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是有些担心,对方反向摊牌会让自己仓促应战出篓子,但李哲还是一口同意了。
十几分钟后。
县城江边一早餐厅里,李哲和丈人佬在一张四方木桌前对面而坐,已经在开始吃早餐。
他自己是一碗炕土豆加一个大炸饺,月牙形的,粉丝肉末馅的。
他丈人佬则是一碗白粥加俩红油包子,牛肉馅的,红油都渗出包子皮、特勾人食欲的那种。
两人边吃东西边聊着天,氛围还挺轻松融洽的。
“小李,你大学那班要好的同学,毕业后主要都是从事什么工作的?”
“爸,那就多了,做国际贸易的、物流管理的、财务会计的、人力资源的,还有继承家业做生意的,算是各行各业都有吧”
“喔,那有没有考公入体制内的?”
丈人佬问到这里,李哲已经闻到那味儿了。
他夹了块店老板免费提供的泡菜萝卜丁,喂进嘴里后回道,“特别少,好像就一两个,有个进了电力,有个进了银行,都是家里有背景的”。
“喔,那小李你觉得,他们和你相比,以后谁压力更小一点?谁会过的更安稳太平一些?”。
丈人佬放下喝粥的白瓷勺子,一脸和蔼微笑的问。
李哲短暂的跟丈人佬对视了一眼,然后坦诚实在回应,“那肯定是他们俩嘛,就像爸您一直提到的工作体面旱涝保收”。
丈人微微点头,“小李,你很优秀很有能力,但我也看得出来,你很要强,对你和雪晴的未来也考虑的很长远。
一方面我对此很欣慰,对你也很放心,另一方面,我感觉你小小年纪的,就背负了太大的压力,我这个当丈人的,也挺为你心疼的”。
丈人佬说这话时,眼神很诚挚,脸上也带着些忧虑关切之色。
李哲听完有些感动,因为丈人佬说的也没错。
他对和老婆的以后确实想的很长远,都想到了以后孩子的教育生存,还有父母的养老问题,所以才会对搞钱如此上心。
虽然现在厂里效益还不错,但他也明白,彩印代工这一行的同行在增多,竞争压力也在日益增大。
就他近期所知,光是深圳本地,就多了好几家用二手改装机做代工的同行,人家机器成本低的多,在加工价格上是有天然的竞争优势的。
另外,厂里现在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效益增长乏力。
而且,厂子开了两年了,他感觉一票合伙人,特别是工程师磊子、还有周森许萌萌两口子,几人腰包渐鼓的同时,也都开始贪图享乐安逸懈怠了。
至于一如既往最靠谱最勤奋的刘昊铭,如施伯所说,勤奋有余聪慧不足,业绩上是没有李哲和周森那种爆发力及期待性的。
至于凑数的萎哥,主要精力都在自家的小吃店和夜市摊上,虽然脑子很好使,但纯属一心二用,时不时就来个零贡献,他也不能抱太大指望。
至于小贺,设计的水平毋庸置疑,工作态度也和刘昊铭一样的踏实靠谱,但是她不是业务员,不是厂里效益的直接创造者。
再则,现在厂里合伙人加招进来做事的人,都快二十人了,两层厂房的房租水电、还有工资、耗材等,每个月的总体开支也不是笔小数字。
综上所述,对于李哲这个大股东兼厂长而言,他且不说压力山大,但至少也是终日得紧绷着一根弦了……
见李哲低头陷入了沉默,丈人佬等了他一会儿,便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小李,看来我说的没错吧!
其实我也看的出来,你在个人方面,对金钱物质是没有太大的欲望和要求的。
你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迫于现实,都是出于对身边人的责任感,不然你自己早都买好车穿一身名牌了,对吧?”
李哲抬头看着丈人佬,毫不避讳的点头认同了对方的看法。
丈人佬又拍了拍他的肩膀,“既然咱俩都吃完了,那就结账走吧,咱沿江边散步去,我每天早晚都会走一走的”。
丈人语毕,就起身给店老板娘掏钱付账了。
就十块八块的事,李哲也没跟丈人佬客气,对方结完账后,他跟着就出早餐厅去江边人行道溜达了。
穿过马路到了对面人行道,李哲延续了丈人佬刚才的话题。
“爸,您刚才说的很对,我这人生活方面确实没什么要求,我吃东西不挑食,穿衣服只要干净得体顺眼就好。
要是我从小家里条件好点,我高考后可能就不会报经济管理这种专业,我可能就去学中文历史这些专业了”
丈人佬和李哲并排而行,他背负双手昂首挺胸,行进间一眼可见体制内老干部的那种范儿。
“这个我知道,雪晴跟我提过,而且很多时候从你的谈吐中,我也看得出来你的学识涵养。
小李你知道么,以你的文学底子,还有这几年练出来的察言观色人情世故的能力。
还有交流沟通的能力,真的进了体制内,做个喜欢的文职耍耍笔杆子,肯定很吃香的”
李哲未置可否,他只是礼貌性的冲丈人佬点头笑了笑。
见他这副模样,丈人应该是接收到了他不感冒的敷衍态度,也没再继续往下说,两人之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片刻之后,李哲从江里摇桨的打渔人身上收回目光,看向一脸平淡目视前方的丈人佬。
“爸,您的好意我都懂,只是我现在的身心都在厂里。
别的不说,光是买的机器都有近百万,我现在又是厂长,投注了全部心血的事,我实在不想半途而废”
他还没说完,身旁丈人佬只是目不斜视的淡淡回了一声“喔,我懂”。
李哲见状继续补充,“这事就算我收手,恐怕也不是一两年内的事。
到时候我真想按您的想法回来考公,我估计都快三十了,可能也过了最佳时机”。
他这么一说,丈人终于是扭头看他了,一脸肃穆问,“所以,小李,你是确定不考虑我指的这条路喏?”
李哲没有犹豫,“爸,差不多是这样吧,您的苦心,我真的很感谢。
我知道自己闯会很辛苦很有压力,也可能会失败,但我已经在半路上了,我还是想坚持下去。
无论如何,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会让雪晴跟着我受委屈过苦日子的”。
他还没说完,丈人佬又是一声“喔”,随即就目视前方并略微加快了步伐。
李哲原地驻足愣了愣,他知道自己的回应,很可能让苦口婆心的丈人失望不爽了。
但刹那之后,他快步追上了对方,并鼓足勇气说出了自己的摊牌话。
“爸,广东机会很多,我想在那边长期发展,我还想带雪晴过去安家发展”。
他言至于此,眼见丈人佬脚下一顿摆过了头。
十几分钟后。
县城江边一早餐厅里,李哲和丈人佬在一张四方木桌前对面而坐,已经在开始吃早餐。
他自己是一碗炕土豆加一个大炸饺,月牙形的,粉丝肉末馅的。
他丈人佬则是一碗白粥加俩红油包子,牛肉馅的,红油都渗出包子皮、特勾人食欲的那种。
两人边吃东西边聊着天,氛围还挺轻松融洽的。
“小李,你大学那班要好的同学,毕业后主要都是从事什么工作的?”
“爸,那就多了,做国际贸易的、物流管理的、财务会计的、人力资源的,还有继承家业做生意的,算是各行各业都有吧”
“喔,那有没有考公入体制内的?”
丈人佬问到这里,李哲已经闻到那味儿了。
他夹了块店老板免费提供的泡菜萝卜丁,喂进嘴里后回道,“特别少,好像就一两个,有个进了电力,有个进了银行,都是家里有背景的”。
“喔,那小李你觉得,他们和你相比,以后谁压力更小一点?谁会过的更安稳太平一些?”。
丈人佬放下喝粥的白瓷勺子,一脸和蔼微笑的问。
李哲短暂的跟丈人佬对视了一眼,然后坦诚实在回应,“那肯定是他们俩嘛,就像爸您一直提到的工作体面旱涝保收”。
丈人微微点头,“小李,你很优秀很有能力,但我也看得出来,你很要强,对你和雪晴的未来也考虑的很长远。
一方面我对此很欣慰,对你也很放心,另一方面,我感觉你小小年纪的,就背负了太大的压力,我这个当丈人的,也挺为你心疼的”。
丈人佬说这话时,眼神很诚挚,脸上也带着些忧虑关切之色。
李哲听完有些感动,因为丈人佬说的也没错。
他对和老婆的以后确实想的很长远,都想到了以后孩子的教育生存,还有父母的养老问题,所以才会对搞钱如此上心。
虽然现在厂里效益还不错,但他也明白,彩印代工这一行的同行在增多,竞争压力也在日益增大。
就他近期所知,光是深圳本地,就多了好几家用二手改装机做代工的同行,人家机器成本低的多,在加工价格上是有天然的竞争优势的。
另外,厂里现在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效益增长乏力。
而且,厂子开了两年了,他感觉一票合伙人,特别是工程师磊子、还有周森许萌萌两口子,几人腰包渐鼓的同时,也都开始贪图享乐安逸懈怠了。
至于一如既往最靠谱最勤奋的刘昊铭,如施伯所说,勤奋有余聪慧不足,业绩上是没有李哲和周森那种爆发力及期待性的。
至于凑数的萎哥,主要精力都在自家的小吃店和夜市摊上,虽然脑子很好使,但纯属一心二用,时不时就来个零贡献,他也不能抱太大指望。
至于小贺,设计的水平毋庸置疑,工作态度也和刘昊铭一样的踏实靠谱,但是她不是业务员,不是厂里效益的直接创造者。
再则,现在厂里合伙人加招进来做事的人,都快二十人了,两层厂房的房租水电、还有工资、耗材等,每个月的总体开支也不是笔小数字。
综上所述,对于李哲这个大股东兼厂长而言,他且不说压力山大,但至少也是终日得紧绷着一根弦了……
见李哲低头陷入了沉默,丈人佬等了他一会儿,便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小李,看来我说的没错吧!
其实我也看的出来,你在个人方面,对金钱物质是没有太大的欲望和要求的。
你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迫于现实,都是出于对身边人的责任感,不然你自己早都买好车穿一身名牌了,对吧?”
李哲抬头看着丈人佬,毫不避讳的点头认同了对方的看法。
丈人佬又拍了拍他的肩膀,“既然咱俩都吃完了,那就结账走吧,咱沿江边散步去,我每天早晚都会走一走的”。
丈人语毕,就起身给店老板娘掏钱付账了。
就十块八块的事,李哲也没跟丈人佬客气,对方结完账后,他跟着就出早餐厅去江边人行道溜达了。
穿过马路到了对面人行道,李哲延续了丈人佬刚才的话题。
“爸,您刚才说的很对,我这人生活方面确实没什么要求,我吃东西不挑食,穿衣服只要干净得体顺眼就好。
要是我从小家里条件好点,我高考后可能就不会报经济管理这种专业,我可能就去学中文历史这些专业了”
丈人佬和李哲并排而行,他背负双手昂首挺胸,行进间一眼可见体制内老干部的那种范儿。
“这个我知道,雪晴跟我提过,而且很多时候从你的谈吐中,我也看得出来你的学识涵养。
小李你知道么,以你的文学底子,还有这几年练出来的察言观色人情世故的能力。
还有交流沟通的能力,真的进了体制内,做个喜欢的文职耍耍笔杆子,肯定很吃香的”
李哲未置可否,他只是礼貌性的冲丈人佬点头笑了笑。
见他这副模样,丈人应该是接收到了他不感冒的敷衍态度,也没再继续往下说,两人之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片刻之后,李哲从江里摇桨的打渔人身上收回目光,看向一脸平淡目视前方的丈人佬。
“爸,您的好意我都懂,只是我现在的身心都在厂里。
别的不说,光是买的机器都有近百万,我现在又是厂长,投注了全部心血的事,我实在不想半途而废”
他还没说完,身旁丈人佬只是目不斜视的淡淡回了一声“喔,我懂”。
李哲见状继续补充,“这事就算我收手,恐怕也不是一两年内的事。
到时候我真想按您的想法回来考公,我估计都快三十了,可能也过了最佳时机”。
他这么一说,丈人终于是扭头看他了,一脸肃穆问,“所以,小李,你是确定不考虑我指的这条路喏?”
李哲没有犹豫,“爸,差不多是这样吧,您的苦心,我真的很感谢。
我知道自己闯会很辛苦很有压力,也可能会失败,但我已经在半路上了,我还是想坚持下去。
无论如何,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会让雪晴跟着我受委屈过苦日子的”。
他还没说完,丈人佬又是一声“喔”,随即就目视前方并略微加快了步伐。
李哲原地驻足愣了愣,他知道自己的回应,很可能让苦口婆心的丈人失望不爽了。
但刹那之后,他快步追上了对方,并鼓足勇气说出了自己的摊牌话。
“爸,广东机会很多,我想在那边长期发展,我还想带雪晴过去安家发展”。
他言至于此,眼见丈人佬脚下一顿摆过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