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很荣幸做大明的狗-《我伪装修仙人,天幕忽悠古人》

  活到一百岁!?

  朱棣闻言当场就傻眼了。

  在古代,生活条件远不如现代优越。

  由于环境恶劣、卫生状况差、食物匮乏、疾病肆虐、战争频繁以及天灾人祸等多重因素的交织,古人的寿命相较于现代人要短得多。

  六十岁被称为花甲之年。

  而活到七十岁便已是古稀之年了。

  至于长命百岁!

  那不过是古人对长辈美好的祝愿罢了。

  在古代,能有一百岁高龄的人可谓是凤毛麟角。

  民间或许有人养生能活到一百岁。

  但是皇帝呢?

  作为最高掌权者要操心那么多事情,心力交瘁。

  唯一例外的也许就是南越王赵佗了,这货活过了一百岁,放在古代社会当真是个奇迹了。

  “活到一百岁!!”

  “这延寿丹也太好了吧!”

  “天呐!妒忌死朕了,凭什么啊,他是皇帝,朕也是皇帝,怎么没有修仙人送给朕一枚延寿丹啊!”

  “就算无法修仙,无法长生不老,但能活到一百岁,那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美事啊!!”

  “长命百岁,长命百岁……老夫今年才六十,老夫也想要长命百岁啊!老夫真的好想好想像年轻时候一样,再玩上几十年的小姑娘们,死也死在姑娘的身上……”

  “……”

  无数古人都眼馋着延寿丹。

  明朝。

  洪武时空。

  “什么?能要能活到一百岁的延寿丹?”

  “老四这个小子,运气也太好了吧,王也小道长竟舍得把这么一枚珍贵的丹药给他吃……”

  朱元璋羡慕了。

  长命百岁,几乎是每一个古人的美好愿景。

  马皇后、朱标等兄弟们,纷纷把羡慕妒忌的目光投向了老四朱棣。

  被大家的目光盯着打了一个激灵。

  朱棣赶紧对朱元璋说道。

  “父皇,若是我现在就能得到,我肯定立马就献给父皇。”

  “呵呵……”

  朱元璋闻言,干笑了两声:“还算你小子有孝心。”

  见朱元璋笑了,朱棣顿时松了口气,这个老头子可真不好哄啊,幸好他还能应付得过去。

  没想到——

  “不过你造反夺位就是不对。”

  爹……能别说了吗?

  朱棣听了这话,顿时就露出了一副苦瓜脸。

  ……

  天幕。

  “长命百岁的延寿丹,太珍贵了。”

  “朕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

  朱棣反应过来后。

  伸手抓住了那枚延寿丹,看着丹药安安静静的躺在自己的掌心上,就像看到了什么绝世珍宝,眼睛都舍不得挪开了。

  迁都北京、下西洋、吞并安南、北伐蒙古……

  他想做的事情很多,总想着一代人干完三代人的事情,可就是怕自己的寿命不够。

  偏偏儿子并不能让他满意。

  真怕等他死了。

  儿子朱高炽登基后,会把大明都城迁回到南京去,尽管他现在还活着,儿子不敢表露出这种心思,但他心里敞亮的很。

  若能活到一百岁,多活个几十年,他能办成的事情就更多了。

  “这是你应得的。”

  “你是我少数佩服的几个皇帝。”

  “我相信你有了足够的时间之后,未来应该能培养出一名优秀的继承者,不必再被眼前的儿子相争而烦恼……”

  王也淡淡的说道。

  不用明说,朱棣知道王也想表达什么。

  他已经是一名花甲之年的老人了。

  虽然他已经立了太子之位。

  但是……老二朱高煦心里并不服气。

  他还活着自然能压制老二的野心,可一旦哪天他驾崩了,说不定李唐皇室“兄友弟恭”的一幕,就要在他大明上演了。

  “你服下丹药,睡一觉,明天自会见效。”

  王也下逐客令:“去准备吧,此战,我会带领你们大明舰队直捣倭国京都。”

  “那朕就不打扰道长修炼了。”

  话毕。

  朱棣手拿着丹药,恭恭敬敬的退了出去,两扇大门自动关闭。

  见到朱棣那张老脸遏制不住的兴奋,贴身太监马云躬身凑近。

  “皇上……”

  “走,今晚朕要单独休息。”

  朱棣有点迫不及待了。

  他要回去服用这枚延寿丹,好好睡一觉,看看明天起来是不是变得年轻一些,起码精神状态应该会变好吧。

  只要自己能活的更久,就不用考虑着传位的事情了。

  还好他的儿子们不知道。

  否则——恐怕连觉都睡不好了。

  原本日盼夜盼,想着朱棣死了就可以继位了。

  没想到吧!

  朱棣要活到100岁,这还得了!?

  有考虑过儿子们的感受吗?

  若按照原本历史上的寿命。

  太子朱高炽、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包括最年轻的太孙朱瞻基,儿孙四人都会被朱棣给熬死。

  ……

  李氏朝鲜王国。

  “什么?大明朝要进攻倭国?”

  “回报王上,此事千真万确,大明已经在动员军队船队了。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明皇帝有旨意,要我们朝鲜王国也要出力,派出足够分量的战船和水军,协助大明。”

  “并且明确了消息,大明皇帝这次要亲自率军亲征倭国。”

  “倭人,这一次是完蛋了!”

  “太好了,思密达!”

  听了大臣们的汇报。

  国王李裪当即欣喜若狂。

  自从李成桂取代高丽自立为王后,从此一边倒认大明为宗主国。

  而李成桂将所拟国号方案“朝鲜”,乃箕子所建古国之名,并且上奏明太祖朱元璋裁定。

  最终,朱元璋拍板选取新国号为“朝鲜”,理由:“东夷之号,惟朝鲜之称美,且其来远,可以本其名而祖之。体天牧民,永昌后嗣。”

  此后历代国王均由大明册封。

  朝鲜在国家制度、年号使用、科举制度等方面全面效仿明朝,甚至采用朱子理学作为官方哲学。 ?

  明朝为大中华。

  而李氏朝鲜自称小中华。

  “太好了,太好了!!”

  “那些卑鄙无耻,不服王化的倭人,本王早就看他们不顺眼了,这一次,大明天朝上国百万天兵出征,倭人必定灭国。”

  “我们朝鲜一定要全力配合大明,但凡大明皇帝有任何吩咐,我们都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做好。”

  国王李裪狂热的说道。

  何止是他……这个时候,这个国家,无论朝堂还是民间,无论国王还是百姓,所有人都一致认为——

  能够做大明的狗就是最大的荣幸!

  喜欢我伪装修仙人,天幕忽悠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