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切换(1)-《落魄练习生逆袭超级偶像》

  ?我们现在听到的真的是他本人吗?

  ?什么情况?祝恩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

  ?我才意识到,好久没听祝恩唱歌了。

  ?对啊,现在想想,他过去两周都在说唱。

  ?我觉得他以前从没这么唱过。

  希恩也忍不住更专注地听了起来,尤其是当祝恩拉长副歌最后那个高音时。

  他们曾一起演唱过《父亲》,那时他就不得不承认,祝恩的嗓音很出色,是那种一听就会被吸引的声音。

  希恩一直认为,祝恩的原声简直就是个外挂。

  拥有这种音色的人,无需太多技巧就能轻松脱颖而出。

  但这类嗓音通常也有局限性。

  祝恩偏柔和、偏R&b风格的嗓音,原本并不适合那种需要高音爆发与清晰咬字的歌曲。

  可现在,他似乎打破了那个边界,自如地驾驭了整首歌的所有段落。

  这让希恩不禁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低估了祝恩嗓音的多样性。

  与此同时,刚完成演出前奏的祝恩心里悄悄偷笑,看着观众一个个张大嘴巴。

  就连举着其他组合灯牌的粉丝,也用炽热目光望向他,这让他为自己的进步感到由衷骄傲。

  这份进步,确实离不开系统的SS级升级,但他也想给自己点个赞——如果没有和“魔法妈妈”一起上声乐课,他绝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这种飞跃。

  祝恩重新回到舞台中央,其他EVE成员也围了上来,齐声唱出歌曲的第一段歌词:

  ? “在浪潮的拥抱中,阳光亲吻海岸,

  生命在水中流转,永远渴望更多。

  如日升起,如潮涨起,

  紧握此刻,奔赴这炽热狂野的旅途。” ?

  他们的声音交织成完美和声,那种空灵圣洁的感觉仿佛让观众置身王宫,聆听天籁。

  这一段演出令人联想到专业合唱团——低音与男高音交织融合,互不遮掩。

  在这个舞台上,每一位成员都在发光发热,合力献上一场浑然天成的精彩演出。

  ? “月光之下,我们诉说回忆,

  在蔚蓝怀抱中,铭记不忘的往昔。

  我们共度的时光,被沙岸珍藏,

  我们的绿洲,永远热爱。” ?

  第一段结束,正当观众沉醉在合唱改编后的催眠节奏中,音乐突然剧变,仿佛一道冲击波瞬间席卷整个演播厅。

  那突如其来的变化连后台的选手都猛地一震。

  赛文下意识将手按在心口,努力平复呼吸。

  “搞什么啊?这也太突然了吧!”他惊呼。

  这位17岁的爱豆原本以为EVE会继续维持皇家合唱团风格,没想到空灵的背景音竟被强烈合成器节奏取代。

  不过,虽然变化激烈,却没有丝毫混乱之感。

  得益于祝恩与江仁的制作功力,这种从宁静到狂热的过渡堪称完美。

  就像王国在和平集会后,突然爆发战火。

  音乐节奏越发激烈,EVE在舞台上释放出风暴般的能量。

  他们从柔和的合唱切入高强度舞蹈,整齐的节奏与精准动作令人屏息。

  那是一场技巧与控制并存的表演,彻底震撼全场。

  他们高高跃起,尽管身高不同,膝盖却完美对齐。

  这一切,都是无数练习换来的成果。

  尤其是对祝恩来说,更是艰难。

  他一边还要应付演戏的新日程,但看着观众震惊的表情——一切都值了。

  ?我刚截了他们跳跃的图!膝盖真的在同一水平线上!你知道这有多难吗?

  ?他们就像一个人在跳舞!EVE每个人的舞风都不同,却配合得天衣无缝。

  ?我超爱“梦龙组合”,但这一场……太棒了。

  ?而且还没完!

  确实,还没完。

  随着风格再度切换,EVE毫不犹豫地送上了又一首杰作。

  强烈合成器节奏逐渐淡出,原始狂野的鼓点随之响起,仿佛一支摇滚乐队注入了这舞台新的野性与能量。

  副歌像火山爆发般炸裂而出。

  尽管刚完成高强度舞蹈,EVE却毫不费力地唱出副歌:

  ? “oh, oh, 绿洲

  oh, oh, 我的生命

  在水流交汇的地方……

  爱如大海般深邃无边。

  与朋友并肩,蓝天之下,

  在这片乐土,我找到了真正的归属。” ?

  他们继续舞蹈,但这次不再是刚刚那种激烈的扭动,而是充满摇滚张力的步伐,散发出资深乐队般的自信与魅力。

  观众席开始有人站起身,跟着EVE节奏一起摇摆,情绪彻底被点燃。

  淳木眯起眼,看着眼前的舞台。

  他们已经呈现了三种截然不同的风格,但整场表演却依旧流畅得如同一体。

  而从头就认真观看的Rph3d,在副歌一响起那一刻就开始点头。

  “这节奏真不错。”雷克斯开口道。

  梓博抿了抿唇,最终也点了点头。

  虽然他不愿承认EVE的表现有多好,毕竟他和祝恩之间有旧账,但他也无法否认——这正是他最爱的编曲风格。

  与此同时,在“八度少年”的休息室里,翱乔猛地站起身,像是突然顿悟了什么。

  其他成员纷纷望向他,神情惊讶。

  “怎么了?”赛文疑惑地问。

  翱乔沉默了几秒,终于开口:

  “这首歌的第二部分……”

  成员们立刻屏气凝神。

  “我觉得,是在说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