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9章 推行-《重生官场:退婚后我青云直上》

  只有分管领导认为议题已经具备了上会决策的条件,并亲自审签同意后,这个议题才算拿到了进入下一环节的“门票”。

  最后,由办公厅汇总所有经过分管市领导审签的成熟议题,形成备选清单,报送市长本人。

  由市长根据全市工作的整体布局和节奏,最终圈定每一次办公会要研究的具体议题。

  这套组合拳打出来,逻辑清晰,环环相扣。

  核心就是八个字:计划先行,逐级审核。

  凡是没有列入月度计划的,一律不开。凡是没有建立台账的,一律不开。凡是没有分管市领导审签的,一律不开。凡是市长没有最终圈定的,一律不开。

  议题成熟一个,研究一个。不成熟的,就退回给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继续酝酿。

  如此一来,市长办公会就不再是解决矛盾的角斗场,而是形成共识、做出决策的终点站。

  整个市政府的工作效率和决策质量,都将得到根本性的提升。

  陆江河的这番话,并非心血来潮。

  上辈子在地震局那个清水衙门,他眼睁睁看着无数会议因为准备不足、议程混乱而流于形式,也曾无数次在夜深人静时,在心里将这些弊病翻来覆去地推演,构思着一套套环环相扣的解决方案。

  那些腹稿在心里打了一万遍,却终究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实践的机会。

  没想到,这辈子,机会这么快就砸在了自己面前。

  李珂站在原地,低头寻思了半晌。他不得不承认,陆江河勾勒出的这套流程,从理论上讲,堪称完美。如果真能不折不扣地推行下去,市政府的运转效率,绝对能上一个大台阶。

  但他毕竟是在市府办公厅浸淫多年的老人,深知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陆秘书长,您的这套方案,高屋建瓴,切中要害。真要按照这个章程办,我们办公厅的工作就能从现在这种四处救火的被动局面里解脱出来,工作效率肯定会提高不少。”

  李珂先是给予了充分肯定,随即话锋一转。

  “但是,这里面也存在几个现实问题。第一,各局委办习惯了有问题就报,现在突然要他们搞月度计划、年度计划,恐怕会有很大的抵触情绪,会说我们办公厅是官僚主义,故意设卡。”

  “而且,分管市领导那边,也不好说。有些领导习惯了直接在会上拍板解决问题,现在要求他们前置审核,把矛盾在会前消化,等于是把压力提前转移给了他们,这会不会引起一些不同意见?最关键的是,凡事总有例外,万一真有十万火急的突发事件,也被这‘四个一律’给挡在门外,耽误了事,这个责任……”

  李珂没有再说下去,但意思已经很明白。

  这套新规矩,动的是整个市府的惯性,牵一发而动全身。

  陆江河当然明白李珂的顾虑。

  “你说的这些问题,都存在。但那也只是理论上的存在。事情还没具体展开,谁也不知道会碰到什么钉子。咱们不能因为怕脚底下有石头,就连路都不敢走了。”

  陆江河随即做出决断。

  “这样,你先别管那么多。我马上就这套议事规则,写一个正式的材料,亲自送给文市长。如果文市长觉得没有问题,那后天的这个会,就按照新的流程来试行。时间紧一点,就让各部门的效率也跟着高一点,两天时间,足够他们把材料准备扎实了。”

  李珂见陆江河态度坚决,心中反而一定。

  作为市长的大秘书,实际上他最怕的就是领导思路摇摆,前后不一。

  遇到陆江河这样的人,他这心里也十分敞亮。

  “那我明白了,陆秘书长。我这就去起草一个通知,先把您的意思向计划上会的这十几个单位吹吹风,让他们提前准备。我相信文市长那边,同意您的方案只是时间问题。”

  李珂的动作很快,他已经预判了市长的态度,准备提前行动。

  在他看来,文市长既然把陆江河拉出来做这件事,那就是要有新气象的,这种能提升效率、强化市长权威的改革,没有理由不支持。

  陆江河点点头,挥了挥手,李珂便转身快步走了出去。

  办公室的门再次关上,陆江河拿起笔,迅速在稿纸上起草那份关于建立市长办公会议题审核新机制的报告。

  当天下午,市长办公室。

  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窗,在文兴海宽大的办公桌上投下一片明亮的光斑。

  文兴海指间夹着烟,面前摆着的就是陆江河下午送来的那份报告。

  文兴海看完最后一行字,没有立刻表态,而是抬头看向站在办公桌对面的李珂。

  “李珂,这份材料,你也看了。有什么看法?”

  李珂身体站得笔直。

  “文市长,我觉得陆秘书长的这份方案,是对症下药。长期以来,咱们的办公会存在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问题,根子就在于会前准备不充分,矛盾焦点不突出。陆秘书长的这套‘计划先行、逐级审核’的办法,把功夫都用在了会前,等于是在给会议‘排雷’。”

  “能上会的,都是经过了分管领导审核、矛盾基本化解的成熟议题。这样一来,会议就成了凝聚共识、最后拍板的地方,而不是争吵扯皮的菜市场。这不仅是提高了效率,更是从制度上强化了决策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文兴海听着,缓缓地点了点头,又吸了一口烟,烟雾缭绕中,他的表情有些模糊。

  “你把这个意思,跟那十几个要上会的单位都通过气了吧?”

  “都通知到了。”

  文兴海的食指在桌面上轻轻叩击了两下,这才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他们都是什么反应?”

  李珂回忆了一下。

  “大部分单位都表示理解和支持,特别是那些老大难问题比较集中的单位,他们觉得这个新办法能让他们把问题一次性说清、说明白。当然,也有一些部门的同志,提出了一些顾虑。”

  “比如城建局的同志就问,如果临时有重大的项目需要市里协调,但又没列入月度计划,该怎么办。财政局的同志也担心,前置审核的环节多了,会不会影响资金拨付的效率。”

  喜欢重生官场:退婚后我青云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