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普利尼电子公司-《都重生了,谁还不是个大文豪?》

  “写。

  我的计划里还有两卷,最后一卷估计会出的晚一点。

  想法和灵感比较多也比较乱,我得梳理梳理。

  估计最后一卷也是字数最多的一卷,要等很久了。”

  对于罗恩提起的黄石1963,徐谨言并没有打算隐瞒。

  首先还是ABC卖出的广告费刺激到了他,第二呢,既然已经打算将黄石后续的版权交给SNN来拍摄。

  那么肯定是越早写出来越好。

  先不说什么时候拍,什么时候上映,单一个黄石这部系列的书籍几个月时间就给他带来了上亿的版税这件事情。

  徐谨言就不可能视若无睹。

  至于最后一部,大家都知道,故事发生在新世纪。

  比如电脑、比如网络、比如手机什么的根本就不符合时代的特征,他得把内容细细的调整到符合年代才行。

  再加上黄石本剧一共有五季,五十多集。

  光是把剧本写出来,怕不是轻松上百万字。

  不过大家也都知道,黄石到了后面剧情极为拖沓,徐谨言却不打算照抄,肯定是要精简的。

  至于最后能精简到多少,还要看写的情况来定。

  最后的原因,就比较简单了,四月报税季就要来了,他现在写黄石1963,正好跨过报税季,不用再担心税收的问题。

  至于明年的报税季?

  明年再说。

  “太棒了。

  迄今为止,你的黄石已经成为了美利坚最畅销的小说,没有之一。

  按照这个趋势,说不得到了下半年,西蒙与舒斯特出版社发行的数量就会超过兰登书屋。

  超越兰登成为世界第一估计还有些难度,但在美利坚超越兰登还是没问题的。”

  一听到徐谨言给出肯定的回复,罗恩此时的心情更加的美妙了。

  “提起这个。

  是不是应该再提一些版税啊?”

  不过下一秒,徐谨言就给罗恩泼了一盆凉水。

  “啊哈!

  我当然会为你申请的。

  不过说起来,徐。

  你真的不想要维亚康姆集团的股份吗?”

  没想到,罗恩的野心比徐谨言更大。

  居然再次提起了维亚康姆集团的股份。

  “能为我带来多少好处?”

  罗恩第一次提,徐谨言干脆的拒绝了。

  可出乎徐谨言的意料,罗恩居然提了两次。

  这就不得不让徐谨言认真考虑这个问题了。

  或许,拿到一部分维亚康姆集团的股份,会有更多隐形或者未知的好处?

  “分红什么的肯定会有。

  更多的就是增加你的话语权和集团内部的影响力。

  如今你也不再是单纯的作家了,既然已经成为了商人。

  就要有商人的觉悟,这种好事,我认为你不应该错过。

  贝斯塔曼集团的拉拢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如果我是你的话,肯定会要求维亚康姆做出让步的。”

  很快,罗恩将声音压低,把他的想法说了出来。

  “就像我刚才说的,对权力没什么想法。

  可如果能多拿钱,多点好处的话,没有人会拒绝。”

  罗恩的话瞬间点醒了徐谨言。

  是啊,前世他不过是个小小的火锅店老板,没有什么大的格局和野心。

  重活了一世,如今已经走到了前世做梦都不敢想的程度。

  好处都已经摆在了眼前,拒绝就是傻子了。

  还是那句老话,风浪越大,鱼就越大。

  自己把风险控制在一定程度内,拿到自己满意的利益为什么不行呢?

  资本与资本之间的斗争,就让他们斗去。

  自己凭借如今的身份、影响力,控制好自己的欲望,让自己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的位置,还是不难做到的。

  想到这里,徐谨言不由的开始感谢起了电话那边的罗恩。

  “这就对了。

  你啊,就是成功的太快,心态和想法还没有转变过来。

  你的想法我能理解,再加上你的性格太过谦逊,没有太多的想法。

  算了,不说这个了。

  这件事情我会帮你传递的,但我现在也没办法为你承诺太多。

  具体情况,还得看上面那些大佬们的想法才行。”

  很明显,作为年龄更大的美利坚人罗恩。

  看的比徐谨言更加清晰和明了。

  “非常感谢你,罗恩。

  不管事成与否,我都欠你一个人情。”

  对于罗恩没办法保证的说法,徐谨言也心知肚明。

  不会在这点上计较。

  俩人又寒暄了一会儿后,挂掉了电话。

  “铃铃铃。。。”

  就在徐谨言坐在书桌前思考这件事情会带来什么后果的时候。

  电话铃声再度响起。

  “哪位?”

  被打断了思路的徐谨言拿起了电话。

  “是我,老板。

  这几天我带队去了普利尼电子公司。

  跟他们签下了独家供应合同。

  你绝对想不到那个解码器的成本有多少!”

  话筒里,是莫瑞的声音。

  “我猜不会超过五十刀。”

  听到莫瑞的话,徐谨言当然清楚他说的是什么事情。

  前些日子他才跟艾丽莎沟通过这件事情。

  只是没想到莫瑞的效率会这么高,才过去了几天,就把这件事情给落实了下来。

  “哈哈哈。

  老板,你还是太小看这帮资本家了。

  成本不过5美刀,甚至有接近两美刀的成本是外壳和包装。

  真正的解码器内部的芯片,也就三美刀多点罢了。

  想想吧,五美刀的东西,他们竟然卖到了280美刀。

  而330线解码器的成本也才7美刀,价格却是480美刀。

  怪不得他们一年的净利润有三个亿!

  而这个厂也就三条流水线,六十多名工人和十几名管理人员。

  占地还不到十英亩。

  无法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这种程度的暴利。。。”

  莫瑞很快就打破了徐谨言的想法。

  将真正的成本讲了出来。

  甚至最后还感叹,这是他见过最赚钱的行当。

  “所以最后签下来的价格是多少?”

  听到莫瑞所说的话,徐谨言的惊讶也仅仅维持了一小会。

  这才哪到哪儿?

  后世比这个更加暴利的行当多了去了。

  只不过普通人压根接触不到而已。

  别的不说,半导体和药品的成本和利润,不比这个解码器少到哪里去。

  甚至利润还要更高,销量也更大。

  但这也是徐谨言知道的,利润也不过百分之几十到上百。

  而他不熟悉的顶尖网络科技领域,那利润起步就是十倍!甚至百倍!

  “一开始普利尼的管理跟我说。

  梅隆家族的高层要求他们成本价供货。

  但我觉得有些过意不去,240线的拿货价格加了两美刀,330线的加了三美刀。

  也就是一个7美刀,一个10美刀。

  毕竟这是个长久的生意。

  虽然我不知道你是怎么跟梅隆家族的人沟通的,但我想这么让梅隆为咱们白干活,肯定做不长久。

  对方看起来也很满意,直接签了二十年的合同。

  包括他们正在研发和未来更高标准的解码器,也都写进了合同里。”

  面对徐谨言的询问,莫瑞把合同的具体内容讲了出来。

  “干得不错。

  为对方适当的留下一部分利润,才是长久之道。

  那么现在剩下的,就是如何快速扩大我们的市场份额了。

  这点上,你有想法了吗?”

  徐谨言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得不说,莫瑞是他最满意的管理了。

  行事风格各方面都非常如他的意。

  “当然。

  现在公司账上的资金已经多的要溢出了。

  我打算首先在各州成立一家分公司,主要就是招聘销售人员。

  快速的把我们的解码器销售出去。

  招聘计划已经做好,联系了各大猎头公司。

  不过真的要开始快速扩张,还得等我们的预告片做出来才行。

  毕竟目前还没有多少人知道这是属于你的公司。

  顺便,老板你也得帮忙为SNN打点广告了哟。”

  很明显,徐谨言考虑到的事情,莫瑞都想到了前面。

  甚至后续的方案都是成熟的。

  “你做的很棒。

  打广告的事情,得找个合适的机会才行。”

  徐谨言此时不能更满意了。

  只是听到还要自己为SNN打广告,这倒是有些难为他了。

  毕竟他要是懂营销,前世还只是个小老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