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只想好好开个店,干嘛追着我拆迁》

  “这些摊主因为用特殊方法弄到不少货源,所以才能摆摊卖货赚钱。

  可实际上,他们的行为并不受那些国营工厂的支持。

  甚至还经不起上面来查。

  也就是现在上面对这种事儿暂时查的不严,他们才有利用这个摆摊赚钱的机会。

  其实他们这钱赚的,一点儿都不稳定。

  可如果我开一个批发市场,让国营工厂可以在我这儿直接把货卖给这些摆摊的摊主。

  这样的话,国营工厂解决了销售的问题。

  而这些摆摊的摊主,也能解决货源的问题,岂不是皆大欢喜!”

  是这样吗?

  “永明,我觉得你是不是把这事儿想的,有点儿太简单了?

  为什么国营工厂之前不愿意卖货给那些摆摊的人?

  而你开批发市场之后,这些国营工厂就愿意了?

  这没道理啊!”

  “大姐夫,这事儿之前不行,一共有两点原因。

  第一,之前国家还没正式打算推广市场经济。

  所以别说国营工厂直接卖货给普通人了。

  之前不是做买卖都不被允许吗?

  可现在不一样了,国家已经意识到了发展经济的重要性。

  甚至还开始鼓励进不了国营工厂上班领工资的人,自己解决生计问题呢。

  正因如此,国家才会开始在全国各地都开官方的自由市场。

  这不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吗?

  说明对于个人做生意赚钱,已经逐步被认可,甚至被鼓励和支持了。

  第二,国营工厂以往做的都是什么业务?

  他们何曾小打小闹的卖过货?

  大姐夫,就那你之前工作的A市棉纺厂来说吧。

  你们棉纺厂卖布料,先别说能不能直接卖给个人了。

  就是你们最低的销售量,可能低于一百匹吗?”

  “一百匹?

  怎么可能这么少!

  除非是一次性进货很多种布料,每一种最低只要一百匹的话,或许还有点儿可能。”

  “就是这么回事儿。

  普通人手里才能有多少钱,那些摆摊的摊主即使手里有一些进货的资本。

  他们也不可能一下子压那么多货,压那么多钱。

  这万一要是卖不出去,岂不是都砸手里了?

  正因如此,过去国营工厂才根本不会直接卖货给普通人。

  可等我开了批发市场就不一样了。

  我相信这些国营工厂,说不定反而很高兴能把货批发给那些摆摊的摊主呢……”

  廖永明毕竟上辈子没少逛过批发市场,知道普通人对批发市场那不一样的情感。

  上辈子廖永明手里没钱,所以花每一块钱不都得计算着花嘛。

  所以家里凡是能讲究用的就都舍不得扔。

  实在该换新的了,他就把所有该换新的东西攒一块儿,然后花一次车费直接一次性都在批发市场给解决了。

  虽然他的购物量根本够不上大宗批发,拿不到那些卖货的人拿到的价格。

  可很多东西他一次性买10个,商家给出的那所谓的批发价,也比在其他地方买的便宜了不止一星半点儿了。

  所以批发市场这种地方,廖永明坚信绝对会受到绝大多数人的喜爱。

  到时候,国营工厂每天都要接待,很多来自各个城市摆摊的人来进货。

  就像棉纺厂,之前他们不可能一次只卖100匹。

  但现在可以了呀!

  如果一天接待上几个摆摊的摊主,这些人的总进货量,加在一起也是个不小的数字了。

  而这些来进货的摆摊的摊主,也能因此有了一个稳定拿货的地方。

  长久下来,这不就能良性循环上了吗?!

  啧啧啧,廖永明觉得自己这主意还真是越想越不错。

  “可是永明,就算你这个想法不错。

  可你有没有想过,那些国营工厂真会放下面子,答应来你的批发市场开铺子卖货吗?

  如果他们不答应的话,那你想的再好也是白费啊。”

  大姐夫赵海平再次抓住了一个关键问题。

  不过嘛……

  “哈哈哈……”

  廖永明没回答大姐夫赵海平的问题,反而一拍大腿,得意的大笑了起来。

  “大姐夫,你说这事绝不绝?

  我觉得这生意都不用我费劲,说不定很多国营工厂,他们自己就能主动送上门!

  你们难道忘了,之前我让孙河去参加广交会。

  孙河用了我出的那些主意,当时可是帮了不少国营工厂的忙,帮他们在广交会上卖了不少的货。

  那时候那些国营工厂的厂长,可都主动的给孙河留下联系方式了。

  我记得孙河跟我说了,他们除了感谢之外,也说如果有需要他们帮忙的地方,他们一定帮。

  现在这不正好就是,该发挥他们的作用的时候了吗?!

  再说了,让他们来我批发市场开铺子卖货,本来就是对他们有好处,其实根本就算不上是给我帮忙。

  可不管怎样,你们说这些国营工厂是不是大概率能来?

  只要他们来了,只要他们起到了示范、带头的作用那就够了。

  我相信到时候用不了多久,其他国营工厂也一定会闻风而来。”

  廖永明如此一说,在场众人也直啧舌。

  他们还真是不服不行。

  所有人都在此刻突然深刻领会到了,什么叫做“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世界上的事儿还真没法说。

  有些人为了做某些事,真是费尽了心机、用尽了全力,也不一定会成功。

  可有些人就像廖永明这样,或许只是突发奇想想要干一件事。

  明明他还仅仅是在思考阶段呢,可要做成这件事所需要的重要条件,却能及时出现在他面前。

  就好像这事儿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在为他做着准备了。

  这让普通人上哪说理去?!

  可廖永明这样,却也不会让他身边的人感到不平衡。

  因为廖永明想做的事儿的必要条件,毕竟也是他曾经无意间种下的福报。

  这一点,别人还真羡慕不来。

  大姐夫赵海平和他的两个弟弟,只会因此更加坚定的认为,跟着廖永明干不仅会有好的发展,更有机会让他们一展拳脚,除了挣钱之外还能体现他们的人生价值。

  廖永明说完想法 ,在场众人还真没有什么异议。

  这事儿也就这么说定了。

  转天,廖永明就直接去找了徐锦晟,想要把火车站后面的地给租下来。

  就可着150以上租,面积再大点儿也无妨。

  可看着省城的规划图,徐锦晟却把廖永明给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