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军的马蹄踏在血泥里,溅起的红浆糊在银甲上,像给亮闪闪的铠甲镶了道丑边。
银甲将领王将军的手按在刀柄上,指节泛白,谢明砚那句“户部尚书脱不了干系”像根刺,扎得他心口发紧。
他身后的士兵们开始窃窃私语,有个满脸风霜的老兵突然扯了扯同伴的衣角:“俺听说……去年冬营的粮草,就是李嵩那伙人送的,掺了一半沙土。”
“住嘴!”王将军低喝,却没回头。谢明砚正站在共耘碑前,晨光从他身后照过来,把身影拉得老长,像要把整个望胡坡都护在影子里。那本染血的账本在他怀里鼓出个角,像块烧红的烙铁。
李嵩在桃树上挣得更凶了,破布从嘴里滑出来,嘶喊得嗓子都劈了:“王彪!你敢不听令?我姐夫要是怪罪下来,你全家都得掉脑袋!”他往镇北军士兵堆里瞅,突然盯上个个头矮壮的汉子,“狗子!你忘了去年我给你的五十两银子?快杀了谢明砚!”
被点名的矮壮士兵缩了缩脖子,手里的长枪差点掉在地上。王将军猛地回头瞪他,眼神冷得像冰:“谁再敢私通李嵩,军法处置!”
谢明砚趁机往前迈了半步,声音在肃杀的空气里荡开:“王将军,你带镇北军守边境,是为了护百姓,还是为了护贪官?”他从怀里掏出账本,高高举起,血浸的纸页在风里哗哗响,“这里记着李嵩每年用黑盐换的兵器,一半给黑风帮祸乱望胡坡,另一半……”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镇北军的粮车,“怕就是送到你们军营,充作‘私械’了吧?”
“你胡说!”王将军的刀“噌”地抽出寸许,寒光刺得人眼睛疼。可他身后的士兵们却炸开了锅,有个年轻士兵突然喊:“俺爹就是黑风帮害死的!去年抢粮的匪徒,用的就是这种带辽字的弯刀!”他举着自己的佩刀,刀鞘上果然刻着个模糊的“辽”字,与李嵩账本里记的“辽式弯刀”分毫不差。
“反了!都反了!”李嵩的脸紫得像猪肝,突然往怀里掏,摸出个金光闪闪的牌子往地上摔,“这是户部尚书的令牌!见牌如见官!你们敢抗令?”
令牌落地的瞬间,那个满脸风霜的老兵突然往前一步,弯腰捡起令牌,用袖子擦了擦上面的泥,突然冷笑:“这令牌是假的。”他指着牌角的花纹,“真令牌的龙纹是五爪,这是四爪,顶多是个伪造的百户牌。”
王将军的脸“唰”地白了。谢明砚心里透亮——这老兵怕是早就察觉不对,故意站出来递台阶。他趁热打铁,往账本上指:“这里还记着,去年镇北军的‘额外军饷’,是从关外商号‘盛隆号’支的,而这商号,正是耶律洪的产业。”
“通敌!”有个士兵突然喊出声,手里的长枪“当”地拄在地上,“将军!不能再助纣为虐了!”
王将军的手从刀柄上挪开,指腹在甲胄上蹭了蹭,蹭掉片干血。他往共耘碑上的“共心”二字看,桃花泥被风吹掉大半,露出底下深褐的血痕,像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他。“谢大人,”他突然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末将……愿听差遣。”
镇北军的士兵们愣了愣,随即有大半跟着下马,枪尖齐刷刷地转向李嵩。那个被点名的矮壮士兵脸涨得通红,突然往李嵩腿上踹了一脚:“狗东西!还敢骗俺!”
李嵩彻底瘫了,像堆烂泥挂在桃树上,嘴里喃喃着:“不可能……不可能……”
谢明砚刚松了口气,就见王将军突然抬头,眼神里带着探究:“谢大人,您既不是寻常书生,又能识得辽式兵器、辨得令牌真伪……”他顿了顿,目光落在谢明砚马靴的龙纹令牌上——刚才弯腰时,他瞥见了那抹暗金,“您到底是……”
“俺知道!”小姑娘突然举着枣木马鞭跑过来,鞭梢的干桃花扫过谢明砚的手背,“谢大人是望胡坡的守护神!就像共耘碑一样!”她把狼头佩往谢明砚手里塞,“娘说,好人都有光,谢大人的光比太阳还亮!”
谢明砚接过佩玉,指尖触到小姑娘掌心的薄茧——那是磨箭头磨出来的。他往王将军笑了笑,把话题岔开:“当务之急,是把李嵩和账本送京,查清户部尚书的罪。王将军,你敢不敢跟我走一趟?”
王将军刚要应声,就见远处官道上尘烟滚滚,比镇北军来时有过之无不及。牧仁又爬上桃树,这次的声音带着惊惶:“是……是京城来的禁军!打着‘奉旨拿人’的旗号!”
谢明砚的心猛地一沉。李嵩的姐夫动作这么快?还是说……京城那边,早就有人等着收网?他往怀里的账本摸了摸,突然摸到张硬纸——是刚才翻账本时掉出来的,折得方方正正,上面用朱砂画着个奇怪的符号,像个“北”字,旁边点着三个黑点。
“这是……”谢明砚还没琢磨透,小姑娘突然指着禁军旗号下的人影,小脸上满是恐惧,“是钦差!那个带佛珠的!他怎么来了?”
王将军的脸色也变了:“钦差怎么会跟禁军一起?按规矩,他该在巡抚府候命才对!”
风突然变得又急又冷,吹得共耘碑上的桃花泥全掉了,露出鲜红的“共心”二字,像在滴血。谢明砚握紧狼头佩,突然明白李嵩只是颗棋子,真正的网,从京城铺到了望胡坡,现在要收网了。
而他这颗藏在网里的“闲子”,怕是要被当成鱼,一起捞走了。
银甲将领王将军的手按在刀柄上,指节泛白,谢明砚那句“户部尚书脱不了干系”像根刺,扎得他心口发紧。
他身后的士兵们开始窃窃私语,有个满脸风霜的老兵突然扯了扯同伴的衣角:“俺听说……去年冬营的粮草,就是李嵩那伙人送的,掺了一半沙土。”
“住嘴!”王将军低喝,却没回头。谢明砚正站在共耘碑前,晨光从他身后照过来,把身影拉得老长,像要把整个望胡坡都护在影子里。那本染血的账本在他怀里鼓出个角,像块烧红的烙铁。
李嵩在桃树上挣得更凶了,破布从嘴里滑出来,嘶喊得嗓子都劈了:“王彪!你敢不听令?我姐夫要是怪罪下来,你全家都得掉脑袋!”他往镇北军士兵堆里瞅,突然盯上个个头矮壮的汉子,“狗子!你忘了去年我给你的五十两银子?快杀了谢明砚!”
被点名的矮壮士兵缩了缩脖子,手里的长枪差点掉在地上。王将军猛地回头瞪他,眼神冷得像冰:“谁再敢私通李嵩,军法处置!”
谢明砚趁机往前迈了半步,声音在肃杀的空气里荡开:“王将军,你带镇北军守边境,是为了护百姓,还是为了护贪官?”他从怀里掏出账本,高高举起,血浸的纸页在风里哗哗响,“这里记着李嵩每年用黑盐换的兵器,一半给黑风帮祸乱望胡坡,另一半……”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镇北军的粮车,“怕就是送到你们军营,充作‘私械’了吧?”
“你胡说!”王将军的刀“噌”地抽出寸许,寒光刺得人眼睛疼。可他身后的士兵们却炸开了锅,有个年轻士兵突然喊:“俺爹就是黑风帮害死的!去年抢粮的匪徒,用的就是这种带辽字的弯刀!”他举着自己的佩刀,刀鞘上果然刻着个模糊的“辽”字,与李嵩账本里记的“辽式弯刀”分毫不差。
“反了!都反了!”李嵩的脸紫得像猪肝,突然往怀里掏,摸出个金光闪闪的牌子往地上摔,“这是户部尚书的令牌!见牌如见官!你们敢抗令?”
令牌落地的瞬间,那个满脸风霜的老兵突然往前一步,弯腰捡起令牌,用袖子擦了擦上面的泥,突然冷笑:“这令牌是假的。”他指着牌角的花纹,“真令牌的龙纹是五爪,这是四爪,顶多是个伪造的百户牌。”
王将军的脸“唰”地白了。谢明砚心里透亮——这老兵怕是早就察觉不对,故意站出来递台阶。他趁热打铁,往账本上指:“这里还记着,去年镇北军的‘额外军饷’,是从关外商号‘盛隆号’支的,而这商号,正是耶律洪的产业。”
“通敌!”有个士兵突然喊出声,手里的长枪“当”地拄在地上,“将军!不能再助纣为虐了!”
王将军的手从刀柄上挪开,指腹在甲胄上蹭了蹭,蹭掉片干血。他往共耘碑上的“共心”二字看,桃花泥被风吹掉大半,露出底下深褐的血痕,像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他。“谢大人,”他突然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末将……愿听差遣。”
镇北军的士兵们愣了愣,随即有大半跟着下马,枪尖齐刷刷地转向李嵩。那个被点名的矮壮士兵脸涨得通红,突然往李嵩腿上踹了一脚:“狗东西!还敢骗俺!”
李嵩彻底瘫了,像堆烂泥挂在桃树上,嘴里喃喃着:“不可能……不可能……”
谢明砚刚松了口气,就见王将军突然抬头,眼神里带着探究:“谢大人,您既不是寻常书生,又能识得辽式兵器、辨得令牌真伪……”他顿了顿,目光落在谢明砚马靴的龙纹令牌上——刚才弯腰时,他瞥见了那抹暗金,“您到底是……”
“俺知道!”小姑娘突然举着枣木马鞭跑过来,鞭梢的干桃花扫过谢明砚的手背,“谢大人是望胡坡的守护神!就像共耘碑一样!”她把狼头佩往谢明砚手里塞,“娘说,好人都有光,谢大人的光比太阳还亮!”
谢明砚接过佩玉,指尖触到小姑娘掌心的薄茧——那是磨箭头磨出来的。他往王将军笑了笑,把话题岔开:“当务之急,是把李嵩和账本送京,查清户部尚书的罪。王将军,你敢不敢跟我走一趟?”
王将军刚要应声,就见远处官道上尘烟滚滚,比镇北军来时有过之无不及。牧仁又爬上桃树,这次的声音带着惊惶:“是……是京城来的禁军!打着‘奉旨拿人’的旗号!”
谢明砚的心猛地一沉。李嵩的姐夫动作这么快?还是说……京城那边,早就有人等着收网?他往怀里的账本摸了摸,突然摸到张硬纸——是刚才翻账本时掉出来的,折得方方正正,上面用朱砂画着个奇怪的符号,像个“北”字,旁边点着三个黑点。
“这是……”谢明砚还没琢磨透,小姑娘突然指着禁军旗号下的人影,小脸上满是恐惧,“是钦差!那个带佛珠的!他怎么来了?”
王将军的脸色也变了:“钦差怎么会跟禁军一起?按规矩,他该在巡抚府候命才对!”
风突然变得又急又冷,吹得共耘碑上的桃花泥全掉了,露出鲜红的“共心”二字,像在滴血。谢明砚握紧狼头佩,突然明白李嵩只是颗棋子,真正的网,从京城铺到了望胡坡,现在要收网了。
而他这颗藏在网里的“闲子”,怕是要被当成鱼,一起捞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