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元帝驾崩的哀钟,沉重而缓慢地敲响,九声长鸣,如同悲怆的叹息,穿透宫墙,回荡在宸京上空。乾清宫内,悲声稍歇,唯余死寂。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龙榻边那道沉默的玄色身影,以及那只指向枕下的、已然僵硬的帝王之手。
君临渊缓缓松开了父亲冰冷的手,动作沉稳,不见丝毫颤抖。他站起身,玄袍下摆拂过光洁的金砖,目光如深潭,扫过跪伏一地的宗室重臣,最后落在龙榻那明黄的锦枕之上。他没有丝毫犹豫,俯身,探手入枕下。
指尖触碰到一方硬物。他沉稳地将其取出。
那并非明黄诏书,而是一个巴掌大小、通体黝黑、入手冰凉沉重的玄铁盒!盒身没有任何纹饰,只在中央嵌着一枚小小的、造型奇特的青铜凤佩锁扣。
殿内响起几声压抑的抽气声。这显然不是遗诏该有的样子!德妃的目光死死盯住那玄铁盒,瞳孔深处掠过一丝极快的不安,但瞬间又被悲戚掩盖。
君临渊面色沉静,仿佛早有预料。他目光转向萧云倾。萧云倾会意,上前一步,自袖中取出一枚几乎一模一样的青铜凤佩——正是当初太后所赐之物!她将凤佩轻轻嵌入锁扣。
“咔哒”一声轻响,机括弹开。玄铁盒内,静静躺着一卷以明黄云锦包裹、以朱砂火漆密封的诏书!火漆之上,清晰地压着传国玉玺的印鉴!
君临渊取出诏书,并未立即开启,而是将其郑重地双手呈给宗正寺卿君肃:“宗正亲王,请当众验看,宣读陛下遗诏。”
君肃颤抖着接过,老泪纵横,仔细查验火漆印鉴,确认完好无损后,才颤抖着手指揭开火漆,展开诏书。苍老而庄严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响起: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以菲德,嗣守鸿基……皇七子临渊,天资粹美,仁孝性成,英武类朕……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钦此!”
遗诏内容简短有力,再无丝毫歧义!“皇七子临渊”,“即皇帝位”!尘埃落定!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殿内所有宗室、重臣,包括德妃在内,再无迟疑,齐齐拜伏于地,高呼万岁!声浪震动殿宇梁尘。
君临渊立于众人之前,接受着这迟来的、名正言顺的朝拜。玄袍衬得他身姿愈发挺拔,如渊渟岳峙。他脸上并无狂喜,只有一种历经风浪后的沉静与掌控一切的威严。他缓缓抬手,声音沉稳,带着新君不容置疑的威仪:“众卿平身。国丧期间,诸事从简。礼部、宗正府即刻拟旨,昭告天下,并筹备先帝大丧及朕之登基大典。”
“臣等遵旨!”众人齐声应诺。
接下来的日子,宸京在哀恸与新生的复杂氛围中度过。昭元帝灵柩移奉奉先殿,举国缟素。礼部与钦天监昼夜不息,拟定新帝登基吉期与新朝年号。君临渊以储君身份监国,一道道政令从渊亲王府发出,迅速稳定因宫变而动荡的朝局:玄影卫接管皇城及京畿防务,彻查苏党余孽;安抚叩阙学子与百姓,严惩镇压民变的京兆尹;封锁九皇子身世疑云,待丧期后由宗正府密审……
萧云倾亦异常忙碌。她一面协助君临渊处理繁杂事务,一面以高超医术调理君临渊因连日操劳和旧伤未愈的身体。更重要的是,她并未忘记龙榻前那弥散的药粉。在君临渊默许下,她以“清理先帝寝殿,祛除病气”为由,亲自带人彻底清扫了乾清宫龙榻附近区域,将收集的所有粉尘、包括德妃金鞭掉落处的细微痕迹,秘密带回查验。
三日后,奉先殿哀乐暂歇,钦天监择定的黄道吉日已至。
天圣王朝新帝登基大典,于紫宸殿前举行。旭日初升,金光万道。九重汉白玉阶之下,文武百官、宗室勋贵、各国使节,依品阶肃立,衣冠如云,旌旗蔽日。庄严肃穆的礼乐声中,君临渊身着十二章玄色衮服,头戴十二旒冕冠,缓步踏上那象征至高权力的玉阶。衮服上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的刺绣在阳光下流转着威严的光泽,冕旒垂下的玉珠微微晃动,遮掩了他深邃的眉眼,只余下紧抿的薄唇和坚毅的下颌,显露出无上威仪。
他的步伐沉稳有力,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帝国的心脉之上。当他终于踏上最高处,转身俯瞰芸芸众生时,整个广场鸦雀无声,唯有山风拂过旌旗的猎猎声响。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朝拜声浪直冲云霄,声震寰宇。
就在这庄严神圣的时刻,礼官高唱:“宣皇后萧氏——觐见——”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转向长长的御道尽头。只见凤辇缓缓而来,珠帘轻启。萧云倾身着皇后大妆,头戴九龙四凤冠,身披深青织金云凤纹袆衣,在八名女官的簇拥下,仪态万方地走下凤辇。阳光洒在她身上,凤冠珠玉流光溢彩,袆衣上的云凤仿佛要振翅高飞。她眉目沉静,绝美的容颜在盛装下更添雍容华贵,行走间环佩轻响,步履从容,自有一股母仪天下的气度风华。
她一步步踏上玉阶,走向那立于权力之巅的玄色身影。君临渊的目光穿越晃动的冕旒,落在她身上,深邃的眼底,那万年寒冰似乎在这一刻消融,漾开一丝唯有她能懂的暖意与坚定。
终于,萧云倾行至君临渊身侧,与他并肩而立,共同接受万民朝拜。帝后同辉,玄青与深青在阳光下交相辉映,如同这古老帝国新的图腾。
“万岁!万岁!万万岁!”
呼声再次响彻天地。
礼成。新帝君临渊,年号承熙。皇后萧云倾。
然而,在这无上荣光的巅峰,萧云倾敏锐地捕捉到下方百官队列中,几道一闪而逝的、并非全然臣服的复杂目光。尤其当她的视线掠过德妃所在的位置时,发现德妃低垂的眼帘下,嘴角似乎极其细微地向上牵动了一下,那绝非悲伤或喜悦,更像是一种……冰冷的嘲弄?
喜欢凤唳九霄倾天下
君临渊缓缓松开了父亲冰冷的手,动作沉稳,不见丝毫颤抖。他站起身,玄袍下摆拂过光洁的金砖,目光如深潭,扫过跪伏一地的宗室重臣,最后落在龙榻那明黄的锦枕之上。他没有丝毫犹豫,俯身,探手入枕下。
指尖触碰到一方硬物。他沉稳地将其取出。
那并非明黄诏书,而是一个巴掌大小、通体黝黑、入手冰凉沉重的玄铁盒!盒身没有任何纹饰,只在中央嵌着一枚小小的、造型奇特的青铜凤佩锁扣。
殿内响起几声压抑的抽气声。这显然不是遗诏该有的样子!德妃的目光死死盯住那玄铁盒,瞳孔深处掠过一丝极快的不安,但瞬间又被悲戚掩盖。
君临渊面色沉静,仿佛早有预料。他目光转向萧云倾。萧云倾会意,上前一步,自袖中取出一枚几乎一模一样的青铜凤佩——正是当初太后所赐之物!她将凤佩轻轻嵌入锁扣。
“咔哒”一声轻响,机括弹开。玄铁盒内,静静躺着一卷以明黄云锦包裹、以朱砂火漆密封的诏书!火漆之上,清晰地压着传国玉玺的印鉴!
君临渊取出诏书,并未立即开启,而是将其郑重地双手呈给宗正寺卿君肃:“宗正亲王,请当众验看,宣读陛下遗诏。”
君肃颤抖着接过,老泪纵横,仔细查验火漆印鉴,确认完好无损后,才颤抖着手指揭开火漆,展开诏书。苍老而庄严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响起: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以菲德,嗣守鸿基……皇七子临渊,天资粹美,仁孝性成,英武类朕……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钦此!”
遗诏内容简短有力,再无丝毫歧义!“皇七子临渊”,“即皇帝位”!尘埃落定!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殿内所有宗室、重臣,包括德妃在内,再无迟疑,齐齐拜伏于地,高呼万岁!声浪震动殿宇梁尘。
君临渊立于众人之前,接受着这迟来的、名正言顺的朝拜。玄袍衬得他身姿愈发挺拔,如渊渟岳峙。他脸上并无狂喜,只有一种历经风浪后的沉静与掌控一切的威严。他缓缓抬手,声音沉稳,带着新君不容置疑的威仪:“众卿平身。国丧期间,诸事从简。礼部、宗正府即刻拟旨,昭告天下,并筹备先帝大丧及朕之登基大典。”
“臣等遵旨!”众人齐声应诺。
接下来的日子,宸京在哀恸与新生的复杂氛围中度过。昭元帝灵柩移奉奉先殿,举国缟素。礼部与钦天监昼夜不息,拟定新帝登基吉期与新朝年号。君临渊以储君身份监国,一道道政令从渊亲王府发出,迅速稳定因宫变而动荡的朝局:玄影卫接管皇城及京畿防务,彻查苏党余孽;安抚叩阙学子与百姓,严惩镇压民变的京兆尹;封锁九皇子身世疑云,待丧期后由宗正府密审……
萧云倾亦异常忙碌。她一面协助君临渊处理繁杂事务,一面以高超医术调理君临渊因连日操劳和旧伤未愈的身体。更重要的是,她并未忘记龙榻前那弥散的药粉。在君临渊默许下,她以“清理先帝寝殿,祛除病气”为由,亲自带人彻底清扫了乾清宫龙榻附近区域,将收集的所有粉尘、包括德妃金鞭掉落处的细微痕迹,秘密带回查验。
三日后,奉先殿哀乐暂歇,钦天监择定的黄道吉日已至。
天圣王朝新帝登基大典,于紫宸殿前举行。旭日初升,金光万道。九重汉白玉阶之下,文武百官、宗室勋贵、各国使节,依品阶肃立,衣冠如云,旌旗蔽日。庄严肃穆的礼乐声中,君临渊身着十二章玄色衮服,头戴十二旒冕冠,缓步踏上那象征至高权力的玉阶。衮服上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的刺绣在阳光下流转着威严的光泽,冕旒垂下的玉珠微微晃动,遮掩了他深邃的眉眼,只余下紧抿的薄唇和坚毅的下颌,显露出无上威仪。
他的步伐沉稳有力,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帝国的心脉之上。当他终于踏上最高处,转身俯瞰芸芸众生时,整个广场鸦雀无声,唯有山风拂过旌旗的猎猎声响。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朝拜声浪直冲云霄,声震寰宇。
就在这庄严神圣的时刻,礼官高唱:“宣皇后萧氏——觐见——”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转向长长的御道尽头。只见凤辇缓缓而来,珠帘轻启。萧云倾身着皇后大妆,头戴九龙四凤冠,身披深青织金云凤纹袆衣,在八名女官的簇拥下,仪态万方地走下凤辇。阳光洒在她身上,凤冠珠玉流光溢彩,袆衣上的云凤仿佛要振翅高飞。她眉目沉静,绝美的容颜在盛装下更添雍容华贵,行走间环佩轻响,步履从容,自有一股母仪天下的气度风华。
她一步步踏上玉阶,走向那立于权力之巅的玄色身影。君临渊的目光穿越晃动的冕旒,落在她身上,深邃的眼底,那万年寒冰似乎在这一刻消融,漾开一丝唯有她能懂的暖意与坚定。
终于,萧云倾行至君临渊身侧,与他并肩而立,共同接受万民朝拜。帝后同辉,玄青与深青在阳光下交相辉映,如同这古老帝国新的图腾。
“万岁!万岁!万万岁!”
呼声再次响彻天地。
礼成。新帝君临渊,年号承熙。皇后萧云倾。
然而,在这无上荣光的巅峰,萧云倾敏锐地捕捉到下方百官队列中,几道一闪而逝的、并非全然臣服的复杂目光。尤其当她的视线掠过德妃所在的位置时,发现德妃低垂的眼帘下,嘴角似乎极其细微地向上牵动了一下,那绝非悲伤或喜悦,更像是一种……冰冷的嘲弄?
喜欢凤唳九霄倾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