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罗荣王府-《悍【夫】:穿越之彪悍男妻发家记》

  “熙哥儿不是傻子,他是神童。”

  三个孩子吃完饭午睡去了,大人们齐聚罗荣王的客舱喝茶说话。

  邵云安开了一小罐今春最早一批制的新茶,可算是缓解了大家对清茶的渴望。

  一盏茶还没喝完,罗荣王就把蒋沫熙今天的神奇表现说了,自然也说出了他的疑惑。

  这事儿邵云安和王石井最有发言权,刚才那句话就是邵云安说的。

  邵云安接着道:“熙哥儿不是傻子也不是失魂症,我和井哥觉得还是他原先的环境造成的。”

  王石井点点头:“康辰大哥把熙哥儿送过来没多久他就会跟青哥儿、妮子一道玩耍了。

  义父去京城前他其实就好了,就是不大爱说话。京城那么‘乱’,再好的孩子也会自闭。”

  蒋康宁感慨:“还是多亏了云安和石井,也多亏了青哥儿和妮子两个孩子。”

  邵云安:“熙哥儿人家本来就很健康。”

  罗荣王又给自己倒了一盏茶说:“蒋康辰现在是千岁的内官,居四品。

  康宁你这次回京述职若当真如你所言,你蒋家肉眼可见地要起势了。

  熙哥儿又是个神童……你可有想过安国公府会如何做?”

  此时的罗荣王不再是那个在王宅不是蹲菜地就是钻厨房的和蔼长辈,而是一位眼神充满了睿智的上位者。

  能从康盛帝时期的政治旋涡中平安走过来的皇子,他或许不追求权势,但绝对有着顶尖的政治头脑。

  邵云安冷哼:“怎么,安国公府还能把熙哥儿抢回去啊。熙哥儿都姓蒋啦!”

  罗荣王却是摇摇头:“云安,你不要小看一个世家大族的手段。

  恒远侯府这回是涉及到了厌胜之术和谋逆,皇上才能拿下它。

  可魏氏一族出面,不管是不是花钱买命,皇上最终还是没有斩了魏春林。

  熙哥儿再姓蒋,他的生父也是武简,他也是安国公的重孙。

  安国公府的老夫人说她时日无多想见见重孙,蒋康辰能拒绝吗?

  你们认为帝师和千岁会赞成蒋康辰不让熙哥儿回去见太奶吗?”

  邵云安差点爆粗口,蒋康宁握紧了拳头。

  郭子牧急了:“慕容伯伯,那熙哥儿这次回京不就危险了?”

  罗荣王马上给了坐在他身边的郭子牧一个“不要急”的眼神。

  他老神在在道:“熙哥儿不爱说话,容易藏拙。世子有心疾,小晖年幼又是庶子。

  本王很喜欢熙哥儿这孩子,他也没个祖父疼爱,本王认他为孙子也是可以的嘛。”

  邵云安惊喜:“慕容伯伯,您实在是高啊!”

  蒋康宁愣神后起身就向罗荣王行大礼。

  郭子牧看罗荣王的眼神充满了崇拜和感激。

  王石井拿起茶盏:“王爷,我以茶代酒敬您!”

  罗荣王压压手让蒋康宁坐下,接着拿起自己的茶盏笑着说:“去了京城,云安你们一家就住在我府上。

  不管安国公府会出什么招,他们也不能来我府上带走我的孙子。”

  郭子牧拿起茶盏:“慕容伯伯,我也敬您!”

  邵云安和蒋康宁都拿起茶盏,以茶代酒感谢罗荣王为蒋沫熙的考量。

  罗荣王是正儿八经的皇亲贵胄,他还是皇上唯一的亲叔叔。

  他说他认了蒋沫熙做孙子,慕容一族的宗亲族老都得捏着鼻子认。

  罗荣王认下的孙子,你安国公府可就不是想见就能见的了。

  不过罗荣王说了去王府住,邵云安还是多嘴问了句:“慕容伯伯,我们到京城后王妃殿下也会回府了吧?

  我们这么多人打扰殿下,还有虎哥他们三只大猫,实在是过意不去。

  王妃殿下喜欢佛法,不知殿下修的是什么佛?”

  郭子牧的神色微变,他垂眸饮茶,却是竖起了耳朵。

  哪知罗荣王却淡淡一笑说:“王府的主子只有我、世子和小晖。

  小晖他娘是王妃的贴身婢女,早就过世了。王妃常年都在雨林寺,咱们也别去打扰她。

  就是世子一年也见不得她一回。”

  这什么情况?

  邵云安只当罗荣王妃是醉心于佛法,喜欢去寺庙清修。怎么听着更像是已经出家了?

  邵云安知道自己不能多问了,打哈哈:“那不管王妃殿下回不回来我们作为晚辈不能失了礼数嘛。

  那去了京城我让人给王妃殿下再多做一串乌木佛珠。

  慕容伯伯,我瞧您手上的这串佛珠有点来头呀。”

  罗荣王摘下佛珠说:“这串是新盘的,刚戴了没多久。原来那串戴了多年的送进宫去了。

  以前还是皇子的时候见上面的几个皇兄都喜欢戴这个,我也就学着戴了。

  后来也就戴习惯了,这手腕子上每串珠子就觉得少了点什么。”

  邵云安假装研究了一番说:“那去了京城我也找人给您做一串乌木的手串。”

  “成,我等着。”

  罗荣王显得很期待。

  又聊了会儿京城的事,几人就告辞了,让罗荣王休息。

  郭子牧说他去厨房看看晚上做什么点心,邵云安有话跟王石井说就没跟去。

  两人回了舱房,三个孩子和三只大猫就在隔壁。

  关上门,邵云安就低声说:“我怎么感觉王爷的婚姻有点不对劲呢?”

  身为一个王爷,再穷也不至于过单身汉的日子吧。

  要知道这可是古代!是封建王朝!人家是亲王,亲王啊亲!

  王石井猜测:“或许王爷是为了低调?”

  邵云安一个白眼:“低调和是不是单身有什么关系?”

  他又压低声音,

  “那可是王爷唉。别说王妃了,侧妃侍妾通房的也不新鲜吧。”

  王石井:“那就是王爷心里有人。”

  邵云安:“……”

  王石井:“就跟大哥一样。”

  卧槽,不会吧!

  邵云安的脑袋里顿时闪过一排排剧名——

  《对和亲公主的爱而不得使我与王妃相敬如冰》、《我的白月光与王妃的朱砂痣》、《心有所爱的我令王妃心灰意冷遁入空门》……

  甩甩脑袋,邵云安道:“咱们还是问问秦娘吧。既然要暂住王府,还是先了解清楚情况。”

  王石井赞成。

  秦茵被喊来还以为两位老爷对她有什么吩咐呢,没想到却是问她罗荣王府的事。

  邵云安也直说他们此去京城要住在王府,不了解清楚万一做了什么惹王爷忌讳的就不好了。

  小老爷的顾虑也确实是对的,秦娘如实回道:“王爷有王妃还有一位妾室。

  世子乃王妃所出,庶子为那位妾室所生,不过那位妾室好像已过世了。”

  邵云安问:“王妃好相处吗?我们此去准备些什么程仪合适?”

  秦娘这口吻明显是有所顾忌呀。

  秦娘沉默了片刻,压低声音说:“这本不是奴婢该嚼舌根的。老爷和小老爷听听就是,莫要说出去。”

  邵云安用力点头:“你放心。”

  秦娘更压低了声音:“宫里的嬷嬷有时在一起会聊些宫外的事。

  听说王爷与王妃成亲的第二日,王妃就把自己的陪嫁丫鬟送给了王爷做妾。

  奴婢听嬷嬷私下议论,说,说王妃不许王爷进屋。王爷与王妃的院子也是一个东,一个西。

  世子殿下生来便有心疾,王妃说要给世子殿下祈福,在屋里设了佛龛。

  听说是自那之后王爷就再没进过王妃的屋了。

  再后来王妃更是常常去雨林寺修行,近些年更是久居雨林寺,少有回府。”

  “啊?”

  邵云安是万万没想到,

  “那王妃娘家是什么身份?”

  这是压根就不喜欢罗荣王吧?邵云安之前脑袋里的剧本全部粉碎。

  难不成有白月光的是王妃,罗荣王无欲无求随王妃的便?

  别说邵云安想不明白,京城很多人都想不明白。

  以秦茵在宫中的了解,王妃的娘家家世普通,父亲在先帝时也不过只是一个六品官。

  罗荣王比先帝小了许多岁,先帝对这个弟弟也并不上心。

  罗荣王的婚事也是先帝随便指的。不过王妃虽说常居雨林寺,罗荣王在外却从未说过一句王妃不好。

  罗荣王与王妃的事原本没什么人传。皇上登基提他为亲王后,他这后院的事就传开了。

  听秦茵说完,邵云安问:“你见过王妃吗?”

  秦茵回道:“奴婢见过一回。先帝驾崩时百官诰命都要进宫哭灵,奴婢瞧见过一眼。”

  顿了顿,秦茵隐晦地说:“王妃的容貌清秀。”

  邵云安懂了,这里说女人“清秀”,通常就是说长得普通。

  说男人“周正”,那就与帅搭不上关系。

  罗荣王长得不难看,不过可能是他总是喜欢晒太阳又不做防晒,肤色比较黑。

  都说一白遮三丑,这黑了再不注重打扮就会表现得有些普通了。

  秦茵知道的就是这些,邵云安让她继续去忙。

  秦茵走后,邵云安有点难过地说:“想不到慕容伯伯的家庭生活是这样的,从他身上真的看不出。”

  王石井带入自己,说:“或许慕容伯伯他自己对这段婚事也没有憧憬。”

  邵云安抬头。

  王石井:“因为不憧憬,所以王妃是何态度何心思都无妨。

  慕容伯伯喜欢种地养花,你也说他就不像一个王爷。或许对他来说,这桩婚事也不是他所愿。

  慕容伯伯有后,府里有没有侧妃妾室又如何。

  王府不缺人打理,慕容伯伯的后院没人或许还更轻松些?”

  如果不是他遇到了云安,宋氏跑了他也不会再娶。不是他多么爱宋氏,而是没那个心思。

  因为他幸运地遇到了云安,他才会有如此幸福的婚姻生活。

  罗荣王没有遇到能令他幸福的人,对他来说或许种种田养养花更有乐趣。

  邵云安叹了口气,慕容伯伯还不到40呢。

  想想世子出生后就有心疾,王妃又算是半出家,妾室也是早早过世了……

  慕容伯伯这位王爷还真是又当爹又当妈,也不怪他总是会提到世子和次子。

  慕容伯伯是不是一位好丈夫先不提,却绝对是一位好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