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好多年没搞事情了-《说好的联姻怎么动了真情》

  皇上在御书房里,听传谢阁老来了。

  他一阵头疼,不用想也知道他是来干嘛的,龙影卫回来的可比谢家的人还早些。

  他们看到陆轩夫妻被拖回府,就赶回来复命了。还活着,就是不太好了。

  谢家那个孩子早不晕,晚不晕,到了城门口,就晕了。要不是故意的谁信!一帮子人搞那么大动静!

  这是怕京城里面没戏看,闹的人尽皆知。

  他们家的人,姓什么谢,姓狐就好了。

  烦归烦,人还是要放进来的,一天安生日子都没有,这皇帝当得也实在不自由。

  ……

  谢阁老进了御书房,

  行了礼,

  他琢磨皇上心情不好,

  此刻应是很烦躁,

  因为他没有赐座,只叫平身,都有点心不甘情不愿。

  这是嫌弃谢家不懂事了。

  先不能哭了,那就先办正事,让他情绪上扬起来。

  ……

  “启禀陛下,老臣孙儿今日回京,给臣带回了两件东西,臣觉内里事大,不敢擅做主张,故急匆匆进宫呈给陛下。”说着双手举起账册和血书。

  皇上眼一亮,是别的事情,赶紧让人呈上来。

  极快地翻看完,这本陆轩根据田县令的毛糙账册重新做出来的账册,里面是有银钱数量的。

  实际如何,陆轩根本不管,只要金额足够吸引人,自有人会查。这册子、血书、铺子和人是真的,数量和物品半真半假,银钱金额完全就是杜撰的。

  他们只是不小心得到了册子,又查到了一些事情,剿匪的时候,又遇到了杀手,生死关头,将账册托付给了谢松,带回了京城。

  其他的,他一个小县令知道什么,什么都不知道。

  这是谢管家带回来的话,谢渊都照样转述,没做任何添加。

  他眼睛有点湿润,复又跪地,求皇上派个御医去通州看看陆轩,他不忍孙女新婚不足三月便守寡。

  情真意切,甚是隐忍。

  ……

  皇上赶紧让人扶他起来,给他赐座。

  有心想问问账册的细节,但是他一问三不知,一心只惦记通州的孩子们。

  又想问问他觉得该怎么办,

  他说心痛得无法思考,实在不明白这个孙女婿小小年纪怎么敢去剿匪,又怎么敢查这么危险的东西。

  真是年少无知,不知死活,害的自己孙女,整日惶惶不安。

  皇上看他只怪自己人莽撞,半句不提要替他们找回公道。

  还有影卫明明说两人都命悬一线,听这意思,只有陆轩一个受了重伤,谢家那个莫不是直接吓晕了。想想也只有这样了。

  人家现在不提报仇,找公道,他这个做皇帝的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

  之前还不知道有账册这个东西,现在看来,有这种东西在手里,招来杀身之祸也属正常。

  ……

  搞半天,谢家之前派人去,竟是因为这个,他们是真的不知道背后之人是谁吗?

  旋即又想明白了,难怪父皇在世的时候,对谢远多有夸赞,有真本事,且又滑而不奸,忠而不愚。

  什么事该做,做到什么程度,火候掌握的恰到好处。

  念着谢家人识趣,不说这个账册,陆轩身上还有剿匪之功,他特准太医院善治伤的李太医去通州为他诊治。一个内官随行,并带着嘉奖通州县衙的圣旨。

  皇上是想单独嘉奖陆轩的,但是谢远说,剿匪是县衙上下合力,并不是他一人之功,自己孙子带回来的话也是如此。且,莫离山悍匪众多,所剿灭不过百余人,他们也不敢贪功。

  皇上想陆轩虽然考了进士做了文官,但是到底还是宁远侯府的孩子,身上有血性!他不认为这是莽,年轻人该有些血性才对。

  有血性,有能力,又不贪功,还没学会这些老家伙的龟缩功。这样的年轻人才是国之未来。

  ……

  谢阁老觉得三丫头的该直言直言,该装死装死,该阴阳阴阳的法子真的好用。好多年没搞事情了,他都快忘记这种内心的满足感了。

  京城的人快不知道他曾经也是个小谢了!

  所以他出宫的路上,不苟言笑,面色沉重,步履匆匆,一出宫门就上了马车,回了府。

  这下谁都知道他心情不好,事情很大,但是具体是什么,不清楚,不明白,还不敢问。

  ……

  靖王府。

  赵如意跳起来:“王爷说什么?!他们派人去刺杀陆轩夫妇?!王爷什么时候知道的。”

  靖王吃了口菜:“你激动什么?应是没死,若是死了,谢阁老就不是只进宫了,早派人去通州了。

  本王早就知道了啊,大概是刚开始的时候吧,都要争那个位置的人,兄弟们的一举一动肯定得盯着啊。”

  赵如意问他:“你早知道了,竟然不派人去帮忙,你就这么相信他,真不怕他死吗?”

  靖王继续喝酒,无所谓:“死就死了,还没到最后,就被弄死了,这种人能帮到我?”

  赵如意有点不高兴,说了一句:“王爷真是冷血,以后要是我保不住自己,是不是你也不管?”

  靖王点头:“自然,本王答应过你,不骗你,那就是不会骗你。现在你是侧妃,日后若事成,本王也会给你个妃位,这样你还保不住自己,那是你没用。

  别一天到晚想有的没的,靠这靠那,你不是说你们那男女平等,女人也能做男人的事情吗?怎么你现在做不了了,是本王不允许吗?”

  赵如意:……又被问住了,说得好,以后别说了!

  ……

  睿王府。

  睿王府见到了莫寻派来的人。

  也大概摸到了真相。

  所以谢府的人是因为剿匪,受了伤。

  至于陆轩,宁远侯府,谢府总有一些保命的法子,只要没传出来死讯,想来是死不掉了。

  他招来自己的暗卫首领:“去给我盯死太子,长公主,晋王府,有陌生人欲靠近,能抓来就抓来,近不了身,就让我们在各府的人跟上去。

  还有通知莫寻,把徐文达写给莫离山的信都收好,送到京城来。”

  在搞不清全部事情的时候,他能做的不多,谢阁老进了宫,也不知道说了什么,这时候,可能多做,多错。

  他可没刺杀谁,知道了没阻止而已,这算什么错,谁又能知道。

  要是刘长青在就好了,还能商量一下,这个人心狠,总能想出趁火打劫的歹毒法子。偏偏前些日子领了差事出了京城。

  要不然他准能利用此事让太子,晋王栽个大跟头。再嫁祸给靖王。哈哈哈哈哈……

  ……

  通州县衙里的刘长青可不这么想,他还在等人来捞他。

  注定等不到了,本来知道他做这事的人就那几个,除了死掉的。

  就是伏龙山庄,和百晓阁,等他们来,那有的等了,因为刘员外根本已经偷偷把六具尸体埋了。谁会知道死了几个江湖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