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终于伸的开腿了!-《只想好好开个店,干嘛追着我拆迁》

  廖永明虽然没理解到,大姐刚刚说那番话的真正用意。

  但他却觉得大姐说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按照他的计划,光是服装厂开起来就跟传统服装厂不一样。

  因为要测试不同风格、款式,所以这工作就需要交给不同的人来负责。

  看来,他是很有必要多招揽些人才了。

  李堃那帮人虽然也很优秀,但他们目前只是在跑业务方面体现出了优秀。

  但在管理方面,可就不一定了。

  毕竟一个人不可能啥都会,啥都擅长。

  这样的话……

  “二哥,回去你找咱爸支笔钱。

  干脆让旅店的王永刚他们,分批次的也都去上个夜校啥的。

  最好都去学学管理。

  还有你们工程队的人,干脆咱工程公司也专门辟出一笔资金,也分批培养培养他们。

  至于旅店服务的工作,回头让王永刚他们自己掂量着,在社会上招聘点合适的人接替他们的工作。

  回头等我和大姐夫把服装厂开起来,就让王永刚挑几个人,先去我那负责一下最基础的管理工作。”

  “嗯,这个提议不错。”

  廖永强也很希望他的战友们,以后不仅仅是做普通的工作养家糊口。

  而是也能像他一样,也能有一番自己的事业。

  哪怕不是自己开公司,至少也得成为公司的重要管理人员。

  这才足以体现他们这些退役军人的价值。

  “但是,不能光我们都去学习、进步,你自己不进步吧?

  三弟,你可别忘了,你是咱们所有公司真正的领头人。

  别人都可以不学习,但唯独你不能!

  回头等王永刚他们联系好夜校,开始上管理这方面的课程后。

  我就想办法多弄一套他们的学习资料。

  到时候他们的学习笔记,我也让他们抄一份,每月给你寄一次。

  回头他们考试的卷子,也得抄一份寄给你。

  到时候就让大姐夫盯着你考。

  你要是考不好,我看你以后怎么好意思指挥别人干活!”

  额……

  廖永明简直欲哭无泪,看来这学习的苦这辈子他还是得吃。

  转天,廖永明借着大姐廖国华的关系,专门去拜访了大姐提到的那几位,在省城排的上号的裁缝。

  提着礼物上了门,又许了算是不小的利,还大谈特谈了一番服装行业未来的趋势。

  什么跟国际接轨、什么时尚潮流之类的。

  甚至还稍微危言耸听了一番,给这几个裁缝营造了一点危机感。

  这才勉强让两个裁缝同意,等把手里的活安排完之后,可以先去鹏城那边实地考察一下,看看情况。

  然后再决定,要不要加入廖永明的服装厂。

  留下了彼此的联系方式,廖永明竟然又跑去了批发市场。

  准确的说,是批发市场旁边的小吃一条街。

  因为在这条街上摆摊卖小吃的,有不少都是工程队那些退役士兵的媳妇们开的。

  廖永明之所以来找她们,就是想问问有没有军嫂愿意跟他去鹏城的。

  他服装厂毕竟会需要大量女工,尤其是初期,与其在鹏城招那些不知根知底的人。

  倒不如用这些军嫂,不仅人品、能力值得放心。

  而且以后等服装厂干起来了,这些军嫂也都能提为骨干。

  唯一一点劣势就是,初期在服装厂干,这收入肯定没有在小吃街干挣的多。

  但是,那毕竟是鹏城啊!

  到那边开阔一下眼界,说不定反而会比死守着小吃摊更有发展。

  “嫂子们,反正利弊呢我都跟你们说清楚了。

  这事儿你们不用急着决定,回去跟你们家男人好好商量一下再说。

  如果谁决定去鹏城找我,就到我二哥那去报名。

  来回的火车票我都包了,到时候你们统一去,我到鹏城火车站接你们……”

  跟军嫂们谈完,廖永明离开前下意识的回头看了眼批发市场。

  犹豫了一下,廖永明最终没走过去。

  批发市场的问题他已经跟徐瑞丰说清楚了。

  至于批发市场能改变成什么样,这已经不是他能够决定的。

  时代毕竟在发展,如果国营企业不能在符合人性方面也与时俱进的话,那结果只有一个。

  天黑前,廖永明回到了自家院子。

  “海涛、海波,火车票买回来了吗?”

  今天廖永明去忙正事儿,而买回鹏城的火车票这种小事儿,则交给了赵海涛与赵海波。

  结果没想到,他俩去火车站的路上,竟然遇到了徐锦晟。

  得知他们要买回鹏城的火车票,徐锦晟竟然让他们在省城火车站门口等他消息。

  结果没多久,徐锦晟竟给他们拿来了三张卧铺车票。

  虽然三张有两张中铺、一张上铺,可对廖永明和赵海涛、赵海波来说,这结果已经好的不得了了。

  这回坐火车,他们总算能伸的开腿,更能踏踏实实的睡上一觉了。

  只不过,火车是后天的。

  廖永明他们不得不在省城多待上一晚。

  好在服装厂还没开业,早一天晚一天回去都无大碍。

  廖永明也正好能跟家人再团聚团聚。

  毕竟下一次见面,不知道要等几个月了。

  尤其是二姐廖英华,想见面就更难了。

  转天,廖永明决定亲自下个厨,露几手给干爹和哥哥姐姐们做点儿好吃的。

  结果一大清早,廖家竟然来了好些人。

  “李大?

  张哥、孙哥、朱哥……,你们咋来了?”

  来廖家的,正是在新批发市场干工程的工程队成员代表。

  “永明,昨儿个你不是跟我们这帮人的媳妇,说了去鹏城在服装厂干活的事儿嘛。

  怕你开业着急,我们一早就过来跟你说一下决定。

  正好要是来的急的话,还能让她们这帮娘们跟你一块儿去鹏城,以免误了你的事儿。”

  怎么回事儿?

  这么快就做好决定了?

  而且还能马上跟他回鹏城?

  廖永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

  “各位大哥,这事儿不是让你们好好考虑考虑嘛。

  毕竟让诸位夫妻两地分居,所以你们最好还是好好想想。

  而且我昨天跟嫂子们说了,到我那工作确实暂时给不了比开小吃摊高的工资……”

  “永明,这都不用说了。

  我们昨晚都商量过了。

  你能去找你嫂子她们,那就是信得过她们,而且肯定是有用得上她们的地方。

  我们也不是不知感恩的人。

  最困难的时候是你帮了我们,她们卖小吃的手艺还都是你白白教的呢。

  教手艺你没收一分钱,平时对我们工程队这帮人也是极尽照顾。

  我们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哪个不是你给的。

  所以你这次既然开口了,那没说的,必须得去。

  工资你就按正常标准给,不用给那么多。

  我们干工程你和你二哥给我们发着工资。

  你嫂子们卖小吃,我们也都攒了不少钱。

  所以你不用特意贴补我们。

  大不了等你服装厂稳定了、不缺人了,到时候让你嫂子们再回来卖小吃,那不照样能继续挣钱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