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笼罩着康复中心的玻璃幕墙,崔灿灿踩着满地银杏叶走进办公室,羽绒服口袋里还揣着没吃完的包子。桌上的台历被风吹得哗啦作响,提醒她今天是阳阳第八周评估的日子。
"崔老师!"护士长小王抱着一摞病历本追上来,"二楼感统室的平衡木螺丝松了,家长投诉说孩子差点摔着。"
崔灿灿摘下围巾就往楼上跑,羊毛围巾在空中划出一道浅咖色的弧线。感统室里,几个孩子正围着歪斜的平衡木叽叽喳喳,家长们皱着眉站在警戒线外。她蹲下身子检查支架,冰凉的金属边缘硌得指尖生疼,抬头时却露出温和的笑:"小朋友们看,这是给平衡木做体检呢!"
维修师傅赶来时,崔灿灿已经用彩色胶带在地面贴出临时训练路线。阳阳缩在妈妈身后,却偷偷盯着她手中的彩虹胶带,粉色运动鞋尖在地板上蹭来蹭去。崔灿灿撕下一段绿色胶带:"小火车要沿着轨道跑,谁愿意当司机呀?"
评估室的挂钟指向十点,阳阳在妈妈的安抚下终于肯坐在软垫上。崔灿灿特意换上印着星星图案的白大褂,口袋里装着阳阳最爱的草莓味口喷。"今天我们玩个新游戏哦。"她变魔术般掏出会发光的弹力球,"小球说,它只喜欢听特别的声音。"
阳阳的指甲掐进掌心,眼睛盯着跳动的小球。崔灿灿把球轻轻滚向他,自己先夸张地"啊——"了一声,声音拖着长长的尾音。小球撞到阳阳鞋尖时,男孩突然发出含糊的"呜"声,像被踩住尾巴的小猫。
"太棒了!小球听到你的声音就会跳舞!"崔灿灿兴奋地鼓掌,阳阳母亲却突然捂住嘴,泪水顺着指缝滑落。年轻康复师悄悄把纸巾递过去,余光瞥见评估单向好的趋势,胸口那团紧绷的棉花终于松了些。
午休时,崔灿灿在食堂遇到抱着教案啃三明治的阳阳。康复师的马尾有些凌乱,蓝色衬衫第二颗纽扣歪扣着,显然是匆忙间的杰作。"崔姐,我想设计个多感官联动方案。"她咽下嘴里的食物,笔记本上画满奇形怪状的示意图,"比如用不同材质的布料对应不同发音,触觉刺激和语言训练结合......"
崔灿灿往她碗里夹了块红烧肉:"想法很新颖,但要注意特殊儿童的敏感阈值。"她想起上周被毛绒玩具吓到崩溃的自闭症女孩,"还记得小雨吗?我们当时用丝绸布料代替绒毛,反而取得了突破。"
暮色降临时,崔灿灿在档案室翻找资料。泛黄的文件堆里突然掉出张褪色的合照,照片里扎着双马尾的女孩正蹲在地上和孩子互动,背后的康复中心招牌还写着旧名字。那是六年前的自己,眼神青涩却充满热忱。
"崔老师,我改好了方案!"阳阳抱着文件夹冲进来,发梢沾着几片银杏叶,"我加了音乐节拍器辅助,还有这个——"她掏出个自制的触觉板,上面粘着贝壳、砂纸、毛绒等材料,"每个区域对应不同的韵母发音。"
崔灿灿的手指抚过凹凸不平的板面,突然摸到某个角落刻着小小的"Y"。她抬头时,发现阳阳正紧张地咬着嘴唇,年轻康复师耳尖通红:"我知道可能太幼稚了,但是......"
"这是我见过最有温度的教具。"崔灿灿把触觉板小心收好,窗外的月亮不知何时爬上树梢,"明天我们就试试,不过要先做脱敏测试。"
接下来的日子里,康复中心的走廊时常响起奇特的声音。有时是轻快的节拍器叮咚,有时是布料摩擦的沙沙声,混合着孩子们含糊不清的发音,谱成一首特别的成长之歌。崔灿灿发现阳阳开始主动观察其他孩子的训练,会在休息时悄悄模仿她安抚哭闹孩子的动作。
冬至那天,康复中心组织包饺子活动。崔灿灿戴着印有卡通图案的围裙,手把手教孩子们捏出歪歪扭扭的饺子。阳阳突然拽了拽她的衣角,递来个捏得像小老鼠的面团,用极小的声音说:"老...鼠。"
整个厨房瞬间安静下来。阳阳母亲颤抖着举起手机录像,泪珠砸在案板上。崔灿灿蹲下身子,看见男孩耳朵通红,却努力重复着:"老...鼠,小...老鼠。"
"太了不起了!"崔灿灿把阳阳轻轻搂进怀里,闻到他衣服上淡淡的皂角香。周围的孩子和家长自发鼓起掌来,掌声中夹杂着此起彼伏的"小老鼠",像春天里破土而出的嫩芽。
深夜的办公室,崔灿灿对着电脑整理阳阳的进步报告。屏幕光映在她眼底,映出那些熬过的夜、流过的汗,还有此刻嘴角藏不住的笑意。档案柜最顶层又多了个金色标签,这次是属于阳阳的成长纪念。
新年钟声敲响时,崔灿灿站在康复中心的露台上。远处的烟花在夜空绽放,照亮玻璃幕墙上孩子们的涂鸦。手机在口袋里震动,家长群跳出九十九 的消息,阳阳母亲发来段视频:男孩穿着红色毛衣,正对着镜头清晰地说:"新年快乐,崔老师!"
泪水突然模糊了视线。崔灿灿仰头看着漫天烟火,想起六年前那个在档案堆里迷茫的自己,想起阳阳第一次主动击掌时颤抖的指尖,想起无数个与星辰作伴的夜晚。康复之路从不是坦途,但那些微小的进步,就像夜空中永不熄灭的星光,指引着他们继续前行。
晨雾又起时,崔灿灿带着新一批实习康复师走进训练室。阳光穿过彩色玻璃,在地面投下斑斓的光影。她拿起阳阳设计的触觉板,对着年轻的面孔露出熟悉的笑容:"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星星,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属于他们的发光方式。"
窗外的银杏树枝条在风中轻轻摇曳,枝头已冒出嫩绿的新芽。康复中心的走廊里,新的故事正在晨光中悄然生长。
喜欢沟壑出路
"崔老师!"护士长小王抱着一摞病历本追上来,"二楼感统室的平衡木螺丝松了,家长投诉说孩子差点摔着。"
崔灿灿摘下围巾就往楼上跑,羊毛围巾在空中划出一道浅咖色的弧线。感统室里,几个孩子正围着歪斜的平衡木叽叽喳喳,家长们皱着眉站在警戒线外。她蹲下身子检查支架,冰凉的金属边缘硌得指尖生疼,抬头时却露出温和的笑:"小朋友们看,这是给平衡木做体检呢!"
维修师傅赶来时,崔灿灿已经用彩色胶带在地面贴出临时训练路线。阳阳缩在妈妈身后,却偷偷盯着她手中的彩虹胶带,粉色运动鞋尖在地板上蹭来蹭去。崔灿灿撕下一段绿色胶带:"小火车要沿着轨道跑,谁愿意当司机呀?"
评估室的挂钟指向十点,阳阳在妈妈的安抚下终于肯坐在软垫上。崔灿灿特意换上印着星星图案的白大褂,口袋里装着阳阳最爱的草莓味口喷。"今天我们玩个新游戏哦。"她变魔术般掏出会发光的弹力球,"小球说,它只喜欢听特别的声音。"
阳阳的指甲掐进掌心,眼睛盯着跳动的小球。崔灿灿把球轻轻滚向他,自己先夸张地"啊——"了一声,声音拖着长长的尾音。小球撞到阳阳鞋尖时,男孩突然发出含糊的"呜"声,像被踩住尾巴的小猫。
"太棒了!小球听到你的声音就会跳舞!"崔灿灿兴奋地鼓掌,阳阳母亲却突然捂住嘴,泪水顺着指缝滑落。年轻康复师悄悄把纸巾递过去,余光瞥见评估单向好的趋势,胸口那团紧绷的棉花终于松了些。
午休时,崔灿灿在食堂遇到抱着教案啃三明治的阳阳。康复师的马尾有些凌乱,蓝色衬衫第二颗纽扣歪扣着,显然是匆忙间的杰作。"崔姐,我想设计个多感官联动方案。"她咽下嘴里的食物,笔记本上画满奇形怪状的示意图,"比如用不同材质的布料对应不同发音,触觉刺激和语言训练结合......"
崔灿灿往她碗里夹了块红烧肉:"想法很新颖,但要注意特殊儿童的敏感阈值。"她想起上周被毛绒玩具吓到崩溃的自闭症女孩,"还记得小雨吗?我们当时用丝绸布料代替绒毛,反而取得了突破。"
暮色降临时,崔灿灿在档案室翻找资料。泛黄的文件堆里突然掉出张褪色的合照,照片里扎着双马尾的女孩正蹲在地上和孩子互动,背后的康复中心招牌还写着旧名字。那是六年前的自己,眼神青涩却充满热忱。
"崔老师,我改好了方案!"阳阳抱着文件夹冲进来,发梢沾着几片银杏叶,"我加了音乐节拍器辅助,还有这个——"她掏出个自制的触觉板,上面粘着贝壳、砂纸、毛绒等材料,"每个区域对应不同的韵母发音。"
崔灿灿的手指抚过凹凸不平的板面,突然摸到某个角落刻着小小的"Y"。她抬头时,发现阳阳正紧张地咬着嘴唇,年轻康复师耳尖通红:"我知道可能太幼稚了,但是......"
"这是我见过最有温度的教具。"崔灿灿把触觉板小心收好,窗外的月亮不知何时爬上树梢,"明天我们就试试,不过要先做脱敏测试。"
接下来的日子里,康复中心的走廊时常响起奇特的声音。有时是轻快的节拍器叮咚,有时是布料摩擦的沙沙声,混合着孩子们含糊不清的发音,谱成一首特别的成长之歌。崔灿灿发现阳阳开始主动观察其他孩子的训练,会在休息时悄悄模仿她安抚哭闹孩子的动作。
冬至那天,康复中心组织包饺子活动。崔灿灿戴着印有卡通图案的围裙,手把手教孩子们捏出歪歪扭扭的饺子。阳阳突然拽了拽她的衣角,递来个捏得像小老鼠的面团,用极小的声音说:"老...鼠。"
整个厨房瞬间安静下来。阳阳母亲颤抖着举起手机录像,泪珠砸在案板上。崔灿灿蹲下身子,看见男孩耳朵通红,却努力重复着:"老...鼠,小...老鼠。"
"太了不起了!"崔灿灿把阳阳轻轻搂进怀里,闻到他衣服上淡淡的皂角香。周围的孩子和家长自发鼓起掌来,掌声中夹杂着此起彼伏的"小老鼠",像春天里破土而出的嫩芽。
深夜的办公室,崔灿灿对着电脑整理阳阳的进步报告。屏幕光映在她眼底,映出那些熬过的夜、流过的汗,还有此刻嘴角藏不住的笑意。档案柜最顶层又多了个金色标签,这次是属于阳阳的成长纪念。
新年钟声敲响时,崔灿灿站在康复中心的露台上。远处的烟花在夜空绽放,照亮玻璃幕墙上孩子们的涂鸦。手机在口袋里震动,家长群跳出九十九 的消息,阳阳母亲发来段视频:男孩穿着红色毛衣,正对着镜头清晰地说:"新年快乐,崔老师!"
泪水突然模糊了视线。崔灿灿仰头看着漫天烟火,想起六年前那个在档案堆里迷茫的自己,想起阳阳第一次主动击掌时颤抖的指尖,想起无数个与星辰作伴的夜晚。康复之路从不是坦途,但那些微小的进步,就像夜空中永不熄灭的星光,指引着他们继续前行。
晨雾又起时,崔灿灿带着新一批实习康复师走进训练室。阳光穿过彩色玻璃,在地面投下斑斓的光影。她拿起阳阳设计的触觉板,对着年轻的面孔露出熟悉的笑容:"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星星,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属于他们的发光方式。"
窗外的银杏树枝条在风中轻轻摇曳,枝头已冒出嫩绿的新芽。康复中心的走廊里,新的故事正在晨光中悄然生长。
喜欢沟壑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