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李怀德的敏锐嗅觉-《四合院:开局被送养,傻柱后悔了》

  蓝瑞联听了李桂兰的话,心中一阵感动。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师娘,既然您这么信任我,那我就直说了。

  这份工作,对光天和光福来说都很重要,

  但是,

  这份工作只有一份,选择谁都是个难题。”

  李桂兰点头,苦涩地说:“是啊,瑞联,你说得没错。我就是因为这个才犯难。”

  蓝瑞联继续说道:“师娘,老话说家和万事兴,要是因为一份工作让光天,光福兄弟俩有了意见,那就不好了。

  我给您两个建议,您参考一下。

  依照目前的市场行情,我师父的工作能卖一千块钱。

  您要是实在为难,那就把工作卖了,给他们哥俩一人分点儿钱,让他们自谋生路去吧。”

  李桂兰一听这话,顿时就急了:“这可不行!

  瑞联啊,你师父辛苦一辈子,就留下这么点念想,怎么能轻易就卖了呢?

  再说,光天光福他俩哪有本事自己谋生活,你这不是把他们往火坑里推嘛!”

  还有句话李桂兰没说,老刘活着的时候,都是老刘赚钱养家。

  现在他死了,自己又没工作,家里也就没了进项。

  这光景一味的坐吃山空,就是有座金山也扛不住啊!

  老大刘光齐和家里断绝关系这事儿算是给她提了个醒。

  靠爷们儿,爷们儿会死!

  靠儿子,儿子会跑!

  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要不是刘海中的工作太辛苦,需要力气,刘桂兰都恨不得自己进厂顶班。

  真要是听了蓝瑞联的话,把工作卖了,把钱给两个儿子分了,那她不得喝西北去啊!

  别说李桂兰不愿意,就连刘光天和刘光福兄弟俩想过之后,也是一脸的不情愿。

  一千块钱说起来挺多,可真能分到手里的最多也就三四百块,现在这光景,定量一减再减。

  国营商店的货架都空了一大半,没有稳定的收入,光靠几百块钱老本又能活多久呢?

  况且,他们现在一个十八岁,一个十六岁,连家都没成。

  要是没有工作,哪家好姑娘愿意嫁给他们?

  三人的态度早在蓝瑞联的意料之中。

  他看向李桂兰,安抚道:“师娘,您别急,我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说出来让您心里有个数。

  既然这个方法行不通,那咱们就来谈谈第二个建议。

  您看这样如何,这份工作呢咱不卖。

  至于给谁,您和光天,光福兄弟俩商量着来。

  但是有一条,这份工作不论给谁,工资都得交给您。

  以后就算是结了婚,成了家,这钱也得您来管。

  至于没得到工作的人,结婚之前和您不分家。

  至于结婚以后,分不分家,到时候您再商量着来。”

  李桂兰听了蓝瑞联这番话,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她并不傻,自然听得出来蓝瑞联这个建议完全是在偏向她。

  说白了就是,谁拿工作,谁负责帮李桂兰养老。

  蓝瑞联之所以给出这个建议,主要还是受了刘光齐的刺激。

  虽然他和老刘家三个小子接触的不算太多,可通过刘光齐断亲这件事。

  他对老刘家三个小子彻底失去了信任。

  师父刘海中已经死了,可师娘还得继续活下去。

  以她的身体情况肯定是接不了师父的班,最终也只能在两个儿子里选一个。

  可万一拿了工作的人,不管师娘和兄弟怎么办?

  以老刘家的人性,完全有这种可能!

  师父生前对自己那么好,要是没有师父的资助,他绝不可能考得上大学。

  如今师父不在了,为人徒弟,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帮师父安顿好师娘,让他在天之灵得到安慰。

  经过深思熟虑后,蓝瑞联还是觉得与其让师娘靠儿子,不如让儿子靠着师娘。

  只要钱在师娘手里,就不怕儿子不孝顺!

  刘光天和刘光福兄弟俩听到这个建议并没有立刻反驳,而是若有所思的思考起来。

  就在这时,灵堂外有人喊了一声:“轧钢厂李怀德李副厂长前来吊唁刘海中师傅!”

  听到这个声音,几人下意识的扭头看向外边。

  蓝瑞联最先反应过来,快速朝李桂兰说道:“师娘,我收到消息,杨厂长身体不好,已经向部委领导递交退休申请,领导已经批了。

  听我哥说,李副厂长的岳父是工业部的刘副部长,他很有可能成为轧钢厂的新厂长。

  趁着他来吊唁师父,您把家里的难处和李副厂长说一说,

  兴许能够多要点补偿。”

  李桂兰点点头,蓝瑞联扶着李桂兰走出灵堂。

  只见五个身穿黑色中山装,面容严肃的中年男人从中院方向走来,为首的正是李怀德。

  李怀德今天过来吊唁刘海中完全是临时决定。

  早上去了单位,秘书告诉他今天厂里有上百位工人请假,李怀德立马意识到了不对劲。

  正常来说就算哪个工人家里有事儿,也不可能带动上百位工人请假。

  找来车间主任一打听才知道,几天前三车间死了个锻工叫刘海中。

  别看轧钢厂有上万人,可对于这个刘海中,李怀德还真听过他的名字。

  谁让他是杨振华亲自签字处分的工人之一,对于杨振华的动向,李怀德一向关注的很紧。

  只是当时一查刘海中只是一个普通高级锻工,他就没太当回事儿。

  没想到这个挨了处分的钳工在厂里这么有威望,上百人自发的去吊唁他。

  向车间主任打听了一下刘海中的平素表现,李怀德总算是明白了刘海中为什么在工人之间这么有威信。

  凭借一己之力,直接带出了三十余名中级以上锻工,间接培养了上百位成熟锻工。

  难怪他能在工人之间有这么高的威望!

  上百位工人自发吊唁,要是自己去送刘海中最后一程,不仅能收服这些工人的心。

  也能在全厂工人面前打造一副礼贤下士的亲民形象。

  思索片刻,李怀德立马吩咐秘书延后原定行程,领着几个下属直奔南锣鼓巷95号院给刘海中吊唁,顺便慰问一下刘海中的家属。

  ‘情真意切’式的作秀吊唁结束后,李怀德从秘书手里接过一摞钱递给李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