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塑料能不能织布?!-《只想好好开个店,干嘛追着我拆迁》

  要不……咱这就走?

  直接去下一家?

  众位厂长是真被廖永明解决问题的速度给惊着了。

  但造纸厂厂长怎么肯放人。

  来都来了,不能连茶都没喝上一口就走。

  再说,这马上就到饭点儿了,怎能不尝尝他们造纸厂大厨的手艺。

  最关键的一点,给廖永明的感谢费还没结算呢,那就更不能走了。

  众人干脆也不去厂长办公室了,就直接去食堂。

  造纸厂张厂长更是痛快,立马叫财务送来了5000块钱现金。

  正好趁着等菜的功夫,希望廖永明还能再多指点几句。

  “其实啊,甭管什么厂。

  在我看来,要么就是提升产品质量、或者进行产品创新,要么就是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给产品做加减法。

  就比如刚才的灯泡厂,灯泡还是那个灯泡,但做成不同的灯具,价格立马就能涨一大截。

  造纸厂也是一个道理。

  还是那些纸,给它增加点花样不就完了吗。

  之前都是横条格的本子,之后就可以制作成空白本画画用。

  或者制作成不同规格的方格本,可以给不同工种画图用。

  给纸弄上点胶水,不就可以随撕、随贴,当个便签用。

  给纸添加图案,不就立马显得更有档次了。

  甚至可以出某种图案的系列,比如十二生肖,那他必须得买十二款了吧。

  对,咱得挣洋人的钱。

  那咱就印九大还是几大行星来着。

  反正就这个意思,想尽办法让洋人产生兴趣,而且乐意花更多的钱就行。”

  给产品做加减法,廖永明这说法,还真是让在场众位厂长感觉醍醐灌顶。

  “您是玻璃厂厂长是吧。

  不知道您厂里的产品是啥?

  其实您可以和灯泡厂合作,各种五彩斑斓的玻璃做灯罩,再弄上点图案,洋人应该可以买账。

  还做玻璃杯是吧?

  嗯……

  玻璃杯能做双层的吗?

  就是……玻璃杯有两层玻璃,两层之间是空气。

  这样,咱再拿玻璃杯,就不会烫手了。

  玻璃杯里的水,可能也能保持水温更久一点。

  您是搪瓷厂?

  搪瓷啊……好像锅碗瓢盆都能做吧?

  这我还真没啥别的主意。

  要不,您试试别画那些咱们喜欢的图样,改成洋人喜欢的图样试试?

  毕竟咱跟洋人的欣赏风格不同,咱的花样他们不接受很正常。

  您是?

  养殖场?

  这……”

  饭桌上,即使造纸厂张厂长上了一桌子的硬菜,可廖永明吃的是真有些食不知味。

  怎么在场的什么工厂的厂长都有。

  有些主意,他也是不大好出啊。

  幸好,也不是每个厂长,都非要让廖永明必须出个主意。

  毕竟廖永明不可能了解所有行业,他的想法也不一定能适应每个工厂。

  但仅仅这一上午,众位厂长们已经全都或多或少的有了收获。

  至少看到廖永明如何解决问题,也给他们提供了不少思路。

  对此,众人对廖永明已很是感谢。

  等午饭过后,已经有几个厂长不打算继续跟着了,他们得赶紧回工厂开个会,争取也能用新思路解决一下自己厂里的问题。

  下一站,众人直接开车去市区,来到了许厂长的棉纺厂。

  此时的棉纺厂,忙的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光这次广交会的订单,就够他们厂忙好久。

  但许厂长却是个懂得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人。

  这次因为廖永明提供的各种包,他们棉纺厂的确是活过来了。

  可他们毕竟是棉纺厂,而不是背包制造厂。

  他们不可能以后就只研究,如何设计各种包吧?

  毕竟这并不是他们棉纺厂的核心竞争力。

  所以,棉纺厂想要长久的生存下去,而且还要越来越好,那还是得回归老本行。

  “所以,您是想从布料上做文章?

  可这方面,我不懂啊!”

  许厂长也知道这有点强人所难,但把廖永明请来看看,万一就能给他个新思路呢。

  反正这一上午,许厂长已经多少有些想法了。

  以前他们厂生产的,都是国内认可的各种结实耐用,但都灰扑扑的布料。

  而廖永明说的很有道理,既然想要卖给洋人,那就要符合洋人的审美和需求。

  所以,许厂长已经有了些许想法,要在布料颜色、花样上多做文章。

  但没想到,廖永明这个布料外行,竟还真有了新的主意。

  只是这主意,未免也太……

  “许厂长,除了棉花、麻等各种常规的材料制作布匹。

  其实你也可以成立一个部门,让他们放开想象,尝试用各种原本不可能的材料制作布匹、衣裳啥的。

  比如说,塑料。”

  “啥?塑料?

  那玩意怎么可能做成布?

  呵呵呵,小廖同志,你这未免也太异想天开了吧。”

  怎么不可能,廖永明上辈子看到这消息时也是很震惊。

  但人家就是做到了呀!

  而且用塑料制作出来的摇粒绒,不仅挺暖和,卖的还贵呢。

  只是,这让他怎么跟许厂长解释呢?

  “许厂长,你既然如此有事业心,想让棉纺厂不仅能够长久的干下去,还要成为整个行业的翘楚。

  那你作为厂长,可就更得打破思维限制,尝试更多可能性才行。

  当然,这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行的。

  所以,既然你这次广交会订单没少拿,利润没少赚。

  与其只拿那些钱去扩大生产。

  为何不拿出一笔钱,直接投资给某些与你这个行业对口的大学。

  让那帮有相关行业知识,又年轻的学生们去搞研究。

  只要你给的研究资金够多,只要他们能打破常规的去想象、去探索、去实践。

  说不定就能把一切不可能变成可能呢!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廖永明话落,许厂长、李国强以及剩下的几位厂长,全都用有些带着崇敬的眼神看向廖永明。

  这胸怀、这眼界、这格局……

  还真是让他们不得不佩服啊!

  廖永明说的对,一切皆有可能!

  就看他们敢不敢想,敢不敢尝试了。

  既如此,许厂长当场决定,要拨款给最近的省城纺织工学院。

  除了要研究常规材料之外,还要研究一下塑料到底能不能织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