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绝不平静-《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俺也是,不过,辰帅呀,您为啥不让我们打西胡蛮子啊?

  曲泥乃乃地可是从慧州还有聊州全都退兵了,一路退回去了普兰山以西,算上所有收拢的残兵败将,再加上聊州的守军,他们也不过四万出头的兵力罢了,为什么不让我们直接截击他们,彻底将他们歼灭啊?

  光让我去接收一座已经走空了的聊州,这实在没意思透了啊。”

  性子急躁的刘三图刚坐下来,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说实话,当时看着那些西胡大军浩浩荡荡从眼前开去的时候,要不是杨载星还有贺永真拼命摁着他,再加李辰的严令,他真要热血冲头打出去了。

  “北莽已经发兵了,正在古莽高原上向西边打,甚至还要向南打过去。

  而现在西胡正是最虚弱的时候,再加上群龙无首,没有曲泥乃乃地组织起有效的防御,他们很难挡得住北莽大军。”

  李辰微笑解释道。

  他能理解底下战士们渴战的心理,更能理解他们对西胡怀有的那深刻的仇恨,所以,他解释得很耐心。

  “那我们不是正好干掉那些西胡兵最后的精锐和骨血,顺便帮一帮北莽大军,让他们灭了西胡,这多省事啊。”

  刘三图道。

  “话不是这么说的,老刘。”李辰摇了摇头,“干掉西胡兵是痛快,但北莽吞并西胡、整合力量和资源,会瞬间坐大,到时候为祸更烈。

  而曲泥乃乃地的那支西胡兵若被打残回不去了,就会变成流民,然后四下征战掳掠,到时候也会成为边境地区的流寇,对我们来说,更加麻烦。

  毕竟,我们还要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莫不如,就让曲泥乃乃地和北莽死磕去吧,然后,我们整合力量,适时雷霆出击,直接灭了它们两个,岂不是更好?”

  “原来,辰帅还要继续出兵打他们啊,太好了,辰帅,俺老刘请战,到时候,请命俺为西部边军先锋,直接杀出去。”

  刘三图一下眼睛就亮了,无比兴奋地道。

  “你这么鲁莽,可不配做西部边军先锋,这事儿,得我来!”

  贺永真一听之下也急了,赶紧摁着他,转头向李辰急急地叫道。

  “行了,你们两个别争了,到时候,都有份儿。

  让你们回京,是有重要的事情想和你们交待一下。”

  李辰摇头一笑,这两个家伙,典型的好战分子。

  不过这也难怪,无论是谁进了他的玉龙河体系,整天琢磨着的就是打仗,闻战则喜,已经成为了玉龙河上下几十万大军的一种浸入骨子里的精神状态了。

  两个人一听有事交待,都不说话了,赶紧凝神听了过去。

  “明天,我会带你们一同上朝,不过,你们且先在宫外等着,唤你们的时候,你们再去。”

  李辰笑道。

  “辰帅,让我们两个去干啥呀?我们,又没立啥功,要是这一次抓了曲泥乃乃地,那还差不多。我们上殿,不是给您丢脸吗?”

  刘三图有些发懵地道,贺永真也云里雾里地望着李辰。

  “孙正堂,你们还记得他吗?”

  李辰微微一笑问道。

  “孙正堂?”两个人瞬间眼神酷烈了起来,都是牙齿咬得格格作响。

  若不是孙正堂贪生怕死并且让他们留下来做替死鬼,他们两支部队根本不可能折损大半,当时看到那些热血儿郎们生生战死的时候,他们的心都在滴血。

  尤其是叶长信,他和一万部众,就因为孙正堂的一纸命令,直接面对西胡西边合围的大军,尽皆战死,一个都没有逃出来。

  甚至尸体都被当做粮食吃掉了。

  一提起孙正堂来,他们真不能生啖其肉、狂饮其血!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明晨的朝议,就会涉及到派兵驻守中原的事情,孙太师,肯定也会极力举荐自己的孙子去驻守中原某地,我要你们,将他给我拽下来,明白了吗?”

  李辰缓缓地道。

  其实他这么做是有深意的,孙太师也是景越帝一脉,所派驻军将军,当然也是景越帝一系。

  原本,李辰还在想办法,如何在中原内部再插上一根钉子呢,后来想到了孙正堂有可能会去,那就再好不过了,正好,来个腾笼换鸟,换成自己的人,总比全都是景越帝一脉的人要好嘛。

  不过,他并没有跟两个人解释得太多。

  两个人虽然不知道李辰的深意,但依旧齐齐点头听话。

  稍后,贺永真有些疑惑地问道,“辰帅,其实,杨将军,更适合啊,他可是跟孙正堂有着血海深仇呢。

  当初,孙正堂可是杀了三千流民青壮剪去头发,冒充西胡人的脑袋,拿去朝廷立功的。

  这其中,就有杨家二十九口人,只余下十三口老弱妇孺,可以说,杨将军和孙正堂之间,血海深仇、不共戴天!

  杨将军,好像比我们还合适啊,而且这理由也说得出口。”

  “不。”李辰摇了摇头,“载星确实与孙正堂有血海深仇,可年日已久,取证困难,未必能成功。

  况且若是这一奏下去,结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根本不可能有第三个结果。现在这样做,还是太过激烈了,对于目前的局面不利。

  所以,还是你们来吧,另外,你们回去的时候有机会也要跟载星说清楚,我会给他机会报仇的,但不是现在,让他稍安勿躁,切莫意气用事,坏了大局。”

  李辰说道。

  “明白!”两个人同时点头。

  “先去休息吧,明天,这朝堂之上,怕是,绝不会平静!”

  李辰向两个人道。

  “无论如何,辰帅交待的事情,我们必须做好!”

  两个人齐齐拱手,随后退了下去。

  ……

  第二天清晨。

  永康皇城文德殿。

  此刻,满朝文武站立,殿上景越帝正襟危坐,正与朝臣议事。

  李辰也赫然在其列。

  因为他昨天晚上就接到了景越帝临时口谕,要求他今天上朝议事。

  李辰坐在右首的锦墩之上,对面处坐着的则是卫王梁宇。

  此刻,孙太师正和宰相徐阳还有枢密院副使王梧正拿着策书,当庭奏事,所奏之事,就是进驻中原的那批吏治文官与防务武官,包括下辖军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