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进入工作状态-《官场沉浮:从选调生到封疆大吏》

  秋阳穿透省委大院七号楼的花岗岩廊柱,在冰冷的大理石地面投下斑驳光影。秦风推开政研室厚重的防磁门,中央空调的低鸣在空旷中格外清晰。他驻足工位前,昨夜撒落的长河新米在晨光中泛着温润光泽,搪瓷缸沿“劳动光荣”的红字被茶渍晕染,像一道未愈的伤疤。桌角那份《智能治理模型白皮书》扉页上,墨迹已干:“模型测不出民心温度,算法算不准人间疾苦”。

  第一章:尘封的脉络

  档案库在地下三层。秦风穿过三道气压密封门,陈年纸张的霉味混着铁柜的锈气扑面而来。惨白灯光下,管理员周小芹从故纸堆中抬头,老花镜滑至鼻尖,灰白发髻松散挽着。

  “秦处长,主任交代过。”她枯瘦手指敲击键盘,屏幕幽蓝光映亮皱纹,“最高权限给您开了。”

  数据库如沉睡巨鲸苏醒:

  《南江县域改革十年评估(2007-2017)》

  《深改试验区政策演进图谱》

  《数据模型争议档案汇编》

  秦风点开最后一份。加密文档如迷宫展开:

  第17页批注朱红:“柳云峰团队主张剥离主观变量”

  第89页粘着泛黄便签:“陈国华附2015青河假种子案手写证词”

  末页夹着半张电费单:边缘焦黑,背面铅笔写“38万度电的谎言”

  “十年前录入这些时,柳副主任刚引进海外人才计划回国。”周小芹递过老花镜,镜片反光遮住眼底波澜,“现在他建的模型,能把假种子包装成‘产业升级阵痛’。”

  秦风抚过焦痕:“火?”

  “举报人家里电路老化起火。”她合上档案柜,铁门撞击声在库房回荡,“数据不杀人,但能借刀。”

  第二章:茶台棋局

  紫砂壶嘴白气袅袅。张明远将电费单残片置于茶盘:“老戏码了。柳副主任的‘智能沙盘’能推演千万条改革路径,唯独算不准人心。”茶台暗格滑开,取出一本皮质笔记。

  《张力田野札记(1983)》

  扉页钢笔画着改制犁具,旁注:“小岗村王老汉增产三成未入报表”。

  最新页贴着长河镇稻浪照片,墨迹未干:“秦风破网,方见真粮”。

  “林书记的习惯。”张明远指腹摩挲纸页,“真正的改革密码,不在数据库里。”壶中茶水注入杯盏,涟漪荡碎倒影,“昨夜柳副主任的红旗车,去了金融街79号。”

  秦风抬眼:“‘清道夫计划’?”

  “那栋楼里有家私募基金,年化收益280%。”金丝眼镜后寒光一闪,“巧的是,青河草莓基金窟窿刚好两千八百万。”

  第三章:泥土方程

  农研所试验田翻涌稻浪。陈国华裤腿沾满泥浆,将枯秧苗拍在秦风掌心:“看看柳副主任说的‘落后产能’!”

  苗秆断面蛀孔渗着黑水。

  “不是病,是毒。”他挖起团黑泥,“假种掺了腐蚀剂,专烂稻根!”中山装口袋掏出笔记本,内页塑料袋裹着几粒黑色药丸。

  “数据?这才是数据!”指甲缝泥屑簌簌掉落,“我在青河蹲了半月,老孙头才敢给我这个。”笔记本末页,血指印按在欠条上:“孙富田借三万买种,绝笔。”

  秦风凝视指纹螺旋:“这些进得了政策模型?”

  陈国华冷笑:“柳副主任的算法里,这叫‘自然淘汰率’!”他突然踹翻箩筐,霉变稻谷倾泻如瀑,“可庄稼汉的命,不是小数点!”

  第四章:数据深渊

  机房蓝光吞噬人影。秦风将枯秧苗放上控制台,苗叶在键盘留下泥痕。

  “主观变量清洗暂停了。”罗雅声音从数据流深处传来。屏幕上参数瀑布中,一行红标闪烁:

  【情感权重系数:未定义】

  秦风指向枯苗:“这个能赋值?”

  键盘声骤停。罗雅转椅滑出阴影,冰蓝短发下眼袋乌青:“我的模型能解析微表情,但解析不了绝望。”她调出监控画面——青河老人呆坐烂草莓堆前,脸上空白如雪。

  “柳副主任要求删除这段。”指尖悬在删除键,“说影响‘模型客观性’。”

  秦风拾起枯苗:“你父亲当年为农机补贴奔走时,脸上也是这个表情?”

  罗雅猛地攥紧饮料罐,铝壳扭曲变形。屏幕上参数突然刷新:

  【情感权重系数:锁定峰值】

  第五章:暗夜坐标

  保密办铁门合拢,黑暗如墨涌来。吴启明的声音从角落浮起:“柳副主任的内弟,昨天在金融街79号签了合同。”

  幽蓝屏幕亮起,股权结构如蛛网张开:

  顶层:离岸公司“清道夫资本”

  中层:青河冷链(空壳)

  根系:两千八百万草莓基金窟窿

  “钱从这里抽走。”红光箭头刺穿虚拟账户,“到这里洗白。”终点停在私募基金logo——与柳云峰副驾男子胸针相同。

  吴启明推过银色U盘:“温度传感器离线那天的完整日志。”金属壳映出扭曲倒影,“野猪撞坏传感器?野猪可不会转账两千八百万。”

  秦风插入U盘。数据洪流中,一行小字闪烁:

  【19:03:27 管理员指令:强制离线】

  第六章:锚定晨光

  暮色浸透办公室时,秦风摊开证物:

  焦黑电费单(谎言之火)

  张力札记(初心之锚)

  带毒稻种(泥土之殇)

  情感权重峰值(数据之光)

  强制离线日志(暗夜之眼)

  他旋开旧钢笔。笔尖悬在《智能治理白皮书》扉页,墨滴将落未落。窗外,柳云峰的红旗车驶入大院,车尾金融街79号的停车贴尚未撕净。

  加密频道闪烁。吴启明头像跳动:“明早九点,柳汇报‘青河模式转型成功’。”

  秦风将枯秧苗按在汇报稿封面。苗根腐液渗入纸张,晕开如血泪。

  他按下通话键,声沉暮色:

  “罗博士,准备‘多维评估模型’推演。”

  “陈老师,申请调阅2008年雪灾重建档案。”

  “吴主任——”枯苗在指尖折断,“该清场了。”

  晨光刺破云层时,枯秧苗在窗台投下倔强剪影。秦风将长河米撒向风口,稻香汹涌漫过机房铁锈味。深潭寻锚,晨光初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