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收结束,全国减产,王主任得到上面通知紧急开会,招呼各院负责人,王主任一看人齐了也没废话:“刚得到的通知,国家决定减少定量了,全市实行凭票供应。学生干部在此基础上略有增加。重体力、高温劳动者不变。大家都明白了吗?!小张一会把通知贴到门口,详细的自己看。”
一帮管事轰的一声就闹腾起来了,说什么的都有,王主任也没搭理他们,脸色是越来越黑,等着闹哄的声逐渐没了,才说话。
“同志们,这是国家实实在在的难关,并且国家正在尽全力从全国调粮保首都,但天灾无情,咱们得拧成一股绳,共渡时艰!要信国家,更要靠自己! 政府每一斤粮都精打细算,优先保老人孩子、保生产一线。咱们街道成立互助组,党员带头,劳力强的帮衬孤寡户,有存粮的匀给断顿的。谁家揭不开锅,立刻找居委会,绝不能让一个人饿倒!心气不能垮! 困难是暂时的,但咱四九城人的脊梁是硬的!回想战争年代,咱们靠团结挺过封锁!今天,咱们靠双手也能闯出生路!谁发现私藏囤积、黑市倒卖,坚决举报,这是挖集体的墙脚,绝不容忍!同志们,团结、节约、互助,就是咱战胜饥荒的铁拳头!共守家门,共盼丰年!”
下面各管事甭管是不是心甘情愿,这会也得跟着喊口号,一个个扯着脖子喊的是声嘶力竭。
喊完回去的路上各个愁容满面,不是愁怎么跟院里人说,愁的是自家粮食问题。
院里人知道三个管事大爷开会去了,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蛐蛐,消息灵通的已经知道大概怎么回事了,比如熊光明,先去自家米缸面缸了看了看,这些日子往里放的有点多,收走点,每样留个两三天的量,玉米面留个4、50斤。
反正谁看米面都是见底的量。
然后熊光明召集家里人先开了个小会,中心思想就是除了逢年过节,家里不炖肉,炒荤菜也按照肉票上的量来,鸡蛋吃完了鸡蛋皮都得扔灶坑里,以后家里吃什么都不准往外说。
尤其是小亮,谁问你家里吃什么就说吃的窝头,喝的棒子面粥,敢说漏了屁股给你打开花,熊光明眼珠子一瞪,吓得熊二差点尿了。
家里只要熊光明不在,这小子谁也不怵,美珠是属于带着他玩的那个,从小就带着一群侄子玩,对孩子脾气好着呢,比亲妈都有耐心,只要美珠在熊二就黏着嫂子。
熊光明打小对这小子就严厉,该有的物质条件绝对满足你,别的方面要是不听话就等着挨揍吧。
老熊老来得子不用想就知道这小子多得宠,桂英姨性格温和更疼这孩子,那坏人就是熊光明的。
平常熊光明一咂嘴立马老实,今天都到了大哥瞪眼的地步,那就表明事态已经很严重,为什么不让说已经不重要了,记住棒子面这仨字就行了。
熊光明又看了看小灵胖乎乎的小脸,只能语重心长的说:“灵儿啊~~以后你少吃饭,多吃菜,多吃瘦肉知道吗,以后长成胖丫那样可怎么往外嫁呀。愁死个人!听大哥话,慢慢就瘦了。”
小灵听说不让多吃饭了,刚要闹点小脾气,表示一下存在感,一听得多吃瘦肉?!圈起来,这是重点,考试要考。可瘦肉没肥肉香啊~~~
还没吃完饭呢,阎解旷吸溜着鼻涕就过来说一会开会,熊光明给了他半块窝头,给这小子高兴坏了,熊哥家的窝头白面多,里面还放了葡萄干!
吃完饭看着点差不多了,跟着老熊去中院听听热闹。
老哥仨坐在桌子前,今天谁也没拿茶缸子,估摸着是这事有点大,易中海看人都差不多了,站起来咳嗽了两声,等大家逐渐安静。
“今天街道开会的主要内容是减少粮食定量问题,现在这年景大家也都看到了,一时半会还不知道哪天是个头呢,夏收也遭灾了。从下个月起,按人头都得往下减一点。国家有困难,咱们得得勒紧裤腰带,共渡时艰。都明白了吗?!具体如下。。。。”
易中海刚复述完通知,话音一落,贾张氏第一个炸锅了,家里就她一个没定量的,这还减?还活不活了,这月月还紧巴巴的,好不容易秦淮茹上班了,家里小日子起来了,这就减定量,还添了个小丫头片子,又得挨饿了?让她有种预感,会不会又到当初围城时候那种局面了?
“怎么还减上定量了?!易中海,您瞅瞅我这脸!都绿了!这肚子里本来就没二两油水,成天介咕咕叫唤,跟养了群蛤蟆似的!减了定量我们全家就得扎脖儿喝西北风去!”
整个大院谁有你脸胖,天天泛着油光,你要喝西北风了大家都得饿死。
易中海不满的瞪了一眼贾东旭,怎么没看好你妈呢,贾东旭也委屈,谁知道他妈反应这么大,家里又不是过不下去了。
后院孙大妈也唉声叹气的声援贾张氏:“就是就是!一大爷,您这话说的轻巧,共渡时艰?这艰都渡了多久了?!照现在那点定量,棒子面儿都不够糊窗户缝儿的!我们家那口子,为了让孩子多吃两口,天天饿得前心贴后背,眼珠子都发蓝!再减?他哪还有力气干活儿?厂子还要不要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没工作干点零活,家还两半大小子,一个老太太,就靠老孙一个人挣钱。
“哎哟喂,一大爷,您这通知的倒是挺麻利。敢情您家人口少,定量减点不疼不痒是吧?您瞅瞅我们家,老的老小的小,五张嘴等着呢!这定量就是命根子!说减就减?街道办一句话,我们全家就得饿死啊?您得给我们个说法!不能这么糊弄人!”
中院吴婶平常院里小透明,跟谁都和气,这会儿也忍不住阴阳上了。
易中海板着脸,实在不想说话了,就好像减的粮食都进了他家面缸一样。
刘海中看易中海吃瘪,笑呵呵的站起来:“你们几位先消消火儿,消消火儿!听我说,听我说成不成?”
贾张氏谁也不惯着,照例谁打岔怼谁:“消什么火?肚子里的火顶到嗓子眼儿了!没吃的,火气能不大?!”
贾东旭赶紧给他妈按到凳子上做好,小声嘀咕着,也不知道说啥了。
刘海中也不生气:“都静一静!听我老刘一句!这不是我们定的规矩,更不是街道办王主任想难为大家!这是国家的政策!全国都这样!咱北京城,天子脚下,更得带头响应不是?咱得想着点,地里遭了灾,粮食是真金贵,城里乡下都一样难!”
吴婶抹着眼泪哭唧唧的说:“响应响应。。。。响应也得能活命啊!国家困难我们知道,可这。。。。这减的也太狠了点儿!哪怕少减那么一两二两呢?您去跟王主任说说,求求情!咱们院儿可都是老实巴交的工人、小职员,没偷没抢,凭票吃饭,咋就。。。。”
夏家婶子蹭就窜出来了:“二大爷,您甭跟我们说这些大道理!我们小老百姓听不懂!我们就知道肚子饿!您既然是咱院儿的管事大爷,这事儿您就得管!不能光传个话就完事儿!您得给我们想办法!找街道!找粮站!问问他们,是不是克扣我们这点救命粮了?这里面是不是有猫腻?”
刘海中一拍桌子:“粮站的红头文件都贴着呐!白纸黑字,按人头发,谁克扣得了?克扣了谁?你这不是给~~给街道办扣屎盆子吗?!小心谁告你一状,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易中海这会又站起来了:“我老易跟大家伙儿在一个院儿住了这么些年,我是什么人你们还不清楚?但凡有一点法子,我能看着大家伙挨饿?这定量,是上头统一下的,一根手指头都动不了!咱在这儿吵吵,除了伤和气,让外人看笑话,能吵出粮食来吗?!”
各家哭丧个脸不吱声了,阎埠贵站起来开始总结性发言:“咱得往开了想!都想想辙!各家各户,那购粮本儿上的数儿是死的,可人是活的!街道不是说了吗?号召大家瓜菜代!咱院儿犄角旮旯,能种点东西的地方都种上!萝卜缨子、小白菜,那都是好东西!回头挖点野菜,能吃的都划拉回来。前些日子贾张氏回老家,还在路边挖了不少野菜回来,拌点棒子面蒸蒸也能顶饱。”
“瓜菜代说的容易,那玩意儿不顶时候啊,吃多了拉稀跑肚的。”
“哎呦喂还吃多了,现在城外离得近的连点绿色都瞅不见了,树叶子都快给薅秃了,想挖点野菜得城外20里地,再过些日子得去河北瞅瞅了!”
“谁说不是呢,咱们这老的老,小的小,出去挖野菜都跑不远。”
易中海一看又开始了,赶紧打住吧,要不一会又得骂天骂地的,再把街道的人招来,那样就大了。
“都别满嘴牢骚了,街道王主任也说了,这只是暂时的困难!国家在想办法,咱自己也得咬牙挺住!再苦还能有以前苦?咱四九城,啥大风大浪没见过?能叫这点困难吓趴下?!咱院儿可是连年评先进的文明院儿,不能在这节骨眼儿上掉链子,让人戳脊梁骨说咱觉悟低啊!散会吧,回去也跟家里人好好说说。咱拧成一股绳,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熊光明靠在门廊柱子上,看着院子里暂时平静下来的邻居们,这才哪到哪啊,夏收绝产也就才刚刚开始,难的还在后面呢。
各家开始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这会还有菜吃,不顶饱也饿不坏。
熊家亏谁嘴也不能亏美珠,各种肉蛋就没断过,也都是偷偷的吃。熊光明时不时就端上来几饭盒菜,小灵吃红烧肉只能吃瘦肉,汤拌饭?想也别想,胖成啥样了,灾年你还这么胖咋说?也就现在还算过得去,等明年后年呢?先控制控制饮食再说。
美珠出了月子,桑母也隔三差五就过来住几个晚上,一个礼拜能住3、4天吧。。。。每次来都不空手,不是带着半口袋粮食,要不就是肉蛋的,给院里人羡慕的眼珠子都发红。
桑母一来,每个礼拜熊家就借故吃一顿横的改善一下。
然后基本就没有炒菜味传出来了。别问,问就是喝的棒子面粥,菜汤子,小灵能控制,熊二不行啊,正是长身体时候,别的孩子肚子里缺油水不太想动弹,跑一会就饿,他整天在院里横冲直撞的。
这会儿许大茂推着自行车过来了:“光明,一会中午去我哪吃啊,我老人一家子来了。”
“你们一家子热闹我过去干嘛,大姐二姐来了吗,一会来家坐坐啊。”
“救救场,我怕一会喝死~~”
你什么段位让我过去救场,上次是拉着老熊过去,这才陪着喝了一顿,就冲你丫生个闺女拉拉脸那样今天也不能管你个王八蛋!
“放心吧,今天你丈人指定不灌你们爷俩,喝多了谁伺候月子啊,还得腾出手伺候你们爷俩,不够捣乱的呢。”
许大茂一听,也是啊!高高兴兴买酒去了。
美珠生孩子老张带着媳妇也过来表示了,当时他没在家,正好过去打个招呼。
到了后院一看,俩女婿正杀鸡呢,老张拿着风干的小动物正跟老许探讨是什么物种呢,老张表示就做过鸡跟兔子,这玩意瞅着是个啥?
老许也不认识,平常不认识的玩意儿都送了人情,这不秋云生孩子他都给拾掇过来了。
正好熊光明过来:“呦,今儿瞅这意思几个老爷们掌勺啊?!”
“哈哈哈,好厨子那都不得是咱老爷们吗!光明恁快过来踅摸踅摸,这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啊?长得这模样~~啧啧,瞅着怪硌应人的!敢吃吧这个? 恁说这玩意儿~~~它肉柴不柴,恁给断断,这玩意儿真能下锅烀了?”
熊光明看了看也不知道啥玩意。扒了皮又风干了,谁知道活的时候什么样啊。
“张叔,这不认识的还是先别吃,我弟妹刚生完孩子再给吃坏了。”
“对对对!”
仨人聊了一会,熊光明表明不一起吃了,留下两袋奶粉,临走许富贵又整了一只跟刚才一样的玩意儿非得让熊光明拿走。
“你老丈人家不东北的吗,那边动物多,没准就认识了呢。”
熊光明一琢磨也是,拎着回了家,正好碰见何大清刚起来,他在北京饭店时不时就得当值班厨子,偶尔还会被请走去专门地方候着做饭,钱是不少开,就是磋磨人。
还好不是专门伺候大人物招待宾馆的厨子,要不半夜都得被薅起来做饭,有的要求还千奇百怪。
“何叔,正好您看看这是个什么玩意儿。”
何大清接过来揉了揉眼睛,来回翻着看了看:“这是獾子,好东西啊,收拾的还不错。”
嚯~~现实版的猹呀!那得尝尝。鲁迅本人在1929年书信中坦言“猹”的具体原型并不明确,推测可能是獾类,普遍认为狗獾,这玩意中国南北都有。
“可以啊何叔,都成这样了您都认识?怎么着,听您这意思~~您会拾掇这玩意儿?”
何大清得意一笑:“呵呵,给我扔屋里去,中午咱们就吃这个了,跟你说也就是我料够多,要不一般人家真做不好,这玩意儿还得用几味中药呢,那滋味,啧啧~~美去吧你!”
熊光明一想,空间里还不少不认识的玩意儿呢,都是从杰公子哪搞来的,正好问何大清会做吗,新鲜肉不好说,这些腊味腌肉就没问题了。
等何大清开始收拾的时候,熊光明兴高采烈的拎着个布口袋进来了,从空间里挑了几样长得怪异的让何大清认认,大部分都是鸡鸭鱼的,就算不知道品种也能看出大概样子来。
“何叔何叔,看看这些都什么玩意儿。”
熊光明一样一样往外掏,给何大清看楞了,熊光明这都哪淘换的。
“嗯~~这是穿山甲?!”
熊光明惊了,这玩意还能做成腊肉呢?何大清可以呀,真认识假认识?!
“那这个,是老鼠吗?”
何大清拎起一串研究了研究:“这是山鼠,广东那边的,清蒸或焖饭,我听饭店的广东厨子说过,味道一绝。这个是竹鼠,嚯~~腊狗!”
狗都给做成腊肉了?熊光明表示很期待。
“这狗回头天冷了吃,做个辣锅子!吃完晚上睡觉都不用盖被!好东西呀,哈哈哈哈!”
中午熊家爷俩跟傻柱爷俩,就在何大清围起来的小院一关门在院里就喝上了。
自己围一块挺好,就是有点潮,今年入夏雨水还多,难得今天是个好天。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是全国连续多种自然灾害,不单单是旱灾。
北京地区,从五月份开始周围区县就开始涝,接着6月份又好几个区县遭遇雹灾,7、8月份四十多天内一直阴雨连绵,还有好几次暴雨,两个月累计降雨1066毫米,东南地区平地三尺的水位。
仨人吃喝了一会,傻柱开始发牢骚,现在饭馆不好干,连天的缺肉少菜的,忙的时候累死,现在好了,闲死!
不是没人,是来的人更多了,就是馆子里要啥没啥,眼瞅着就得关门歇业。
现在外面饭馆什么情况何大清可是知道,真不好过。许多小饭馆已经退化为仅供应大锅菜或简单主食的食堂,慢慢也会蔓延到其他大一点的饭馆。由于粮食定量供应,饭馆被要求主食一律收取粮票。这一政策虽缓解了无肉供应的矛盾,却导致营业额暴跌,全行业陷入萧条。
喜欢四合院:只想平淡过一生
一帮管事轰的一声就闹腾起来了,说什么的都有,王主任也没搭理他们,脸色是越来越黑,等着闹哄的声逐渐没了,才说话。
“同志们,这是国家实实在在的难关,并且国家正在尽全力从全国调粮保首都,但天灾无情,咱们得拧成一股绳,共渡时艰!要信国家,更要靠自己! 政府每一斤粮都精打细算,优先保老人孩子、保生产一线。咱们街道成立互助组,党员带头,劳力强的帮衬孤寡户,有存粮的匀给断顿的。谁家揭不开锅,立刻找居委会,绝不能让一个人饿倒!心气不能垮! 困难是暂时的,但咱四九城人的脊梁是硬的!回想战争年代,咱们靠团结挺过封锁!今天,咱们靠双手也能闯出生路!谁发现私藏囤积、黑市倒卖,坚决举报,这是挖集体的墙脚,绝不容忍!同志们,团结、节约、互助,就是咱战胜饥荒的铁拳头!共守家门,共盼丰年!”
下面各管事甭管是不是心甘情愿,这会也得跟着喊口号,一个个扯着脖子喊的是声嘶力竭。
喊完回去的路上各个愁容满面,不是愁怎么跟院里人说,愁的是自家粮食问题。
院里人知道三个管事大爷开会去了,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蛐蛐,消息灵通的已经知道大概怎么回事了,比如熊光明,先去自家米缸面缸了看了看,这些日子往里放的有点多,收走点,每样留个两三天的量,玉米面留个4、50斤。
反正谁看米面都是见底的量。
然后熊光明召集家里人先开了个小会,中心思想就是除了逢年过节,家里不炖肉,炒荤菜也按照肉票上的量来,鸡蛋吃完了鸡蛋皮都得扔灶坑里,以后家里吃什么都不准往外说。
尤其是小亮,谁问你家里吃什么就说吃的窝头,喝的棒子面粥,敢说漏了屁股给你打开花,熊光明眼珠子一瞪,吓得熊二差点尿了。
家里只要熊光明不在,这小子谁也不怵,美珠是属于带着他玩的那个,从小就带着一群侄子玩,对孩子脾气好着呢,比亲妈都有耐心,只要美珠在熊二就黏着嫂子。
熊光明打小对这小子就严厉,该有的物质条件绝对满足你,别的方面要是不听话就等着挨揍吧。
老熊老来得子不用想就知道这小子多得宠,桂英姨性格温和更疼这孩子,那坏人就是熊光明的。
平常熊光明一咂嘴立马老实,今天都到了大哥瞪眼的地步,那就表明事态已经很严重,为什么不让说已经不重要了,记住棒子面这仨字就行了。
熊光明又看了看小灵胖乎乎的小脸,只能语重心长的说:“灵儿啊~~以后你少吃饭,多吃菜,多吃瘦肉知道吗,以后长成胖丫那样可怎么往外嫁呀。愁死个人!听大哥话,慢慢就瘦了。”
小灵听说不让多吃饭了,刚要闹点小脾气,表示一下存在感,一听得多吃瘦肉?!圈起来,这是重点,考试要考。可瘦肉没肥肉香啊~~~
还没吃完饭呢,阎解旷吸溜着鼻涕就过来说一会开会,熊光明给了他半块窝头,给这小子高兴坏了,熊哥家的窝头白面多,里面还放了葡萄干!
吃完饭看着点差不多了,跟着老熊去中院听听热闹。
老哥仨坐在桌子前,今天谁也没拿茶缸子,估摸着是这事有点大,易中海看人都差不多了,站起来咳嗽了两声,等大家逐渐安静。
“今天街道开会的主要内容是减少粮食定量问题,现在这年景大家也都看到了,一时半会还不知道哪天是个头呢,夏收也遭灾了。从下个月起,按人头都得往下减一点。国家有困难,咱们得得勒紧裤腰带,共渡时艰。都明白了吗?!具体如下。。。。”
易中海刚复述完通知,话音一落,贾张氏第一个炸锅了,家里就她一个没定量的,这还减?还活不活了,这月月还紧巴巴的,好不容易秦淮茹上班了,家里小日子起来了,这就减定量,还添了个小丫头片子,又得挨饿了?让她有种预感,会不会又到当初围城时候那种局面了?
“怎么还减上定量了?!易中海,您瞅瞅我这脸!都绿了!这肚子里本来就没二两油水,成天介咕咕叫唤,跟养了群蛤蟆似的!减了定量我们全家就得扎脖儿喝西北风去!”
整个大院谁有你脸胖,天天泛着油光,你要喝西北风了大家都得饿死。
易中海不满的瞪了一眼贾东旭,怎么没看好你妈呢,贾东旭也委屈,谁知道他妈反应这么大,家里又不是过不下去了。
后院孙大妈也唉声叹气的声援贾张氏:“就是就是!一大爷,您这话说的轻巧,共渡时艰?这艰都渡了多久了?!照现在那点定量,棒子面儿都不够糊窗户缝儿的!我们家那口子,为了让孩子多吃两口,天天饿得前心贴后背,眼珠子都发蓝!再减?他哪还有力气干活儿?厂子还要不要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没工作干点零活,家还两半大小子,一个老太太,就靠老孙一个人挣钱。
“哎哟喂,一大爷,您这通知的倒是挺麻利。敢情您家人口少,定量减点不疼不痒是吧?您瞅瞅我们家,老的老小的小,五张嘴等着呢!这定量就是命根子!说减就减?街道办一句话,我们全家就得饿死啊?您得给我们个说法!不能这么糊弄人!”
中院吴婶平常院里小透明,跟谁都和气,这会儿也忍不住阴阳上了。
易中海板着脸,实在不想说话了,就好像减的粮食都进了他家面缸一样。
刘海中看易中海吃瘪,笑呵呵的站起来:“你们几位先消消火儿,消消火儿!听我说,听我说成不成?”
贾张氏谁也不惯着,照例谁打岔怼谁:“消什么火?肚子里的火顶到嗓子眼儿了!没吃的,火气能不大?!”
贾东旭赶紧给他妈按到凳子上做好,小声嘀咕着,也不知道说啥了。
刘海中也不生气:“都静一静!听我老刘一句!这不是我们定的规矩,更不是街道办王主任想难为大家!这是国家的政策!全国都这样!咱北京城,天子脚下,更得带头响应不是?咱得想着点,地里遭了灾,粮食是真金贵,城里乡下都一样难!”
吴婶抹着眼泪哭唧唧的说:“响应响应。。。。响应也得能活命啊!国家困难我们知道,可这。。。。这减的也太狠了点儿!哪怕少减那么一两二两呢?您去跟王主任说说,求求情!咱们院儿可都是老实巴交的工人、小职员,没偷没抢,凭票吃饭,咋就。。。。”
夏家婶子蹭就窜出来了:“二大爷,您甭跟我们说这些大道理!我们小老百姓听不懂!我们就知道肚子饿!您既然是咱院儿的管事大爷,这事儿您就得管!不能光传个话就完事儿!您得给我们想办法!找街道!找粮站!问问他们,是不是克扣我们这点救命粮了?这里面是不是有猫腻?”
刘海中一拍桌子:“粮站的红头文件都贴着呐!白纸黑字,按人头发,谁克扣得了?克扣了谁?你这不是给~~给街道办扣屎盆子吗?!小心谁告你一状,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易中海这会又站起来了:“我老易跟大家伙儿在一个院儿住了这么些年,我是什么人你们还不清楚?但凡有一点法子,我能看着大家伙挨饿?这定量,是上头统一下的,一根手指头都动不了!咱在这儿吵吵,除了伤和气,让外人看笑话,能吵出粮食来吗?!”
各家哭丧个脸不吱声了,阎埠贵站起来开始总结性发言:“咱得往开了想!都想想辙!各家各户,那购粮本儿上的数儿是死的,可人是活的!街道不是说了吗?号召大家瓜菜代!咱院儿犄角旮旯,能种点东西的地方都种上!萝卜缨子、小白菜,那都是好东西!回头挖点野菜,能吃的都划拉回来。前些日子贾张氏回老家,还在路边挖了不少野菜回来,拌点棒子面蒸蒸也能顶饱。”
“瓜菜代说的容易,那玩意儿不顶时候啊,吃多了拉稀跑肚的。”
“哎呦喂还吃多了,现在城外离得近的连点绿色都瞅不见了,树叶子都快给薅秃了,想挖点野菜得城外20里地,再过些日子得去河北瞅瞅了!”
“谁说不是呢,咱们这老的老,小的小,出去挖野菜都跑不远。”
易中海一看又开始了,赶紧打住吧,要不一会又得骂天骂地的,再把街道的人招来,那样就大了。
“都别满嘴牢骚了,街道王主任也说了,这只是暂时的困难!国家在想办法,咱自己也得咬牙挺住!再苦还能有以前苦?咱四九城,啥大风大浪没见过?能叫这点困难吓趴下?!咱院儿可是连年评先进的文明院儿,不能在这节骨眼儿上掉链子,让人戳脊梁骨说咱觉悟低啊!散会吧,回去也跟家里人好好说说。咱拧成一股绳,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熊光明靠在门廊柱子上,看着院子里暂时平静下来的邻居们,这才哪到哪啊,夏收绝产也就才刚刚开始,难的还在后面呢。
各家开始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这会还有菜吃,不顶饱也饿不坏。
熊家亏谁嘴也不能亏美珠,各种肉蛋就没断过,也都是偷偷的吃。熊光明时不时就端上来几饭盒菜,小灵吃红烧肉只能吃瘦肉,汤拌饭?想也别想,胖成啥样了,灾年你还这么胖咋说?也就现在还算过得去,等明年后年呢?先控制控制饮食再说。
美珠出了月子,桑母也隔三差五就过来住几个晚上,一个礼拜能住3、4天吧。。。。每次来都不空手,不是带着半口袋粮食,要不就是肉蛋的,给院里人羡慕的眼珠子都发红。
桑母一来,每个礼拜熊家就借故吃一顿横的改善一下。
然后基本就没有炒菜味传出来了。别问,问就是喝的棒子面粥,菜汤子,小灵能控制,熊二不行啊,正是长身体时候,别的孩子肚子里缺油水不太想动弹,跑一会就饿,他整天在院里横冲直撞的。
这会儿许大茂推着自行车过来了:“光明,一会中午去我哪吃啊,我老人一家子来了。”
“你们一家子热闹我过去干嘛,大姐二姐来了吗,一会来家坐坐啊。”
“救救场,我怕一会喝死~~”
你什么段位让我过去救场,上次是拉着老熊过去,这才陪着喝了一顿,就冲你丫生个闺女拉拉脸那样今天也不能管你个王八蛋!
“放心吧,今天你丈人指定不灌你们爷俩,喝多了谁伺候月子啊,还得腾出手伺候你们爷俩,不够捣乱的呢。”
许大茂一听,也是啊!高高兴兴买酒去了。
美珠生孩子老张带着媳妇也过来表示了,当时他没在家,正好过去打个招呼。
到了后院一看,俩女婿正杀鸡呢,老张拿着风干的小动物正跟老许探讨是什么物种呢,老张表示就做过鸡跟兔子,这玩意瞅着是个啥?
老许也不认识,平常不认识的玩意儿都送了人情,这不秋云生孩子他都给拾掇过来了。
正好熊光明过来:“呦,今儿瞅这意思几个老爷们掌勺啊?!”
“哈哈哈,好厨子那都不得是咱老爷们吗!光明恁快过来踅摸踅摸,这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啊?长得这模样~~啧啧,瞅着怪硌应人的!敢吃吧这个? 恁说这玩意儿~~~它肉柴不柴,恁给断断,这玩意儿真能下锅烀了?”
熊光明看了看也不知道啥玩意。扒了皮又风干了,谁知道活的时候什么样啊。
“张叔,这不认识的还是先别吃,我弟妹刚生完孩子再给吃坏了。”
“对对对!”
仨人聊了一会,熊光明表明不一起吃了,留下两袋奶粉,临走许富贵又整了一只跟刚才一样的玩意儿非得让熊光明拿走。
“你老丈人家不东北的吗,那边动物多,没准就认识了呢。”
熊光明一琢磨也是,拎着回了家,正好碰见何大清刚起来,他在北京饭店时不时就得当值班厨子,偶尔还会被请走去专门地方候着做饭,钱是不少开,就是磋磨人。
还好不是专门伺候大人物招待宾馆的厨子,要不半夜都得被薅起来做饭,有的要求还千奇百怪。
“何叔,正好您看看这是个什么玩意儿。”
何大清接过来揉了揉眼睛,来回翻着看了看:“这是獾子,好东西啊,收拾的还不错。”
嚯~~现实版的猹呀!那得尝尝。鲁迅本人在1929年书信中坦言“猹”的具体原型并不明确,推测可能是獾类,普遍认为狗獾,这玩意中国南北都有。
“可以啊何叔,都成这样了您都认识?怎么着,听您这意思~~您会拾掇这玩意儿?”
何大清得意一笑:“呵呵,给我扔屋里去,中午咱们就吃这个了,跟你说也就是我料够多,要不一般人家真做不好,这玩意儿还得用几味中药呢,那滋味,啧啧~~美去吧你!”
熊光明一想,空间里还不少不认识的玩意儿呢,都是从杰公子哪搞来的,正好问何大清会做吗,新鲜肉不好说,这些腊味腌肉就没问题了。
等何大清开始收拾的时候,熊光明兴高采烈的拎着个布口袋进来了,从空间里挑了几样长得怪异的让何大清认认,大部分都是鸡鸭鱼的,就算不知道品种也能看出大概样子来。
“何叔何叔,看看这些都什么玩意儿。”
熊光明一样一样往外掏,给何大清看楞了,熊光明这都哪淘换的。
“嗯~~这是穿山甲?!”
熊光明惊了,这玩意还能做成腊肉呢?何大清可以呀,真认识假认识?!
“那这个,是老鼠吗?”
何大清拎起一串研究了研究:“这是山鼠,广东那边的,清蒸或焖饭,我听饭店的广东厨子说过,味道一绝。这个是竹鼠,嚯~~腊狗!”
狗都给做成腊肉了?熊光明表示很期待。
“这狗回头天冷了吃,做个辣锅子!吃完晚上睡觉都不用盖被!好东西呀,哈哈哈哈!”
中午熊家爷俩跟傻柱爷俩,就在何大清围起来的小院一关门在院里就喝上了。
自己围一块挺好,就是有点潮,今年入夏雨水还多,难得今天是个好天。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是全国连续多种自然灾害,不单单是旱灾。
北京地区,从五月份开始周围区县就开始涝,接着6月份又好几个区县遭遇雹灾,7、8月份四十多天内一直阴雨连绵,还有好几次暴雨,两个月累计降雨1066毫米,东南地区平地三尺的水位。
仨人吃喝了一会,傻柱开始发牢骚,现在饭馆不好干,连天的缺肉少菜的,忙的时候累死,现在好了,闲死!
不是没人,是来的人更多了,就是馆子里要啥没啥,眼瞅着就得关门歇业。
现在外面饭馆什么情况何大清可是知道,真不好过。许多小饭馆已经退化为仅供应大锅菜或简单主食的食堂,慢慢也会蔓延到其他大一点的饭馆。由于粮食定量供应,饭馆被要求主食一律收取粮票。这一政策虽缓解了无肉供应的矛盾,却导致营业额暴跌,全行业陷入萧条。
喜欢四合院:只想平淡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