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第一台工业母机诞生-《四合院:开局被送养,傻柱后悔了》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1961年6月。

  这半年,何建设在育英中学的课程已经全部自学完毕,并且通过了考试。

  育英中学的吴秀全校长把自己手里的大学推荐名额给了何建设。

  四九城里三所大学争着抢着想招何建设入学。

  领导们一时之间也拿不定主意,便把这个难题丢给了何建设。

  美其名曰,尊重他的想法。

  这三所大学分别是京航大学,京清大学和京大。

  其实对何建设而言,去哪里读大学都一样。

  无非是从一个学校的图书馆,换到另一个学校的图书馆继续自学呗。

  不过,他眼下还没有那么精力考虑这个问题。

  因为,经过半年多的研发,何梅梅领导的金属材料及机械制造技术的研发进度已经进入了尾声。

  而何建设,在何梅梅长姐气势的威逼下,已经连续三个月吃住都在红星轧钢厂了。

  红星轧钢厂,研发车间。

  32人的研发小组(何建设是编外人员)全员盯着仪器。

  何梅梅正在测试着最后一件金属合金材料配件,只要这个配件合格就可以开始组装机床。

  一旦成功,我们就会拥有第一台工业母机!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度过。

  五分钟后。

  看着最后一个配件的指标也达标了,所有人都兴奋的大声欢呼起来!

  “成功啦!咱们成功啦!”何梅梅激动的手舞足蹈!

  看着大姐高兴的模样,何建设也是不由松了一口气。

  这个配件卡了研发小组整整三个月,是研发小组自成立以来遇到的最大的难关!

  为了攻克这项技术难关,这三个月何建设就像是免费的黑奴一般,被大姐何梅梅压榨到了极致。

  就连吃饭上厕所的时候,脑子里想的都是科研项目!

  当然,何梅梅以及整个研发小组的其他成员情况也大差不差。

  终于克服了这项技术难关,剩下的就是按照图纸组装和调试,工业母机的诞生指日可待!

  何建设估算着时间,长则一两个月,短则二十来天,工业母机应该就能组装完毕。

  这个项目彻底完成后,接下来依托工业母机,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八生万物就不需要自己插手了。

  估摸着能休息一个来月,就该读大学了。

  何建设准备报读京大,至于学什么专业到时候再研究。

  “同志们,截止目前为止,咱们的研发工作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年!

  这一年来,大家几乎天天加班,没日没夜的工作,辛苦大家伙了!”

  何梅梅看着众人,眼含热泪的说道。

  “何总工,要说辛苦,您才是最辛苦的那一个,若是没有您,就没有这个项目的成功。”八级机械工程师杨玉国开口说道。

  “还有您弟弟何建设同志,他不是咱们研发小组的正式成员,这几个月以来却一直陪着咱们熬夜加班。

  就拿最后这个合金配件来说,何建设同志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

  要我说,咱们都应该感谢何建设同志!”

  另一名八级机械工程师李博然看着何建设带头鼓起了掌。

  研发小组的成员都是来自于全国各地的优秀工程师和技术员。

  他们个个身怀真才实学!

  能得到他们的认可,足以证明何建设的优秀!

  “大家都是自己人,这些客套话,咱们就先不说了。”

  何梅梅看了一眼弟弟何建设,随即笑着岔开了话题。

  “工业母机的配件我们已经全部生产试验完毕,接下来就是组装调试。

  距离八一建军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我希望同志们能够再加一把劲,争取在两个月之内把工业母机组装出来,正式运营!

  为八一建军贺喜!

  时间紧,任务重!

  同志们加油!”

  不得不说,领导研发小组接连干了两个研发项目后,何梅梅说话已经颇具领导风范。

  远了不说,熬鸡汤,鼓舞士气的活她现在干的是越来越丝滑!

  “保证完成任务!”众人热情高涨,齐声应道。

  喊完口号后,在何梅梅的带领下,研发小组的成员们立刻投入到组装工作之中。

  二十八天后,在众人的努力下,第一台纯国产的工业母机正式诞生!

  经过试验后,这台工业母机的技术指标已经丝毫不弱于西方发达国家。

  “建设,咱们……这是……成功了?”

  尽管这台设备是在何梅梅的领导下完成的,可真当设备摆在她的眼前,她还是有些不可置信。

  “是啊,成功了!太不容易了!”何建设感慨的说道。

  1958年,沈市第一机床厂成功试制了我们的第一台普通车床。

  时隔三年后,何建设亲自参与制造了我们的第一台数控机床。

  从自主研发普通机床,到自主研发数控机床。

  同样伟大!

  同样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拥有后世理论知识的背书下,带着目前国内在机械设备方面最优秀的研发团队干了整整一年才制造出来。

  这其中的艰辛,除了真正参与进来的32人研发小组,其余人是很难感同身受的。

  尽管心情十分激动,何梅梅也顾不上和研发小组的成员继续庆功。

  这么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必须得第一时间向上级领导汇报。

  何梅梅快步来到办公室,拨通了工业部的电话。

  “麻烦帮我接一下刘副部长,我是何梅梅。”何梅梅握着电话,尽可能控制着自己说话的语气。

  她太兴奋了!

  兴奋到只想大喊大叫!

  “请稍等。”何梅梅自从接手这个项目之后,三天两头和刘金明副部长汇报工作,话务员对何梅梅的声音和她的名字都非常熟悉。

  片刻后,电话那头传来了刘金明的声音:“梅梅同志,你找我?”

  “刘部长,研发成功了!”何梅梅激动的说道。

  听到这话,刘金明比何梅梅还激动,大声问道:“成功啦?!真的成功了嘛?试过没有?”

  “嗯,试过了,各项指标全部达标!”何梅梅自信满满的回道。

  “好!太好了!你就在车间等我,我马上过来!”

  刘金明嘱咐了一句,放下电话就带着几名相关下属驱车前往红星轧钢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