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暖阳透过斑驳的云层,轻柔地洒在刘家的小院里。毛脚女婿张战东上门,这可把华潇春高兴坏了。
她身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却干净整洁的灰色棉袄,头发一丝不苟地梳在脑后,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笑容,眼睛里满是欢喜与欣慰 。女儿能找到归宿,而且对象无论是个人长相,还是家庭出身,乃至工作单位,都完全符合她这个丈母娘的心意。
当张战东要回家时,华潇春赶忙从兜里掏出一个红包,递到张战东面前,笑着说:“小东啊,这是我们刘家的一点心意。”这个红包,代表着刘家对张战东的认可。起初,张战东坚决不收未来丈母娘给的红包。
他一脸诚恳,双手摆得像拨浪鼓似的 ,因为刘阳云初一去张家时,自己的母亲不懂这规矩,没给刘阳云礼物。
在华潇春和刘圭仁的坚持下,一旁的刘正茂也在帮忙劝说:“战东,收下吧,这是咱妈一片心意。”最终,张战东才收下红包。回到家后,他立刻给父亲张鹏武和母亲详细汇报了此事。至此,张家才知道新媳妇上门,婆家要给红包的规矩,他们决定找机会给刘阳云补发红包。
说起发红包,华潇春骨子里对老风俗习惯十分在乎。大年三十那晚,屋内灯光昏黄却温暖,桌上摆满了瓜子、花生等零食,一家人围坐在一起 ,刘正茂的朋友鹿青等人在刘家守岁。当午夜零点的钟声敲响,鞭炮声噼里啪啦地响起,绚丽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华潇春笑容满面地给在场的所有晚辈都发了新年红包,每个红包里装着两张崭新的两块钱纸币。
初一下午,阳光慵懒地照在街道上。刘正茂到肖长民家打牌去了,这时,杜家卫带着儿子杜勇来刘家拜年。华潇春热情地将他们迎进屋内,一边笑着招呼他们坐下,一边端来茶水和点心 ,随后也给杜勇发了新年红包。
初二,华潇春的娘家人前来拜年。院子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孩子们嬉笑打闹,大人们相互寒暄问候 ,华潇春给晚辈冯福前、华跃进,以及刘圭仁这边的张金诚和许丙其都发了红包,金额是十块钱。另外,她还给妹妹和弟弟华孝义每人五十块钱,唯独没给大弟弟华孝忠红包。华潇春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淡 ,理由是大弟弟已经有工作,实际上是心里的怨气未平,借故不给他。
初二晚上,张战东回家后,刘家又只剩下两大两小。屋内安静下来,只有偶尔传来的柴火燃烧的噼啪声 ,按照江南省民间习俗,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走街坊,初二时邻里间不会上门拜年。华潇春关上门,神色郑重,拍了拍刘正茂的肩膀 ,招呼他到堂屋,一脸严肃地对儿子说:“正茂,妈有事要跟你讲。”
见母亲如此严肃,刘正茂心里“咯噔”一下,(微微皱眉,心中暗自揣测,莫不是又要催婚了?赶忙问:“妈,你搞得这么严肃,到底是什么事?”
“昨天下午,你出去玩时,你杜叔带着杜勇上门给你爸拜年。初一上门,这是把杜勇给你爸当儿子的意思。”华潇春缓缓说道。
“你杜叔是你爸从小的玩伴,两人一起上私塾。文夕大火后,你爸借一个银元回省城重新起蒂开豆制品作坊,本钱太小,没钱请人,就是杜叔来帮你爸做事。”华潇春陷入回忆,眼神中满是感慨 。
“58 年公私合营,五个雇工里,到运动开始后,我们刘家走背运,只有杜叔和许叔暗中给我家帮助,其中杜叔帮助最多。”
“虽然他能力有限,但是对我们家的帮助,我们要记在心里。你也知道,你杜叔一辈子,除了会做豆制品,在省城没有其他关系,他儿子杜勇都三十岁了,按道理杜叔退休时,杜勇可以顶职。”
“不知道啥原因,他就硬是没办成。老杜每次去蔬菜公司问原因,劳资科老是敷衍他,要他回家等消息,这一等就是四、五年,我估计是办不成了。”
“就为这事,杜勇媳妇怪老杜没本事,搞得家里不安宁。昨天杜家父子的意思,看你是不是能帮杜勇找个事做,就算是临时工也行。你帮那么多人找到工作,今天妈出面,你给想想办法,给杜勇帮帮忙,事情成了,妈记你的情。”
原来是这么个事,刘正茂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笑容,说:“妈,你亲自出面,我肯定要办,而且要想法帮他找正式招工指标。但现在是过年期间,不好开口找人帮忙。”
“行,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不在急上,过完年,你上心就好。”华潇春说道。
刘圭仁也在一旁说道:“我这辈子没什么朋友,杜家卫算一个,正茂,你妈都讲清楚了,你一定要帮他一回。”
刘阳云知道要搞正式招工指标很难,她微微咬着嘴唇,一脸担忧 ,说:“如果只是做临时工,我还能想想办法,但是要招工指标,确实有点难。”
华潇春对女儿说:“那我问一下老杜,看看临时工行不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刘圭仁接口道:“明天我要到他家走走,正好问一下。”
家里有能力后,与以前相比情况就是不一样。初三,第一个上刘家拜年的人居然是居委会主任兰菊黄。
以往过年过节,华潇春总是趁着夜色,偷偷摸摸地去给兰菊黄送礼,还生怕被别人瞧见 ,如今看到居委会主任亲自来家里拜年,华潇春心里着实惶恐。别看兰菊黄只是最基层的居委会主任,可她要是想给你找麻烦,那也够人受的。
“兰主任,您怎么亲自来我家,本来我准备晚上去你家拜年的。”华潇春尽量放低调,谦卑地说道。
“老华,你家在解放前就是进步人家,这是派出所已经确认的事,我代表居委会上门关心一下你们,也是工作职责。”兰主任昂首挺胸,装腔作势地讲。
刘圭仁赶忙端着给兰主任泡的茶,双手恭敬地捧到兰主任面前,笑着说:“谢谢兰主任,还记得我们。”
“老刘,我们一家不说两家话,我儿子要结婚了,听苏娭毑讲,你儿子还是女儿有办法搞三转一响,我想请他们帮忙,这事拜托了。”
“我女儿刘阳云今天早上去单位了,她现在是江麓厂主任,副科级。你什么时候需要,我给阳云讲。”华潇春故意提高了声调,透露刘阳云的行政级别,她的意思很明显,现在我家不是过去,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拿捏的。
兰菊黄心里一震,副科级放到街道办事处,就是副主任级别啊。自己这个没有品级的居委会主任,以后跟刘家打交道可得注意点。万一哪天她儿女升到处级,再见面就得多留余地。
“阳云刚参加工作才一年吧?就是副科级了?恭喜恭喜,以后前途无量。”兰菊黄马上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脸上堆满了笑容。
一不做二不休,华潇春干脆利索来个猛的,她故意笑着说:“还不是她找了一个好人家,被江麓厂副主任的儿子看上,昨天还来我家拜年了。我未来那亲家,听说是军级还是师级干部,我没读书,反正搞不懂。”
这就更让兰菊黄吃惊了,她心里明白,即算是师级干部,也相当于市长级别了,现在可不是自己这个居委会主任能拿捏的人家了,以后说不定还要找刘家出面平事。
“老刘、老华,你们家好起来了,以前我兰菊黄给你们还不错吧?以后可要多关照一下我啊。”这变脸的本事,还真是快。
“其他本事没有,三转一响的事,我女儿肯定能帮忙搞到,你需要时,提前通知我。”华潇春自信满满地讲。
“行,居委会那边还有事。祝你们新年快乐,我走了。”兰主任说。
看着兰菊黄离开的背影,刘圭仁两口子相视一笑。从今天起,别人再去居委会瞎说刘家的事,兰菊黄全部会拦下来。
昨晚的创作灵感如潮水般涌来,刘正茂伏在书桌前写规划,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不知不觉就熬到了凌晨两点多。直到窗外的夜色泛起鱼肚白,他才揉着酸胀的太阳穴躺下,这一觉便睡得格外沉。等他挣扎着睁开眼时,墙上的挂钟指针已悄悄滑向十点,阳光透过窗帘缝隙,在地板上投下细长的光斑。
居委会的兰主任带着新春的喜气来家里拜年时,刘正茂还在梦乡中酣睡,嘴角甚至带着浅浅的笑意,对这场清晨的拜访浑然不觉。
“正茂,今天有什么安排?”趁刘正茂坐在餐桌前吃早餐,父亲刘圭仁端着茶杯走过来,目光落在儿子身上。他想着儿子刚参加工作没多久,怕他不懂过年的礼节,正准备好好叮嘱几句。
刘正茂把最后一筷子热腾腾的面条送进嘴里,含糊不清地回答:“上午打算去几个同学家拜年,中午就不回来吃饭了。”
“这才对嘛,”刘圭仁点点头,“年三十他们都来家里走动了,礼尚往来,你是该去回个礼。”
出门后,刘正茂先往离家最近的洪胜家走去。推开虚掩的木门,院子里的腊梅正开得热闹,香气顺着风飘进屋里。“洪叔、婶子、广英姐,给你们拜年啦,祝大家新年大吉!”他笑着拱手道。
洪胜正蹲在门槛上啃苹果,闻言立刻嚷嚷:“怎么不给我拜年?”
洪父放下手里的旱烟杆,笑骂道:“你个毛头小子,凑什么热闹?拜年也是给长辈拜!”
刘正茂看向洪胜,故意调侃:“胜哥,昨天没见你人影,莫不是去岳母家拜年了?”
洪胜的姐姐广英正坐在灶台边择菜,闻言“噗嗤”一声笑出来:“就他这油嘴滑舌的样子,哪个姑娘看得上?真是作孽哦!”
洪母在一旁搭腔:“你还好意思说弟弟,昨天怎么没小伙子来家里给你提节?”
广英脸一红,把手里的菜往盆里一扔,起身就走:“不跟你们说了,我去洗衣服!”
“你去哪儿?”洪胜急忙追问。
“我要去耿丽萍家拜年,你先去牛炼钢家等我。”刘正茂一边往外走,一边回头叮嘱。
“你可得早点来啊!”洪胜在后面喊,生怕其他人家留刘正茂吃饭。过年时的规矩向来如此,走到哪家就在哪家吃饭,他们早就约好今天在牛炼钢家吃中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耿家就在巷子口,青石板路上还留着昨夜鞭炮的碎屑。年三十那天和耿妈聊天时,刘正茂心里就有了个想法,只因初一初二按习俗不宜谈正事,便特意选了今天借着拜年的机会,来找耿琦卫谈谈。
“耿叔,婶子,丽萍同学,新年好!”刘正茂刚进门就笑着打招呼。院子里的水缸上结着层薄冰,屋檐下挂着串串干辣椒和腊鱼,年味十足。
“小刘来啦,”耿琦卫迎上来,脸上堆着笑,“我正准备去你家给你爸妈拜年呢,那天你送来的腌海鱼,丽萍爱吃得很,真是谢谢你了!”
耿母平时性子内向不爱说话,但跟刘正茂打过几次交道后,觉得这小伙子实在靠谱,忍不住开口:“小刘啊,丽萍这么多同学里,就数你来得最勤。不是婶子心眼小,实在是丽萍这几年苦啊,困在家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刘正茂放下手里的礼品,轻声说:“婶子,我今天来,除了拜年,还有件事想跟你们商量。我姐姐在江麓厂当商店主任,她们厂在南煤站那边租了个仓库,平时中转物资,偶尔也对外卖货,正缺个出纳负责收钱。”
他顿了顿,看向坐在角落织毛衣的耿丽萍,语气尽量平淡:“丽萍同学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不知叔叔和婶子愿不愿意让她出去做点事?”
耿琦卫和耿婶猛地抬起头,四目相对,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难以置信。自家女儿是残疾人,他们早就做好了养她一辈子的准备,怎么会有人找上门来请她做事?两人都怀疑自己听错了。
“刘正茂,你刚才说什么?我们没听清。”耿丽萍手里的毛线针停在半空,眼睛里闪着不敢相信的期待,声音都有些发颤。
“你们没听错,”刘正茂迎着他们的目光,把话说得更清楚,“我是来给丽萍同学介绍工作的,准确说是临时工,工资不高,但事情不忙,就是在仓库收收货款。不用天天上班,有人来买货时才需要做事,也不用四处跑。”
“你说的是真的?”耿丽萍又问了一遍,指尖微微发抖。
“当然是真的,”刘正茂笑着点头,“工作地点就在火车南站里面,还有熟人跟你一起做事呢,我家对面的刘德秀刘姨就在仓库当保管员。”
“小刘,你这话当真?”耿琦卫也忍不住再次确认,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
“耿叔,这种事我怎么敢乱说。”刘正茂说得格外认真。
“小刘啊,你的恩情我们耿家记一辈子!”耿琦卫激动得直搓手,“丽萍的情况你也知道,她……她能做这份工作吗?”对他来说,女儿能出去做事,工资高低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让她多接触人。
“丽萍同学就是行动不太方便,脑子和手都利索着呢,最多学几天打算盘就熟了。”刘正茂话还没说完,就被耿丽萍打断。
“你脑子才不利索!”耿丽萍红着脸小声反驳。
“丽萍,说正事呢,别打岔。”耿妈轻轻拍了下女儿的胳膊。
耿丽萍不服气地撇撇嘴,偷偷斜了刘正茂一眼,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
“耿叔,我现在比较担心的是,”刘正茂话锋一转,“虽然从这儿到南站不算远,但丽萍同学每天怎么去上班?”
“这没问题!”耿母立刻接话,语气急切又坚定,“我跟单位说说,每天骑自行车先送丽萍到仓库,再去上班!”
耿琦卫比妻子更沉稳些,他想了想说:“小刘,我能先去南站看看吗?毕竟丽萍情况特殊,我先瞧瞧环境,如果她实在胜任不了,也不能给人家单位添麻烦。”
“当然行,”刘正茂爽快答应,“后天早上您有空吗?我带您去南站看看,就是个普通仓库,您别抱太高期望。”
“好,好,那就麻烦你了,后天早上我在家等你。”耿琦卫笑得眼角堆起了皱纹。
离开耿家,刘正茂径直往牛炼钢家走去。牛家这两年日子过得红火,去年刚加盖了两间新房,红砖墙在阳光下格外显眼。恰逢过年,牛父特意让牛炼钢把刘正茂这伙年轻人请到家里聚餐。自从刘正茂下放那年起,牛家就像时来运转,几个儿子陆续找到了工作,家里的日子蒸蒸日上。牛父是个有些迷信的人,私下里总说刘正茂是牛家的贵人,所以大年三十那天,才特意带着三个儿子去刘家拜年。
刘正茂走进牛家院子时,其他人都已经到了,正围坐在堂屋的餐桌边闲聊,桌上摆着瓜子、花生和糖果,空气里飘着饭菜的香气,热闹又喜庆。
喜欢花开春来晚
她身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却干净整洁的灰色棉袄,头发一丝不苟地梳在脑后,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笑容,眼睛里满是欢喜与欣慰 。女儿能找到归宿,而且对象无论是个人长相,还是家庭出身,乃至工作单位,都完全符合她这个丈母娘的心意。
当张战东要回家时,华潇春赶忙从兜里掏出一个红包,递到张战东面前,笑着说:“小东啊,这是我们刘家的一点心意。”这个红包,代表着刘家对张战东的认可。起初,张战东坚决不收未来丈母娘给的红包。
他一脸诚恳,双手摆得像拨浪鼓似的 ,因为刘阳云初一去张家时,自己的母亲不懂这规矩,没给刘阳云礼物。
在华潇春和刘圭仁的坚持下,一旁的刘正茂也在帮忙劝说:“战东,收下吧,这是咱妈一片心意。”最终,张战东才收下红包。回到家后,他立刻给父亲张鹏武和母亲详细汇报了此事。至此,张家才知道新媳妇上门,婆家要给红包的规矩,他们决定找机会给刘阳云补发红包。
说起发红包,华潇春骨子里对老风俗习惯十分在乎。大年三十那晚,屋内灯光昏黄却温暖,桌上摆满了瓜子、花生等零食,一家人围坐在一起 ,刘正茂的朋友鹿青等人在刘家守岁。当午夜零点的钟声敲响,鞭炮声噼里啪啦地响起,绚丽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华潇春笑容满面地给在场的所有晚辈都发了新年红包,每个红包里装着两张崭新的两块钱纸币。
初一下午,阳光慵懒地照在街道上。刘正茂到肖长民家打牌去了,这时,杜家卫带着儿子杜勇来刘家拜年。华潇春热情地将他们迎进屋内,一边笑着招呼他们坐下,一边端来茶水和点心 ,随后也给杜勇发了新年红包。
初二,华潇春的娘家人前来拜年。院子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孩子们嬉笑打闹,大人们相互寒暄问候 ,华潇春给晚辈冯福前、华跃进,以及刘圭仁这边的张金诚和许丙其都发了红包,金额是十块钱。另外,她还给妹妹和弟弟华孝义每人五十块钱,唯独没给大弟弟华孝忠红包。华潇春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淡 ,理由是大弟弟已经有工作,实际上是心里的怨气未平,借故不给他。
初二晚上,张战东回家后,刘家又只剩下两大两小。屋内安静下来,只有偶尔传来的柴火燃烧的噼啪声 ,按照江南省民间习俗,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走街坊,初二时邻里间不会上门拜年。华潇春关上门,神色郑重,拍了拍刘正茂的肩膀 ,招呼他到堂屋,一脸严肃地对儿子说:“正茂,妈有事要跟你讲。”
见母亲如此严肃,刘正茂心里“咯噔”一下,(微微皱眉,心中暗自揣测,莫不是又要催婚了?赶忙问:“妈,你搞得这么严肃,到底是什么事?”
“昨天下午,你出去玩时,你杜叔带着杜勇上门给你爸拜年。初一上门,这是把杜勇给你爸当儿子的意思。”华潇春缓缓说道。
“你杜叔是你爸从小的玩伴,两人一起上私塾。文夕大火后,你爸借一个银元回省城重新起蒂开豆制品作坊,本钱太小,没钱请人,就是杜叔来帮你爸做事。”华潇春陷入回忆,眼神中满是感慨 。
“58 年公私合营,五个雇工里,到运动开始后,我们刘家走背运,只有杜叔和许叔暗中给我家帮助,其中杜叔帮助最多。”
“虽然他能力有限,但是对我们家的帮助,我们要记在心里。你也知道,你杜叔一辈子,除了会做豆制品,在省城没有其他关系,他儿子杜勇都三十岁了,按道理杜叔退休时,杜勇可以顶职。”
“不知道啥原因,他就硬是没办成。老杜每次去蔬菜公司问原因,劳资科老是敷衍他,要他回家等消息,这一等就是四、五年,我估计是办不成了。”
“就为这事,杜勇媳妇怪老杜没本事,搞得家里不安宁。昨天杜家父子的意思,看你是不是能帮杜勇找个事做,就算是临时工也行。你帮那么多人找到工作,今天妈出面,你给想想办法,给杜勇帮帮忙,事情成了,妈记你的情。”
原来是这么个事,刘正茂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笑容,说:“妈,你亲自出面,我肯定要办,而且要想法帮他找正式招工指标。但现在是过年期间,不好开口找人帮忙。”
“行,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不在急上,过完年,你上心就好。”华潇春说道。
刘圭仁也在一旁说道:“我这辈子没什么朋友,杜家卫算一个,正茂,你妈都讲清楚了,你一定要帮他一回。”
刘阳云知道要搞正式招工指标很难,她微微咬着嘴唇,一脸担忧 ,说:“如果只是做临时工,我还能想想办法,但是要招工指标,确实有点难。”
华潇春对女儿说:“那我问一下老杜,看看临时工行不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刘圭仁接口道:“明天我要到他家走走,正好问一下。”
家里有能力后,与以前相比情况就是不一样。初三,第一个上刘家拜年的人居然是居委会主任兰菊黄。
以往过年过节,华潇春总是趁着夜色,偷偷摸摸地去给兰菊黄送礼,还生怕被别人瞧见 ,如今看到居委会主任亲自来家里拜年,华潇春心里着实惶恐。别看兰菊黄只是最基层的居委会主任,可她要是想给你找麻烦,那也够人受的。
“兰主任,您怎么亲自来我家,本来我准备晚上去你家拜年的。”华潇春尽量放低调,谦卑地说道。
“老华,你家在解放前就是进步人家,这是派出所已经确认的事,我代表居委会上门关心一下你们,也是工作职责。”兰主任昂首挺胸,装腔作势地讲。
刘圭仁赶忙端着给兰主任泡的茶,双手恭敬地捧到兰主任面前,笑着说:“谢谢兰主任,还记得我们。”
“老刘,我们一家不说两家话,我儿子要结婚了,听苏娭毑讲,你儿子还是女儿有办法搞三转一响,我想请他们帮忙,这事拜托了。”
“我女儿刘阳云今天早上去单位了,她现在是江麓厂主任,副科级。你什么时候需要,我给阳云讲。”华潇春故意提高了声调,透露刘阳云的行政级别,她的意思很明显,现在我家不是过去,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拿捏的。
兰菊黄心里一震,副科级放到街道办事处,就是副主任级别啊。自己这个没有品级的居委会主任,以后跟刘家打交道可得注意点。万一哪天她儿女升到处级,再见面就得多留余地。
“阳云刚参加工作才一年吧?就是副科级了?恭喜恭喜,以后前途无量。”兰菊黄马上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脸上堆满了笑容。
一不做二不休,华潇春干脆利索来个猛的,她故意笑着说:“还不是她找了一个好人家,被江麓厂副主任的儿子看上,昨天还来我家拜年了。我未来那亲家,听说是军级还是师级干部,我没读书,反正搞不懂。”
这就更让兰菊黄吃惊了,她心里明白,即算是师级干部,也相当于市长级别了,现在可不是自己这个居委会主任能拿捏的人家了,以后说不定还要找刘家出面平事。
“老刘、老华,你们家好起来了,以前我兰菊黄给你们还不错吧?以后可要多关照一下我啊。”这变脸的本事,还真是快。
“其他本事没有,三转一响的事,我女儿肯定能帮忙搞到,你需要时,提前通知我。”华潇春自信满满地讲。
“行,居委会那边还有事。祝你们新年快乐,我走了。”兰主任说。
看着兰菊黄离开的背影,刘圭仁两口子相视一笑。从今天起,别人再去居委会瞎说刘家的事,兰菊黄全部会拦下来。
昨晚的创作灵感如潮水般涌来,刘正茂伏在书桌前写规划,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不知不觉就熬到了凌晨两点多。直到窗外的夜色泛起鱼肚白,他才揉着酸胀的太阳穴躺下,这一觉便睡得格外沉。等他挣扎着睁开眼时,墙上的挂钟指针已悄悄滑向十点,阳光透过窗帘缝隙,在地板上投下细长的光斑。
居委会的兰主任带着新春的喜气来家里拜年时,刘正茂还在梦乡中酣睡,嘴角甚至带着浅浅的笑意,对这场清晨的拜访浑然不觉。
“正茂,今天有什么安排?”趁刘正茂坐在餐桌前吃早餐,父亲刘圭仁端着茶杯走过来,目光落在儿子身上。他想着儿子刚参加工作没多久,怕他不懂过年的礼节,正准备好好叮嘱几句。
刘正茂把最后一筷子热腾腾的面条送进嘴里,含糊不清地回答:“上午打算去几个同学家拜年,中午就不回来吃饭了。”
“这才对嘛,”刘圭仁点点头,“年三十他们都来家里走动了,礼尚往来,你是该去回个礼。”
出门后,刘正茂先往离家最近的洪胜家走去。推开虚掩的木门,院子里的腊梅正开得热闹,香气顺着风飘进屋里。“洪叔、婶子、广英姐,给你们拜年啦,祝大家新年大吉!”他笑着拱手道。
洪胜正蹲在门槛上啃苹果,闻言立刻嚷嚷:“怎么不给我拜年?”
洪父放下手里的旱烟杆,笑骂道:“你个毛头小子,凑什么热闹?拜年也是给长辈拜!”
刘正茂看向洪胜,故意调侃:“胜哥,昨天没见你人影,莫不是去岳母家拜年了?”
洪胜的姐姐广英正坐在灶台边择菜,闻言“噗嗤”一声笑出来:“就他这油嘴滑舌的样子,哪个姑娘看得上?真是作孽哦!”
洪母在一旁搭腔:“你还好意思说弟弟,昨天怎么没小伙子来家里给你提节?”
广英脸一红,把手里的菜往盆里一扔,起身就走:“不跟你们说了,我去洗衣服!”
“你去哪儿?”洪胜急忙追问。
“我要去耿丽萍家拜年,你先去牛炼钢家等我。”刘正茂一边往外走,一边回头叮嘱。
“你可得早点来啊!”洪胜在后面喊,生怕其他人家留刘正茂吃饭。过年时的规矩向来如此,走到哪家就在哪家吃饭,他们早就约好今天在牛炼钢家吃中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耿家就在巷子口,青石板路上还留着昨夜鞭炮的碎屑。年三十那天和耿妈聊天时,刘正茂心里就有了个想法,只因初一初二按习俗不宜谈正事,便特意选了今天借着拜年的机会,来找耿琦卫谈谈。
“耿叔,婶子,丽萍同学,新年好!”刘正茂刚进门就笑着打招呼。院子里的水缸上结着层薄冰,屋檐下挂着串串干辣椒和腊鱼,年味十足。
“小刘来啦,”耿琦卫迎上来,脸上堆着笑,“我正准备去你家给你爸妈拜年呢,那天你送来的腌海鱼,丽萍爱吃得很,真是谢谢你了!”
耿母平时性子内向不爱说话,但跟刘正茂打过几次交道后,觉得这小伙子实在靠谱,忍不住开口:“小刘啊,丽萍这么多同学里,就数你来得最勤。不是婶子心眼小,实在是丽萍这几年苦啊,困在家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刘正茂放下手里的礼品,轻声说:“婶子,我今天来,除了拜年,还有件事想跟你们商量。我姐姐在江麓厂当商店主任,她们厂在南煤站那边租了个仓库,平时中转物资,偶尔也对外卖货,正缺个出纳负责收钱。”
他顿了顿,看向坐在角落织毛衣的耿丽萍,语气尽量平淡:“丽萍同学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不知叔叔和婶子愿不愿意让她出去做点事?”
耿琦卫和耿婶猛地抬起头,四目相对,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难以置信。自家女儿是残疾人,他们早就做好了养她一辈子的准备,怎么会有人找上门来请她做事?两人都怀疑自己听错了。
“刘正茂,你刚才说什么?我们没听清。”耿丽萍手里的毛线针停在半空,眼睛里闪着不敢相信的期待,声音都有些发颤。
“你们没听错,”刘正茂迎着他们的目光,把话说得更清楚,“我是来给丽萍同学介绍工作的,准确说是临时工,工资不高,但事情不忙,就是在仓库收收货款。不用天天上班,有人来买货时才需要做事,也不用四处跑。”
“你说的是真的?”耿丽萍又问了一遍,指尖微微发抖。
“当然是真的,”刘正茂笑着点头,“工作地点就在火车南站里面,还有熟人跟你一起做事呢,我家对面的刘德秀刘姨就在仓库当保管员。”
“小刘,你这话当真?”耿琦卫也忍不住再次确认,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
“耿叔,这种事我怎么敢乱说。”刘正茂说得格外认真。
“小刘啊,你的恩情我们耿家记一辈子!”耿琦卫激动得直搓手,“丽萍的情况你也知道,她……她能做这份工作吗?”对他来说,女儿能出去做事,工资高低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让她多接触人。
“丽萍同学就是行动不太方便,脑子和手都利索着呢,最多学几天打算盘就熟了。”刘正茂话还没说完,就被耿丽萍打断。
“你脑子才不利索!”耿丽萍红着脸小声反驳。
“丽萍,说正事呢,别打岔。”耿妈轻轻拍了下女儿的胳膊。
耿丽萍不服气地撇撇嘴,偷偷斜了刘正茂一眼,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
“耿叔,我现在比较担心的是,”刘正茂话锋一转,“虽然从这儿到南站不算远,但丽萍同学每天怎么去上班?”
“这没问题!”耿母立刻接话,语气急切又坚定,“我跟单位说说,每天骑自行车先送丽萍到仓库,再去上班!”
耿琦卫比妻子更沉稳些,他想了想说:“小刘,我能先去南站看看吗?毕竟丽萍情况特殊,我先瞧瞧环境,如果她实在胜任不了,也不能给人家单位添麻烦。”
“当然行,”刘正茂爽快答应,“后天早上您有空吗?我带您去南站看看,就是个普通仓库,您别抱太高期望。”
“好,好,那就麻烦你了,后天早上我在家等你。”耿琦卫笑得眼角堆起了皱纹。
离开耿家,刘正茂径直往牛炼钢家走去。牛家这两年日子过得红火,去年刚加盖了两间新房,红砖墙在阳光下格外显眼。恰逢过年,牛父特意让牛炼钢把刘正茂这伙年轻人请到家里聚餐。自从刘正茂下放那年起,牛家就像时来运转,几个儿子陆续找到了工作,家里的日子蒸蒸日上。牛父是个有些迷信的人,私下里总说刘正茂是牛家的贵人,所以大年三十那天,才特意带着三个儿子去刘家拜年。
刘正茂走进牛家院子时,其他人都已经到了,正围坐在堂屋的餐桌边闲聊,桌上摆着瓜子、花生和糖果,空气里飘着饭菜的香气,热闹又喜庆。
喜欢花开春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