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落定-《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讨论许久,最终还是由李杰拍板,夏州党项的部落首领们仍然留在本土,配合大宋的官员维稳。

  有他们配合,治理起来无疑会更加方便一点。

  当然,党项境内的军事力量,是必须要解散的。

  削除军事力量,若是放在汉人治下的领地,肯定要难办一些。

  然而,夏州党项是游牧民族,常备的军事力量并不多。

  游牧民族绝大多数都是全民皆兵,闲时牧马的部落成年男子,到了战时背上刀箭就是战兵。

  遇到战事,临时征调,才是常态。

  其实,李杰这样安排也是有另外一层用意的。

  叛乱什么的,他一点也不担心。

  当大宋的兵士驻扎后,仅凭党项人那点三瓜两枣,根本无力与宋军对抗。

  叛乱?

  有人叛乱的话,正好可以来一个杀鸡儆猴!

  ……

  ……

  ……

  一周后。

  大定府。

  少年天子耶律宗真,面无表情的接受了大宋提出的无理要求。

  然而,谁也不知道他那平静的外表下,隐藏了怎样的滔天怒意!

  他恨!

  恨那个生了他的人!

  如果不是生母萧耨斤,大辽又怎么落到今日的田地?

  如果不是萧耨斤,宋军岂会无端攻入大定府?

  此前,大宋虽然也攻打了西京道,但攻伐那边地域时,大宋是以收回燕云十六州的名义发兵的。

  尽管这个理由牵强了一些。

  因为宋朝是承袭后周而来的,而早在后晋之时,幽云之地就纳入了辽国的版图。

  但奈何形势比人强,纵使大宋有着牵强附会之嫌,辽国也只能含泪忍下。

  可攻伐西京和攻伐中京,性质却是截然不同。

  中京道,从始至终都是位于契丹的统治之下,哪怕往前追朔百年,此地也是他们游牧民族的地盘。

  和中原王朝,半点关系也无。

  依照传统的儒家理念,大宋攻伐中京道,是无礼之举。

  信奉礼教的大宋,怎会无端进攻大辽本土?

  结果,萧耨斤给了大宋一个绝佳的借口。

  现在好了,大宋以赔偿军费的名义,向辽国索要了辽国境内最精华的一片区域。

  耶律宗真虽然年轻,但他并没有准备讨价还价。

  因为,没必要。

  什么军费,都是借口。

  大宋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拓土!

  看看国书中的措辞就能明白,大宋要自己去帝号,改称王号,同时还要向大宋称臣。

  良久。

  调整好情绪的耶律宗真,缓缓起身,然后朝着晏殊行了一礼。

  “回天使,上国的条件,小王都能答应。”

  “不过,有一点希望天使可以成全。”

  “小王希望母亲能够留在小王身边,如此也方便小王尽孝。”

  耶律宗真说的情真意切,任谁听着都会觉得,他是一个大孝子。

  但,他的心里却不是这么想的。

  大辽沦落至今,萧耨斤至少要负大半的责任!

  倘若不是萧耨斤和他争权夺利,即使兵败,他也不至于被俘。

  因此,萧耨斤必须要留在契丹境内,他还得好好尽孝呢。

  听到这话,晏殊面露难色。

  看到这一幕,耶律宗真的心顿时凉了一半。

  接下来的发展正如他所料,只见晏殊微微一叹,不好意思道。

  “抱歉,迎萧王后入宋,乃是陛下之意,本使无权置喙。”

  “额。”

  话音刚落,耶律宗真的脑海中忽然生出了一个极为荒唐的念头。

  难不成大宋天子想当他的后爹?

  这……

  恍然间,耶律宗真想起了一个古早时期的传言。

  大宋太宗似乎强抢了南唐后主李煜的国后,此事,耶律宗真一直是当做谣言看待的。

  但现在看来。

  也许,当真有几分可能。

  当今大宋天子乃是太宗之孙,龙生龙,凤生凤,或许,大宋天子是想效彷其祖?

  耶律宗真之所以这么想,也不是全然没有道理的。

  他的生母萧耨斤生的极为美艳,尽管萧耨斤生了两男两女,但年纪并不大,今年不过三十多岁。

  常年的养尊处优,萧耨斤虽然三十多,可看起来就像是二十多岁,风韵犹存。

  另一边,晏殊看到耶律宗真脸色阴晴不定的样子,聪明如他,立刻猜到了耶律宗真的心思。

  其实,不止是耶律宗真这么想,晏殊自己也曾经如此想过。

  萧后的美艳,即便是远在几千里之外的汴梁,他也是有所耳闻的。

  官家想见一见,或者将其充入后宫,也不是不能理解。

  当然。

  晏殊只敢想一想。

  官家到底为何诏萧后入汴梁,谁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谁也不敢说,谁也不敢问。

  “既然是陛下之意,小王自然遵从。”

  许久。

  耶律宗真低下了头颅,应下了这一条极为‘屈辱’的条件。

  别看他年纪不大,但多年的斗争经验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势弱事,必须得隐忍。

  “请天使回奏陛下,小王愿世世代代为我大宋放牧。”

  几乎是同一时间。

  大宋的另外一个使节团队,也达到了目的地兴州。

  得知天使抵达,李德明早早就率领一众部落首领,于城外二十里处恭迎天使。

  一看到使节的车队,李德明立刻大手一挥,随着他的一声令下,身后鼓乐齐鸣。

  “臣德明,叩见天使!”

  “祝我大宋天子,万岁万岁万万岁!”

  听到李德明喊出的口号,正使富弼不由感到一阵无奈。

  这都是什么啊?

  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宋可不兴这个。

  虽然万岁之说,古已有之,但陛下却不是很喜欢旁人高呼‘万岁’。

  李德明的功课,确实是做了,但也只是做了一点。

  “许王,且先起身。”

  摇头归摇头,富弼还是依礼将李德明扶了起来。

  他口中的许王,正是朝廷对李德明的新封号,上一任首封许王的不是旁人,正是吴越王钱俶。

  至于,更上一任,则是太宗次子,恭孝太子赵元僖。

  赐封许王,既能提醒李德明,让他最好像吴越王钱俶一样,规规矩矩的,如此至少能保个富贵。

  同时,也可以彰显大宋对李德明的重视。

  许王,可是太宗的次子,真宗的嫡亲哥哥用过的封号,你李德明能够继承许王的封号,简直是八辈子修来的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