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毕业啦-《重生:一九八六,我欲冲天!》

  窗外的树叶沙沙作响,周逸群看一眼明朗阳光下的绿树和红花。

  “是啊,如今对比着来看,他既有成熟稳重的一面,也有年轻人的敢想敢干的闯劲,确实是棵好苗子。”

  周逸群顿一下,看着老领导:“如果他分回来,放哪个科室、还是单独挑一个科室?”

  话音落地,屋内陷入短暂的静默,唯有墙上挂钟的滴答声愈发清晰。

  “单独挑一个科室,目前看他还不够,我问过王瑞霖,建春的医疗技术水平还不够扎实,虽然他学习成绩不错,但缺乏实战经验!而且他有致命的一点是还没参透医者的‘狠’字。!”

  周逸群疑惑的看着张佑安平静的面孔,窗外不远处是摇曳的绒花树枝。

  “医生看生死多了,诊疗过程中更理智、更容易发挥所学,如果存在太多的善念,就容易胆怯!”

  周逸群点头,的确。

  “那继续跟王主任学?”

  “我想把他放行政后勤这边来,跟着你我做些秘书或助手的活计。”

  张佑安说出自己的打算。

  “会不会更多的人觉的他名不正言不顺的?还有啊,他接受的了吗?”

  说到这里,周逸群还苦笑一下,说不定对方还不能接受呢!

  “随便他们说吧,只要你我顶住、建春能不在意,就完全没有问题的。俗话说到好,听蝼蛄叫还不种地了?”

  俩人达成一致,班子会上开会讨论旧有科室拆分、新科室建立、现有人员提拔考核政策、学历、技能提升的奖励办法,都将在会议上掀起新一轮的头脑风暴。

  与此同时,凤北县医疗系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改革的春天。

  县医院新院区的塔吊刺破云霄,老院区走廊依旧挤满拎着送饭的家属,ICU室的机器昼夜轰鸣。

  中医院的药香飘出围墙,中西医结合门诊前排起的长队蜿蜒至花坛边,康复科的理疗床常常供不应求。

  方荣起在医疗系统负责人会议上,大声疾呼:“我们要坚信,凤北县不仅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更有为每一位有志者搭建的成长阶梯;这一点,恐怕在座的我们深有体会;因此也需要我们往下传承这种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一起开拓向前的理念。”

  方荣起看着会议室里每一位不再年轻的但是洋溢着热情的面孔,内心心潮澎湃。

  老树逢春的他们,迎来了第二次奋斗拼搏的机会!

  ~~

  与此同时的山城医学院的毕业典礼上,田建春作为毕业生代表上台发言,他沉稳的架势、犀利的语言、奔放的内容、美好的未来畅想,让所有了解他的和不了解的人都耳目一新。

  时隔一年不见,他们这位同窗,竟再次大步前进,把他们远远的抛在了后面,再次让他们望尘莫及。

  田建春鞠躬三次,掌声依旧热烈。

  最后是谢长天上台,俩人一唱一和的来个采访式的解说,解读了他这一年来所做的事情。

  当然了,哪怕是个梗概,也让毕业生们瞠目结舌。

  然后,在莫名惊诧之后是山海般的掌声,谢长天跟着一起再次感谢了三次,才勉强下了主席台。

  魏文秀挨着唐秀玲,偷偷问他,“他在中医院是不是就是个靶子?”

  “哈,看怎么说吧。”唐秀玲如今经过半年的历练,比之前更多了自信,即使在魏文秀面前,也是挺胸抬头的,不再是锁着肩膀。

  “早知道,我也去中医院实习啊,顺便留在那边!”魏文秀感叹。

  “你也不错啊,建春在路上跟我和建文说,你在妇幼保健院那也算是出类拔萃了。”唐秀玲内心还是羡慕魏文秀有个好家庭、有个好单位的,不像自己要离开家独自去闯荡。

  而且万一真的田建春不留在中医院,她跟周建文的路,多少会艰难一些吧,但是想想新建的房子、想想如今发展良好的中西医结合门诊,想想丰厚的奖金,唐秀玲又有了漫天的干劲。

  “唉,我就等着我们保健院发展壮大啊!”

  魏文秀假装哀嚎,但是经过这一年的实习,父亲和母亲都说这个选择确实是对的!

  虽然目前保健院不大,但是院里大学毕业生不多,有朝一日,保健院发展壮大了,魏文秀还是会有个不错的前途的。

  “嗯,咱们都会越来越好的。”唐秀玲拉着魏文秀的手,“你有空了,可以去凤北找我们玩儿啊。”

  “有啥玩的?”魏文秀和唐秀玲看一眼台上主任在总结了。

  “我和周建文还有田建春去过他们那边的古长城了,还没开发,但是充满了古韵,站在上面,看着不远处的农田和山村,想着那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城人未还!’还有,‘古人不见今时月,明月也曾照古人。’,叹息时光的流逝也感叹我们赶上了最好的时代。”

  “哇,这么好吗?回头我去找你们几个去看看?不过,正式毕业工作了,咱们都会更忙了。早知道就之前去了啊,就怨你啊,咋不给我打电话或写信?”

  “我们也是临时起意好不好?等你从凤凰城赶过来,太阳都到山顶了。”唐秀玲开个玩笑。

  “你跟建文决定了去凤北?”魏文秀想到毕业分配,表情严肃起来。

  “是,觉得那边整体还不错,凤北的各行各业确实充满朝气。”

  或许是穷则思变吧,但是唐秀玲想,他们山城也不见多富裕啊!

  领导们,咋不思索一下发展呢?

  不过现在呢,发展也不赶趟了,自己都决定去凤北了,虽然父母不太舍得,但是想着那边能分房、有奖金、另外还有个周建文,父母又同意了。

  唐秀玲记得母亲的话,“不是有个姓周的也去?他有对象没?要是没有,跟他挺不错的,都是同学、还都是山城人,到那边了,有个照应!”

  “切,玲子去那边儿!不是说有当地的一个姓田的男生?与其跟姓周的搞对象,还不如跟姓田的呢?家里是当地的,以后结婚了,还能帮忙带孩子!”

  唐秀玲觉得父母操的这心啊,分成七八瓣了。

  “对了,秀玲,你跟建文一起去凤北,你俩在一起了?”魏文秀捅咕一下发呆的唐秀玲。

  “哪儿跟哪儿啊!”唐秀玲摇摇头。

  “你呢?家里没给介绍门当户对的对象?”

  唐秀玲反将一军,轮到魏文秀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