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军警确实控制了附近的一切,包括临街的窗口,高度戒备,因为那三个人都是当世坐在权力塔尖上的人。
“不觉得这里恢弘雄伟吗?英国也很想这样设计,但这是不可能的。”乔治五世不无遗憾地说道:“伦敦建城太早了,那时人们脑子里没装这些东西。”
“这就是后发优势,不过,国情不一样,英国没必要学习。”戈辉淡淡地说道。
“听说,你的新奉天,设计同样恢弘雄伟,尤其是超级环,设想大胆,前卫。”阿斯奎斯说道:“你打算超越华盛顿是吗?”
“美国是我们的榜样和目标,向美国学习,把北方特区建设成像美国这样的地方。”戈辉直接说道:“新奉天足够大,而且是从零开始,就像一张白纸,可以肆意涂抹,大胆设计。”
“北方特区也是你的画板,可以让你肆意涂抹,我说的对吗?”阿斯奎斯说道。
“首相阁下想说什么?直接说吧!我听着呢!”戈辉知道,散步的正题马上揭晓。
“北方特区的建设,非要留下德的烙印吗?”阿斯奎斯问道:“这一点,英国也能帮忙,而且能做的更好。”
“英国也能帮忙?”戈辉扭头看了一眼阿斯奎斯,继续说道:“德国正在做的,英国也能做吗?”
“当然,相比德国,英国更有实力。”阿斯奎斯肯定地说道:“英国的百年积累,技术底蕴,是很多后进国家无法想象的。”
“我想要英国最新的造舰技术,最先进了蒸汽轮机技术。”戈辉直接提条件:“首相阁下觉得这应该算是浓墨重彩的两笔了吧!”
阿斯奎斯猜到戈辉会狮子大张口,没想到,直接开始做梦,简直是天方夜谭。阿斯奎斯不接话,让戈辉自己琢磨,英国可不是谁都能拿捏的。
“德国人向我开放了造舰技术,全部的造舰技术,你让我如何拒绝。”戈辉说道。
阿斯奎斯直接摇头,他突然觉得戈辉撒谎张口就来,这个太不靠谱了,他扭头看了一眼乔治五世,轻轻撇嘴。
“我们还是好好看风景吧!华盛顿的方尖碑就在前面。”戈辉自顾自的加快了脚步。
乔治五世可不认为戈辉在撒谎,他给阿斯奎斯一个口型——这可能是真的。
阿斯奎斯开始大胆假设,如果这是真的,德国为什么要这么做?德国想要什么?禁卫军又能给德国什么?结盟?欧洲真的太远了,根本帮不上德国。不,绝无可能,德国人还没蠢到这一步,根本不可能开放造舰技术。可是,戈辉为什么要这样说?为了骗取英国的好处?这怎么可能?
想不通,就不想了,阿斯奎斯直接说道:“将军阁下,和德国走的越来越近了,是要站队吗?很多时候,路走错了,选错了人群,后边会很麻烦,甚至危险。”
“别绕弯,直接说。”戈辉的目光一直盯着越来越近的华盛顿方尖碑,边走边说:“站不站队,禁卫军有自己的考量,利益最大化是我的目标,这和站在哪一方没关系。”
“将军阁下认为,怎么才算利益最大化?”乔治五世插话道:“当下局势诡谲,这么早的下注,将军难道能看到结果吗?”
戈辉当然知道S1赛季的结果,但是经过他这么一搅和,S1赛季的结果,真的不好说了,唯一能肯定的是,能尽最大可能的为地球减负。
“我还是那句话,站不站队,禁卫军有自己的考量。”戈辉语气依然平淡,此时距离华盛顿方尖碑越来越近了,禁不住感叹道:“真的是太高了!方尖碑的设计简洁、美观、大方。”
乔治五世解释道:“方尖碑的设计,源于古埃及对太阳神的崇拜和法老权力的象征,其外形与功能,结合了宗教、政治、宇宙观等元素。”
三人终于来到华盛顿纪念碑前,他们还是在15号大街上,并未走到纪念碑前。
阿斯奎斯仰望着华盛顿纪念碑,饶有兴趣地问道:“如果是清国,会设计成什么样子?”
“我们有自己的宗教、政治和宇宙观,肯定不会设计成方尖碑。”戈辉说道:“不过,眼前的华盛顿纪念碑,希腊神庙作底、埃及方尖碑在上的古典建筑的融合,真的很漂亮。”
戈辉赞叹完华盛顿纪念碑,继续说道:“禁卫军无意插手欧洲战事,也就和站队没有关系。只有利益,才是禁卫军的唯一选项,这也是我做决定的唯一选项。”
乔治五世和阿斯奎斯一左一右走在戈辉两侧,也在看着华盛顿的方尖碑。
“如果英国也愿意向禁卫军开放造舰技术,将军又会做何选择。”阿斯奎斯问道。
“英国不会这么做。”戈辉轻轻摇头,十分肯定地说道:“对你们来说,那些现在所谓的最先进的造舰技术,哪怕转身就落后了,对很多国家来说,依然优势明显,追赶需要时间和足够多的金钱。”
阿斯奎斯轻轻点,他说的确实只是个假设,有了爱丁堡公爵级装甲巡洋舰的先例,英国是不会轻易转让技术的。
阿斯奎斯特别强调了一下“如果”,然后继续说道:“英国向你开放了造舰技术,最新的蒸汽轮机技术,你会怎么做?”
“首相阁下,我们虽然是在散步,但这同样是两国双方在沟通问题。”戈辉认真地说道:“我们应该谈实际问题,虚假不存在的假设,没必要谈下去。”
阿斯奎斯抬手示意,继续向前走,再往前走就是波托马克河。
阿斯奎斯继续说道:“我让将军阁下为难了,对很多人来说,这确实很难抉择。”
“对我来说,这不难抉择。”戈辉轻轻摇头,然后说道:“即便你的假设成立,你觉得我,觉得北方特区,会违背契约精神吗?不会的,这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决不可以二选一。我接受德国的技术,也可以同时接受英国的技术。我不愿意谈,只是因为这样的假设毫无意义。”
“如果是真的呢?”阿斯奎欺问道。
戈辉淡淡一笑,说道:“你都说‘如果’了。”
“将军真的很务实啊!”乔治暗示戈辉太固执。
戈辉根本无所谓,也不接话,一边走,一边看着晚霞铺满了半边天空。
阿斯奎斯突然很认真地说道:“英国决定加大投资将军的北方特区,希望将军能给予便利。”
“非常欢迎!”戈辉直接同意:“只要遵守北方特区的法律,该有的便利一个不少,和特区企业享受同等待遇,绝不歧视。”
“英国会尽快派代表沟通合作事宜。”阿斯奎斯说道。
事实上,加大投资北方特区,全面接触拉拢北方特区高层,深度影响北方特区,是英国一九零九年最新国策。华盛顿峰会接触戈辉,看反应,如果顺利,立即派人具体沟通,尽快确定合作意向。
“北方特区一直是开放的,向全世界张开怀抱。”戈辉认真地说道。
三人一直走到波托马克河岸边,看着静静流淌的河水。
乔治五世说道:“波托马克河长约459公里,流经华盛顿,为包括华盛顿在内的地区提供饮用水,华盛顿众多纪念建筑都建在波托马克河畔。”
“听说新奉天也有一条大河穿城而过,同样做了精心的设计。”乔治五世问道。
“当然,我们在规划新奉天的时候,就深度借鉴了华盛顿,只是没把政府核心放在浑河沿岩,更多的强调了商业属性。”戈辉说道:“沿岸是创造财富的地方,被政府机构占据是巨大的浪费。北方寒冷,赚钱不易,我们必须一切向钱看。”
“一切向钱看?”乔治五世重复道:“赚钱那么重要吗?宗教、文化、历史,哪一个不比赚钱重要?”
“有了钱,宗教、文化、历史才能传承,才能更加辉煌灿烂。”戈辉说道:“只有让人吃饱饭,有闲钱,才有时间想别的,比如宗教、文化、历史,所以经济发展,重于一切。”
乔治五世和阿斯奎斯轻轻点头,因为戈辉说的确实挑不出毛病。英国重视宗教、文化、历史,但这些都需要钱,需要很多钱,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
“那么,将军认为,怎么样才能更快更好的发展经济?”阿斯奎斯问道。
“如何发展经济?”戈辉轻轻摇头,说道:“这个没有准确的答案,对处于发展初期的北方特区来说,坚定不移地发展工业化,就是在发展经济。”
4月19日上午的会议议题就是——如何发展经济?世界经济的困局。
当前的世界经济举步维艰,美国和欧洲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如何走出困境?世界局势变得愈发不稳定,也都是因为经济问题,但凡能过得去,也不会有这么多纷争。
主持会议的美国总统威廉-塔夫脱,提议让戈辉讲一讲北方特区是如何发展经济的?是如何从纯农业地区,发展成今天的工业化程度?
“国情不一样,民族不一样,国际环境不一样,所处的地理位置不一样,地底下埋着多少东西不一样,北方特区的经验不具普遍性,我的经验你们学不来。”戈辉直接说道:“北方特区走到今天,是很多因素共同促成的,这个过程你们复制不了。每个国家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找适合的发展道路。比如倭国派女性去东南亚工作赚外汇,这就是在探索自己的道路。”
桂太郎觉得这是公然侮辱,但人家只是说去工作,没说什么。他当然知道日本女性去东南亚,从事什么工作。(电影《望乡》说的就是这个事情。)
“同时,长期规划和坚持执行也非常重要,你们能做到吗?你们能为了一个长期目标,甘愿承受委屈和不断的被质疑吗?”戈辉大声问在座的所有人,见没人接话,继续说道:“就拿我用12亿银圆,相当于两年的财政收入,买四艘军舰的例子,我敢这么做,你们敢吗?”
在座的二十八人,二十七人不吱声,他们确实不敢,谁敢拿两年的财政收入这么干?除非是疯子,在他们看来,戈辉就是疯子。
戈辉继续说道:“改善经济情况,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没有,只是大家不想尝试罢了,或者选择性忽视了。那就是停止军备竞赛,减少军事投入,摒除戒心。把更多的钱花在科技创新和改善民生方面,加强国际合作,取长补短,互利共赢。走出去,请进来,让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主动寻找财富,请有实力的外国企业进来,搅动自身市场,让一潭死水活起来。”
戈辉最后灵魂一问:“你们有谁能这样做?”
二十八人的闭门会场,鸦雀无声,停止军备竞赛?减少军事投入?开什么玩笑!我停止建造军舰了,他偷偷建造怎么办?
“我能这样做!”戈辉大声的告诉在座的二十七人:“我欢迎你们来我的北方特区投资,只要你们遵守我的法律,我保护你们的权益不受损害,赚到的钱,可以安全带走。我还可以向你们保证,北方特区至少在未来的三五十年内,和平稳定,高速发展。不论外部有多大的风浪,都不会吹进北方特区,禁卫军有实力将任何麻烦挡在边境之外。”
戈辉的话,掷地有声,除了戈辉以外的二十七人,集体震惊了。好大的魄力啊!就不怕外国企业霸占了你们的市场?
戈辉当然不怕,北方特区有一张负面清单,上面列满了禁止进入的行业,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都是把握在自己手中的,外国企业只能选择负面清单以外的。
戈辉告诉在座的所有人:“关起门来搞建设,苦练内功的时代结束了(阴阳美国),必须加强合作,互通有无,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靠自己单打独斗,累死你也改变不了命运。特别是没有资源,没有技术,没资金的国家,更需要寻求国际合作。”
戈辉的话,很多人反思之后,多个国家觉得戈辉就是在说自己。尤其是倭国,桂太郎觉得戈辉这是在说日本。
可是,话又说回来,列强的钱是那么好要的吗?哪个列强会让你白占便宜,不从你身上剥层皮下来,列强就不能称之为列强。所以,和列强合作,更像是与虎谋皮,吃亏的肯定是自己。不请列强进来,自己虽然日子不好过,但起码还能活很久。一旦请列强进来,一个弄不好,就可能直接死掉。
戈辉看到在坐的非欧美国家,基本没有反应,列强是洪水猛兽,能不放进来,尽量不要放进来。
欧美国家确实是在认真思考,思考对北方特区投资的可行性。戈辉说的有道理,确实应该走出去,而北方特区确实是一个合适的去处,那里的经济蓬勃发展,人口大量涌入,有更多的机会。
欧美国家很快回应了戈辉的提议,几乎都表示愿意去北方特区看看。
戈辉欢迎他们来北方特区看看,并告诉他们,世界是在交流中进步的。北方特区愿意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加深理解,增加互信,一起发展世界经济,共创美好未来。
今天全天的会议都在讨论如何发展经济,而戈辉因为蒸蒸日上的特区经济,成为了会议的焦点。不像是在开会,更像是在答记者问。
戈辉的回答,言简意赅,切中要害,让他们有种原来如此的感觉。特别是“实事求是”和“发展能解决一切问题”的观点,让欧美国家耳目一新。很简单的道理,他们也经常在用,但是却没有这样总结出来。
晚上,和威廉二世、标洛首相一起共进晚餐时,标洛问道:“你这么自信吗?三五十年和平?挡在边境之外?你是不是以为别人都不发展了?把这么多狼请进来,小心自己的小命不保。”
“禁卫军或许无法走出太远攻击别人,但是守住家园完全没有问题。在整个东亚大陆,北方特区没有对手,现在没有,以后也不会有。”戈辉问道:“倭国外债累累,如果不想赖账,就得永世为奴。如果敢赖账,就得被英法美围殴,然后赔更多的钱,继续为奴。”
戈辉撕下一块面包塞进嘴里,慢慢地咀嚼,没有等到标洛的下文,于是继续道:“整个亚洲,除了北边那头北极熊,还有倭国,还有谁能挑战禁卫军?等北方特区全面实现工业化,他们就只剩下远远的看一眼,我那愈发朦胧的项背了。”
威廉二世轻轻摇头,轻叹道:“你什么时候染上吹牛的毛病了?”
“这不是吹牛,这是自信,对特区人民的自信,对特区地下矿藏的自信。”戈辉纠正道。
标洛感叹道:“你居然一家独大了!未来超过德国也不是不可能啊!”
戈辉立即谦虚道:“追上德国可能性不大,但是笑傲亚洲是完全没问题的。”其实,戈辉心中想的是,超过德国算什么,追上美国都问题不大。
标洛坚持道:“不说别的,光凭你们地下埋着的煤、铁矿石、石油,更不要说你们还有不受束缚的海洋,超过德国指日可待。”
“是啊!”威廉二世也感叹:“你认为很平常的东西,确是德国奢求而不得的。”
“所以我这里是德国的退路,如果德国不敢保证在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中赢到最后,那就要把退路想好了,为重新爬起来提前做好准备。”戈辉认真地说道:“任何时候都要留好退路,有备,无患。”
“你觉得德国会败?”威廉二世不悦道:“以德国目前的实力……”他说到后面,没有说下去,因为他自己也不自信。
“我没说德国会败,但是德国必须认识到,德国的对手不只是英法两国,还有美国。想想美国的经济实力,工业产能。”戈辉最后问道:“陛下认为德国真的能赢到最后吗?”
威廉二世和标洛一起沉默
戈辉继续说道:“奥匈陆军战力太差,甚至可以说,他们的战术还停留在拿破伦时代,他们帮不了德国。再说左右摇摆的意大人,连非洲土着都打不过,你们还指望他能帮你们吗?以他们摇摆的性格,你觉得他们能坚持到最后吗?”
“照你这么说,德国只能孤军奋战了?”标洛不服道。
“至少要有孤军奋战,四面皆敌的心理准备,真到那个时候,德国还能坚持多久?”戈辉严肃地说道:“所以,从现在开始,如果战争非打不可,德国就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不觉得这里恢弘雄伟吗?英国也很想这样设计,但这是不可能的。”乔治五世不无遗憾地说道:“伦敦建城太早了,那时人们脑子里没装这些东西。”
“这就是后发优势,不过,国情不一样,英国没必要学习。”戈辉淡淡地说道。
“听说,你的新奉天,设计同样恢弘雄伟,尤其是超级环,设想大胆,前卫。”阿斯奎斯说道:“你打算超越华盛顿是吗?”
“美国是我们的榜样和目标,向美国学习,把北方特区建设成像美国这样的地方。”戈辉直接说道:“新奉天足够大,而且是从零开始,就像一张白纸,可以肆意涂抹,大胆设计。”
“北方特区也是你的画板,可以让你肆意涂抹,我说的对吗?”阿斯奎斯说道。
“首相阁下想说什么?直接说吧!我听着呢!”戈辉知道,散步的正题马上揭晓。
“北方特区的建设,非要留下德的烙印吗?”阿斯奎斯问道:“这一点,英国也能帮忙,而且能做的更好。”
“英国也能帮忙?”戈辉扭头看了一眼阿斯奎斯,继续说道:“德国正在做的,英国也能做吗?”
“当然,相比德国,英国更有实力。”阿斯奎斯肯定地说道:“英国的百年积累,技术底蕴,是很多后进国家无法想象的。”
“我想要英国最新的造舰技术,最先进了蒸汽轮机技术。”戈辉直接提条件:“首相阁下觉得这应该算是浓墨重彩的两笔了吧!”
阿斯奎斯猜到戈辉会狮子大张口,没想到,直接开始做梦,简直是天方夜谭。阿斯奎斯不接话,让戈辉自己琢磨,英国可不是谁都能拿捏的。
“德国人向我开放了造舰技术,全部的造舰技术,你让我如何拒绝。”戈辉说道。
阿斯奎斯直接摇头,他突然觉得戈辉撒谎张口就来,这个太不靠谱了,他扭头看了一眼乔治五世,轻轻撇嘴。
“我们还是好好看风景吧!华盛顿的方尖碑就在前面。”戈辉自顾自的加快了脚步。
乔治五世可不认为戈辉在撒谎,他给阿斯奎斯一个口型——这可能是真的。
阿斯奎斯开始大胆假设,如果这是真的,德国为什么要这么做?德国想要什么?禁卫军又能给德国什么?结盟?欧洲真的太远了,根本帮不上德国。不,绝无可能,德国人还没蠢到这一步,根本不可能开放造舰技术。可是,戈辉为什么要这样说?为了骗取英国的好处?这怎么可能?
想不通,就不想了,阿斯奎斯直接说道:“将军阁下,和德国走的越来越近了,是要站队吗?很多时候,路走错了,选错了人群,后边会很麻烦,甚至危险。”
“别绕弯,直接说。”戈辉的目光一直盯着越来越近的华盛顿方尖碑,边走边说:“站不站队,禁卫军有自己的考量,利益最大化是我的目标,这和站在哪一方没关系。”
“将军阁下认为,怎么才算利益最大化?”乔治五世插话道:“当下局势诡谲,这么早的下注,将军难道能看到结果吗?”
戈辉当然知道S1赛季的结果,但是经过他这么一搅和,S1赛季的结果,真的不好说了,唯一能肯定的是,能尽最大可能的为地球减负。
“我还是那句话,站不站队,禁卫军有自己的考量。”戈辉语气依然平淡,此时距离华盛顿方尖碑越来越近了,禁不住感叹道:“真的是太高了!方尖碑的设计简洁、美观、大方。”
乔治五世解释道:“方尖碑的设计,源于古埃及对太阳神的崇拜和法老权力的象征,其外形与功能,结合了宗教、政治、宇宙观等元素。”
三人终于来到华盛顿纪念碑前,他们还是在15号大街上,并未走到纪念碑前。
阿斯奎斯仰望着华盛顿纪念碑,饶有兴趣地问道:“如果是清国,会设计成什么样子?”
“我们有自己的宗教、政治和宇宙观,肯定不会设计成方尖碑。”戈辉说道:“不过,眼前的华盛顿纪念碑,希腊神庙作底、埃及方尖碑在上的古典建筑的融合,真的很漂亮。”
戈辉赞叹完华盛顿纪念碑,继续说道:“禁卫军无意插手欧洲战事,也就和站队没有关系。只有利益,才是禁卫军的唯一选项,这也是我做决定的唯一选项。”
乔治五世和阿斯奎斯一左一右走在戈辉两侧,也在看着华盛顿的方尖碑。
“如果英国也愿意向禁卫军开放造舰技术,将军又会做何选择。”阿斯奎斯问道。
“英国不会这么做。”戈辉轻轻摇头,十分肯定地说道:“对你们来说,那些现在所谓的最先进的造舰技术,哪怕转身就落后了,对很多国家来说,依然优势明显,追赶需要时间和足够多的金钱。”
阿斯奎斯轻轻点,他说的确实只是个假设,有了爱丁堡公爵级装甲巡洋舰的先例,英国是不会轻易转让技术的。
阿斯奎斯特别强调了一下“如果”,然后继续说道:“英国向你开放了造舰技术,最新的蒸汽轮机技术,你会怎么做?”
“首相阁下,我们虽然是在散步,但这同样是两国双方在沟通问题。”戈辉认真地说道:“我们应该谈实际问题,虚假不存在的假设,没必要谈下去。”
阿斯奎斯抬手示意,继续向前走,再往前走就是波托马克河。
阿斯奎斯继续说道:“我让将军阁下为难了,对很多人来说,这确实很难抉择。”
“对我来说,这不难抉择。”戈辉轻轻摇头,然后说道:“即便你的假设成立,你觉得我,觉得北方特区,会违背契约精神吗?不会的,这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决不可以二选一。我接受德国的技术,也可以同时接受英国的技术。我不愿意谈,只是因为这样的假设毫无意义。”
“如果是真的呢?”阿斯奎欺问道。
戈辉淡淡一笑,说道:“你都说‘如果’了。”
“将军真的很务实啊!”乔治暗示戈辉太固执。
戈辉根本无所谓,也不接话,一边走,一边看着晚霞铺满了半边天空。
阿斯奎斯突然很认真地说道:“英国决定加大投资将军的北方特区,希望将军能给予便利。”
“非常欢迎!”戈辉直接同意:“只要遵守北方特区的法律,该有的便利一个不少,和特区企业享受同等待遇,绝不歧视。”
“英国会尽快派代表沟通合作事宜。”阿斯奎斯说道。
事实上,加大投资北方特区,全面接触拉拢北方特区高层,深度影响北方特区,是英国一九零九年最新国策。华盛顿峰会接触戈辉,看反应,如果顺利,立即派人具体沟通,尽快确定合作意向。
“北方特区一直是开放的,向全世界张开怀抱。”戈辉认真地说道。
三人一直走到波托马克河岸边,看着静静流淌的河水。
乔治五世说道:“波托马克河长约459公里,流经华盛顿,为包括华盛顿在内的地区提供饮用水,华盛顿众多纪念建筑都建在波托马克河畔。”
“听说新奉天也有一条大河穿城而过,同样做了精心的设计。”乔治五世问道。
“当然,我们在规划新奉天的时候,就深度借鉴了华盛顿,只是没把政府核心放在浑河沿岩,更多的强调了商业属性。”戈辉说道:“沿岸是创造财富的地方,被政府机构占据是巨大的浪费。北方寒冷,赚钱不易,我们必须一切向钱看。”
“一切向钱看?”乔治五世重复道:“赚钱那么重要吗?宗教、文化、历史,哪一个不比赚钱重要?”
“有了钱,宗教、文化、历史才能传承,才能更加辉煌灿烂。”戈辉说道:“只有让人吃饱饭,有闲钱,才有时间想别的,比如宗教、文化、历史,所以经济发展,重于一切。”
乔治五世和阿斯奎斯轻轻点头,因为戈辉说的确实挑不出毛病。英国重视宗教、文化、历史,但这些都需要钱,需要很多钱,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
“那么,将军认为,怎么样才能更快更好的发展经济?”阿斯奎斯问道。
“如何发展经济?”戈辉轻轻摇头,说道:“这个没有准确的答案,对处于发展初期的北方特区来说,坚定不移地发展工业化,就是在发展经济。”
4月19日上午的会议议题就是——如何发展经济?世界经济的困局。
当前的世界经济举步维艰,美国和欧洲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如何走出困境?世界局势变得愈发不稳定,也都是因为经济问题,但凡能过得去,也不会有这么多纷争。
主持会议的美国总统威廉-塔夫脱,提议让戈辉讲一讲北方特区是如何发展经济的?是如何从纯农业地区,发展成今天的工业化程度?
“国情不一样,民族不一样,国际环境不一样,所处的地理位置不一样,地底下埋着多少东西不一样,北方特区的经验不具普遍性,我的经验你们学不来。”戈辉直接说道:“北方特区走到今天,是很多因素共同促成的,这个过程你们复制不了。每个国家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找适合的发展道路。比如倭国派女性去东南亚工作赚外汇,这就是在探索自己的道路。”
桂太郎觉得这是公然侮辱,但人家只是说去工作,没说什么。他当然知道日本女性去东南亚,从事什么工作。(电影《望乡》说的就是这个事情。)
“同时,长期规划和坚持执行也非常重要,你们能做到吗?你们能为了一个长期目标,甘愿承受委屈和不断的被质疑吗?”戈辉大声问在座的所有人,见没人接话,继续说道:“就拿我用12亿银圆,相当于两年的财政收入,买四艘军舰的例子,我敢这么做,你们敢吗?”
在座的二十八人,二十七人不吱声,他们确实不敢,谁敢拿两年的财政收入这么干?除非是疯子,在他们看来,戈辉就是疯子。
戈辉继续说道:“改善经济情况,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没有,只是大家不想尝试罢了,或者选择性忽视了。那就是停止军备竞赛,减少军事投入,摒除戒心。把更多的钱花在科技创新和改善民生方面,加强国际合作,取长补短,互利共赢。走出去,请进来,让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主动寻找财富,请有实力的外国企业进来,搅动自身市场,让一潭死水活起来。”
戈辉最后灵魂一问:“你们有谁能这样做?”
二十八人的闭门会场,鸦雀无声,停止军备竞赛?减少军事投入?开什么玩笑!我停止建造军舰了,他偷偷建造怎么办?
“我能这样做!”戈辉大声的告诉在座的二十七人:“我欢迎你们来我的北方特区投资,只要你们遵守我的法律,我保护你们的权益不受损害,赚到的钱,可以安全带走。我还可以向你们保证,北方特区至少在未来的三五十年内,和平稳定,高速发展。不论外部有多大的风浪,都不会吹进北方特区,禁卫军有实力将任何麻烦挡在边境之外。”
戈辉的话,掷地有声,除了戈辉以外的二十七人,集体震惊了。好大的魄力啊!就不怕外国企业霸占了你们的市场?
戈辉当然不怕,北方特区有一张负面清单,上面列满了禁止进入的行业,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都是把握在自己手中的,外国企业只能选择负面清单以外的。
戈辉告诉在座的所有人:“关起门来搞建设,苦练内功的时代结束了(阴阳美国),必须加强合作,互通有无,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靠自己单打独斗,累死你也改变不了命运。特别是没有资源,没有技术,没资金的国家,更需要寻求国际合作。”
戈辉的话,很多人反思之后,多个国家觉得戈辉就是在说自己。尤其是倭国,桂太郎觉得戈辉这是在说日本。
可是,话又说回来,列强的钱是那么好要的吗?哪个列强会让你白占便宜,不从你身上剥层皮下来,列强就不能称之为列强。所以,和列强合作,更像是与虎谋皮,吃亏的肯定是自己。不请列强进来,自己虽然日子不好过,但起码还能活很久。一旦请列强进来,一个弄不好,就可能直接死掉。
戈辉看到在坐的非欧美国家,基本没有反应,列强是洪水猛兽,能不放进来,尽量不要放进来。
欧美国家确实是在认真思考,思考对北方特区投资的可行性。戈辉说的有道理,确实应该走出去,而北方特区确实是一个合适的去处,那里的经济蓬勃发展,人口大量涌入,有更多的机会。
欧美国家很快回应了戈辉的提议,几乎都表示愿意去北方特区看看。
戈辉欢迎他们来北方特区看看,并告诉他们,世界是在交流中进步的。北方特区愿意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加深理解,增加互信,一起发展世界经济,共创美好未来。
今天全天的会议都在讨论如何发展经济,而戈辉因为蒸蒸日上的特区经济,成为了会议的焦点。不像是在开会,更像是在答记者问。
戈辉的回答,言简意赅,切中要害,让他们有种原来如此的感觉。特别是“实事求是”和“发展能解决一切问题”的观点,让欧美国家耳目一新。很简单的道理,他们也经常在用,但是却没有这样总结出来。
晚上,和威廉二世、标洛首相一起共进晚餐时,标洛问道:“你这么自信吗?三五十年和平?挡在边境之外?你是不是以为别人都不发展了?把这么多狼请进来,小心自己的小命不保。”
“禁卫军或许无法走出太远攻击别人,但是守住家园完全没有问题。在整个东亚大陆,北方特区没有对手,现在没有,以后也不会有。”戈辉问道:“倭国外债累累,如果不想赖账,就得永世为奴。如果敢赖账,就得被英法美围殴,然后赔更多的钱,继续为奴。”
戈辉撕下一块面包塞进嘴里,慢慢地咀嚼,没有等到标洛的下文,于是继续道:“整个亚洲,除了北边那头北极熊,还有倭国,还有谁能挑战禁卫军?等北方特区全面实现工业化,他们就只剩下远远的看一眼,我那愈发朦胧的项背了。”
威廉二世轻轻摇头,轻叹道:“你什么时候染上吹牛的毛病了?”
“这不是吹牛,这是自信,对特区人民的自信,对特区地下矿藏的自信。”戈辉纠正道。
标洛感叹道:“你居然一家独大了!未来超过德国也不是不可能啊!”
戈辉立即谦虚道:“追上德国可能性不大,但是笑傲亚洲是完全没问题的。”其实,戈辉心中想的是,超过德国算什么,追上美国都问题不大。
标洛坚持道:“不说别的,光凭你们地下埋着的煤、铁矿石、石油,更不要说你们还有不受束缚的海洋,超过德国指日可待。”
“是啊!”威廉二世也感叹:“你认为很平常的东西,确是德国奢求而不得的。”
“所以我这里是德国的退路,如果德国不敢保证在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中赢到最后,那就要把退路想好了,为重新爬起来提前做好准备。”戈辉认真地说道:“任何时候都要留好退路,有备,无患。”
“你觉得德国会败?”威廉二世不悦道:“以德国目前的实力……”他说到后面,没有说下去,因为他自己也不自信。
“我没说德国会败,但是德国必须认识到,德国的对手不只是英法两国,还有美国。想想美国的经济实力,工业产能。”戈辉最后问道:“陛下认为德国真的能赢到最后吗?”
威廉二世和标洛一起沉默
戈辉继续说道:“奥匈陆军战力太差,甚至可以说,他们的战术还停留在拿破伦时代,他们帮不了德国。再说左右摇摆的意大人,连非洲土着都打不过,你们还指望他能帮你们吗?以他们摇摆的性格,你觉得他们能坚持到最后吗?”
“照你这么说,德国只能孤军奋战了?”标洛不服道。
“至少要有孤军奋战,四面皆敌的心理准备,真到那个时候,德国还能坚持多久?”戈辉严肃地说道:“所以,从现在开始,如果战争非打不可,德国就要做好最坏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