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三姐成亲!-《只想好好开个店,干嘛追着我拆迁》

  “怎么了?

  这是怎么了?

  三姐怎么哭的这么厉害?”

  听到主屋的动静,廖爱华赶紧跑过来看看出了啥事儿。

  可主屋里的人,却没一个开口回答她的问题。

  “你们别急,我去看看三姐。”

  廖爱华虽然不明所以,但她却第一时间跑到后院的屋里,打算好好安慰一下三姐廖建华。

  “你出去!

  你们谁都别管我!

  以后不管我过的好,还是过的坏,全都不关你们的事!

  我……

  呜呜呜呜呜~~~~”

  “三姐,你到底是咋了?

  后天你就结婚了,可不能这么哭啊。

  有啥事儿你跟我说说,我帮你想办法。”

  “你能想什么办法?

  难道你能让爸妈给我添嫁妆?

  是,你工资高,你看不上爸妈给的嫁妆。

  可我呢?

  我工资一个月才19块钱,跟你能一样吗?

  没有像样的嫁妆,难道是想让我嫁到唐家被人嘲笑吗?”

  反正已经撕破脸了,廖建华此刻完全不装了,心里怎么想的就直接哭吼了出来。

  可廖爱华却越听越糊涂了。

  “三姐,你是不是弄错了?

  你有嫁妆啊!

  你的嫁妆不是跟大姐、二姐当初都是一样的吗?

  应该没错呀。

  三姐,你是不是弄错了。

  咱爸妈不是一向一视同仁的吗,怎么可能没给你准备嫁妆?”

  廖建华一噎,感觉更生气了是怎么回事儿?

  她与四妹说的嫁妆,那是一码事吗?

  大姐、二姐都结婚多少年了?

  家里如今的情况,跟过去能一样吗?

  所以这嫁妆,怎能一概而论?

  实在是话不投机,廖建华直接把廖爱华赶出了屋。

  “四妹,你也别愁了。

  让你三姐自己好好想想吧。

  如果她自己想不明白,咱们谁也帮不了她。

  唉~~~~”

  看到廖爱华被推了出来,跟着一起过来的大嫂也无奈的叹了口气,她唯一能做的只有安抚好四妹廖爱华,并带着她回到了主屋。

  “可我觉得,三姐说的也没错儿啊。”

  啥?

  众人用不解的眼神看向廖爱华。

  “以前我岁数小,也没钱,大姐、二姐结婚的时候我啥都给不了。

  可我现在有钱了,我也想给三姐好好添妆。”

  廖爱华说完,竟又从主屋跑了出去,不一会儿便拿着一摞钱回来了。

  “之前我就想了,三姐最爱做衣服,如果能有一台缝纫机,三姐一定高兴。

  可惜我只有钱没有工业券,所以买不了。

  正好我想跟三弟商量商量,你后院不是有几台缝纫机吗。

  我看那几个嫂子每次用缝纫机都很小心在意,反正机器看着也跟新的一样。

  要不,三弟你先给我来一台救救急,后天正好可以给三姐当嫁妆。

  喏,这钱给你,回头你自己再补一台得了。”

  廖永明看着手里的,被四姐硬塞的钞票,心里五味杂陈。

  这就是三姐跟四姐的区别。

  一个凡事只想着自己,另一个却愿意倾其所有,为别人付出。

  “钱就不用了。

  不就是一台缝纫机吗,到时候直接搬就行。”

  反正店里已经很少做背包生意了,如今缝纫机的使用率并不大。

  要不是二姐家在省城离得太远,缝纫机搬运起来实在是不方便。

  廖永明早就想过,给二姐带一台回去呢。

  大姐家里有,用不着他给。

  至于三姐,给她吧,说实话心里不痛快。

  不给她吧,好歹也是自己亲姐。

  此时既然四姐提出要给,那就给吧。

  反正等三姐出嫁之后,他们之间的联系也就会越来越少了。

  未来彼此相安无事、互不干扰,各自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唉~~~~”

  主屋里接连都是叹气声。

  廖家所有人,是真拿廖建华没办法。

  既然廖爱华提出来了,那就按她说的办,给廖建华再加一台缝纫机。

  只不过,这钱既不能让廖爱华自己出,也不能让廖永明自己出。

  即使此时大姐不在,廖家兄弟姐妹们也决定了,缝纫机的钱每人平均出一份,算是所有人共同的心意吧。

  躲在屋里独自哭泣的廖建华并不知道,她的嫁妆此时又多了一台缝纫机。

  转天2月6号正月初五,不管廖建华跟家里闹什么别扭,廖家全体也都一起回了黄家村。

  毕竟廖永明的旅店再好,这也不是家。

  廖建华明天必须得从家里出嫁。

  而廖家在黄家村的房子,一直被张建军一家还有村长家帮忙照顾的很好,廖家人回来就能直接住了。

  村里人也都帮忙准备着,明天廖家要在几套新房子里办的宴席。

  只有黄振强的母亲,依旧穿着她儿子给她从鹏城带回来的衣服,也不嫌冷的站在家门口,冲着廖家的方向啐了好几口。

  “呸!

  还摆席?

  真能嘚瑟!

  等着瞧吧,等我儿子下次再回来,一定比廖永明要强!

  等明年……”

  没人听到黄振强母亲的那些话,因为整个黄家村几乎都凑到了廖家,一是帮忙、二是想沾沾喜气。

  甚至连旁边的刘家村,都过来不少人想要凑近乎。

  转天2月7号,正月初六,黄历上写着宜嫁娶。

  不管是市区的唐家,还是黄家村这里,全都是天还没亮就已经开始忙活起来了。

  尤其是,他们两家结亲与大多数人不同。

  这廖唐两家的距离,真是说远不远,说近也是真不近啊。

  一点不像别人家,想结亲要么就都在市里,要么就都在村里,要不就是娘家是外地的,根本都不用这么费劲的接亲。

  唐家可倒好,负责接亲的大姑姐,直接赶着头一辆公交车到了镇上。

  然后再坐上初一那天,唐家跟刘家村村长商量好的,提前等在公交车站的拖拉机出发,直奔黄家村。

  风风火火的到了黄家村,又是放鞭炮又是发喜糖的,又折腾了一通。

  唐家负责接亲的大姑姐,这才终于接上新妇廖建华,再次坐上刘家村的拖拉机回市里。

  而廖父廖母与大哥廖永诚,还有大嫂、二嫂,则留在黄家村招待乡亲。

  二姐、二姐夫,还有廖永强与廖永明,则坐上黄家村的拖拉机,跟着一起去送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