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修房子-《都重生了,谁还不是个大文豪?》

  “就我这二两肉,能卖几个钱?

  是吧,二哥?!”

  听到父亲终于松了口,小妹徐谨玉的脸上也阳光了起来。

  小嘴巴巴的就说了起来。

  “那可不好说,万一有人瞧上呢?

  说不定能卖个好价钱呢?”

  徐谨言也是咧着嘴笑了,开了句玩笑。

  “哥!~”

  听到徐谨言的玩笑话,徐谨玉却又低下头,撅起了小嘴。

  一副开不起玩笑的模样。

  “傻丫头,你哥逗你呢。”

  反倒是母亲,此时似乎也想通了,跟着解释了一句。

  “那你准备什么时候走?

  你妹就这么简单的能跟你去米国?

  上学也简单?几句话就行?”

  待几人嘻嘻哈哈开着玩笑话,包着饺子的时候。

  父亲又问了一句。

  “总得在家待一阵子吧。

  小妹去米国的事情,应该不难,下午我去打个电话问问。

  总归能找到办法的。

  对了,爸。

  我看咱院子也几十年没修过了。

  去年我不是给家里寄了三千块钱吗,怎么不修修房子呢?”

  徐谨言手脚麻利的包着饺子,提起了这个老院子。

  “修啥修,住的好好的。

  去年不是才盖了两间新房。

  就是给你和你哥准备的,你俩回来了,也有自己的房间住。

  对了,一会儿我得把你的屋子收拾出来。”

  母亲听到徐谨言说起修院子,马上就打开了话匣子。

  “嗯,不修。

  这钱存着,回头给你娶媳妇用。

  你不是说,你对象是京城的高门大户吗?

  想来回头结婚肯定要用不少的钱。

  你爹我没啥本事,42块半领了大半辈子,再加上你妈前些年生了大病,积蓄都花完了。

  去年你哥结婚都没大办,就觉得挺对不起老大的。

  等你结婚了,再不办的漂漂亮亮的,咱家在院子里咋抬得起头呢?”

  随着母亲的话音落地,父亲也接着说道。

  “害!

  我的事儿你们就不用操心了。

  原本那三千块,就是我写小说赚的,现在我在米国,也靠着写小说,赚了大钱。

  用不着您二老出钱,我自己赚的钱都花不完呢。

  要不这样,趁着我回来了,修院子的钱,我出了。

  这家里我看多少年也没添置新东西了,这家具还是我小时候用到现在的,都破成啥样了。

  既然您二老不乐意跟我去米国,那这房子就好好整整,以后啊,住的也舒服不是?”

  徐谨言却不同意二老的想法,说出了自己的主意。

  “这。。。”

  父亲有些犹豫。

  “我看啊,就按老二说的办吧。

  既然是老二的意思,也知道往家拿钱了,应下就是。

  总归啊,是咱老徐家的人有出息了,你怕个啥?

  厂里难不成还能管到老二头上去?”

  反倒是母亲,眼睛亮了。

  说实在的,几十年苦日子过过来了,看着儿子有出息了,也赚到钱了。

  那,享一享儿子的福,那不是应该?

  不说别的,就刚才徐谨言从箱子里拿出来的那些东西,哪一个看着都不是便宜的东西。

  母亲也算是相信,自家老二在外面是真赚到钱了。

  “那行吧。

  既然你有这个心,就交给你办吧。”

  父亲终究是舍不得多抽一根烟,将手里的大生产塞回到了烟盒里。

  点了点头。

  “成。

  那咱县里有修房子的吗?

  我下午就去找他们。”

  听到父亲允了,徐谨言手里包的饺子也越来越有劲儿了。

  自己赚了钱在国外天天吃香的喝辣的的,可自己的家人在国内吃苦受累,怎么也说不过去。

  既然家人不愿意跟着自己去米国,那让家人生活的条件好一点,总还是能做到的。

  “不用去县里找,咱们厂里就有工程队。

  老韩不是和你关系不错,他是工程队的小头头,最近矿上刚开了一个坑,他们正闲着呢。

  我看找老韩就行。”

  母亲一听这就要修房子了,马上出起了主意。

  “别找老韩。

  说起来是一个厂的,都是同事。

  咱修房子这种事儿,不怕花钱,就怕邻里街坊和同事们眼羡。

  搞不好,给你下个绊子都是轻的,去厂领导那告一状,都得难为死人。”

  父亲却摇了摇头。

  虽然干了一辈子的会计,说起来对于人情世故并不算擅长,不然的话,也不至于到老了还是个会计。

  但这么大个矿厂,见过的事情却不少,马上就驳了母亲的意见。

  “那。。。找谁去?

  要不,就不修了吧?”

  母亲一听,手里的活计也跟着停了下来。

  父亲说的没错,那些邻里街坊说起来都是一个厂的,平日里见面打个招呼给个笑脸什么的看起来关系不错。

  可人就是这样,既怕兄弟吃苦,又怕兄弟开路虎,放在这里道理也是相通的。

  厂矿家属院的房子大家伙都住了大半辈子了,谁家都没修,就你家修。

  显的你家了?

  明面上或许不会说什么,但私下里嚼舌根或者下绊子的事情,谁都不好说。

  听到父母的话,徐谨言此时也意识到了什么。

  说起来,人情世故人情世故,人心隔肚皮,难道。。。就这么算了?

  “这样,既然怕厂领导找麻烦,那要是厂领导都同意了,其他人也不好说什么了吧?”

  不过马上,徐谨言眼睛一转,就想到了办法。

  这件事,哪能那么容易就算了。

  不就是困难吗?解决就行了。

  “厂领导会同意?

  这房子都是厂里的,你还能让厂领导同意?”

  父亲却是一脸不相信。

  “事在人为,行不行的,总要谈谈吧。”

  徐谨言却笑了笑。

  说起厂领导,其实也在这个大院子里住,肯定离得不远。

  既然父母不打算跟自己去米国,那么不用想,这里肯定是要住到老的。

  与其让别人眼羡,私底下多嘴或者日后下绊子,不如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

  “你有啥办法?”

  父亲的脸上,疑问越来越多。

  “现在的厂领导是谁?在几号住?

  等下班了,我去他家里坐坐,先聊聊再说。

  真要不允许了,那不修也罢。”

  徐谨言虽然想好了主意,却不打算跟父亲说。

  而是问起了厂领导的住址。

  “你可别瞎搞乱来,厂领导哪是那么容易点头的?”

  父亲似乎还是不太相信徐谨言有什么好主意。

  “没事儿,我都这么大人了,您还不相信我吗?”

  徐谨言笑了笑,将手上包好的饺子放在了篦子上。

  再次拿起一个饺子皮,包了起来。

  “行吧。。。

  不管行不行的通,聊聊就聊聊。”

  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父亲最终还是选择相信儿子。

  点了点头。

  “好了,不说了,饺子包完了。

  瑾玉,快去下一锅,你哥等着吃呢。

  记得,水要滚三滚。”

  看到爷俩商量好了,母亲开始使唤起了小妹。

  “知道啦。。。”

  小妹端起摆满了饺子的篦子,扁了扁嘴,起身离开了正房。

  刚才父亲和二哥聊的内容,她虽然没听明白,但却充满了好奇心。

  现在看母亲让自己去下饺子,没了听闲话的份儿,顿时不高兴了起来。

  不过刚起身,又看到二哥正对着自己笑,想起二哥要带自己出国上大学,突然又开心了起来。

  下完了饺子后,记起二哥小时候最喜欢酸汤,哼着小曲儿,在碗里添了一小把切好的香菜,淋上酱油、醋、盐。

  倒了一点刚滚起来的饺子汤,瞬间酸酸香香的味道就扑鼻而来。

  刚给锅里添了一瓢凉水,似乎想起了什么。

  从灶台深处摸出一个罐头瓶子,从里面抓了一撮虾皮,丢进碗里。

  看着自己的杰作,徐谨玉这下才满意了起来,歪着脑袋,眼睛就飘到了房顶,开始想着米国会有什么好东西是自己没见过的。

  全然忘了锅里的水已经咕嘟咕嘟冒开了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