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思想建设茶话会-《我在深圳逆袭暴富那些年》

  一夜过后。

  4月1日,周五。

  下午两点多,彩印厂三楼前厅,李哲临时组织的一场“思想建设”培训开始了。

  参会人员以彩印代工网推部的新人为主,四楼强仔的网店运营部的人,也自主下来凑热闹了,加起来一共七八个人。

  说是培训,准确点说叫茶话会才对,李哲和一众人围着大茶几而坐,茶几上瓜子零食饮料都有。

  而茶几靠阳台的一侧,竖立着一块可移动大白板。

  趁着手下人正在吃喝闲聊,李哲起身几步走到大白板前,先用黑色马克笔写了一个问题。

  “除开婴儿,这个世界对哪一类人最宽容?”

  写下这个问题后,李哲也笑呵呵没作任何解释,就让大家畅所欲言并在白板上写各自答案了。

  由于他没做任何提示,大家写出来的答案,可谓脑洞大开五花八门,甚至有人将“神经病智障”写在了上面。

  这搞得,刘昊铭周森这俩正在一旁干活儿的人,看了之后也是一脸懵逼笑声不断。

  待所有人把能想到的都写完,李哲好一阵摇头苦笑之后,将些乱七八糟的答案全擦了,就留了几个勉强还算正常的在白板上。

  女人、老人、学生、单身狗、已婚中年人。

  李哲先是问了一句,“已婚中年人谁写的?给我站出来,我看你是睁着眼睛瞎写瞎起哄”。

  底下正嗑瓜子的单身狗刘春来,笑哈哈的举了手。

  “春来,你赶紧给你爹妈打个电话,你把问题和答案给他们汇报一下嘛。

  你信不信,他们恨不得顺着电话信号爬过来,狠狠捶你一顿,上有老下有小很轻松好玩儿是吧?”。

  李哲如此一番点评,刘春来立马表示“中年人都结婚有孩子了,就没人催结婚生子了嘛,我爸妈特别是爷爷奶奶,就在开始催我了”。

  李哲无语,直接翻篇开始说女人这个答案了。

  他问,“女人过了三十岁还不嫁人,别人会怎么叫,大龄剩女对不对?那世界对她宽容么?”。

  几个网店客服妹子点头称是时,李哲又评价老人这个答案了。

  “老人?不会有人以为,电视里那些拿丰厚退休金跳广场舞、到处旅游的老人,是老人里的大多数吧?

  咱们在坐的各位,大家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基本都在农村吧,他们活的容易么?

  子女背井离乡自顾不暇,七老八十了,他们还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自食其力,带完了子女还得帮带孙子,世界对他们很宽容么?”

  听完他的反问,所有人都开始摇头了。

  随后,李哲用马克笔重重敲了敲白板上的“中年人”。

  “我个人觉得,这个世界最挑剔苛责的就是中年人,就是咱们爹妈那样的人。

  上有老下有小,在家务农的还稍微好一点,在上班的都成老油条了,不容易被画饼忽悠,所以也最容易被公司老板炒鱿鱼。

  你们没在网上看到过中年危机这个词么?各位现在不努力搞钱,等到了三十几岁压力山大又囊中羞涩,就知道这世界的残忍喏,那就太迟了”。

  趁着刘昊铭周森连呼“言之有理”,趁着七八个手下面面相觑表情肃穆时,李哲又笑哈哈的话锋一转。

  “相反的,像大家这样刚出社会的年轻人,是最受公司老板欢迎的。

  好忽悠、好压榨、工资开的低还不愁招不到人、而且个人要求还少。

  像我之前大学刚毕业进新印王,就完全是被招聘启事忽悠过来的,一个月才九百还扣三百六,就这我还感谢公司让我有吃有住有零花钱呢”。

  他此话一出,刘昊铭周森哈哈大笑的那叫个欢畅,而他的那群被进行思想建设的手下,笑的也丝毫不逊色多少。

  在众人笑声消停下来后,李哲指了指白板上最后一个答案:学生。

  “学生?你们很多人,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就算万事大吉了,还是混出来的,当然不觉得苦。

  有机会读大学的那些人,背着家里甚至家族的期望和压力,寒窗十年,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起得比鸡早,睡的比狗晚,才十七八岁的人,脑袋上都大把的白头发了呢。

  像我,高中一箱方便面吃大半个月,两三年都吃出胃病来了。

  冬天洗澡有时候热水都没有,有时候学校锅炉坏了,不洗又没法睡,一个冷水澡洗完,男人都要冻成女人了……”。

  待他这番评述下来,刚停下来的笑声又再次爆发性响起,搞的另一头彩印间的许萌萌磊子,都跑过来看热闹了。

  在众人的笑声中,李哲将白板的所有答案都擦掉了,自己写了一个:刚出社会的年轻人。

  他这个答案一出,一众手下都是满脸问号,他表妹悦蓉更是表示严重反对。

  “哥,我觉得我们年轻人最难了,刚出社会一无所有,要工作经验没经验,要钱没钱,学校里学的又没屁用。

  像我这种没学历的,出来找个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不跟着你混口饭吃,就只能进厂站流水线,这个社会对我们太苛刻了……”。

  听了表妹的异议抱怨,李哲先是鼓了鼓掌。

  随后待厅里众人安静下来,他先是强调了一点:今天的培训,最主要是针对网推业务员的。

  然后他开始阐述自己的观点了。

  “我妹刚才说的确实没错,但是,我们大家换个角度来看问题,就很有趣了。

  我们这些年轻人,刚出社会确实一无所有,要工作经验没经验,要钱没钱,学校里学的又没屁用。

  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底层家庭出来的年轻人而言,家境、人脉、本钱啥的,一无所有是再正常不过了。

  但正是因为这一点,社会上的其他人,也都是默认咱们,刚出社会时就是一无所有不值一提的,对不对?

  我们哪怕再穷再肤浅,再单纯傻币无知,人家都觉得很正常的。

  特别是那些老板有钱人成功人士,绝不会因此就觉得奇怪,更不会因此而嘲笑瞧不起我们,因为咱压根儿不配,人家也没那闲功夫来多看我们一眼,对不对?”

  李哲这两个“对不对?”问出口,在场众人都似乎被他角度惊奇的观点镇住了。

  一阵面面相觑窃窃私语之后,大家最终都若有所悟的一个接一个点头了。

  “这就对了嘛”。

  自顾自嘀咕间,李哲将第一个问题和答案都擦掉了,随即写下了第二个问题。

  “底层年轻人成功的最大资本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