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祖孙斗法-《大明,我来了!》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穿靛蓝绸缎长衫、头戴瓜皮小帽管家模样的中年男子,带着两个伶俐的小厮,从人群中挤了进来。

  他满脸堆笑,对着刘捕头连连作揖打躬,动作熟练无比。

  这正是杨虎提前安插在良乡、专司“接应”的心腹禁军,李福。

  李福顾不上擦汗,三步并作两步冲到朱祁镇桌前,对着二老便是深深一揖,腰弯得几乎要触到地面,姿态恭敬得近乎惶恐:“老爷,夫人,小的李福可算寻着您二位了,府里少爷听说您二老要回南边祖宅看看,急得跟什么似的。”

  “这不,紧赶着派小的带了新制的紫貂大氅、上好的银霜炭,还有盘缠,日夜兼程追来,就怕路上风雪大,冻着饿着了您二位。”

  “刚进镇子就听说您在这儿用早膳,小的这颗心才算落了地,” 他语速极快,情真意切,仿佛真是追了八百里路。

  朱祁镇和妻子对视一眼:“唉,还是让那臭小子找到了。”

  夏子心则是白了他一眼:“早就跟你说了,你偏要偷偷溜出来……”

  这时,就见李福转向一脸懵逼的刘捕头,熟络地一把揽住对方肩膀,亲热地拍着,声音压得极低:“刘头儿,刘大哥,您瞧瞧,这真是闹了大笑话了。”

  “这位是我们京城本家老太爷和老夫人,府上的定海神针,我们家少爷那可是出了名的至孝纯仁。”

  “这要是让少爷知道老太爷老夫人吃个汤包还让差爷给盘问了,小的回去可怎么交代啊?您说是不是?”

  他一边说着体己话,一边快如闪电地将一块足有十两重的银子,不着痕迹地塞进了刘捕头紧握刀柄的手中。

  同时,借着身体的遮挡,左手极其隐蔽地撩开衣襟下摆,露出了腰间悬着的一块乌沉沉的铜牌——上面一个狴犴兽首浮雕映入刘捕头的眼中。

  刘捕头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脑子“嗡”的一声,锦衣卫!

  伺候老皇爷的活阎王!

  再看眼前这管家,气度从容,出手阔绰,对那对老夫妇的敬畏更是发自骨子里……这哪里是寻常的“老太爷老夫人”?

  这分明是京城里退下来的、跺跺脚地皮都要抖三抖的顶级勋贵!

  说不定就是哪位阁老、尚书家的老祖宗。

  刹那间,刘捕头脸上的威严荡然无存,冷汗“唰”地就下来了,腰杆瞬间弯成了九十度,脸上堆砌起比哭还难看的谄媚笑容,声音都变了调:

  “哎哟哟哟,我的老天爷,小的有眼无珠,小的该死,该死一万次,惊扰了老太爷老夫人用膳,小的……小的自己掌嘴,自己掌嘴。”

  说着真就扬起手,作势要往自己脸上招呼,那惶恐劲头绝非作伪。

  李福眼疾手快,一把攥住他的手腕,力道不小:“哎,刘头儿,使不得,使不得,您也是尽忠职守,不知者不罪嘛,下回认准了就是!”

  他笑容可掬,话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敲打。

  随即,李福转向朱祁镇,躬身请示,姿态放得极低:“老爷,夫人,您二位看……这汤包也用得差不多了,外头风大,不如移步?少爷特意叮嘱,给您二位备了暖和的车厢和上好的热茶。”

  朱祁镇将这出“天降孝心”的戏码尽收眼底,心中雪亮,必定是那宝贝孙儿的手笔。

  带着被扰了兴致的淡淡不悦,哼了一声,拂袖起身:“罢了罢了,一顿饭也吃不安生,子心,走吧。”

  目光却还恋恋不舍地瞟了一眼桌上那半笼犹自冒着热气的汤包。

  夏子心会意,优雅起身,仪态万方。

  李福立刻上前,极其自然地取代了老吴的位置,小心翼翼地虚扶着夏子心的手臂,同时朝小厮使了个凌厉的眼色。

  小厮心领神会,一个箭步冲到柜台前:“啪”一声将一锭足有二十两的大银元宝拍在油腻的柜面上,声音清脆:“掌柜的,结账,连我们老太爷老夫人那桌,一起算,余下的,赏你了。”

  胖掌柜看着那白花花银子,眼睛瞪得溜圆,半晌才反应过来,语无伦次道:“谢…谢贵客赏,贵客慢走,常来啊。”

  在前呼后拥的“护送”下,朱祁镇和夏子心“气度雍容”地走出了喧嚣鼎沸的王记汤包铺。

  老吴沉默地跟在最后,不动声色地扫过四周,目光精准地捕捉到了不远处那队“行商”骡车旁,几个看似随意闲谈、实则站位暗合攻守之道的精悍身影。

  他心中彻底了然,嘴角向下撇了撇,那是一种“果然如此”的无奈,却也掺杂着如释重负的安心。

  朱祁镇登上马车,放下车帘前,对着那还在铺子门口冷汗涔涔的刘捕头,对老吴说道:

  “老吴啊,瞧瞧,这京城少爷的孝心,可真是无孔不入,如影随形呐,咱们这微服,怕是要变成众星捧月喽。”

  老吴粗声应和,嗓门洪亮:“老爷明鉴,少爷一片赤诚孝心,拳拳可鉴,咱们……就恭敬不如从命,受着吧。”

  他一抖缰绳,清脆的鞭声响起,马车再次启动,缓缓驶离了人声渐起的良乡镇。

  车厢内,朱祁镇舒服地靠在新铺的厚实软垫上,脸上哪还有半分刚出京时的喜悦和兴奋?

  “瞧瞧,子心,那小子,属狗鼻子的吧?咱们这前脚刚沾地,他那后脚就追着屁股送上门了,这锦衣卫的鹰犬,倒是使得越发顺手了。”

  夏子心也被逗笑了,无奈地摇摇头:“你这当祖父的,倒把孙儿拿捏得死死的。这下可好,想清清静静地微服体察民情?怕是难喽。走到哪儿,都有人提前把路铺得平平整整。”

  “怕什么?”朱祁镇浑不在意地一挥手,仿佛在挥开一片浮云,

  “他孝敬他的,咱们乐呵咱们的,有他的人在暗地里张罗打点,衣食住行样样妥帖,安全无虞,咱们岂不是更省心、更自在?”

  “他愿意操心费力,就让他操去,咱们只管享受这逍遥快活!”

  说罢,又对着赶车的老吴道:“老吴,告诉后面那臭小子,良乡汤包不错!”

  老吴咧嘴一笑:“老爷,咱下一站去哪?”

  “下一站……老吴,听说涿州城里有座千年古塔,登高望远,景致绝佳?走着,咱们也去会当凌绝顶一回。”

  “驾!”老吴的吆喝声和着清脆的鞭响,马车在雪地上加速前行。

  朱佑柏的马车里听着心腹汇报完包子铺里那场由盘查变闹剧、最终以“孝心”解围的精彩全过程。

  “皇爷爷啊皇爷爷……”他摇着头,语气里满是无可奈何的苦笑,眼底却盛满了温暖的星芒,“真真是个……老顽童!”

  他深吸一口气,收敛笑容,眼中闪过一丝少年人的促狭和孝孙的体贴,对杨虎道:

  “大姑父,传令下去,前面涿州城,最好的客栈云来阁,要最清幽雅致的上房,临街带暖阁那种。再着人速速去寻,把涿州城里最有名、最地道的几样精致小吃,什么驴肉火烧、白肉罩火烧、还有新出锅的糖炒栗子,都搜罗些来,务必干净、热乎。记住,”

  他特意加重了语气,眼中闪着光,“安排得要巧,要自然,就像……就像咱们是碰巧遇上、慕名而来一样。万万不可让皇祖父皇祖母,瞧出半分刻意来,孤要看看,皇祖父下次偶遇这孝心时,是个什么表情!”

  “臣,遵旨!”杨虎笑着躬身领命,眼中也满是笑意。

  这祖孙俩隔空斗法般的“孝心”接力,倒成了这风雪旅途中最温暖的调剂。

  白雪皑皑的官道,两辆马车,一前一后,保持着心照不宣的距离。

  前面的车里,是挣脱樊笼、兴致勃勃扑向人间烟火、带着老小孩般狡黠与好奇的灵魂;

  后面的车里,是无奈守护、却又甘之如饴、用尽心思编织温暖罗网的孝顺孙儿。

  一场交织着市井喧嚣、天家温情与小小“斗智”的独特“微服私访”,就这样,伴着车轮碾雪的吱呀声和马蹄踏雪的碎响,在广袤的雪原上,悠悠然,驶向更远、更暖的春天。

  那前方的涿州古塔,仿佛也成了一个充满趣味的崭新舞台。

  喜欢大明,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