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折磨啊!-《只想好好开个店,干嘛追着我拆迁》

  廖父廖母在几个工程队的退役士兵的保护下,带着廖兴邦、廖兴业、陆强、陆壮这四个孩子坐火车回了A市。

  赵海涛、赵海波这哥俩也开着货车,把“炸鸡”的媳妇和儿子们也给拉了回去。

  省城就只剩下了“炸鸡”这一只孤家寡人的狗。

  再加上“炸鸡”似乎也听懂或者感受到了,他亲爱的主人廖永明也即将离他而去。

  这两天“炸鸡”看向廖永明的眼神总是充满了幽怨。

  “好炸鸡,在这儿乖乖的帮忙看着家哈。

  你放心,即使我不在家,你平日的待遇也不会变。

  每天的肉,绝对管够!

  就是有一点,你可得收敛着点儿了。

  你要是再给自己找新媳妇,再生一堆儿子,我可就真管不了了啊!

  你在家好好待一段日子,等我在鹏城稳定下来买了房子院子,我一定让赵海涛赵海波他们找机会把你带过去。

  ……”

  “炸鸡”虽然是只狗,可对廖永明来说却也是家人。

  所以离别之前,他还是要好好叮嘱并告别一番的。

  在廖永明出发之前,二哥廖永强来到了省城,也顺利跟官方进行了接洽,谈妥了让廖永强管理的工程队继续承接建造批发市场的工程。

  省城这边的事儿算是都安排完了,廖永明终于在四月底出发。

  带着大姐夫赵海平、赵海涛赵海波兄弟俩,还有以李堃那帮兄弟们,一起坐上了绿皮火车。

  这年头卧铺车票最是难买。

  廖永明离开时除了自己家人外,几乎没有多少人知道。

  所以他也就没去麻烦徐锦晟帮忙买几张卧铺车票。

  而且由于三姐廖建华和三姐夫唐宋离婚了,廖家跟唐家也断了联系。

  廖永明也没法让在火车站工作的唐宋,帮忙联系买卧铺车票了。

  没办法,他们就只能坐硬座了呗。

  而这一坐几乎就是将近一天一夜,超过二十个小时的硬座。

  甚至中途还要倒一趟车。

  即使此时的廖永明年纪轻轻,可也被这硬座折腾的几近崩溃。

  上辈子廖永明没出过远门,所以没坐火车遭过这样的罪。

  可他上辈子却看过不少,有关高铁动车的视频。

  甚至还看过不少,介绍高铁商务座的。

  而视频里火车的快速、整洁、宽敞、舒适,上辈子一直都让廖永明挺向往的。

  可惜上辈子,他却没有机会坐。

  而这辈子,廖永明终于坐火车还坐了个长途。

  可屁\/股底下这邦硬的座椅,没坐几个小时就已经让廖永明感觉屁\/股发麻。

  座椅的空间也很小,这一路廖永明的腿就只能那么蜷着,根本无法完全伸直。

  他想站起来走走抻抻腿更不可能,因为整个车厢被人挤人塞得满满当当。

  廖永明连水都不敢多喝,就怕想要上厕所,这要是想从过道一路挤过去,简直堪比逃难。

  而且火车开的还不稳,一路晃荡的要命,即使几近崩溃,廖永明都被晃的睡不着。

  而最要命的是,这还没到夏天呢,车厢里的味道就已经呛的人要命了。

  再加上车厢里孩子们的哭喊声、售货员的吆喝声、乘客们大着嗓门的说话声,还有火车哐当哐当撞击铁轨的声音,更是将廖永明折磨的够呛。

  这一刻廖永明还真有了点想法,希望自己也能为国家的发展做点什么。

  最起码,这绿皮火车变动车高铁的进程,一定得加快才行!

  一想到等他回家的时候,还得再坐一次这样的火车,廖永明就感觉头皮发麻。

  “廖哥,你没事吧?”

  李堃看出来廖永明的脸色不大好,立马关心的询问。

  “廖哥,你来个橘子吃。

  你别看这橘子有点酸,坐火车时却最适合吃这个,能压一压恶心。

  而且这橘子皮你放鼻子底下闻着,绝对能感觉好受点。”

  廖永明和赵海平、赵海涛他们,接过李堃递过来的野橘子。

  轻轻咬上一口,再闻闻橘子皮的味儿,没想到还真挺管用。

  “之前我们不是天天出门跑业务吗,火车坐的次数多了,自然就总结了不少小窍门……”

  或许是闲着没事干,也或许是想要帮廖永明他们转移一下注意力,好让他们别再难受。

  李堃和他那些兄弟们,就跟廖永明唠上了嗑儿,纷纷讲起他们之前跑业务时的种种趣事。

  结果听他们这一说,不但廖永明感觉不难受了。

  就连赵海涛、赵海波兄弟俩,对待李堃那帮人的态度,也跟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

  之前赵海涛、赵海波见李堃他们跑业务赚了大钱,说不嫉妒眼红那是不可能的。

  他们早已不止一次的后悔,当初廖永明给他们机会的时候他们没有把握住。

  可直到今天他们才知道,虽然李堃他们跑业务赚了很多钱,个个都成了万元户。

  但他们为此付出的,也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的。

  那些上万的提成,就该人家赚到。

  这也让赵海涛、赵海波兄弟俩下定了决心。

  等到了鹏城,廖永明让他们干啥他们就干啥,这次绝无二话。

  只要能让他们也能成为万元户,多吃点苦又算什么。

  而廖永明对于李堃他们说的话,同样也感慨万千。

  相比李堃这帮人的努力,他赚钱未免有点太轻松了。

  这要不是因为他重活了一世,比他人多了解了点先机,或许他也根本没法跟李堃这帮人比。

  虽然廖永明上辈子没听说过李堃这些人的大名。

  但看他们如此努力,又能及时抓住时代的风口,想必即使在上辈子,李堃这帮人也绝对不可能混的差。

  这让廖永明不仅觉得,自己不能因为现在做出的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也要学习李堃他们的努力和认真之外。

  同时也让廖永明有了新的想法。

  李堃这帮或许注定会发大财、早晚有一天会自己开公司做生意的人,他不能把这些人光当下属使用。

  如果能将这些人用好了,说不定不但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他还能给自己培养好几个优秀的合作伙伴。

  毕竟对于廖永明来说,他家里的哥哥、嫂子、姐姐、姐夫,实在是有点不够他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