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迹隔离带平稳下来,无源之环安置在圆文明的主枢旁,环内那缕金线与灰影贴着角落,像两条被拴住的野蛇,安静得出奇。宽免网继续铺展,窗口按表开合,排异曲线一路下坠。
林风把视线从光幕收回,抬手招来一缕来自蓝星深海的微光。
那是一颗指甲盖大小的息珠,借助他方才于分身处留下的手段,横跨星海而来,落在掌心,轻轻跳动。
它每跳一次,四周的空间就像被轻抚一遍,细小的刺痛便会消一分。
“定位。”他吩咐。
息珠内光一旋,指向远方,像一枚稳准的罗盘。圆的光环微亮:“那是我们标为‘镜湖碎境’的断层,时间流比外界慢一倍,内部结构较脆。”
“先从软的下手。”林风点头,脚下微迈,整个人融进一条窄得只容一人的空间缝,下一刻,已立于一片破碎的镜面之上。
镜湖碎境名副其实——四面八方都是镜,天是镜,地是镜,连光都是镜的碎屑。走错一步,就会被自己的倒影带进死胡同。
息珠在掌上轻颤,指向最中心一块裂纹密布的镜片,镜中映出的是一条倒置的星河,其间闪着一条细细的银线,若隐若现。
“反射脉。”林风笑了一下,手套放出一道极薄的无源光膜,在镜面上铺了薄薄一层。他不走正中,沿着倒影的边缘走,像是在水里摸鱼——不是抓那条线,而是先摸清水流。
走到镜片与镜片的缝隙交界处,他指尖一扣,无源光膜微微起伏,倒影里的银线顺势浮出一寸,像被水面托起的丝。林风趁势一抄,轻轻将它带入无源之环。整个过程中,镜湖没有被触动半分,不曾取宇宙一口气。
“第一根。”他抖了抖环,银丝在冷白能里乖乖蜷起。
息珠的光一偏,又指向一处偏远星域。那里黑如井,不见星不见风,圆文明称作“无灯阶”。据说这片地方是某次降格时空间自行塌出的一段“楼梯”,向下,每一层都比上一层更重,越走越沉,越走越无光。
林风一步迈入,脚底像踩在厚重的棉上,又像踩在深海最深的泥里。息珠的光在掌心闪了闪,他扬手打出一圈无源光,光圈像灯笼,照出脚边的台阶,每一阶都刻着极细的条纹,像某种古老秩序留下的刻痕。
他不走,只蹲下身,指尖顺着条纹摸了一遍,摸到最边缘时停住。条纹最外沿有一处细得看不见的崩口,一丝丝墨色从里头往外渗。
林风呼出一口气,封针自袖中滑出,轻轻一挑,将崩口挑平,再在旁边贴上无源光膜的薄线,像贴胶带。崩口收,深处的重压轻了一分。台阶里,那缕丝状的墨被他顺手抽出,落进无源之环,化作第二根线。
第三处,圆锥文明给的坐标,名“风轴谷”。那里没有风,偏偏处处像被风吹过,山石成行,一脉一脉,像被某种看不见的手梳过。林风站在谷口,脚下一错,整个人像风一样,贴着“梳齿”滑行,掌心息珠的光暗暗跳动,每跳一下,他就从某个角度突然消失,再从另一个角度出现。三次之后,他稳稳停在谷底,低头从石缝里捻出一缕纤薄如叶脉的线,收环。
第四处,“星墓”。一颗早已熄灭的恒星,在镇压层下维持着一种诡异的“亮”,像垂死之人的眼。四座文明给了四十条安全进出线,林风一条没用,手套开出一条最细的无源道,直抵星心。那里悬着一片薄薄的灰,像火烧过的纸灰,灰里隐着一丝清清冷冷的响,像钟。林风伸手,灰灰散,那一丝响落入环中,化作第三根线。
短短半日,他跑了七处遗迹、三处断层。每一处都不贪心,只拿一线,不打扰,不抄捷径,不动宇宙一分元气。回到应急星域,无源之环内已经盘着九根不同性质的细线:有镜湖的反射,有无灯阶的重,有风轴谷的顺,有星墓的钟,有数海遗坳借来的“等距”,还有几根连他也叫不上名的“味道”。
“够了。”他抬头看向四个文明,“炉来。”
圆早就准备好了一座不与宇宙相连的炼造场,四周全是冷白能,中央是一张空桌。林风抬手,将九根线一一摊在桌上,又把息珠放在一旁。息珠像小孩,蹦了一下,乖乖不动。
封针悬在空中,针身轻鸣。他没有急着搓线,而是先盘膝坐下,闭目,识海里伟岸身影垂目,元婴童子指尖一点一点地敲出慢节律。那节律不止安抚,更像是一段“线蜡”的配方,让不同脾气的线在同一节律下互相认识。
三百息之后,林风睁眼,手指轻轻一勾,九根线自动飞起,在空中彼此缠绕。他不用力,只在它们各自愿意的地方轻轻搭一下,像给九个脾气古怪的孩子介绍朋友。镜湖的反射线与“等距”缠在一起,风轴谷的顺线和无灯阶的重线绕成一股,星墓的钟线缓缓穿行其间,像给整股线定了个律。
“起。”林风轻喝。
九股线一合,合成一缕不分青红的细丝。细丝没有光,没有锋,但在息珠的微光下,露出一层细微的纹——像把琴弦放大到了看得见的程度,上面全是节律的纹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一批缝线完成。”正方体简洁地报数。
林风抓起缝线,抬眼看向之前标注为风险最高的一处裂脉——北冕断带。他不跟别人商量,直接起身:“窗口给我三息。”
圆毫不迟疑:“三息,外供通畅。”
林风一步踏入断带边缘。那里不像风暴,安静得危险,像是深冬里裂开的冰,一踩,就会全片塌。宽免网的细丝已经铺过来,一路把他的影子轻轻托住。
他没有直接落针。他先用封针在裂脉最外沿“划”了一下,划出的不是口,是测量的线,去看这块肉到底往哪边收。判明了方向,他右手一抬,缝线轻飘飘飞出,封针做引,像鱼线穿过皮肉最薄的一层,一进一出,第一针成。
没有血,只有一种深处的疼被捋平的错觉。第二针落,第三针落。三息到,窗口合,他整个人就从裂脉边缘退了出来,像从水里伸进手去,三下就把最易散的三处打了个结。
“迟疑两息。”正方体看着曲线,“它……在等下一针。”
“再开三息。”林风道。
窗口再开。林风不再沿着刚才的路走,而是换了一个角度,缝第四针,把第一针与第二针之间的张力补平。第五针,补在第三针对角。第六针,落在裂脉最想抽的那一点上,轻轻压住。窗口再阖。
曲线猛降,圆的声音里终于有了掩不住的轻:“默许四息。”
“再来。”林风没有兴奋,手法反而更沉。第三次窗口,连落九针,像在一张撕裂的大鼓上,飞针走线,一针一点地把鼓皮恢复到能承受拍子的程度。最后一针落下时,整条裂脉像终于吐了口气,吱呀一声,合上了一线。
“北冕断带第一段封缝。”四面体给出结论,“排异曲线在该段消失。”
“爽。”圆锥压低了声音,但没忍住。
【帅。】系统也不吝啬。
“积分打折。”林风顺口。
【可以,九五折。】
“你怎么这么小气?”
【你怎么这么能缝?】
“彼此彼此。”他笑。
缝完第一段,他没有急着去第二段,而是把缝线的尾端压在一处不起眼的边角,用封针在上面打了个小小的花——那不为好看,只为了提醒以后的人:从这里重新开始缝,不会拆断旧线。
“γ-7。”林风忽然开口,“你带三十人来外圈,学打缓针。”
四面体应声:“人已在位。”
林风回头,指了指裂脉边缘几处已经软化的薄膜:“这些地方给你们。每人十针,打完回去睡。谁多打一针,睡两天。”
γ-7认真应声,眼里的光比环里那条金线还真。
之后三日,林风以息珠为引,一路奔走。一处“骨钟天洞”,他在其中取出一缕能让线“入拍”的钟韵;一处“黑林遗城”,他从废墟中的石柱裂缝里抽出一缕“承重”的筋;一处“无声峡”,他捻出一缕能让线“消音”的丝。这些线在无源之环里全部盘好,回到炉前,一一炼合。
“第二批缝线完成。”正方体报数,“可覆盖中型裂脉五处。”
“先给北冕第二段。”林风话落,人已到位,三息窗口开,九针落,四息默许,再九针,再四息。他像在给一个病人做针灸,手法稳得让人忘了危险的存在。
封完第二段,他给四个文明留下了标准流程:定位、外供、窗口、落针、退热、回看。他将每一步分解成易学的动作,让不擅长的个体也能照猫画虎。窗口外,四个文明开始搭建“拾遗台”,把各族愿出力的人分批送去遗迹收线,按“只拿一线,不扰万物”的规矩做事。
“蓝星那边呢?”圆问。
“它自己在修。”林风道,“息珠带着海脉走,哪有小裂,在哪停一停。你们不用管。”
他没有把所有希望压在自己身上,许多地方,他刻意让更多的个体参与。修补不是一人之事。他做的是最危险、最需要经验的那一段,其余的,教会别人,然后放权。
第七日,他带着新炼好的第三批缝线,落在一处最难的地方——“苍穹界痕”。
那是一道横贯整片星域的浅浅划痕,浅到任何仪器都难以捕捉,深到每一次宇宙自保抽搐都会从这里裂开。
四个文明一直不敢碰,怕一针落错,整个天都要破。
“窗口四息。”正方体声音低了一度。
“够。”林风抬手。
封针对准界痕最左侧那一点,先试、再点、再带。他没有追求一口吃成,只把最最左边的那一点缝成一个小小的环。那个环像一只扣,扣住界痕的一拢方向。
第二针,第三针,他一直在左边绕,绕到第四针才往右挪半寸。
每挪半寸,他都回头看一眼,看看那只看不见的“眼”,还在不在看,眼里的意有没有变。
到第九针时,那只“看”的目光里,终于多了一丝淡淡的无奈——像看着一个孩子非要给他上药,疼是疼的,可也知道这是药。
“默许五息。”圆的光圈一亮。
“第五息给我。”林风笑,封针一挑,把前面九针串成一串,整段界痕像被轻轻提起来一条线,再落下,顺。
他退开,长呼一口气。手臂略酸,心却静。四个文明的曲线同时放平,风从某个不该有风的地方吹过来,吹过仪器,吹过宽免网,吹过每一个还在坚守岗位的个体。
“下一处坐标。”他看向息珠。
息珠在掌心跳了一下,指向更远的黑处。
那里没有名字,只有一团沉默。
林风笑,拎起无源之环,将封针塞回袖里:“走。”
喜欢他究竟觉醒了多少异能!
林风把视线从光幕收回,抬手招来一缕来自蓝星深海的微光。
那是一颗指甲盖大小的息珠,借助他方才于分身处留下的手段,横跨星海而来,落在掌心,轻轻跳动。
它每跳一次,四周的空间就像被轻抚一遍,细小的刺痛便会消一分。
“定位。”他吩咐。
息珠内光一旋,指向远方,像一枚稳准的罗盘。圆的光环微亮:“那是我们标为‘镜湖碎境’的断层,时间流比外界慢一倍,内部结构较脆。”
“先从软的下手。”林风点头,脚下微迈,整个人融进一条窄得只容一人的空间缝,下一刻,已立于一片破碎的镜面之上。
镜湖碎境名副其实——四面八方都是镜,天是镜,地是镜,连光都是镜的碎屑。走错一步,就会被自己的倒影带进死胡同。
息珠在掌上轻颤,指向最中心一块裂纹密布的镜片,镜中映出的是一条倒置的星河,其间闪着一条细细的银线,若隐若现。
“反射脉。”林风笑了一下,手套放出一道极薄的无源光膜,在镜面上铺了薄薄一层。他不走正中,沿着倒影的边缘走,像是在水里摸鱼——不是抓那条线,而是先摸清水流。
走到镜片与镜片的缝隙交界处,他指尖一扣,无源光膜微微起伏,倒影里的银线顺势浮出一寸,像被水面托起的丝。林风趁势一抄,轻轻将它带入无源之环。整个过程中,镜湖没有被触动半分,不曾取宇宙一口气。
“第一根。”他抖了抖环,银丝在冷白能里乖乖蜷起。
息珠的光一偏,又指向一处偏远星域。那里黑如井,不见星不见风,圆文明称作“无灯阶”。据说这片地方是某次降格时空间自行塌出的一段“楼梯”,向下,每一层都比上一层更重,越走越沉,越走越无光。
林风一步迈入,脚底像踩在厚重的棉上,又像踩在深海最深的泥里。息珠的光在掌心闪了闪,他扬手打出一圈无源光,光圈像灯笼,照出脚边的台阶,每一阶都刻着极细的条纹,像某种古老秩序留下的刻痕。
他不走,只蹲下身,指尖顺着条纹摸了一遍,摸到最边缘时停住。条纹最外沿有一处细得看不见的崩口,一丝丝墨色从里头往外渗。
林风呼出一口气,封针自袖中滑出,轻轻一挑,将崩口挑平,再在旁边贴上无源光膜的薄线,像贴胶带。崩口收,深处的重压轻了一分。台阶里,那缕丝状的墨被他顺手抽出,落进无源之环,化作第二根线。
第三处,圆锥文明给的坐标,名“风轴谷”。那里没有风,偏偏处处像被风吹过,山石成行,一脉一脉,像被某种看不见的手梳过。林风站在谷口,脚下一错,整个人像风一样,贴着“梳齿”滑行,掌心息珠的光暗暗跳动,每跳一下,他就从某个角度突然消失,再从另一个角度出现。三次之后,他稳稳停在谷底,低头从石缝里捻出一缕纤薄如叶脉的线,收环。
第四处,“星墓”。一颗早已熄灭的恒星,在镇压层下维持着一种诡异的“亮”,像垂死之人的眼。四座文明给了四十条安全进出线,林风一条没用,手套开出一条最细的无源道,直抵星心。那里悬着一片薄薄的灰,像火烧过的纸灰,灰里隐着一丝清清冷冷的响,像钟。林风伸手,灰灰散,那一丝响落入环中,化作第三根线。
短短半日,他跑了七处遗迹、三处断层。每一处都不贪心,只拿一线,不打扰,不抄捷径,不动宇宙一分元气。回到应急星域,无源之环内已经盘着九根不同性质的细线:有镜湖的反射,有无灯阶的重,有风轴谷的顺,有星墓的钟,有数海遗坳借来的“等距”,还有几根连他也叫不上名的“味道”。
“够了。”他抬头看向四个文明,“炉来。”
圆早就准备好了一座不与宇宙相连的炼造场,四周全是冷白能,中央是一张空桌。林风抬手,将九根线一一摊在桌上,又把息珠放在一旁。息珠像小孩,蹦了一下,乖乖不动。
封针悬在空中,针身轻鸣。他没有急着搓线,而是先盘膝坐下,闭目,识海里伟岸身影垂目,元婴童子指尖一点一点地敲出慢节律。那节律不止安抚,更像是一段“线蜡”的配方,让不同脾气的线在同一节律下互相认识。
三百息之后,林风睁眼,手指轻轻一勾,九根线自动飞起,在空中彼此缠绕。他不用力,只在它们各自愿意的地方轻轻搭一下,像给九个脾气古怪的孩子介绍朋友。镜湖的反射线与“等距”缠在一起,风轴谷的顺线和无灯阶的重线绕成一股,星墓的钟线缓缓穿行其间,像给整股线定了个律。
“起。”林风轻喝。
九股线一合,合成一缕不分青红的细丝。细丝没有光,没有锋,但在息珠的微光下,露出一层细微的纹——像把琴弦放大到了看得见的程度,上面全是节律的纹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一批缝线完成。”正方体简洁地报数。
林风抓起缝线,抬眼看向之前标注为风险最高的一处裂脉——北冕断带。他不跟别人商量,直接起身:“窗口给我三息。”
圆毫不迟疑:“三息,外供通畅。”
林风一步踏入断带边缘。那里不像风暴,安静得危险,像是深冬里裂开的冰,一踩,就会全片塌。宽免网的细丝已经铺过来,一路把他的影子轻轻托住。
他没有直接落针。他先用封针在裂脉最外沿“划”了一下,划出的不是口,是测量的线,去看这块肉到底往哪边收。判明了方向,他右手一抬,缝线轻飘飘飞出,封针做引,像鱼线穿过皮肉最薄的一层,一进一出,第一针成。
没有血,只有一种深处的疼被捋平的错觉。第二针落,第三针落。三息到,窗口合,他整个人就从裂脉边缘退了出来,像从水里伸进手去,三下就把最易散的三处打了个结。
“迟疑两息。”正方体看着曲线,“它……在等下一针。”
“再开三息。”林风道。
窗口再开。林风不再沿着刚才的路走,而是换了一个角度,缝第四针,把第一针与第二针之间的张力补平。第五针,补在第三针对角。第六针,落在裂脉最想抽的那一点上,轻轻压住。窗口再阖。
曲线猛降,圆的声音里终于有了掩不住的轻:“默许四息。”
“再来。”林风没有兴奋,手法反而更沉。第三次窗口,连落九针,像在一张撕裂的大鼓上,飞针走线,一针一点地把鼓皮恢复到能承受拍子的程度。最后一针落下时,整条裂脉像终于吐了口气,吱呀一声,合上了一线。
“北冕断带第一段封缝。”四面体给出结论,“排异曲线在该段消失。”
“爽。”圆锥压低了声音,但没忍住。
【帅。】系统也不吝啬。
“积分打折。”林风顺口。
【可以,九五折。】
“你怎么这么小气?”
【你怎么这么能缝?】
“彼此彼此。”他笑。
缝完第一段,他没有急着去第二段,而是把缝线的尾端压在一处不起眼的边角,用封针在上面打了个小小的花——那不为好看,只为了提醒以后的人:从这里重新开始缝,不会拆断旧线。
“γ-7。”林风忽然开口,“你带三十人来外圈,学打缓针。”
四面体应声:“人已在位。”
林风回头,指了指裂脉边缘几处已经软化的薄膜:“这些地方给你们。每人十针,打完回去睡。谁多打一针,睡两天。”
γ-7认真应声,眼里的光比环里那条金线还真。
之后三日,林风以息珠为引,一路奔走。一处“骨钟天洞”,他在其中取出一缕能让线“入拍”的钟韵;一处“黑林遗城”,他从废墟中的石柱裂缝里抽出一缕“承重”的筋;一处“无声峡”,他捻出一缕能让线“消音”的丝。这些线在无源之环里全部盘好,回到炉前,一一炼合。
“第二批缝线完成。”正方体报数,“可覆盖中型裂脉五处。”
“先给北冕第二段。”林风话落,人已到位,三息窗口开,九针落,四息默许,再九针,再四息。他像在给一个病人做针灸,手法稳得让人忘了危险的存在。
封完第二段,他给四个文明留下了标准流程:定位、外供、窗口、落针、退热、回看。他将每一步分解成易学的动作,让不擅长的个体也能照猫画虎。窗口外,四个文明开始搭建“拾遗台”,把各族愿出力的人分批送去遗迹收线,按“只拿一线,不扰万物”的规矩做事。
“蓝星那边呢?”圆问。
“它自己在修。”林风道,“息珠带着海脉走,哪有小裂,在哪停一停。你们不用管。”
他没有把所有希望压在自己身上,许多地方,他刻意让更多的个体参与。修补不是一人之事。他做的是最危险、最需要经验的那一段,其余的,教会别人,然后放权。
第七日,他带着新炼好的第三批缝线,落在一处最难的地方——“苍穹界痕”。
那是一道横贯整片星域的浅浅划痕,浅到任何仪器都难以捕捉,深到每一次宇宙自保抽搐都会从这里裂开。
四个文明一直不敢碰,怕一针落错,整个天都要破。
“窗口四息。”正方体声音低了一度。
“够。”林风抬手。
封针对准界痕最左侧那一点,先试、再点、再带。他没有追求一口吃成,只把最最左边的那一点缝成一个小小的环。那个环像一只扣,扣住界痕的一拢方向。
第二针,第三针,他一直在左边绕,绕到第四针才往右挪半寸。
每挪半寸,他都回头看一眼,看看那只看不见的“眼”,还在不在看,眼里的意有没有变。
到第九针时,那只“看”的目光里,终于多了一丝淡淡的无奈——像看着一个孩子非要给他上药,疼是疼的,可也知道这是药。
“默许五息。”圆的光圈一亮。
“第五息给我。”林风笑,封针一挑,把前面九针串成一串,整段界痕像被轻轻提起来一条线,再落下,顺。
他退开,长呼一口气。手臂略酸,心却静。四个文明的曲线同时放平,风从某个不该有风的地方吹过来,吹过仪器,吹过宽免网,吹过每一个还在坚守岗位的个体。
“下一处坐标。”他看向息珠。
息珠在掌心跳了一下,指向更远的黑处。
那里没有名字,只有一团沉默。
林风笑,拎起无源之环,将封针塞回袖里:“走。”
喜欢他究竟觉醒了多少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