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眼界-《都重生了,谁还不是个大文豪?》

  “累死我了,赶紧盘馅儿!”

  母亲将切好的肉和茴香丢进盆里,淋上调料和香油后,就重重地砸在了徐谨言的面前。

  “诶!”

  徐谨言低着头也不敢多说话,老老实实的接过菜盆,握住筷子开始在盆里使劲的搅拌了起来。

  “你跟我说交个底儿!

  到底是没看上人家姑娘,还是真的有了对象了?”

  母亲抬手用手背擦了一下额头上并不存在的汗,然后拉过一个小马扎,一屁股坐在徐谨言的对面。

  眼神里满是怀疑和审视。

  “真的有了。

  不是都跟您说了嘛。

  当初下乡的时候,我俩就在一个大队。

  去了京城后,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人家爷爷,还帮了我不少的忙。

  一来二去的,我俩算是走到一起了。

  再说了,刚才我都说了两次我有对象了,那吴姨还不走,不然的话,我会摆脸色嘛。”

  徐谨言胳膊抡圆了搅合的起劲,嘴里也不停。

  再次解释了一番。

  “你最好真的有对象!”

  母亲的眼神里却依旧不甘不休。

  “有对象了,咋不带回家呢?”

  顿了顿,并没有被完全说服的母亲,马上就又起了疑心。

  “人家还在上大学呢,在京医学院,总不能为了跑过来一趟,就请假吧?

  正儿八经的大学生,哪有这闲工夫跑来跑去的。

  再说了,现在也只是在谈对象,又没到谈婚论嫁的地步,跟我回来算怎么个事儿不是?”

  徐谨言愣住了,听母亲这意思,还是不信他。

  “那。。。她家里是干嘛的啊?”

  母亲的眼睛死死盯着菜盆里搅拌的肉馅,但还是不甘心,继续掏着底儿。

  “人家家里可是高干。

  她父亲是部里的大干部,母亲我没问,不过想来也差不多。

  但人家爷爷就厉害了,是走过长征爬过草地的老军人。

  现在退休了,在家养老呢。”

  徐谨言将自己知道的情况,说了出来。

  “哈?!

  老天,大干部,那咱家怎么能高攀的上啊?

  要不。。。要不算了吧?

  我瞅着吴姨家的小侄女也不错,知根知底儿的不说,屁股也大,一看就是个好生养的。

  你要是不喜欢她,我再给你找几个姑娘见见。

  你哥都快要抱儿子了,你也老大不小,如今也是个大学生,怎么也能找个门当户对的好姑娘。

  不行。。。算了,先吃饭吧。

  等下午去找刘婶和李婶,帮我问问。”

  母亲一听王家的情况,顿时就坐不住了。

  在她看来,徐家就是小门小户的,别说京城的大干部了,就连县里的干部都没见过几个。

  慌里慌张的就想起身。

  “诶呀,妈,你想啥呢?

  你儿子如今也不差的好吧?

  且不说我也是大学生,现在还是留学生,不回国便罢,回国了,怎么也是个干部。

  这不,现在你儿子就是副科呢。”

  听了母亲的话,徐谨言差点一口气没提上来。

  饺子馅儿盘的也没力气了,虽然茴香的小味儿挠的一下就上来了,让他馋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可母亲的这点眼界,让他也是彻底没了脾气和食欲。

  干脆筷子一甩,瞪大了眼睛看着母亲。

  “啥?你是副科?”

  没想到,这下母亲的眼睛瞪得比徐谨言还大。

  “谁副科啊?!

  口气这么大?”

  就在此时,又是一道熟悉又陌生的声音,从门帘外响起。

  “爸。”

  “当家的,你儿子回来了。”

  当门帘子被掀开,一个实际五十出头,看着却像个六旬上下,头发花白,戴个黑框眼镜,嘴巴上还有一圈没剃干净的胡渣子的人,出现在了面前。

  “哟!老二!

  你咋回来了?!”

  这位看起来个头刚刚超过一米七,面相斯斯文文一看就像个读书人的老汉,当即就愣住了。

  看着坐在面前的徐谨言,眼眶瞬间就红了。

  “嗯,回来了。”

  徐谨言赶紧起身,从墙角拉过一个木头板凳,放在了小桌板的一侧。

  “好好好。

  如今你还长这么高了都。

  比老子都高了一头。”

  透过黑框眼镜,父亲的眼眶明显湿润了起来。

  站在徐谨言的面前,手都不知道该放在哪里。

  一会比一比俩人的身高,一会在徐谨言身上摸来摸去。

  似乎还有些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

  “那可不,如今吃的好,喝的好,睡的也好。

  可不就长个子了。”

  徐谨言下意识的挠了挠脑袋,有些不知该如何面对前身的父亲。

  看起来整个人都腼腆了许多。

  “你走的时候,也就跟我差不多一般高,如今都这么高了啊。。。”

  父亲摘下眼镜,擦了擦眼角的泪水。

  已经满是皱纹的手,也有些颤抖。

  “快坐,爸,你喝水不。

  我给你倒点水。”

  看到父亲比自己还要激动,徐谨言赶紧扶着父亲坐下,然后转身去拿碗和水瓶。

  “好好好。

  这下都回来了,咱家又团圆了。”

  父亲接过徐谨言递过来的水,喝了一大口后,赶紧摆摆手,让徐谨言坐下。

  “你们刚才说什么那?

  还副科?什么副科?”

  平缓了情绪后,父亲又提起了刚才徐谨言跟母亲聊的话题。

  “是这样的。。。。。。”

  徐谨言将这几年发生的事情,以及刚才邻居吴姨带着一个姑娘来相亲的事儿。

  一一都跟父亲讲了一遍。

  “胡闹!”

  父亲耐心的听完,马上转头就对着母亲呛了一句。

  “女人家头发长、见识短!

  咱家老二如今有出息了,我看那,现在就算去见县长,人家也得以礼相待。

  你咋就不明白事儿呢?

  别说老二有对象了,就算没对象,也不是咱们这小小县城里的姑娘配得上的!

  都这么大个人了,有主意了,你就别瞎掺和了!”

  没想到,父亲却是看的极为明白。

  虽然作为小市民的秉性让他市侩了些,但心思也确实是对自己好。

  倒是让徐谨言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我这不是想着为咱家老二着想吗?

  好不容易有出息了,总得成家立业吧?

  我看老大就挺好,淑芬也是个乖巧懂事的,这不结婚还不到一年,就怀上了。

  找了好几个老中医,都说是大胖小子。

  你老徐家有传宗接代的了,不也是高兴事儿嘛。。。”

  被父亲呛了一句的母亲,这会儿却有些嗫嗫喏喏。

  说着自己认为的道理。

  “你不懂。。。

  哎。。。

  淑芬这丫头好是好,虽然是吃商品粮的,但没个工作,光靠老大那点工资,现在日子看着过着红火。

  等有了孩子,开支一大,以后就知道好歹了。

  所以啊,我看老二就是有主意的,虽然人家姑娘家里门户高。

  但也是个大学生,以后肯定就是双职工,俩人赚钱,一个月怎么不也得七八十块。

  你啊,就别操这份儿闲心了。

  邻里街坊介绍的人,能有大学生?

  能吃上皇粮?

  能赚工资吗?”

  就在徐谨言还觉得父亲多少有些眼界的时候。

  紧随其后的这一番话,让他彻底没话说了。

  说起来徐家在县城也算是过的不错的,但眼界就眼巴前儿这么大。

  压根就看不到外面的世界。

  认为双职工一个月能领大几十块工资,就是值得令人羡慕的事情了。

  “妈,我回来啦!

  中午吃啥好吃的啊?”

  就在一家三口沉默不语的时候。

  门外突然响起了一个清亮的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