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柳暗花明(丢丢的爽)-《重生:一九八六,我欲冲天!》

  张佑安看着并不太动容的田建春,心想也不知道这孩子想要干嘛!

  无奈的摇摇头,告辞走了。

  周建文上前,低声问,“咋了?我看张院长不太高兴的样子!”

  “跟我说了陶孟治的结局,我没啥表示!”

  唐秀玲和苏建军也走过来,听到这里就问田建春。

  “有机会了,还不回来?”

  “看情况吧,那边儿能做的事情虽然不如这边儿多,但是学的东西也是这边儿没有的。再说了,我还在等机缘!”

  苏建军安慰道,“也行,咋说你也是被委屈冤枉的那个!虽然说不能提啥额外的要求,不过如果找到合适的人帮你说话,结果肯定比现在好很多!”

  唐秀玲和周建文这两年也不再单纯,听到这里,纷纷点头。

  转眼,田建春到青山关镇卫生院工作已经快一年,方荣起被杜逢春提醒了好几次,终于给青山关镇卫生院打了电话,说今年的年终总结让田建春送到县局。

  齐江河知道,田建春应该是要调走了。

  果然,田建春顶风冒雪的把总结送到了县卫生局、准备离开的时候,被带到了方荣起的局长办公室。

  田建春整理下思绪,敲开门,“方局长,您找我?”

  “建春啊,来来,坐。”

  方荣起从座位上欠起上半身。、

  “方局长,我不坐了,您说。”

  “在青山关镇工作快一年了,收获不少吧?”

  “是,收获很多。”

  田建春看一眼昔日的领导,忽然发现这两年,方荣起也老的很快。

  “唉,”方荣起长长的叹口气,田建春疑惑的看着对方。

  “建春啊,当年你从中医院到局里、再从局里到青山关,我都没能阻止,我啊,很抱歉。”

  田建春心中腹诽,不是不能,只是不值得罢了;不过他还是假装很真诚的说道:“您别这样说,事出有因,而且冤有头。”

  “这不,一切都尘埃落定了,杜局长呢,也很关心你,安排我跟你见面谈谈,看看,你有啥想法!?回局里、回中医院,甚至想去市里了,哪都可以!”

  田建春听到这里,知道上面有人问过自己了。

  不过还是很谦虚的说,“我听从上级的工作安排。”

  方荣起一听,知道这家伙也变得滑头了,再也不是那个有话直来直去的年轻人了。

  “上级安排工作,也要充分考虑你的个人意愿,以前的缘由抛开不谈,现在这不形势不同了嘛。”

  田建春思索一下,想尽快结束谈话,只能说,“麻烦您询问下张院长的意愿,如果他还愿意接收我,就回中医院吧。如果不方便不合适,我就考虑去市里!”

  方荣起听到这里,知道田建春对自己是有怨言的,那也没办法!

  那时候,自己都举步维艰,哪里还有余力去帮别人?

  “行,行,那我抓时间问问老张,看看中医院那边儿的情况,你就在家里待两天吧,要是中医院那边没问题了,你就可以办理调动手续了。”

  方荣起也不想看田建春隐忍的表情,早早结束了尴尬的见面。

  张佑安接到方荣起电话的时候,他正在跟周逸群和沈海涛在办公室说话。

  “建春同意动了?”

  “是,他说你那边儿如果没问题,就想回中医院。”

  “那感情好!方局长。”

  张佑安握着,跟俩副院长用口型说,田建春想回中医院!

  俩人惊讶的对视一眼!

  “方局长,建春回中医院,有啥具体的说法吗?”

  张佑安的问题,让方荣起不由得皱起眉头:对啊,让田建春回中医院,安排在什么岗位?

  “你们先商量一下吧。”

  方荣起放下电话,寻思起杜逢春三番五次打电话跟自己问起田建春的情况的缘由,之前没见杜逢春多关注田建春,难道症结还是出在省厅?

  想到这里,方荣起不由得一激灵,想到曾经的种种迹象,这个可能还真的比较大!

  张佑安放下电话,转头跟周逸群和沈海涛说起方荣起的电话内容。

  “建春回中医院,局里没啥说法?”

  “老方让咱们先商量。”张佑安摇头,内心拨拉着小九九。

  “他既然能回来,肯定有事情是咱们不知道的。是不是得谨慎考虑?”

  周逸群和沈海涛都看着张佑安。

  “抛开那些杂七杂八的,建春这个孩子工作能力还是有的,也有冲劲,还聪明,如果他真有上面的关系,能充分利用,对医院来讲也不是没好处!”

  张佑安这两年的经历,比之前很多年都‘刺激’,也教会了他审时度势、顺应发展,书生气的迂腐坚持,伤人伤己!

  “那倒是,不然还做院长助理?”

  沈海涛说完,就觉得自己多嘴了。

  张佑安看看沈海涛,再看看周逸群。

  周逸群:“行啊。”

  张佑安摇摇头,沉吟片刻,才严肃的说:“老沈负责后勤,老周负责医疗的日常管理,现在我想把医院业务分成三大块,你们分别进行管理。”

  周逸群和沈海涛面面相觑,不过都没反驳,他们都知道张佑安是很稳妥的人。

  “是这样的,县委的老刘不是代书记?”

  看到俩人纷纷点头,张佑安继续说道:“我听说,明年县里,各企业或县直单位会推行集资建房,据说政策都已经研究完了,就差年初开会讨论通过了。你们说,咱们要不要给职工谋求一下福利?”

  “那咱之前的楼咋办?”

  “具体政策还没公布,只说了,也可以买了!或者退了。”

  “集资?那没钱的咋办?”

  “借啊,借不到的,就别想新楼。”

  “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最大的好处是,企业或单位还有个人把自己的钱去建楼了,财政就可以把省下的钱去发展经济了,而且还听说,以后县里不会再建新楼,也就没有所谓的从房管局要分配的公房的说法了!”

  “啊?老张,你从哪里听到的消息?属实吗?”

  沈海涛和周逸群脸上的惊奇让张佑安看的笑了起来,开始他听说的时候,也是张大嘴巴不知道说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