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尽人事-《如何拯救德意志》

  “呼……”听着话筒中的话,汉斯长长地叹了口气,“如果那是英国的意思,那我明白了。不过,还请记住这一点,麦克唐纳首相——我可是明确发出过警告的。”

  咔哒。

  “看来,跟英国的谈判并不顺利。”一旁阿登纳也感叹道。

  “哼,考虑到麦克唐纳内阁的性格,也没什么好惊讶的。就算法国宣布重新武装,他恐怕也只会嘴上说说和平,不愿采取任何行动。”

  全然意识不到,他那种行为本身才是在把战争一步步引来。

  “总之,英国已经决定对日本侵略满洲采取旁观态度。理由是满洲不关英国的事,所以暂时选择袖手旁观。”

  汉斯主张采取强硬立场,对日本进行制裁和施压,以阻止其进一步的侵略行动,而英国方面却反过来胡扯说,如果让日本吞并满洲,或许反而能制衡在亚洲蔓延的红色。

  这种说法让汉斯感到既可笑又可气,

  说什么相比无能的xx,活跃的日本更值得信任?

  等哪天被日本夺去香港、东洋舰队也被一锅端了,看他们还说不说得出口吧。

  “满洲只是个开始。日本若要守住满洲,便必然要进一步侵略北方;为了守住北方,又得控制中部;如此一步步下去,最终他们将不得不征服整个亚洲,乃至全世界。”

  这是历史上在德国留学归来的日本哲学家三木清在xx事变爆发时所说的一番话。

  三木清的话直接指出,日本的野心是没有止境的。一旦踏上侵略之路,他们就会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最终将无法自拔。为了维持其扩张的局面,日本必将不断地发动新的侵略战争。

  说得直白点,日本迟早会被自己背负的野心压垮。

  “既然英国选择退出,那我们起码也得谴责日本的行为。”

  抛开个人情绪不谈,这件事不仅明显违反国际法,而且也是对德方在胶州湾利益的直接威胁。

  谴责日本,他们有充分的正当理由。

  “虽说我们跟xx关系友好,但还不算是盟友,因此眼下我们能做的,也只有这点程度了。”

  汉斯这句话中透露出一种无奈,但即便如此,总比英国什么都不做要强。

  “明白了。只是......就算我们谴责了,日本会听进去吗?”阿登纳似乎对日本的底线表示深深的怀疑。

  “当然不会。”汉斯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连自己政府的话都不听的家伙,怎么可能会在乎我们说什么?”

  “倒也是。换了是还有理智的人,也不会拿这种荒唐的理由去挑起事端。”

  听说日本还因为某人当上了总理,激动得连庆功酒都提前开了,那这回正好让他们看清楚自己是在做什么梦。

  “另外,还要派出军事顾问团。”

  “军事顾问团?”

  “没错,阿登纳部长。早在你还是总理的时候,xx就曾邀请我们派遣军事顾问团,不是吗?”

  但当时因为诸多原因,所以才一直搁置,没有拿到明面上。可现在,情况不同了。

  此时支援xx以抵御日本——这名正言顺。

  ‘至于窑洞那边的事嘛……’

  先按下不表。然后偷偷派点酒馆的人去支援,送些物资好了,顺便帮那边训练些谍报人员...

  如今日本才刚刚燃起侵略的野心,现在就完全打出这张牌,还是太早。

  更何况,那位先生也正筹备着一件大事,不是吗?

  此刻暴露与那边之间的关系,可是极其棘手的事。

  “那关于xx内战那边,您打算怎么处理?”

  “转达一下我们愿意出面调停的意思吧。”

  这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局势,也同样是为了xx本身。

  问题是,某个光头究竟能不能明白这其中的分量......

  ......

  “日本的野心再次逼近,我们必须停战,准备应对日军的侵略!”

  “未免太过操之过急了吧?日本目前并未越出满洲。或许他们会满足于此而不更进一步也说不定。若真如此,那我们停战,岂不是帮了对手一个大忙?”

  “你已经忘了德国的话了吗?德意志帝国已经就日本的威胁发出警告,并表示尽早停战才是对xx最有利的选择。你以为老、爵爷是无缘无故说出这种话的吗?”

  “都安静!”

  会议室的气氛已然过热,眼看中枢高官和将领们要掐起脖子,某光头一声怒喝,总算将满屋的争执压了下去,所有人都闭上了嘴,目光齐刷刷投向上首。

  “都出去。”

  “委员长阁下,可是......明白了。”

  原本还想辩驳几句的大员在某光头锐利的目光下纷纷噤声,缓缓退出了会议室。

  现在,只剩他一人孤零零地坐在桌前,终于可以冷静下来思考。他用指尖轻轻敲击桌面,仿佛在整理思绪。

  “关键在于,日本是否真的会满足于满洲。”

  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选择。不仅对他而言,对整个国家的命运都至关重要。

  “若日本真的满足于满洲,那对我们而言,绝对是天大的利好。”

  此时,他虽然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但“内战”依旧没有完全结束,不过无可否认的是,他们此时占据上风。

  因此,若因满洲事变而使正在抵抗的其他地方归顺,他们非但能喘口气,甚至能看向更远的未来。

  “但若日本并不满足,那他们就会吞下整个北部,接下来必然更进一步。”

  从经验来看,他更倾向于后者。

  日本对xx土地的觊觎,又岂是一朝一夕的事?

  更别说那位素有远见卓识的公爵早已发出警告。可以肯定的是,日本迟早还会再次把矛头指向这边。

  “但这‘迟早’,终归是需要时间的。”

  纵然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列强,却也无法立刻吞并如此广袤的疆土并继续推进。

  只能说,多亏了此前“恰巧”获得的装甲列车,让那位“东北王”在日本人的炸弹袭击下死里逃生,而后又“偶然”得知了真相,由此对日本可谓恨之入骨。

  他一得知日军入侵的消息,便全然不顾未愈的伤势,从病榻上挣扎起身,上阵父子兵,亲率部队迎战,让入侵满洲的日军吃尽了苦头。

  再加上满洲事变的始作俑者,并非东京政府,而是驻朝日军的擅自行事。

  虽说哪个军队能在没有政府命令的情况下妄动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但无论如何,日军想要得逞至少也得耗上许多年。

  “攘外必先安内!所以,停战可以有,但必须在对我方最有利的时候。”

  眼下最焦急的,是他的对手,他的敌人。

  他们可以趁此空档,尽可能收复失地,将战线推进到最有利的位置再谈休战。

  这是某个光头深思熟虑后的选择。

  “诸君,终于到了这个时刻。”

  然而他并不知道——

  南下遇阻的日本,比他所料的更加疯狂。

  “这里是上海,应该不会有那种事吧?”

  这次,日本的刀锋,正是瞄准了设有租界的——上海。

  ......

  “让各位久等了!现在,‘高速公路建设启动仪式’正式开始!”

  啪啪啪——!

  在远东局势变得愈发混乱的同时,在德国,新起点计划的首个项目——“高速公路工程”,也终于迎来了动工的第一铲。

  即便日本闯下了祸端,也不可能让新起点计划就此停步,这本就是理所当然的事。

  “德国过去伟大的企业家兼发明家卡尔·本茨,最早提出了‘高速公路’的构想。他曾梦想,能有这样一条道路,让所有德国人不受限速,自由地驾驶汽车奔驰其上。”

  这句话仿佛将在场的人们带回了那个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时代,只是,大家也都知道,世事难料,卡尔·本茨终究还是未能亲眼见证这条高速公路的诞生,便永远闭上了双眼。

  “如今,本茨先生的夙愿,以及德意志帝国长久以来的愿望——高速公路,终于正式开始建设了!这不仅意味着全国道路将被高速公路连接起来,更将为德国带来更多就业机会,成为复苏经济的重要一步。因此,请所有参与施工的工人们尽心竭力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啪啪啪啪啪啪!

  演讲刚一结束,掌声便再次雷动。

  汉斯一边在心中默默祈愿,希望这项高速公路工程真能如计划般,成为引领低迷的德国经济走向复苏的契机,一边转过头,看向一直在等候的秘书。

  “下一个行程是哪?”

  “您接下来要前往鲁尔工业区,慰问企业,并视察工厂。”

  “呼......照这趋势下去,我怕是要绕德国全国一圈了。”

  虽是早有预料,但实在是太忙了,忙得过头。

  汉斯压抑住再次涌上的对阿登纳的杀意,看了眼已经在施工现场开始忙碌起来的工人们,转身踏上了前往火车站的路。

  “话说回来,日本那边如何了?”

  “据外交部长阿登纳所说,他们正在为自己的行为辩解,说一切都是xx的错,日本自己没有半点责任。”

  “哼,真是一如既往地厚颜无耻......”

  “总理?”

  “没什么。总之,日本是铁了心不肯从满洲撤出,是这个意思吧?”

  “是的,反正我们也没有直接出面,他们似乎还打算故技重施,在满洲找一个皇族,立为傀儡,但真伪不明。”

  果然,是打算搞个“满洲国”出来了啊。

  虽不知那个皇族是谁,但他的下场,已经可以预见。

  无论他是主动投靠日本,还是被强迫登上宝座,只要他敢登基,那边绝不会善罢甘休。

  “总理阁下,参谋本部来电。派往xx的军事顾问团,已完成出发准备。”

  “团长人选定了吗?”

  “是,参谋本部推荐的是马克斯·鲍尔上校。”

  在原历史中,他是首任驻x德军军事顾问团团长。

  他是炮兵、工兵方面的专家,又有在国外(红白内战)担任军事顾问的丰富经验,确实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啧......不过这家伙好像没过多久就在xx染上天花死了来着,有点棘手。”

  暂时先派他过去,等局势稳定之后,再换成最有名的驻x德顾问团长,亚历山大·冯·法肯豪森(Alexander Ernst Alfred Hernn von Falkenhausen)吧。

  “那边有没有关于光头的消息?”

  “嗯,据传他已经表示,会‘积极考虑停战’。”

  “听起来后面还有话。”

  “是,根据陶德曼大使的说法,他虽然说有停战意愿,但前线的将军们却要求继续进攻。”

  看来是想在停战前争取更多优势吧?

  不管怎么想,都是太贪心了。

  看来我们这位委员长,得狠狠被敲打一下才会清醒过来了。

  “对了,还有一件事。希佩尔部长递交了一份报告,说是帝国海军提交了‘航母舰队’的计划案,以应对日本的威胁......”

  “又是那位海因里希王子?”

  “是的,又是他。”

  真是令人无语。

  这人原本这会儿应该因喉癌而离世,结果现在却精力充沛得不像话。

  这是德意志帝国还活着带来的蝴蝶效应吗?还是因为那艘航空母舰?

  不管怎么看,都是后者。

  “先让他们把计划案放我办公桌上吧。反正《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主力舰建造的期限也已经过去,是时候重新开始建造战列舰或航母了。”

  顺带着,也给因军备限制和大萧条而陷入低迷的造船业带来一股新风。

  当然,不能像以前那样疯狂建造战舰,必须进行一定调控才行。

  “说起来,法国的大选情况如何?还是拉罗克和法西斯势力占优吗?”

  “很遗憾,是的。如果不出意外,国家社会党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拉罗克也将出任总理。”

  “真是四面楚歌啊......拜托你告诉我,法国的政治家不都是在袖手旁观。”

  “幸好并没有到那一步。爱德华·达拉第(Edouard Ddier)、莱昂·布鲁姆(André Léon Blu、皮埃尔·赖伐尔(Pierre Jean Marie Laval)等法国左派领袖已经联手,促成激进党与法国社会党(SFIO)组成人民阵线,试图阻止拉罗克上台。此外,保守温和派的‘民主共和国联盟’,保罗·雷诺(Paul Reynaud)等人也决定与人民阵线合作。”

  左右翼联手,阻击拉罗克吗......

  虽然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但总觉得还是有些难以阻止拉罗克掌权,让人感到不安。

  “让卡纳里斯局长出面,暗中支援他们。”

  “是,总理。”

  趁现在还有机会,就必须抓住拉罗克的脚踝。

  哪怕这一切最终只是徒劳,也比什么都不做来得强。

  ——————

  今天祝“小男孩”生日快乐!

  感谢大家的礼物,感谢路人?的大神认证!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