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吃完饭,秋生过来。
“有事?”苏云问。
“东家,我师父让我问问,有没有合适的地方可以种些药材?”
“家里的地就那些,你让你师父去看看,看中了哪块跟我说。”苏云不在意。
种植药材是好事,但不知到底有什么要求,毕竟每一种药材所需的环境不尽相同。
有的喜光,有的需湿,有的得坡地,有的得沙地。
秋生高兴,“好,我去跟师父说下。”
“你最近学了不少本事,若是你师父有什么需求尽管跟我说,能满足的尽量会满足。”苏云道。
家里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不可能面面俱到,她希望家人有事儿能跟她直接说。
“是,东家。我师父打算编写一本《百草堂医案籍》,所以想种植些寻常草药,这样不必每次都进山寻找。”
说起这个,秋生也觉得十分振奋。
之所以没跟苏云说,一来是此事需要的时间长,二来,师徒两人能自给自足,撰写书籍也不难。
难就难在要让书籍流传下来,肯定是要拓印的。
这个时代,贵的是笔墨纸砚,但拓印更贵!
至少伯言自问是承担不了的。
所以,这事儿还要跟苏云商量。
“这是好事儿呀!”苏云赞成。
她也没理由不赞成。
这时代,读书的人都不多,何况是学医的。
技艺都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像他们这里,以前好几个村子共用一个郎中。
可想而知人们的就医环境是多么艰苦。
一部分原因是医书的普及程度不高,若能够将典型的医学案例记录整理,那好的郎中也会越来越多。
“回去跟你师傅说,他的想法可行,以后需要拓印的话便由我来负责。”苏云承诺。
倒不是她要大包大揽,笔墨纸砚十分昂贵,谁让自己会造纸呢。
秋生躬身行礼,“多谢东家!我这就去跟师父说去!”
他师父听到这个消息,一定会非常开心。
苏云笑了笑,让他自己离去。
跟秋生说过,让他不必再称呼自己为东家。他如今也是良籍了,又跟着伯言学医,没必要再这么称呼。
但这孩子却始终不改。
伯言听说此事,心中也十分畅快,他已经看好了种植药草的田地,那块田不是林家的。
“你看好的那块田是林大宝家的菜田?”苏云问,“那块田的确比较适合种植药材吗?”
伯言点头,“光照跟湿度都可以。”
之前,他已经去过好多次了,对比了各个田地里的泥土样本。
“行,那这件事我来解决。”苏云答应。
只是那些地不都在林大宝的名下,而是在他爹林明光的名下。
若不是这次突然想起林明光,她都快忘了这个人了。
其实说起来这事儿也不难,只要跟林大宝说一声,也能成功买下。
但若是因此事让林明光生出了心思或者是怨怼,恐怕又会起些波澜。
张翠花过来送腌菜,这是改进方子之后腌制的第一批,自我感觉比以前的味道更好。
今天带了一些过来给苏云品尝一下,看能不能在店里卖。
这会儿正忐忑的等着苏云给出评价呢。
“嗯,味道不错。”苏云尝了尝,给了一个评价。
张翠花高兴的眉毛都要跳起来,“那这菜可能卖?”
“当然能,你多做些。”苏云点头,觉得当初跟张翠花合作是对的。
“你家里的菜可还够?”苏云问。
虽然秋天也收了不少菜,但用量也大,不知道她会不会有难处。
若真的不够,可以从外村收购。
张翠花道,“东家不必担心,家里已经存了不少的菜,能做二十大缸的。”
“哦?你收的村里人的?”苏云觉得陈升可没那么多时间种菜,陈家的劳动力少得可怜。
“对,那佟香兰竟是种菜的好手,都快赶上芬芳他公爹了。”张翠花感叹。
都是种菜,有人种的好,收成多不说,菜的品相还好。
这佟香兰便是种菜的个中高手。
什么芬芳,什么佟香兰,苏云有些听不过来,印象里听过前者,后者却从没听过。
张翠花看她的样子,一拍大腿。
“东家可能不知道佟寡妇吧,那是林明光新娶的媳妇儿,隔壁村的寡妇!她带着两个女娃儿嫁过来的,要说那林明光还真是运气好,竟然得了这么个能干的媳妇,家里家外都被她收拾的妥妥当当,那林明光也有人样儿了,这几日,还跟着婆娘去田里干活儿呢。”
张翠花一说这个,也十分感慨,“都说娶妻娶贤,一代好媳旺三代,林明光这人之前没个正形,娶了好媳妇儿竟然能把她他掰过来。我算是开了眼了,我自己没有儿子,否则找儿媳一定得擦亮眼睛。”
“原来是她?我之前倒是听人说过,怎么,他们俩已经成婚了。”苏云惊讶。
最近,也没听说村里有什么大事。若是林明光成婚这样的八卦,孙氏不可能不来告诉自己,而且林大宝也不可能不回家。
“还没,只是两个人已经一块儿过了。佟香兰也是有骨气的,说是她答应过林大宝,若是能把他爹给掰正了,那林大宝便便不阻止他们成婚。”
张翠花提起佟香兰十分佩服,那是个烈性女子。
苏云点头,这女人还真是个有心机的,也是能豁的出去的。
一来这母子三人找个安身之处,二来林明光是好拿捏的,若是真能拿捏住了,以后的日子也不会过得差。
再者,她也是有骨气的。
寡妇再嫁,能有个男人要就不错了。但是她还能够硬生生地为自己闯出一条路,让对方的儿子认可。
要知道,这认可和不认可可是差着不少呢!
若是林大宝能够认可她这个继母,那两个闺女也能正经地从林家发嫁,多少还会能有些嫁妆。
为人父母者,常为子女计深远。
“我看中了他们家一块儿菜地,想要买下来,或者是用我家的地换,你觉得可否跟佟香兰说一下?”苏云问。
张翠花想了想,觉得可行,苏云大方,不会让人吃亏。
“行,我去探探口风。种菜也用不着这么多地。”
“有事?”苏云问。
“东家,我师父让我问问,有没有合适的地方可以种些药材?”
“家里的地就那些,你让你师父去看看,看中了哪块跟我说。”苏云不在意。
种植药材是好事,但不知到底有什么要求,毕竟每一种药材所需的环境不尽相同。
有的喜光,有的需湿,有的得坡地,有的得沙地。
秋生高兴,“好,我去跟师父说下。”
“你最近学了不少本事,若是你师父有什么需求尽管跟我说,能满足的尽量会满足。”苏云道。
家里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不可能面面俱到,她希望家人有事儿能跟她直接说。
“是,东家。我师父打算编写一本《百草堂医案籍》,所以想种植些寻常草药,这样不必每次都进山寻找。”
说起这个,秋生也觉得十分振奋。
之所以没跟苏云说,一来是此事需要的时间长,二来,师徒两人能自给自足,撰写书籍也不难。
难就难在要让书籍流传下来,肯定是要拓印的。
这个时代,贵的是笔墨纸砚,但拓印更贵!
至少伯言自问是承担不了的。
所以,这事儿还要跟苏云商量。
“这是好事儿呀!”苏云赞成。
她也没理由不赞成。
这时代,读书的人都不多,何况是学医的。
技艺都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像他们这里,以前好几个村子共用一个郎中。
可想而知人们的就医环境是多么艰苦。
一部分原因是医书的普及程度不高,若能够将典型的医学案例记录整理,那好的郎中也会越来越多。
“回去跟你师傅说,他的想法可行,以后需要拓印的话便由我来负责。”苏云承诺。
倒不是她要大包大揽,笔墨纸砚十分昂贵,谁让自己会造纸呢。
秋生躬身行礼,“多谢东家!我这就去跟师父说去!”
他师父听到这个消息,一定会非常开心。
苏云笑了笑,让他自己离去。
跟秋生说过,让他不必再称呼自己为东家。他如今也是良籍了,又跟着伯言学医,没必要再这么称呼。
但这孩子却始终不改。
伯言听说此事,心中也十分畅快,他已经看好了种植药草的田地,那块田不是林家的。
“你看好的那块田是林大宝家的菜田?”苏云问,“那块田的确比较适合种植药材吗?”
伯言点头,“光照跟湿度都可以。”
之前,他已经去过好多次了,对比了各个田地里的泥土样本。
“行,那这件事我来解决。”苏云答应。
只是那些地不都在林大宝的名下,而是在他爹林明光的名下。
若不是这次突然想起林明光,她都快忘了这个人了。
其实说起来这事儿也不难,只要跟林大宝说一声,也能成功买下。
但若是因此事让林明光生出了心思或者是怨怼,恐怕又会起些波澜。
张翠花过来送腌菜,这是改进方子之后腌制的第一批,自我感觉比以前的味道更好。
今天带了一些过来给苏云品尝一下,看能不能在店里卖。
这会儿正忐忑的等着苏云给出评价呢。
“嗯,味道不错。”苏云尝了尝,给了一个评价。
张翠花高兴的眉毛都要跳起来,“那这菜可能卖?”
“当然能,你多做些。”苏云点头,觉得当初跟张翠花合作是对的。
“你家里的菜可还够?”苏云问。
虽然秋天也收了不少菜,但用量也大,不知道她会不会有难处。
若真的不够,可以从外村收购。
张翠花道,“东家不必担心,家里已经存了不少的菜,能做二十大缸的。”
“哦?你收的村里人的?”苏云觉得陈升可没那么多时间种菜,陈家的劳动力少得可怜。
“对,那佟香兰竟是种菜的好手,都快赶上芬芳他公爹了。”张翠花感叹。
都是种菜,有人种的好,收成多不说,菜的品相还好。
这佟香兰便是种菜的个中高手。
什么芬芳,什么佟香兰,苏云有些听不过来,印象里听过前者,后者却从没听过。
张翠花看她的样子,一拍大腿。
“东家可能不知道佟寡妇吧,那是林明光新娶的媳妇儿,隔壁村的寡妇!她带着两个女娃儿嫁过来的,要说那林明光还真是运气好,竟然得了这么个能干的媳妇,家里家外都被她收拾的妥妥当当,那林明光也有人样儿了,这几日,还跟着婆娘去田里干活儿呢。”
张翠花一说这个,也十分感慨,“都说娶妻娶贤,一代好媳旺三代,林明光这人之前没个正形,娶了好媳妇儿竟然能把她他掰过来。我算是开了眼了,我自己没有儿子,否则找儿媳一定得擦亮眼睛。”
“原来是她?我之前倒是听人说过,怎么,他们俩已经成婚了。”苏云惊讶。
最近,也没听说村里有什么大事。若是林明光成婚这样的八卦,孙氏不可能不来告诉自己,而且林大宝也不可能不回家。
“还没,只是两个人已经一块儿过了。佟香兰也是有骨气的,说是她答应过林大宝,若是能把他爹给掰正了,那林大宝便便不阻止他们成婚。”
张翠花提起佟香兰十分佩服,那是个烈性女子。
苏云点头,这女人还真是个有心机的,也是能豁的出去的。
一来这母子三人找个安身之处,二来林明光是好拿捏的,若是真能拿捏住了,以后的日子也不会过得差。
再者,她也是有骨气的。
寡妇再嫁,能有个男人要就不错了。但是她还能够硬生生地为自己闯出一条路,让对方的儿子认可。
要知道,这认可和不认可可是差着不少呢!
若是林大宝能够认可她这个继母,那两个闺女也能正经地从林家发嫁,多少还会能有些嫁妆。
为人父母者,常为子女计深远。
“我看中了他们家一块儿菜地,想要买下来,或者是用我家的地换,你觉得可否跟佟香兰说一下?”苏云问。
张翠花想了想,觉得可行,苏云大方,不会让人吃亏。
“行,我去探探口风。种菜也用不着这么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