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学好数理化,穿越当老大-《穿越古代姐独挑大梁》

  一行人不知不觉竟然走了二十多里。

  这相当于围着故宫走了五圈。

  别看他们这些古代人饿得精瘦都脱相了,但是却很能扛,很能走,还有力气干活。

  徐焕一直理解不了的就是为什么现代人瘦成这样那就是快要死了,而古代人却能咔咔走出去二十里地。

  而且他们一天只吃了一个窝窝头。

  这不科学嘛!

  这就有一种喝空气都能活着的感觉。

  怎么感觉人类越进化身体机能越完犊子了呢?

  就徐小丫现在皮包骨这样的情况,搁在现代指定是躺床上不能动了。

  可是她现在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多么虚弱,除了摇头的时候那个大包有点疼之外,其他的都很好。

  甚至于走了这么多的路都没有觉得饿。

  这窝窝头都快赶上压缩饼干了,这也太抗饿了吧!

  难道是因为古代的灵气比较充沛,人类的代谢就会变得比较缓慢?

  哇塞,徐焕觉得自己好像发现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应该把这个想法写下来然后找个大墓埋进去,等着后人挖出来验证一下,是不是就能破解生命密码,提高人类的生命上限了呢?

  这个想法太伟大了!

  收!

  土地庙到了。

  作为神界最基层的代表,土地公在凡间的人缘还是很好的,一般田间地头老树下,都会修一个百姓心目中的土地庙。

  百姓觉得土地公长得矮小,所以普遍土地庙也都修的比较矮小。

  徐焕这一点也不是很理解,她觉得这是对土地公的刻板印象,对土地公的一种歧视。

  谁不喜欢大别墅啊!人家神仙有法术又不用自己打扫卫生,怎么就不配住大房子啦?

  此时,徐焕跟个神经病似的蹲在土地公的雕像面前,叨叨咕咕的用英文说:

  (自动翻译成中文)

  “我是个穿越的,您老帮我给天上的大领导带句话,有空安排点人过来助我一臂之力!不然我怕我活不到十万字就完结了!”

  这段英文秀把身后的徐老太吓得头皮发麻。

  “小丫?大孙女?你嘟噜嘟噜的说的是啥呀?你……不,不会真的中邪了吧?”

  徐焕微笑着转身,让自己看起来正常一点。

  “中什么邪中邪,哪有那么多的邪让人中。我刚才只是念了一段经文而已,祈求神灵辟佑,保咱们一家平安。”

  徐老太上下打量了她一下,看起来确实没什么抽风的迹象,挺正常的,“这宋童生会的还怪多的,还会诵经?不正经好好读当官的书,净搞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真是搞不懂那小子是咋想的!”

  徐焕面不改色的附和着,“可不是嘛!谁知道呐!”

  徐老爷子提议大家先坐下歇一歇,等一等另外两家人,他趁这会再跟徐焕好好商量一下细节。

  徐田先去探查了一下那个河道的围墙是不是被刨开了,若是那里有个缺口的话,那可就事半功倍了。

  果不其然,被徐老头猜中了,白天的时候他们下游的几个村子在这里跟庄子上的人起了争执,还真就把堵死的河道给刨开了,也把那个准备当卖水站的那面围墙给刨了一个大缺口。

  徐田过去的时候,那里漆黑一片,也没人巡逻看守。

  这倒是让他有点想不明白。按理说,出了这么大的事,官府不该派人来管吗?或者王员外应该调集人手加强这里的管理呀?

  怎么这么肃静呢?不会让人都抢完了吧?

  徐田围着墙根走了一段,听见了里面有几个人说话,虽然听不太清,但是好歹说明不是一个空庄子。

  他长吁了一口气,赶紧跑了回去,把这个情报反馈给徐焕和徐老头。

  徐老头立马召集所有的男人都参与开会讨论接下来的行动。

  其他妇女们则继续做柴草捆,顺便再编点麻绳草鞋和草席。

  大舅妈冯氏赌气囊塞的说:“整这些破玩意有什么用?都不如拿着锄头直接上!我家李老大一个人就能抡倒四五个!”

  李芳用胳膊肘怼了她一下,说:“娘!你小点声吧!咋就不能老老实实的干点活呐?非得让我爹打一顿才能老实干?”

  冯氏把手里的柴火一扔,“我不干了!都是那徐小丫出的馊主意!你瞅瞅那边一个个大老爷们都跟中邪了似的,围着她个小丫崽子,听她一个人在那白话!有病!都有病!”

  李芳翻了个白眼,“你爱干不干,没人指着你干!我找我姑去!”

  冯氏气坏了,但又不敢大声喊,咬着牙对着空气比划两拳。

  “也不知道你们兄妹三个让你姑给灌了什么迷魂汤,一个两个的从小就都跟你姑好,什么都是你姑你姑的,有本事你们都跟你姑过去呀!”

  李芳凑到李秀的身边问:“姑,咱们弄这个有什么用呀?为啥不直接用锄头镰刀啥的打上门去呀?”

  李秀和和气气的跟她解释说:“弄这些柴火就是为了弄狼烟,你小丫姐说是书上写的。

  我家你徐爷爷不想伤害人家的性命,也怕咱们的人受伤,所以你小丫姐就想出来这么一招。

  这样的话,既可以把庄子里的人全吓跑,又可以不伤害到任何一个人,还能给咱们充分的时间搬东西和逃跑。”

  李芳抿了抿唇,小声的说:“小丫姐,她,怎么可能会懂这些呢?”

  李秀“嗯?”了一声,她没明白李芳为什么这么问。

  李芳看看她小姑,低下头说:“没什么,小姑,你看看我这个做得怎么样?”

  李芳不喜欢徐小丫,但是很喜欢她姑姑,她不想惹她姑姑不高兴,就把话憋了回去。

  徐焕作为悍匪行动的主谋,她的想法肯定是重中之重。

  她不管后来的李老大他们听不听得懂,她接着之前的话题跟她爹和爷爷说:

  “我觉得咱们到时候可以兵分四路。”

  她拿着一根小木棍,在地上画了一个方框代表庄子,然后让徐田标记各个方向的出口位置,以及缺口的位置。

  她用小木棍一边画一边给大家讲解她想出来的战术。

  “一路,我们称之为大烟队。他们从上风口的围墙翻进庄子,就在围墙边把咱们编的这些柴草捆堆在一起,点燃后撤离,最好再弄点树油子之类的助燃,没有的话就放点糖。

  总之就是让火苗子窜得越大越好。

  爹,这里是一个窝风的角落,不会让火势蔓延,是我弄粉末爆炸的绝佳地点。咱们俩就负责在墙外操作这件事。到时候连着几声巨响,我还不信吓不跑那些人了?!

  大烟队点燃柴火之后迅速翻墙逃跑。最好安排像我大宝哥这样个高腿长的大小伙子,翻墙能利索点。

  我们的目的就是用篝火吸引巡逻的护院全都过来。好让我们的另一队人进庄子里放狼烟。

  大烟队出来之后绕到缺口处加入搬东西的队伍。

  第二路,我们称之为小烟队,主要是带着小捆的柴草和我大伯做的烟雾弹从缺口溜进庄子。

  现在是夏天,窗户关的都不严,把竹筒做的小烟雾弹点燃从窗户扔进屋子里,这样就能把屋里的人都熏出来。

  然后小烟队在庄子里四处随意点燃小捆的柴草放狼烟,这样的话满庄子就全都是烟,很快就会混乱起来。

  看不清敌我的时候,小烟队记得往上看,到时候后门那里会支起一个高高的火把,奔着亮光走就能找到后门。

  撤离出后门之后,在外面将门顶死,在那里等着接应搬东西的那路人到了之后再开门。”

  徐田问:“那样举个火把会不会被庄子里的人发现啊?”

  徐焕摆摆手说:“不会的,高处有火把是我们提前知道的事情,所以在混乱的时候我们会抬头找火把。

  可他们并不知道这件事,混乱的时候,他们肯定都吓蒙了,只会顾着逃生。

  而且狼烟会呛得他们直咳嗽,本能的应该是低着头捂着口鼻往外跑,所以就不会有人注意到高处的火把光。

  哦,还有个事忘了说了,咱们自己人都用湿布捂上口鼻就不会被呛的咳嗽了。”

  然后她回头对身后的徐老太说:“奶奶,您又要破费了!河里的水泥巴太多,您给我们点干净的水捂口鼻用呗?嘿嘿嘿……求您了!”

  老太太一捂心口翻了个白眼,心想:你这个破孩子,能不能别老惦记我这点东西。

  徐焕继续说:

  “第三路,我们称之为挖坑队,就是在庄子的大门口挖个大坑。

  然后在大门口的两侧多点几个小捆柴草,让烟雾遮挡住门口的视线。最好是他们跑出来的时候根本看不清路,下了台阶就能直接掉坑里。

  还要把侧门啊小门啊之类的出口都顶死让人出不来。然后守着大门就行了。这样就跟抓兔子是一样一样的。

  第四路就是搬运队,一部分人趁乱从缺口进入,一部分从正门混进去。一队奔着牲口棚,一队奔着仓库。

  千万别贪多,别到时候拿多了跑不动,毕竟我们的时间有限、劳力有限,还有妇孺儿童拖后腿,所以搬运的东西以吃食为主,太重的东西再好再贵也不要拿!

  最后两队人马从后门跟接应的人一起迅速向土地庙这条路撤离。

  爹,最后别忘了再把带火星的柴火捆都用沙土弄灭了,可别咱们走了之后,再真给人家庄子点着喽。”

  徐老头听完看着地上的作战图,琢磨了片刻。

  “嗯!你说的这些听着很不错!咱们只是吓唬他们,让他们在大坑里待几个时辰,不会伤着他们。咱们东西也不多拿。我觉得咱们这么做已经很仁慈了。”

  徐田补充道:“这些忙活完估计天都亮了,咱们必须得抓紧走。”

  徐老头说:“对,要是有牛车,老人孩子都上车,年轻的跟着跑,在天光放亮之前争取出云河县的地界。”

  李老大他们虽然听的是乱七八糟一团浆糊,但是心里却觉得很刺激。

  抢个大户竟然像行军打仗一样,还带战术的,真带劲儿!

  李老大感觉刚才徐小丫那一番部署的架势有点大将军那个派头。

  因此他现在看徐小丫就不自觉的带了一层滤镜,可不是刚会师那会的那个小鬼儿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外甥女,大舅现在信了,你确实性情变了,能说这么老些话,说的我都没听懂!

  但是无所谓,你就直接给大舅安排活吧,咱都是实在亲戚,挑那累的、不好干的、有危险的活给大舅和二舅安排,剩下的再给别人家安排。”

  徐焕听了他这一番话倒是在心里又给她大舅加了不少好感分。

  虽然不理解为什么他的婚姻会是那样,可是现在看来这个大舅真的还是蛮好的。

  “大舅不瞒您说,有个活儿,确实特别适合你干。”

  还没等说完,路上又来人了,是徐山和徐河的岳父家赶到了。

  徐老头赶紧站起来,带着自家人跟另外两家人打招呼。

  大婶婶的娘家姓赵,跟着来的人有点多,不光是他们老赵家自己家的人,还把他们老赵家的另外两家亲家也都招唤来了。

  二婶婶的娘家姓刘,老刘家的人口比较简单,一共六口人。

  徐焕在火把下仔细的数了一下,算上怀里抱的奶娃娃一共68人。

  会数数……呵呵︿( ̄︶ ̄)~就这,也惊艳了众人一把。

  你就说神不神奇?招不招笑?

  谁能想到啊,他们这的文盲能盲得这么彻底,五十往上就不太会数了。

  徐焕抽抽了一下没什么肉的脸颊,心说:土地公你还记得我跟你说的话吧?我不信你听不懂英语,你可以用法术翻译过来的,我知道你可以的!赶紧给我派点人过来吧!我现在怕我八万字首秀就完结啦!

  还好这些人里面的壮劳力不算少,占了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这多少让徐焕欣慰了一些。

  打过招呼之后,还是由徐老头说明一下接下来要干的大事。

  后来的两家人一听,这赶情好啊,正愁没啥吃喝呢,手里就几十个窝窝头都不知道能坚持多远。

  抢大户好哇,想想就刺激!世道这么乱,到时候上哪抓他们去啊?!

  此时他们心里是真佩服这个徐老头啊!

  敢想敢干!说逃荒就逃荒,还敢张罗抢大户,真是他们心目中山大王的不二人选,啊不,不是山大王,是领头人!这份魄力,他们可是谁也没有!

  现在吧,好些亲戚徐焕都不认识,她也不好再像之前那样呜呜喳喳的了,她只能把想法悄悄的跟她爹和爷爷说,再由她爹和爷爷出面去做安排。

  免得让人家觉得她这个大姑娘不着调、不得体。这样也省得跟他们费口舌去解释那么多。

  等把吃喝弄到手之后,说啥都是好听的,骂人都觉得特别带感。

  徐焕觉得心好累啊,好想嗷嗷喊两嗓子!

  这古代的女孩子干点啥咋这么费劲呀?!啥啥都往名声、面子、嫁人、婆家上扯。

  多亏她爹脑子好使,完全理解了她的意思,安排的很不错。

  要说今天让她眼前一亮的,莫过于她大伯徐山了。

  徐山干活特别实在认真而且心灵手巧。

  就比如说现在他们用的火把,就是她大伯的一个创新小制作。

  原本正常的一根火把,是在上面卡住一个浇满了松脂油的大松塔,这样能燃烧一两刻钟,也就是十五分钟到半个小时左右。

  她大伯做的火把是木竹结合的,竹筒中还蓄着浸透了油脂的松塔,上面的烧完了,木把往前一推,就把新的松塔顶上去,把旧的松塔顶掉了,这样一个火把就能持续燃烧两个多小时。

  就跟自动铅笔是一个原理。

  这可实在是太厉害了,这可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古代农民做出来的呀!

  这不就是天生的匠人嘛?!

  而且她大伯的手速也特别的快,手工活在他手里就显得特别的轻松,没几下子就能弄好。那个火把,一刻钟他就能弄好五六个。

  而且她大伯还特别的心细,平时砍柴的时候都会顺手刮一些松脂回来以备不时之需,就是那种眼睛里特别有活的人。

  她就说土地公公是能听懂英语的吧!你看这不就给她送个帮手来了吗?

  将来她一顿欻欻画图纸,然后她大伯咔咔就给她做出来,这下致富有望啦,哈哈哈……

  徐焕说:“大伯,您可真是心灵手巧啊,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匠人!”

  徐山手足无措的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大侄女,谢谢你夸我!我做梦都想成为一个有手艺的人,我特别喜欢鼓捣一些小玩意。

  真的!以后你喜欢什么你就跟大伯说,大伯宁可不睡觉也给你做出来!”

  正好徐焕准备鼓捣烟雾弹,她大概描述了一下什么是烟雾弹,都需要放什么,她大伯一听就明白了,说这个不难,交给他就行。

  但是需要的糖和面粉得徐焕去跟老太太要,她大伯不敢。

  徐老太虽然之前已经答应了徐老头要拿出来一袋子粗面和一小包糖,但是真到该拿出来的时候她又心疼的想反悔。

  最后在徐焕的软磨硬泡和花言巧语下,不情不愿的拿出了一袋面粉和一小包糖,还有装水的葫芦。

  老太太厉声厉色的说:“小丫我跟你说,今晚我要是听不见你说的那轰隆隆的巨响,你看我还踢你不?!这事要是搞砸了,我非给你屁股打开花不可!谁拦着我打谁!”

  徐焕讨好的嘿嘿笑着,挤眉弄眼的哄着老太太,“奶奶放心,牛逼不是吹的,马车不是推的,说让您老今晚血赚,就一定能血赚!我是不会给我的智慧丢脸的!”

  徐老太拍了她后背一巴掌:“说的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胡话!”

  徐焕给她大伯演示了一下面粉、糖和松脂还有草绒的比例,然后装到竹筒里。

  现在的问题是没法封口,万一拿不住掉地上就撒出来了。

  徐山想了一下,顺手拽了一把麻草,团吧了几下,然后又开始编,以极快的速度就编好了一个草塞子,让徐焕佩服的目瞪口呆。

  徐焕激动的不能抱抱大伯,就跑去抱抱大婶婶说:“大婶婶你太有福气了,你嫁的男人太有才了!他将来一定会让你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

  大婶婶以前从没见过徐小丫这副样子,冷不丁来这么一出还怪让人不好意思的。

  不过这话说的她爱听,当即红着脸偷偷看着她男人美滋滋的笑了。

  所有人都行动了起来,能干啥的就帮着干点啥,就连冯氏那么不情愿、不合群的人,最后也加入到了编草鞋草席的行列里。

  喜欢穿越古代姐独挑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