的是四叔的孩子吗?”
允?:“是的吧?反正九哥不会忍辱负重去碰那个宫女,至于老八最后碰没碰我就不清楚了。”
“就弘历这个也怕,那个也忌惮的德性,跟老四挺像的,说实话,弘历那脑子真不像老八。”
弘晳:“我就好奇一下,管他像谁,反正下一任皇帝跟他没关系。”
允?已经想不起来当初算计老四的后续,弘历的身世他真不清楚,要是弘历真是老八的,弘历不至于那么多年没人教导吧?
不过弘历的性子除了有些像老四,还像另一个人,想想又不太可能。
攻打倭寇的水军已经准备就绪,永淮、和珅趁着这个机会,控制火器营,制造出不少新型火铳和大炮。
新型火器被他俩瞒的死死的,就怕皇上知道以后,让销毁。
乾隆十八年,乾隆下发攻打倭寇的圣旨,大清水军开始清理大清附近海域的倭寇。
接着,全军向金山银山出发,火力强攻。
外面的战事焦灼,而后宫迎来喜事。
令妃怀胎九个多月,平安诞下一位格格,乾隆也只是失望一瞬,毕竟现在后宫又有嫔妃正常怀上身孕,阿哥迟早会有。
就算令妃诞下的是格格,乾隆也难得高兴的让皇后大办满月宴。
后宫好几年没有婴儿啼哭,乾隆想迎迎喜气,招来更多子嗣。
也不知道以后几年后宫嫔妃生下的都是格格,乾隆会不会想是因为他此举造成的?招来的全是格格。
这一次没有太后、如懿作妖,令妃诞下的格格能养在她自己身边。
和窈到阿哥所看看她的三个儿子,老远就听见永瑞、永琥的笑声。
“在干嘛呢?”
“额娘安/贵额娘安/昭贵妃娘娘安。”
永琥有些心虚道:“额娘,我们闹着玩呢!”
和窈没有当场戳穿他,其他阿哥和伴读离开后,和窈跟着三个娃来到永瑞的住处。
“在上书房学习还习惯吗?伴读怎么样?相处得来不?”
永珏:“开始有些不习惯,慢慢就好了,大清课业挺繁重的,需要学的还挺多。”
永瑞:“这算什么?跟康熙时期比差远了,皇上真是不注重子嗣的教导。”
“上书房不少课业还是在我们搬过来之前,五叔(弘昼)带着宗正找上皇上恢复的。”
“连老师都重新换了一批,听说之前那些上课挺敷衍的,就跟完成任务一样,也不管阿哥们学的怎么样。”
永琥皱着眉:“怎么还要学医术?不是有太医吗?学西方知识是为了了解外面?知己知彼?”
永瑞:“医术只是学个大概,又不是让你精通,这也是为了防止你被骗,或是你自己受伤后也能给自己进行简单的救治。”
“还有后院和子嗣,有的女人为了争宠装病,或是为了争宠虐待子嗣,只要看太医开的方子,你就心里有数。”
“不然太医和后院勾结你都不知道,还有食物相克这些,谁能保证自己府里的厨房人手很干净?”
永瑞想到大明死的不明不白的某些皇帝,这就是不懂医的后果。
一个小病,越喝药病的越重,要是会一点医术,了解药材,闻一闻药汤不就能感觉到异常。
永珏、永琥沉默,关于大明的史书他们已经看过。
就因为永琥生的那个儿子,永琥被永珏直接揍的屁股痛的三天才下床。
大明后期一些帝王的死他们也看出异常,可能怎么办呢?
医术?学,使劲学,就为了保护自己也得认真学。
永珏:“西方的一些知识还是有用的,和珅舅舅给户部设计的账本新算法,就是借鉴西方知识。”
“我们取长补短,又不是让所有人都跟着学,我们作为上位者,对内对外都要了解的比别人更透彻。”
永瑞:“就是,可别像皇上那样,盲目自大,最后……”
和窈看他们情绪不好,开口说道:“你们心里明白就成,多学一些总没错,皇上考校你们功课时,适当藏点拙。”
“对外就不用藏拙,就需要在皇上一个人面前藏就行。”
就弘历那自以为是的性子,就算有人在他面前夸赞永瑞他们,他估计以为只是奉承而已。
永珏:“额娘放心,这点儿子明白,在皇上面前藏拙而已,简单。”
和窈有些不确定:“你们确定能行,皇上脑子里的知识储备跟你们的可不一样。”
“皇上学到的知识,还没有当初康熙时期的一个皇阿哥多。”
“你们要是把握不准,就比上书房的几位阿哥聪明一点就成。”
和窈回想如今乾隆的儿子谁在上书房最聪明。
永瑞:“额娘,上书房如今学的不错就永珹,他很努力,脑子转的还算快,不过儿子看他也藏拙呢!”
永瑞一开始很纳闷,永珹藏拙干嘛?皇上还能连他都忌惮?
“至于我家的子孙们,被我当初干的事吓到了,不想再次被动被连累。”
弘晳不厚道的笑了。
“十叔,你那些子孙挺不待见你哈!要不是现在看到一点希望,你指不定私底下被他们骂成啥样。”
允?不以为意:“随他们骂,不要被爷我听见就成。”
弘晳想另一个人:“弘旺怎么样了?我没有关注过他。”
提起弘旺,允?心情复杂。
“还行,弘历那个“大孝子”将弘旺恢复宗籍以后,弘旺的日子好过了不少,他的子嗣也有官职,只要不被恶意打压,以后不会太差。”
弘晳:“八叔争了大半辈子有什么意义呢?儿子就弘旺一个,弘旺十几年受的苦都是替他背的。”
“八婶在的时候,弘旺也没得到八叔多少父爱,八叔要是安分守己,他就弘旺这么个独苗苗,谁上位都会对他施恩。”
允?尴尬一笑,毕竟他也是八爷党。
“都是皇子了,谁不惦记一下皇位?老八也没有很差嘛!就是没有大局观而已。”
“如今因为老四的弘历,这么个孝顺儿子,弘旺不是苦尽甘来了。”
弘晳:“……”这说的什么废话?
“我有时间都怀疑,弘历真的是四叔的孩子吗?”
允?:“是的吧?反正九哥不会忍辱负重去碰那个宫女,至于老八最后碰没碰我就不清楚了。”
“就弘历这个也怕,那个也忌惮的德性,跟老四挺像的,说实话,弘历那脑子真不像老八。”
弘晳:“我就好奇一下,管他像谁,反正下一任皇帝跟他没关系。”
允?已经想不起来当初算计老四的后续,弘历的身世他真不清楚,要是弘历真是老八的,弘历不至于那么多年没人教导吧?
不过弘历的性子除了有些像老四,还像另一个人,想想又不太可能。
攻打倭寇的水军已经准备就绪,永淮、和珅趁着这个机会,控制火器营,制造出不少新型火铳和大炮。
新型火器被他俩瞒的死死的,就怕皇上知道以后,让销毁。
乾隆十八年,乾隆下发攻打倭寇的圣旨,大清水军开始清理大清附近海域的倭寇。
接着,全军向金山银山出发,火力强攻。
外面的战事焦灼,而后宫迎来喜事。
令妃怀胎九个多月,平安诞下一位格格,乾隆也只是失望一瞬,毕竟现在后宫又有嫔妃正常怀上身孕,阿哥迟早会有。
就算令妃诞下的是格格,乾隆也难得高兴的让皇后大办满月宴。
后宫好几年没有婴儿啼哭,乾隆想迎迎喜气,招来更多子嗣。
也不知道以后几年后宫嫔妃生下的都是格格,乾隆会不会想是因为他此举造成的?招来的全是格格。
这一次没有太后、如懿作妖,令妃诞下的格格能养在她自己身边。
和窈到阿哥所看看她的三个儿子,老远就听见永瑞、永琥的笑声。
“在干嘛呢?”
“额娘安/贵额娘安/昭贵妃娘娘安。”
永琥有些心虚道:“额娘,我们闹着玩呢!”
和窈没有当场戳穿他,其他阿哥和伴读离开后,和窈跟着三个娃来到永瑞的住处。
“在上书房学习还习惯吗?伴读怎么样?相处得来不?”
永珏:“开始有些不习惯,慢慢就好了,大清课业挺繁重的,需要学的还挺多。”
永瑞:“这算什么?跟康熙时期比差远了,皇上真是不注重子嗣的教导。”
“上书房不少课业还是在我们搬过来之前,五叔(弘昼)带着宗正找上皇上恢复的。”
“连老师都重新换了一批,听说之前那些上课挺敷衍的,就跟完成任务一样,也不管阿哥们学的怎么样。”
永琥皱着眉:“怎么还要学医术?不是有太医吗?学西方知识是为了了解外面?知己知彼?”
永瑞:“医术只是学个大概,又不是让你精通,这也是为了防止你被骗,或是你自己受伤后也能给自己进行简单的救治。”
“还有后院和子嗣,有的女人为了争宠装病,或是为了争宠虐待子嗣,只要看太医开的方子,你就心里有数。”
“不然太医和后院勾结你都不知道,还有食物相克这些,谁能保证自己府里的厨房人手很干净?”
永瑞想到大明死的不明不白的某些皇帝,这就是不懂医的后果。
一个小病,越喝药病的越重,要是会一点医术,了解药材,闻一闻药汤不就能感觉到异常。
永珏、永琥沉默,关于大明的史书他们已经看过。
就因为永琥生的那个儿子,永琥被永珏直接揍的屁股痛的三天才下床。
大明后期一些帝王的死他们也看出异常,可能怎么办呢?
医术?学,使劲学,就为了保护自己也得认真学。
永珏:“西方的一些知识还是有用的,和珅舅舅给户部设计的账本新算法,就是借鉴西方知识。”
“我们取长补短,又不是让所有人都跟着学,我们作为上位者,对内对外都要了解的比别人更透彻。”
永瑞:“就是,可别像皇上那样,盲目自大,最后……”
和窈看他们情绪不好,开口说道:“你们心里明白就成,多学一些总没错,皇上考校你们功课时,适当藏点拙。”
“对外就不用藏拙,就需要在皇上一个人面前藏就行。”
就弘历那自以为是的性子,就算有人在他面前夸赞永瑞他们,他估计以为只是奉承而已。
永珏:“额娘放心,这点儿子明白,在皇上面前藏拙而已,简单。”
和窈有些不确定:“你们确定能行,皇上脑子里的知识储备跟你们的可不一样。”
“皇上学到的知识,还没有当初康熙时期的一个皇阿哥多。”
“你们要是把握不准,就比上书房的几位阿哥聪明一点就成。”
和窈回想如今乾隆的儿子谁在上书房最聪明。
永瑞:“额娘,上书房如今学的不错就永珹,他很努力,脑子转的还算快,不过儿子看他也藏拙呢!”
永瑞一开始很纳闷,永珹藏拙干嘛?皇上还能连他都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