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去领结婚证吗?-《重生七零:资本家小姐一心想离婚》

  次日醒来,舒悦先把儿子给喂饱,交给程老太,背了个小点的背篓就出了家门。

  “路上小心点。”

  程老太交待了一句,主要是,她也听村里人说起过,舒悦这个人,下乡来村里几年,基本没怎么出过村里,毕竟总有人说她是资本家的大小姐,要是总去买东西,肯定是会招人闲话的,而且,现在才刚分家,月子都没坐完,说出门去买东西,村里人看到以后,肯定会说三道四的。

  “奶奶,放心吧。”

  舒悦明白程老太的担心,以前的自己,就是太过在意别人的想法和看法,所以,才会不买东西,也不出门,可是,都已经是死过一次的人了,那些外人的看法,她已经不在意了,管他们呢,自己痛快最重要。

  到达牛车集合的地点,已经有几个人坐在了上面,舒悦也没说什么,直接坐在了靠前面的角落里,并不想要跟人说话。

  看到舒悦出现在这里,还上了牛车,原本坐在车上的几个人,全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她。

  “这不是景川媳妇吗?从来没见过你去镇上,今天竟然要跟我们一起坐牛车?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有个女人阴阳怪气的开口,舒悦瞥了她一眼,这个人......想起来了,两世加起来也没见过几次,是个寡妇,村里人都叫她李寡妇,男人已经死了有几年,留下了两个儿子,现在跟公婆一起生活,村里好些人,都说她是个有情有义的女人,男人死了,她本来是可以一走了之的,可是,为了孩子,还有两个老人,她没有离开,反而还一直在夫家过日子,这样的好女人,也就李家走运,才能遇上。

  实际上......舒悦收回自己的眼神,嘴角露出一抹讥笑,懒得搭理。

  “哼,还真把自己当成大小姐了,跟你说话听不见吗?也不知道回应一下,难怪婆家容不下,活该被赶出来。”

  李寡妇对舒悦不理人的态度,很是不忿,她虽然是个寡妇,可是,在村里,谁不夸她是个好女人,好儿媳妇,寡妇怎么了,她给李家生了两个儿子,还在男人没了以后,一直在婆家过日子,完全没有想过要再嫁,把公婆全都当成亲爹妈伺候着,这些事情,有几个女人能做到,村里人哪个提起她来,不夸上两句。

  “我只听见了狗叫,自然没有答理的必要。”

  舒悦一开口,李寡妇气得直接就想站起来打人,边上两个婶子赶紧把人拉着,她们可不是想要帮着舒悦,只不过,这是在牛车上面,真要是打起来,搞不好,会把她们也牵扯进去,而且,还特别耽误时间,她们不上工去镇上,那是真的有事情要办,还想着早点办好,能早点回来,继续上工呢。

  “别激动,你现在......不太合适有太剧烈的运动吧,小心点,心平气和一点,对身体好。”

  舒悦半点没有害怕,还指了指李寡妇的腹部,那里面,现在应该是有一个小生命的,只不过,见不得光,李寡妇可不敢让人知道,她这个名声特别好的寡妇,竟然已经怀上了孩子。

  “你......你什意思?”

  看到舒悦指着自己的腹部,李寡妇一下就慌了,她不知道,舒悦是不是知道了什么,不过,做了错事的人,就是会心虚,一心虚,说话就开始结巴,原本想要打人的手,马上就收了回来。

  “你猜?”

  舒悦回了她一个笑容,直接转过了头,明摆着不想再回应,这让李寡妇的心里更加的焦急起来,自己怀孕的事情,她可没敢告诉外人,知道的,也就只有她这个当妈的,还有就是孩子的爸,他们俩本就是偷摸着怀上的,不可能会说出去的,按理来说,舒悦一个知青,平日里都不怎么出门,是不可能会知道这件事情的,肯定是在故意试探。

  李寡妇把自己安抚好以后,看向舒悦的眼光,还是有些警惕,不过,她还是觉得,不可能会真的知道什么。

  “这不是陈知青和王知青吗?你们俩这是,去领结婚证吗?”

  就在这里,牛车上面又上来两个人,正是昨天在后山被人抓到搞破鞋的陈国安和王爱华,两个人听到村民的问话,都是勉强扯同微笑,低低了应了一声。

  结婚本来是喜事,只不过,他们俩是在那样的情况下,被人抓到,不得不结婚,实在算不上是喜事。

  尤其是陈国安,天知道,他可从来没有想过,要在知青里面,找个媳妇,完全就是想要借着马上要回城的事情,可以玩一玩,虽然他只当了一年的知青,可是,对知青的心理,他还是很了解的,只要随便给她们一点可能回城的希望,她们是愿意付出一切的,不管是孙晴还是王爱华,他做了什么呢?不过就是勾了勾手指,再加几句好听的情话,她们俩就义无反顾的献身。

  说到底,这种事情,你情我愿的,能怪他吗?

  本来只是想玩一玩,结果,现在被迫娶妻,他都可以想象,待会,给家里打电话,父母会多生气,下乡之前,父母可是再三交待一定不能处对象,更不能结婚,可现在......他是想想就烦。

  玩的时候,觉得王爱华身材不错,在那方面也很配合,可以让他满意,只是,娶回家,他有一万个不满意。

  “你们俩结婚,可别忘了发喜糖,一会回来的牛车上,我们几个可以先分几颗,甜甜嘴。”

  同车的婶子打趣了一句,才不管他们是不是真心想要结婚,她只知道,结婚是喜事,这城里的知青结婚,肯定得多发几颗糖,要是能发几颗奶糖就更好了,家里的孩子最喜欢吃糖,只不过,糖票难求,还要花钱,听说,这个陈知青家庭条件不错,可就指着他们俩多发几颗。

  “我们就只领个证。”

  陈国安没好气的回了一句,结婚都是被逼无奈,还想让他买喜糖,又不是什么喜事,买糖干什么,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