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白一点?寺庙里面解个签还得收费呢,你这空口白牙的有点不合适吧?”李焕对着他打趣道。
“哥,你是我亲哥成不成?”骆宾搂着李焕亲昵说道。
“服了你了。”李焕实在不习惯被个大男人给搂着,一脸嫌弃的说道。
“那到底是咋回事?你给我细细说一下。”被嫌弃的骆宾丝毫不觉得尴尬,反而催着李焕赶紧说。
“是啊,快点,我也想听听。”一旁的黄鑫海也插了一嘴。
“我的判断是华国的房地产市场总体趋势是下降的,但不会一蹴而就,甚至中间会有所反弹,也会出现一些意外事件。”
“可无论怎么变,都无法改变整个房地产持续下行的趋势。”李焕想了想后解释道。
“你的意思是说眼下的这个低谷还不是终点?”骆宾神色严肃的问道。
“与其说不是终点,倒不如说这只是下行的起点,华国房地产市场最美好的时间段已经过去了,未来十年甚至是二十年,华国房地产都需要替过去的举债发展来买单。”李焕不无萧索感慨道。
此言一出,骆宾和黄鑫海倒吸一口凉气,他们对于华国房地产市场下行有着一定的心理准备,可没想到李焕说的这种严重程度。
“那华国房地产市场就真的一蹶不振,彻底没有希望了吗?”骆宾接着问道。
“从短期看,这次的下行区间会持续两到三年,接着会有所反弹,迎来一波小的回暖,可回暖过后,接下来就是漫长的寒冬了。”李焕想了想后回答道。
房地产市场对于华国经济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且不说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带动了多少就业,贡献了多少GDP。
更为关键的是,很多内陆城市的发展都是在靠着土地财政在支撑,一旦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土地卖不出去,这些城市别说发展,连正常维持都成问题。
从中央政府的角度而言,为了经济更加可持续,更加健康的发展,当然是希望对产业进行升级,摆脱这种完全靠卖地发展经济的模式。
而且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当全民都被房子所绑架后,消费市场极度萎缩,让国家的经济持续疲软。
为了刺激国内消费市场,只能限制房地产市场,避免更多的资金流入到这个无底洞当中,从而拯救一下国内已经非常脆弱的消费市场。
但从地方政府而言,卖地就是最容易的赚钱模式,有这种简单模式,那为何要走困难模式?
更何况土地财政养活了地方上一大批的既得利益者,这些人当然是不想抛弃这种土地财政模式。
任何的政策都需要人去执行,中央当然可以出台一些限购政策,可问题是这些政策需要地方政府去执行。
不同的利益诉求就导致了有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扭曲和变形,这也是房地产市场出现起伏的原因。
可以说这就是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博弈。
但在华国,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有着极其强大的掌控力,所以房地产市场下行的大趋势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即便中途有波折,有起伏。
“那长期看呢?”骆宾有些不甘心的问道。
“都说上海的房价高,可如果和纽约的房价一对比,那还高吗?”李焕并未直接回答,反而问出了一个看似无关的问题。
“上海怎么可能和纽约对比?”骆宾摇了摇头后反问道。
“怎么就不能对比?”李焕笑着问道:“两个城市不都号称是国际化大都市吗?”
“不一样,纽约是全球经济的中心,世界上的富豪都去纽约买房定居,可以说纽约的房产是全世界最保值的资产。”
“上海只是我们国家的经济中心,房价虽然很高,但更多的只是我们国内居民在买房。”
“全世界的资金量跟全国的资金量,那差别肯定是巨大的。”骆宾想了想后解释道。
“是啊,你不是问我对我们国家房地产市场长期怎么看嘛?”
“那我的回答就是,如果有一天上海成为纽约那样的世界金融中心,那华国的房地产市场就能迎来第二次的腾飞。”李焕淡淡的解释道。
在市场经济时代,房子早就不再是一个只可以容身的居所,而是极其重要的金融产品,是一种投资。
一个城市的房价最能直观的反映出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
纽约的房价之所以比上海高,最为关键的就是纽约的经济比上海好。
所以当有一天上海也成为如纽约一样的国际化大都市,那房价自然就起来了。
“这不可能。”骆宾摇了摇头后回答道。
纽约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不是纽约这个城市有多厉害,而是整个漂亮国是全世界经济的引擎。
全世界的资本疯狂涌入到漂亮国,当然需要找到蓄水池,股市之外,那房产当然是最好的选择了。
所以骆宾与其说上海的房价不可能追上纽约的房价,倒不如说是认为华国不可能追上漂亮国。
当然有这种想法的远远不止骆宾一个人,甚至绝大多数国人都是这么想的。
“所以任重道远啊,房地产将百姓的积蓄彻底抽干,如果没有新的资本进来,我们根本无法维持如此庞大的房地产市场。”
“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当然是希望房地产市场平稳着陆,可问题是市场从来都不是理性的,一旦老百姓发现房价不能持续上升的时候,那就不只是不买房这么简单。”
“会陷入到市场性恐慌当中,特别是对于投资者而言,他们不怕房价涨,只怕房价跌。”骆宾接着补充道。
“也正是看出了这里面的风险,李超人才会大规模的抛售大陆资产。”
“而且我敢说李超人的抛售还远远没有结束,最后他会彻底和大陆市场说再见。”
“你可以怀疑李超人的节操,但不要怀疑他的眼光。”李焕最后总结道。
“明白了。”骆宾点了点头后回答道。
“也就是说,这一次的低谷还是可以抄底,但必须在下一个下行期到来之前抛售。”一旁的黄鑫海若有所思的说道。
“你这个时候还想着抄底?”李焕有些哭笑不得的反问道。“现在这个阶段,信心比黄金还重要。”李焕摇了摇头说道,“与其想着抄底,不如好好想想怎么稳住现有的资产。”骆宾若有所思地看着两人争论,随后缓缓开口道:“市场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或许我们应该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
“哥,你是我亲哥成不成?”骆宾搂着李焕亲昵说道。
“服了你了。”李焕实在不习惯被个大男人给搂着,一脸嫌弃的说道。
“那到底是咋回事?你给我细细说一下。”被嫌弃的骆宾丝毫不觉得尴尬,反而催着李焕赶紧说。
“是啊,快点,我也想听听。”一旁的黄鑫海也插了一嘴。
“我的判断是华国的房地产市场总体趋势是下降的,但不会一蹴而就,甚至中间会有所反弹,也会出现一些意外事件。”
“可无论怎么变,都无法改变整个房地产持续下行的趋势。”李焕想了想后解释道。
“你的意思是说眼下的这个低谷还不是终点?”骆宾神色严肃的问道。
“与其说不是终点,倒不如说这只是下行的起点,华国房地产市场最美好的时间段已经过去了,未来十年甚至是二十年,华国房地产都需要替过去的举债发展来买单。”李焕不无萧索感慨道。
此言一出,骆宾和黄鑫海倒吸一口凉气,他们对于华国房地产市场下行有着一定的心理准备,可没想到李焕说的这种严重程度。
“那华国房地产市场就真的一蹶不振,彻底没有希望了吗?”骆宾接着问道。
“从短期看,这次的下行区间会持续两到三年,接着会有所反弹,迎来一波小的回暖,可回暖过后,接下来就是漫长的寒冬了。”李焕想了想后回答道。
房地产市场对于华国经济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且不说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带动了多少就业,贡献了多少GDP。
更为关键的是,很多内陆城市的发展都是在靠着土地财政在支撑,一旦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土地卖不出去,这些城市别说发展,连正常维持都成问题。
从中央政府的角度而言,为了经济更加可持续,更加健康的发展,当然是希望对产业进行升级,摆脱这种完全靠卖地发展经济的模式。
而且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当全民都被房子所绑架后,消费市场极度萎缩,让国家的经济持续疲软。
为了刺激国内消费市场,只能限制房地产市场,避免更多的资金流入到这个无底洞当中,从而拯救一下国内已经非常脆弱的消费市场。
但从地方政府而言,卖地就是最容易的赚钱模式,有这种简单模式,那为何要走困难模式?
更何况土地财政养活了地方上一大批的既得利益者,这些人当然是不想抛弃这种土地财政模式。
任何的政策都需要人去执行,中央当然可以出台一些限购政策,可问题是这些政策需要地方政府去执行。
不同的利益诉求就导致了有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扭曲和变形,这也是房地产市场出现起伏的原因。
可以说这就是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博弈。
但在华国,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有着极其强大的掌控力,所以房地产市场下行的大趋势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即便中途有波折,有起伏。
“那长期看呢?”骆宾有些不甘心的问道。
“都说上海的房价高,可如果和纽约的房价一对比,那还高吗?”李焕并未直接回答,反而问出了一个看似无关的问题。
“上海怎么可能和纽约对比?”骆宾摇了摇头后反问道。
“怎么就不能对比?”李焕笑着问道:“两个城市不都号称是国际化大都市吗?”
“不一样,纽约是全球经济的中心,世界上的富豪都去纽约买房定居,可以说纽约的房产是全世界最保值的资产。”
“上海只是我们国家的经济中心,房价虽然很高,但更多的只是我们国内居民在买房。”
“全世界的资金量跟全国的资金量,那差别肯定是巨大的。”骆宾想了想后解释道。
“是啊,你不是问我对我们国家房地产市场长期怎么看嘛?”
“那我的回答就是,如果有一天上海成为纽约那样的世界金融中心,那华国的房地产市场就能迎来第二次的腾飞。”李焕淡淡的解释道。
在市场经济时代,房子早就不再是一个只可以容身的居所,而是极其重要的金融产品,是一种投资。
一个城市的房价最能直观的反映出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
纽约的房价之所以比上海高,最为关键的就是纽约的经济比上海好。
所以当有一天上海也成为如纽约一样的国际化大都市,那房价自然就起来了。
“这不可能。”骆宾摇了摇头后回答道。
纽约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不是纽约这个城市有多厉害,而是整个漂亮国是全世界经济的引擎。
全世界的资本疯狂涌入到漂亮国,当然需要找到蓄水池,股市之外,那房产当然是最好的选择了。
所以骆宾与其说上海的房价不可能追上纽约的房价,倒不如说是认为华国不可能追上漂亮国。
当然有这种想法的远远不止骆宾一个人,甚至绝大多数国人都是这么想的。
“所以任重道远啊,房地产将百姓的积蓄彻底抽干,如果没有新的资本进来,我们根本无法维持如此庞大的房地产市场。”
“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当然是希望房地产市场平稳着陆,可问题是市场从来都不是理性的,一旦老百姓发现房价不能持续上升的时候,那就不只是不买房这么简单。”
“会陷入到市场性恐慌当中,特别是对于投资者而言,他们不怕房价涨,只怕房价跌。”骆宾接着补充道。
“也正是看出了这里面的风险,李超人才会大规模的抛售大陆资产。”
“而且我敢说李超人的抛售还远远没有结束,最后他会彻底和大陆市场说再见。”
“你可以怀疑李超人的节操,但不要怀疑他的眼光。”李焕最后总结道。
“明白了。”骆宾点了点头后回答道。
“也就是说,这一次的低谷还是可以抄底,但必须在下一个下行期到来之前抛售。”一旁的黄鑫海若有所思的说道。
“你这个时候还想着抄底?”李焕有些哭笑不得的反问道。“现在这个阶段,信心比黄金还重要。”李焕摇了摇头说道,“与其想着抄底,不如好好想想怎么稳住现有的资产。”骆宾若有所思地看着两人争论,随后缓缓开口道:“市场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或许我们应该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