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我懂-《红楼之林家有嫡子》

  战火喧嚣,像厚重的灰幕压向天际。

  大漠悬挂的太阳,都被染成了失血的惨白。

  断戟斜插在焦黑的土地里,处处散落着撕裂的甲片,没来得及拔的箭簇半埋在血泥之中,箭尾的羽毛被这战火熏得焦黑。

  伤兵的呻吟混着濒死战马的嘶啸,九边的天越发暗淡了。

  自从拿下了木夷和忽尔槐两地,蛮夷联军的反扑越发凌厉。

  如今有了蒙古加持,战力更胜。

  听说拓跋努也准备从后方来到了忽尔槐战线了。

  偏偏这般,上边还下了令,只守不攻,不少将士都觉得憋屈极了。

  守虽然伤亡的兄弟少,可天天像乌龟一样蹲着心里总归是憋着一股气!

  已是夜深,李彦卿从城门外风尘仆仆地掀开了景宴的营帐。

  卷起的风都带着挥不去的血腥味,将案上的烛火吹得晃了晃。

  李彦卿抹了抹脸,掌心蹭下半道黑灰,甲胄上还沾着未干的血渍,这是刚刚在战场上留下的。

  他声音哑得像被沙磨过一样,往帐中扫了一眼,见景宴正站在地图旁,仔细思索着什么。

  “西城门守住了,蛮夷那些狼崽子,这些日子像不要命一样!”

  但如今的攻势来看,兄弟们的盾甲快顶不住了,得赶紧从后营调些新的来。”

  景宴微微抬头,指尖仍留在地图上忽尔槐西侧沙丘的位置。

  不止将士们,景宴在九边这些日子,休息的时间也极少。

  抬手将案上的地图挪了挪,脸上的疲惫在烛光下清晰可见。

  他的指尖沿着忽尔槐往西的边界画了一道线。

  线外的空白处连个像样的地名标记都没有,全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和沙丘,这里是蛮夷人骑在马上闭着眼都能跑熟的地方。

  将蛮夷赶到草原境内,他们确实冒了大险,可为了天朝的平民百姓,这个险又不得不冒。

  蛮夷陈兵九边各地时,不管他们如何防范,但凡被抓住一丝空隙,天朝九边周围村镇的百姓便会遭其屠戮。

  他们性子又贼,杀光抢光后,骑着马就溜回草原。

  若将战线一直放在天朝境内,周围的百姓不知要提心吊胆过多久。

  不过从如今来看,那个决定没错。

  出其不意拿下忽尔槐、木夷两城,将战线推到了鞑靼境内。

  他们在这里镇守,至少能保证后方百姓性命无忧,只是粮草供给和将士们要更辛苦些罢了。

  就像现在,若是在九边,盾甲残破算什么?

  九边的铁匠铺叮当声从早响到晚,断了的枪头能重熔,裂了的盾面能补甲片,库房里堆着的收缴武器,哪怕残破也能融了,给兄弟们再换身行头。

  可在忽尔槐不一样,这里往日是边陲小城,全城拢共就几个老铁匠,还是从宁夏镇随军过来的。

  这时候只能派兵从后方运物资来,还得防着蛮夷人的突袭。

  景宴看向彦卿,示意他安心。

  “新的粮草、武器,算着日子也该运过来了,让战士们补给足够。”

  “听皇伯父传来的新消息,赵家那位在周边各国收了战马,这些日子也尽速送到九边,到时候军中又添战力”

  草原征战,战马是必不可少的。

  林景宴给已坐在身旁的李彦卿添了杯茶,见他紧绷的肩梢松了松,便拍了拍他的肩膀,宽慰道,

  “不必忧心。”

  又说了两句闲话,想让李彦卿紧绷的神经松一松。

  “赵家那位倒是个利落人,先前只知这些商户常年在关外跑商,眼毒手快,没想到这时候竟还能从周边各国收来那么一批战马。”

  “有了新的战马,咱们的轻骑也能派上用场了,或追或打,总归不能让蛮夷占了便宜。”

  李彦卿身上的铁甲已许久没换,日日都要在城门各处防着蛮夷的侵扰与反攻,也只在景宴这里能得半刻安宁。

  不知为何,只要在林景宴身旁,他就觉得心中平和得很,仿佛什么事都不算事。

  他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热茶划过喉咙,轻声道。

  “那便好。”

  之后便是久久的沉默。

  战场实在太残酷,残酷到让李彦卿这个往日京城中最肆意妄为的公子哥,如今经过战争的洗礼也只剩沉默与心痛。

  帐中的烛火跳啊跳,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帐壁上,久久未动。

  李彦卿张了张嘴。

  有心想问还要守到什么时候,叹了口气,还是咽了回去。

  算了,景晏这般做总有他的理由。

  看到只守不攻伤亡骤然减少的军营,他私心也是想他们歇一歇的。

  晚进攻一日,许多人,便能多活一天。

  这仗越打越狠,越打越疼,打到最后,便是不死不休。

  可是,日日耗着,皇伯父和林四娘那边又常又吃了几个败仗,还要听那些蛮夷人在城门的叫嚣,太伤士气了。

  彦卿的沉默,景宴懂。

  喜欢红楼之林家有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