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着,上官朋也快步走了过来,脸上带着担忧。他显然也是放心不下,匆匆扒了几口面条就赶了过来。
“刘东,情况怎么样?”上官朋人还没到跟前,声音先到了。
刘东赶紧把黄医生的话复述了一遍,着重强调了需要立刻转院到宁城309医院的紧迫性。
上官朋一听,眉头立刻锁紧了,他猛地一点头,语气斩钉截铁:“人命关天,耽误不得,刘东,你在这里照应一下,我和黄医生一起去见团首长,当面汇报,这事必须立刻定下来。”
两人不再多话,几乎是小跑着冲向团部的野战帐篷。帐篷里,团长正和几个参谋对着地图研究地形,气氛严肃。
听到哨兵的汇报后摆摆手说“让他们进来”。
黄医生两人在门口喊了声“报告。”,得到允许后,和上官朋一起快步走进。
上官朋“啪”地一个立正敬礼,语速快但清晰地汇报:“报告团长同志,金陵关系学院学员三大队七区队长上官朋报告,我队学员王小磊手术完毕,生命体征暂时稳定,但卫生院黄医生诊断,伤员有血气胸积液排除不彻底,有并发症风险,医疗条件有限,必须立刻转送宁城309医院进行后续治疗!请求团部支援。”
团长闻言,立刻从地图上抬起头,对旁边的黄医生说“黄医生,情况是这样的么?”
“团长,确实是这样的,咱这的设备太简陋,只是对伤员初步进行了治疗,必须立刻转院”。黄医生点了点头说道。
团长脸色凝重。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对身边的作战参谋下令:“情况紧急,立刻通知汽车班,派驾驶经验最丰富的老兵,马上护送伤员到宁城。要确保路途绝对安全、快速,卫生院黄医生亲自跟车,带上必要的药品和器械,全程监护,立刻去办。”
“是,团长”参谋领命,转身就冲出帐篷去传达命令。
团长安排完事项,,这才将目光重新投向上官朋,语气缓和了些,带着关切问道:“你们学员队这次也辛苦了,伤亡情况怎么样?下一步有什么打算和困难?要不是你们,这次真得让Y南这些越境过来的黄皮猴子得手了,我已经向上级汇报过了,必须给你们嘉奖。”
上官朋见团长问起,挺直了腰板,脸上露出一丝为难但坚定的神色:“报告团长!学员们……大部分都只是轻伤,身体没问题,精神头也还在。
就是……就是经过白天那一场折腾和风波,几乎所有学员的军装都刮破了、撕烂了,沾满了泥水血污,实在没法看了。我们这是出来拉练联训的,代表的是军校的形象,现在这个样子,恐怕……恐怕有碍观瞻,也影响后续训练。所以,请求团里能不能想办法,给我们解决一批军装?哪怕是旧的也行,先让大家穿得整齐一点!”
团长听完,目光扫过上官朋身上那确实已经破损不堪、满是污渍的军装,理解地点了点头。他沉吟了一下,随即跟旁边的一位少校说道:“听见没有?这事抓紧办!立刻清点一下库存,优先给学员们调配一批作训服和常服,尺码配全,尽快送到他们手里去,不能让我们未来的军官们穿着破衣服训练。”
“是,保证完成任务。”少校也立刻应声而去。
团长安排完这一切,才对着上官朋挥挥手:“好了,事情都安排了。你也赶紧回去,安抚学员,组织好队伍。晚上在这休整一晚上,调拨给你们两顶帐篷,伤员转院的事情你们不用担心,团里会负责到底。去吧!”
“是,谢谢团长。”上官朋立刻敬了个礼,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转身快步离开了团部。
上官朋赶回卫生院帐篷时,团里汽车连派来的卡车已经轰隆隆地发动着停在空地上,尾气在下午闷热的空气中弥漫开一股柴油味。
后车厢板已经放下,两名护士和学员们一起,小心翼翼地将担架往车上抬。
王小磊趴在担架上,整个后背都裹着厚厚的白色纱布,被绷带固定着,像一只离了水的、安静的白海豚。
黄医生在一旁指挥着:“慢点慢点,保持平稳,对,就这样,千万不能颠着他。”
麻药的效力还未完全消退,王小磊的意识漂浮在昏沉与清醒的边界。他脸颊侧贴着担架的帆布面,眼皮沉重地半耷拉着,露出些许涣散无神的目光。
“小磊。”上官朋唤了一声,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能穿透嘈杂的清晰。
王小磊的眼珠极其缓慢地转动了一下,似乎想寻找声音的来源,但那动作细微得几乎难以察觉。
上官朋立刻靠到担架旁,弯下腰,让自己的脸进入王小磊那有限的视野。他伸出手,轻轻地握住了他垂在担架边沿、略显冰凉且无力的手。
那只手微微动了一下,像是本能地想回握,却使不出丝毫力气。
“小磊,看着我,”上官朋的声音放得更缓,却异常沉稳,“团里已经安排好了,现在就送你去宁城309医院,最好的军医院。黄医生亲自跟着车去,一路上都会照看你。听着,什么都别想,你的任务现在就只有一个安心养伤,我们等你回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小磊微微捏了上官朋的手一下,随后黄医生和一名护士也上了车,后厢板关上,汽车一声长鸣开走了。
“区队长,我们下一步怎么办?”,刘东转过身望着上官明,而其他的学员也眼巴巴的看着他,吃过了饭,大家的精神状态还不错。
“先休息,下午部队上会给我们调两顶帐篷和一批军装,大家好好休息一下,先把要紧的事办好”,他对刘东眨了眨眼,刘东会意的点了点头。
傍晚的时候,团部承诺调拨的两顶野战帐篷和新军装终于送到了。帆布厚重,带着一股仓储的霉味和崭新的帆布味混合的气息。
学员们早已疲惫不堪,见到帐篷如同见到了救星,立刻七手八脚地忙碌起来。空旷的场地上很快响起了撑开支架、固定缆绳的叮当声和吆喝声。
晚饭已经吃过了,剩下的只有休息,困倦的学员早已进入了梦乡,而在帐篷里面,借着悬挂的马灯投下的一片昏黄光晕,一小圈人却毫无睡意。
门口已经放好了岗哨,上官朋、刘东、张小睿,还有另外两个骨干学员,围着那个提出“伪造介绍信”建议、名叫周涛的学员。
周涛坐在地上,手里拿着上官朋从炊事班顺来的大萝卜。萝卜已经被削出了一段方方正正、公章大小的坯子。
他另一只手里捏着一把小巧但锋利的刻刀——这是他平时刻木头、石头玩的工具,从未想过会派上这种用场。
他的神情专注无比,眉头紧紧锁着,额头上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用刀尖在萝卜光滑的断面上比划了无数次,虚悬着,勾勒着想象中的图案,却迟迟没有真正下刀。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周围的虫鸣似乎都变得格外清晰。上官朋看着他那副犹豫不决的样子,心里着急,忍不住压低声音催促:“周涛,怎么样?快刻啊,还等什么?”
周涛被他一催,手一抖,刀尖差点划偏。他抬起头,脸上不是为难,而是一种极大的窘迫和尴尬,在昏黄的灯光下看得分明。他抬手揉了揉自己的后脑勺,十分不好意思地、用几乎只有周围几人能听到的气声嗫嚅道:
“区队长……我……我没见过总参或者滇南军区那种级别的公章实物……甚至样板图都没看过。光知道是圆的,里头有五角星,还有字……可具体字号、字体间距、五角星的大小比例、边上那圈齿轮是怎么排的……我……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下刀啊。这胡乱刻出来,一眼就得被人识破,那不就全完了吗?”
他这话像一盆冷水,瞬间浇在了几个满怀期待的人头上。空气一下子凝固了。大家光想着技术上有人能刻,却完全忽略了最关键的信息差——没见过真章,一切都是空谈。伪造的前提,是你得知晓原物的精确模样。
“完蛋,黄摊子了,还得另想办法,此计不行,再想一计……”,一个学员嘟嘟囔囔的说道,剩下的人也都是垂头丧气的样子。
张小睿眼睛亮晶晶的,在昏黄的灯光下像浸在水里的黑葡萄,一眨不眨地看向刘东。
她的目光里没有其他人的沮丧,反而是一种近乎笃定的信任,仿佛眼前这个靠在背包上、脸上还带着伤的人是个无所不能的家伙。她什么都没说,但那种全然的期待比任何言语都有力。
她专注的凝视很快被旁边垂头丧气的几人看到。上官朋、周涛,还有另外两个骨干,顺着张小睿的视线,也齐齐地、带着最后一丝希望看向了刘东。
几道目光聚焦在他身上,无声地传递着同一个问题:“你呢?你肯定有办法,对不对?”
被这么多双眼睛盯着,尤其是张小睿那毫不掩饰的信赖,刘东有些不自在地揉了揉鼻子,嘴角扯出一个半是无奈半是痞气的笑:“都看我干嘛?我脸上又没刻着公章样板。”
“你脸上虽然没有刻着公章的样板,但我们相信你一定有办法,就像遇到特务时,我们都没有办法,而你却能掏出带有实弹的手枪”,张小睿一字一句地说道。
“噢,凑巧带了把枪,呵呵……”刘东没有办法解释枪的来历,只能呵呵一笑掩饰过去。
“那……你会不会想想办法?”张小睿认真的看着刘东,这里只有她知道刘东入伍多年,是个老兵。
“噢……要不我试试,我也不一定行”。
话虽这么说,但他的动作却没停。伸出手,从还有些发懵的周涛手里,接过了那方冰凉的萝卜块和那把小巧的刻刀。
他的手指触碰到刻刀木柄的瞬间,那种随意和懒散的神态忽然收敛了,一种难以言喻的专注和凝重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他甚至没有再多问一句细节,只是将萝卜块在掌心掂量了一下,又借着灯光仔细看了看平滑的截面。随后,在众人惊愕的注视下,他手腕微沉,刀尖精准地落下!
“唰——唰——”
刻刀划过萝卜纤维的声音轻微而迅疾,带着一种奇异的节奏感。他的动作很快,下刀果断,没有丝毫的犹豫和试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脆脆的萝卜碎屑簌簌落下,一个清晰的圆形轮廓和内部结构的雏形以惊人的速度呈现出来。
刚才还弥漫着失望气氛的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屏住呼吸,难以置信地看着刘东那双仿佛被施了魔法的手。
周涛更是张大了嘴巴,他比谁都清楚,没有样板能刻得这么快、这么肯定,除非……除非他早已将那图案的每一个细节,都烂熟于心。
他们哪里知道,作为情报口的特勤,刘东专门学习过一段时间的雕刻。而情报工作复杂多变,伪造证件什么的更是常事。
十几分钟后,刘东拿着萝卜印章左右看了看,又端详了一会问道“有没有印泥试一试看看”。
“还好,我带了”,上官朋急忙从挎包中拿出印泥。这几张介绍信和印泥还是他出发时临时起意带着的,没想到真派上用场了。
蘸好印泥,刘东端端正正的在介绍信下边用力按了按,随后拿开印章一看“华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 训练管理部”的印章跃然纸上。
“哇……好厉害啊刘东”,几个人惊叹的说道,眼里全是佩服的目光。
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饭的学员队告别团里的领导,排着整齐的队伍出了营区。
昨晚睡的好,今早吃的饱,又都穿上了崭新的军装,整个队伍士气特别高昂。
“区队长,我们直接奔红军的防区么?”陈默走在队伍的最前面问道。
“对,我们的时间有限,不能兜圈子了”,上官朋点头说道。
队伍沿着蜿蜒的土路行进,南方的日头越来越毒辣,汗水浸湿了崭新的军装。起初高昂的士气,随着一公里又一公里的寂静路途,渐渐被焦灼和疑惑取代。
视野里除了农田、山丘和偶尔掠过的飞鸟,再无他物,更别提红军防区的半点影子或声响。
上官朋眉头紧锁,不断对照着指北针,嘴里低声嘀咕着:“方向没错啊……按道理早该接触到他们的前沿哨了。”
陈默擦着额头的汗,语气有些发蔫:“区队长,这红军别是知道咱们要来,故意躲起来了吧?这都一上午了,十几公里出去了,跟走进了无人区一样。”
喜欢他从硝烟处走来
“刘东,情况怎么样?”上官朋人还没到跟前,声音先到了。
刘东赶紧把黄医生的话复述了一遍,着重强调了需要立刻转院到宁城309医院的紧迫性。
上官朋一听,眉头立刻锁紧了,他猛地一点头,语气斩钉截铁:“人命关天,耽误不得,刘东,你在这里照应一下,我和黄医生一起去见团首长,当面汇报,这事必须立刻定下来。”
两人不再多话,几乎是小跑着冲向团部的野战帐篷。帐篷里,团长正和几个参谋对着地图研究地形,气氛严肃。
听到哨兵的汇报后摆摆手说“让他们进来”。
黄医生两人在门口喊了声“报告。”,得到允许后,和上官朋一起快步走进。
上官朋“啪”地一个立正敬礼,语速快但清晰地汇报:“报告团长同志,金陵关系学院学员三大队七区队长上官朋报告,我队学员王小磊手术完毕,生命体征暂时稳定,但卫生院黄医生诊断,伤员有血气胸积液排除不彻底,有并发症风险,医疗条件有限,必须立刻转送宁城309医院进行后续治疗!请求团部支援。”
团长闻言,立刻从地图上抬起头,对旁边的黄医生说“黄医生,情况是这样的么?”
“团长,确实是这样的,咱这的设备太简陋,只是对伤员初步进行了治疗,必须立刻转院”。黄医生点了点头说道。
团长脸色凝重。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对身边的作战参谋下令:“情况紧急,立刻通知汽车班,派驾驶经验最丰富的老兵,马上护送伤员到宁城。要确保路途绝对安全、快速,卫生院黄医生亲自跟车,带上必要的药品和器械,全程监护,立刻去办。”
“是,团长”参谋领命,转身就冲出帐篷去传达命令。
团长安排完事项,,这才将目光重新投向上官朋,语气缓和了些,带着关切问道:“你们学员队这次也辛苦了,伤亡情况怎么样?下一步有什么打算和困难?要不是你们,这次真得让Y南这些越境过来的黄皮猴子得手了,我已经向上级汇报过了,必须给你们嘉奖。”
上官朋见团长问起,挺直了腰板,脸上露出一丝为难但坚定的神色:“报告团长!学员们……大部分都只是轻伤,身体没问题,精神头也还在。
就是……就是经过白天那一场折腾和风波,几乎所有学员的军装都刮破了、撕烂了,沾满了泥水血污,实在没法看了。我们这是出来拉练联训的,代表的是军校的形象,现在这个样子,恐怕……恐怕有碍观瞻,也影响后续训练。所以,请求团里能不能想办法,给我们解决一批军装?哪怕是旧的也行,先让大家穿得整齐一点!”
团长听完,目光扫过上官朋身上那确实已经破损不堪、满是污渍的军装,理解地点了点头。他沉吟了一下,随即跟旁边的一位少校说道:“听见没有?这事抓紧办!立刻清点一下库存,优先给学员们调配一批作训服和常服,尺码配全,尽快送到他们手里去,不能让我们未来的军官们穿着破衣服训练。”
“是,保证完成任务。”少校也立刻应声而去。
团长安排完这一切,才对着上官朋挥挥手:“好了,事情都安排了。你也赶紧回去,安抚学员,组织好队伍。晚上在这休整一晚上,调拨给你们两顶帐篷,伤员转院的事情你们不用担心,团里会负责到底。去吧!”
“是,谢谢团长。”上官朋立刻敬了个礼,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转身快步离开了团部。
上官朋赶回卫生院帐篷时,团里汽车连派来的卡车已经轰隆隆地发动着停在空地上,尾气在下午闷热的空气中弥漫开一股柴油味。
后车厢板已经放下,两名护士和学员们一起,小心翼翼地将担架往车上抬。
王小磊趴在担架上,整个后背都裹着厚厚的白色纱布,被绷带固定着,像一只离了水的、安静的白海豚。
黄医生在一旁指挥着:“慢点慢点,保持平稳,对,就这样,千万不能颠着他。”
麻药的效力还未完全消退,王小磊的意识漂浮在昏沉与清醒的边界。他脸颊侧贴着担架的帆布面,眼皮沉重地半耷拉着,露出些许涣散无神的目光。
“小磊。”上官朋唤了一声,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能穿透嘈杂的清晰。
王小磊的眼珠极其缓慢地转动了一下,似乎想寻找声音的来源,但那动作细微得几乎难以察觉。
上官朋立刻靠到担架旁,弯下腰,让自己的脸进入王小磊那有限的视野。他伸出手,轻轻地握住了他垂在担架边沿、略显冰凉且无力的手。
那只手微微动了一下,像是本能地想回握,却使不出丝毫力气。
“小磊,看着我,”上官朋的声音放得更缓,却异常沉稳,“团里已经安排好了,现在就送你去宁城309医院,最好的军医院。黄医生亲自跟着车去,一路上都会照看你。听着,什么都别想,你的任务现在就只有一个安心养伤,我们等你回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小磊微微捏了上官朋的手一下,随后黄医生和一名护士也上了车,后厢板关上,汽车一声长鸣开走了。
“区队长,我们下一步怎么办?”,刘东转过身望着上官明,而其他的学员也眼巴巴的看着他,吃过了饭,大家的精神状态还不错。
“先休息,下午部队上会给我们调两顶帐篷和一批军装,大家好好休息一下,先把要紧的事办好”,他对刘东眨了眨眼,刘东会意的点了点头。
傍晚的时候,团部承诺调拨的两顶野战帐篷和新军装终于送到了。帆布厚重,带着一股仓储的霉味和崭新的帆布味混合的气息。
学员们早已疲惫不堪,见到帐篷如同见到了救星,立刻七手八脚地忙碌起来。空旷的场地上很快响起了撑开支架、固定缆绳的叮当声和吆喝声。
晚饭已经吃过了,剩下的只有休息,困倦的学员早已进入了梦乡,而在帐篷里面,借着悬挂的马灯投下的一片昏黄光晕,一小圈人却毫无睡意。
门口已经放好了岗哨,上官朋、刘东、张小睿,还有另外两个骨干学员,围着那个提出“伪造介绍信”建议、名叫周涛的学员。
周涛坐在地上,手里拿着上官朋从炊事班顺来的大萝卜。萝卜已经被削出了一段方方正正、公章大小的坯子。
他另一只手里捏着一把小巧但锋利的刻刀——这是他平时刻木头、石头玩的工具,从未想过会派上这种用场。
他的神情专注无比,眉头紧紧锁着,额头上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用刀尖在萝卜光滑的断面上比划了无数次,虚悬着,勾勒着想象中的图案,却迟迟没有真正下刀。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周围的虫鸣似乎都变得格外清晰。上官朋看着他那副犹豫不决的样子,心里着急,忍不住压低声音催促:“周涛,怎么样?快刻啊,还等什么?”
周涛被他一催,手一抖,刀尖差点划偏。他抬起头,脸上不是为难,而是一种极大的窘迫和尴尬,在昏黄的灯光下看得分明。他抬手揉了揉自己的后脑勺,十分不好意思地、用几乎只有周围几人能听到的气声嗫嚅道:
“区队长……我……我没见过总参或者滇南军区那种级别的公章实物……甚至样板图都没看过。光知道是圆的,里头有五角星,还有字……可具体字号、字体间距、五角星的大小比例、边上那圈齿轮是怎么排的……我……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下刀啊。这胡乱刻出来,一眼就得被人识破,那不就全完了吗?”
他这话像一盆冷水,瞬间浇在了几个满怀期待的人头上。空气一下子凝固了。大家光想着技术上有人能刻,却完全忽略了最关键的信息差——没见过真章,一切都是空谈。伪造的前提,是你得知晓原物的精确模样。
“完蛋,黄摊子了,还得另想办法,此计不行,再想一计……”,一个学员嘟嘟囔囔的说道,剩下的人也都是垂头丧气的样子。
张小睿眼睛亮晶晶的,在昏黄的灯光下像浸在水里的黑葡萄,一眨不眨地看向刘东。
她的目光里没有其他人的沮丧,反而是一种近乎笃定的信任,仿佛眼前这个靠在背包上、脸上还带着伤的人是个无所不能的家伙。她什么都没说,但那种全然的期待比任何言语都有力。
她专注的凝视很快被旁边垂头丧气的几人看到。上官朋、周涛,还有另外两个骨干,顺着张小睿的视线,也齐齐地、带着最后一丝希望看向了刘东。
几道目光聚焦在他身上,无声地传递着同一个问题:“你呢?你肯定有办法,对不对?”
被这么多双眼睛盯着,尤其是张小睿那毫不掩饰的信赖,刘东有些不自在地揉了揉鼻子,嘴角扯出一个半是无奈半是痞气的笑:“都看我干嘛?我脸上又没刻着公章样板。”
“你脸上虽然没有刻着公章的样板,但我们相信你一定有办法,就像遇到特务时,我们都没有办法,而你却能掏出带有实弹的手枪”,张小睿一字一句地说道。
“噢,凑巧带了把枪,呵呵……”刘东没有办法解释枪的来历,只能呵呵一笑掩饰过去。
“那……你会不会想想办法?”张小睿认真的看着刘东,这里只有她知道刘东入伍多年,是个老兵。
“噢……要不我试试,我也不一定行”。
话虽这么说,但他的动作却没停。伸出手,从还有些发懵的周涛手里,接过了那方冰凉的萝卜块和那把小巧的刻刀。
他的手指触碰到刻刀木柄的瞬间,那种随意和懒散的神态忽然收敛了,一种难以言喻的专注和凝重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他甚至没有再多问一句细节,只是将萝卜块在掌心掂量了一下,又借着灯光仔细看了看平滑的截面。随后,在众人惊愕的注视下,他手腕微沉,刀尖精准地落下!
“唰——唰——”
刻刀划过萝卜纤维的声音轻微而迅疾,带着一种奇异的节奏感。他的动作很快,下刀果断,没有丝毫的犹豫和试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脆脆的萝卜碎屑簌簌落下,一个清晰的圆形轮廓和内部结构的雏形以惊人的速度呈现出来。
刚才还弥漫着失望气氛的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屏住呼吸,难以置信地看着刘东那双仿佛被施了魔法的手。
周涛更是张大了嘴巴,他比谁都清楚,没有样板能刻得这么快、这么肯定,除非……除非他早已将那图案的每一个细节,都烂熟于心。
他们哪里知道,作为情报口的特勤,刘东专门学习过一段时间的雕刻。而情报工作复杂多变,伪造证件什么的更是常事。
十几分钟后,刘东拿着萝卜印章左右看了看,又端详了一会问道“有没有印泥试一试看看”。
“还好,我带了”,上官朋急忙从挎包中拿出印泥。这几张介绍信和印泥还是他出发时临时起意带着的,没想到真派上用场了。
蘸好印泥,刘东端端正正的在介绍信下边用力按了按,随后拿开印章一看“华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 训练管理部”的印章跃然纸上。
“哇……好厉害啊刘东”,几个人惊叹的说道,眼里全是佩服的目光。
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饭的学员队告别团里的领导,排着整齐的队伍出了营区。
昨晚睡的好,今早吃的饱,又都穿上了崭新的军装,整个队伍士气特别高昂。
“区队长,我们直接奔红军的防区么?”陈默走在队伍的最前面问道。
“对,我们的时间有限,不能兜圈子了”,上官朋点头说道。
队伍沿着蜿蜒的土路行进,南方的日头越来越毒辣,汗水浸湿了崭新的军装。起初高昂的士气,随着一公里又一公里的寂静路途,渐渐被焦灼和疑惑取代。
视野里除了农田、山丘和偶尔掠过的飞鸟,再无他物,更别提红军防区的半点影子或声响。
上官朋眉头紧锁,不断对照着指北针,嘴里低声嘀咕着:“方向没错啊……按道理早该接触到他们的前沿哨了。”
陈默擦着额头的汗,语气有些发蔫:“区队长,这红军别是知道咱们要来,故意躲起来了吧?这都一上午了,十几公里出去了,跟走进了无人区一样。”
喜欢他从硝烟处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