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第一例病人死亡-《穿越成为首富之子,体验人生百态》

  不到两分钟,急诊室主任姚济生戴着口罩赶到。

  他没废话,直接戴上手套,掏出一个检测包。

  棉签伸入病人鼻腔,旋转、取样。

  几秒后,试剂盒反应区赫然浮现出两道清晰的红杠。

  姚济生脸色陡变,大喊道:

  “立刻封锁急诊室!”

  “所有医护人员戴好口罩,更换隔离服!”

  警戒线迅速拉起,电动门随之关闭。

  急诊室外,正候诊的几名家属一脸茫然。

  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一旁的医生强行拉走隔离。

  “发生什么事了?!我老婆还在里面!”

  “快让我进去!”

  “不,我不走!”

  急诊室内,姚济生的目光落在墙上的时钟。

  ——2020年1月20日,晚上7点43分。

  华国首例新冠确诊患者,出现。

  消息在几分钟内被医院上报至武市疾控中心。

  再往上,直送至京城防疫指挥部。

  指挥中心随即下达命令:

  “封锁现场!”

  武市公安第一时间出警。

  数十辆警车呼啸而至,在医院门前紧急布控。

  整座医院被拉起警戒线,周围街道交通临时管制。

  楼内所有人员,无论是医生、病人还是家属,一律原地隔离、不得离开。。

  身穿白色防护服的工作人员陆续进入医院。

  几架便携式消杀机被抬进医院,空气过滤设备同步启动。

  有居民站在街对面围观,刚想拍照,就被民警当场制止。

  短短二十分钟内,整座医院被“封锁”得密不透风。

  ——

  急诊室内。

  男人周围挂起塑料薄膜,隔绝空气传播。

  主任姚济生在护士的帮助下,把防护服、护目镜、防护面罩,一件件穿戴齐整。

  拉上拉链的那一刻。

  他深吸一口气,推帘而入。

  这是华国面对未知病毒的第一次临床抢救。

  也是整个蓝星第一次。

  没有人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也没有人,能保证这个男人会被救回来。

  病床上的男人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发灰。

  胸口剧烈起伏,意识已出现混乱,眼神涣散。

  “心电监护接好了吗?”

  “接好了!”

  “血压92\/60,心率130,呼吸频率34次每分。”

  姚济生点了点头,询问道:

  “血氧怎么样?”

  “下降得太快了,”另一名护士回头报告。

  “现在只有92%,还在往下掉!”

  姚济生眉头一紧,立刻下令:

  “无创呼吸机上,压力调到14,pEEp给8。”

  几秒钟后,无创呼吸机启动。

  面罩紧贴男人口鼻,气流持续送入,

  但男人的胸廓起伏依旧微弱,情况没有明显改善。

  姚济生紧盯着监护仪,说道:

  “如果血氧撑不住——”

  “立刻插管。”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十分钟后。

  护士急声报告,

  “无创通气失败,血氧降至83%,患者出现明显三凹征!”

  姚济生看了一眼床上的男人,锁骨下、胸骨上、肋间凹陷明显。

  整个人处于呼吸衰竭边缘。

  “立即插管!”

  “镇静剂,咪达唑仑5毫克。”

  “肌松剂,罗库溴铵50毫克。”

  助手迅速准备好喉镜、导管、气囊管和润滑剂。

  气管插管完成后,呼吸机启动。

  监护仪上的血氧数值缓慢爬升——

  84%……87%……90%……

  直到爬到93%,终于稳定下来。

  众人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一个小时后,护士隔着玻璃窗口递进来化验单。

  姚济生看着化验单上的数据,脸色很差。

  患者炎症指标爆表,cRp超过200,IL-6达到峰值,疑似细胞因子风暴。

  所谓细胞因子风暴,简单说就是免疫系统彻底乱了套。

  本来是保护身体的免疫细胞,现在失控,开始疯狂攻击器官组织。

  就像军队突然失去了指挥,见人就打。

  最终可能造成器官衰竭,导致死亡。

  “马上静推地塞米松10毫克!”

  “瑞德西韦、法匹拉韦同时静脉滴注!”

  “托珠单抗、巴瑞替尼也用上!”

  “低分子肝素,每12小时一次!”

  姚济生身旁的年轻医生听到后,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主任……这么多药一起用”

  “会不会……太重了?”

  姚济生当然知道,但是现在他们别无选择。

  他抬头望着眼监护仪,说道:

  “现在只能赌一把。”

  “剩下的,就看他自己能不能扛过去了。”

  医疗团队争分夺秒。

  然而患者的体征却丝毫没有改善,迅速恶化。

  心率飙升至140次每分钟,血压跌破80的红线。

  “主任,患者肝酶异常”

  “尿量降至不足200毫升,出现凝血功能障碍。”

  姚济生站在床前,额头沁出汗珠。

  “立即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

  “启动cRRt,准备输血!”

  机器运转,伴随着营养液、抗生素、激素、抗凝药不断输进患者体内。

  但男人的病情丝毫没有好转迹象。

  晚上九点整。

  血氧,再次跌破70%。

  报警声如同死亡的倒计时,在医生们耳边响起。

  姚济生知道,是时候最后一搏了。

  “申请启动Ec。”

  “建立体外膜肺氧合系统!”

  设备被推入病房,急诊与IcU团队同步协作。

  姚济生亲自上手操作,插管刺入患者的颈内静脉和股动脉。

  血液被抽出,流入膜肺装置。

  在体外完成氧合、清除二氧化碳后,再重新注入体内。

  机器开始替代肺部工作,血氧终于止住了下跌的趋势。

  但没人敢松一口气。

  姚济生清楚:Ec不是奇迹,它只是让死亡来得慢一点。

  五个小时过去。

  病人依旧深度昏迷。

  颅内压持续升高,报警声不时响起。

  凝血功能彻底崩溃,各器官功能指标雪崩式下滑。

  忽然——

  “主任!患者心跳骤停!”

  姚济生冲到病床上,开始胸外按压。

  “肾上腺素!快!”

  十分钟、两十分钟、三十分钟……

  抢救药物一剂又一剂推进患者体内。

  按压的医生换了一名又一名。

  仪器屏幕上,心电图始终是一条直线,没有任何波动。

  姚济生的手渐渐停下,看向周围已经筋疲力尽的医护人员。

  深深叹了口气。

  “记录抢救结束时间。”

  “凌晨五点二十七分,宣布临床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