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背嵬军-《重生古代:庶子的开挂之路》

  另外一边的凉亭里。

  嘉佑帝向徐子建提出了要组建一支忠于的齐王的禁军。

  “陛下,如今齐王府的护卫已经有两千人!

  若是再加人的话朝中大臣们怕是会有非议!

  您为何要在此时再继续加人?”

  徐子建有些不解地问道。

  按照他的理解有这两千护卫,除非上万禁军围攻否则齐王安危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嘉佑帝沉默了一会没有回答徐子建的问题。

  反而目光如炬地盯着徐子建问道:

  “徐爱卿,你说若是朕百年之后,你支持谁做皇帝?”

  嘉佑帝这话问的有些诛心了。

  要知道大周朝目前朝堂上除了一半以上保持中立,剩下支持邕王和兖王的官员几乎有三分之一还多。

  嘉佑帝这话很明显就是在试探徐子建的想法。

  徐子建作为嘉佑帝的铁杆心腹,自然是知道他的心意。

  他可是被嘉佑帝当做齐王左膀右臂培养的。

  徐子建知道嘉佑帝只想让自己的亲儿子齐王继位。

  他毫不犹豫地跪下大声说道:

  “启禀陛下!

  您是咱们大周朝的皇帝!

  在微臣心目中能够必定只有齐王,才有资格继承您的家业!

  至于邕王和兖王什么的微臣是一概不认的!

  若是齐王不是太子的话!

  不仅仅两千齐王卫不答应。

  三千梁山神机营不同意!

  汴京的五千东厂亲从官也不答应!

  登州的五万水军更不同意!”

  曹盖在一旁目瞪口呆地看着徐子建,杀气腾腾地说着表忠心的话。

  没想到他以为处于皇位争夺劣势的齐王,居然已经有了几万军队支持了!

  嘉佑帝将他这个曹家未来唯一的继承人叫过来,意思很明显就是要曹盖表态。

  想到这里曹盖也跟着跪下说道:

  “陛下,微臣曹盖同样支持齐王!

  只有齐王才有资格继承大周的皇位!

  我曹盖是大公主未来的驸马,也是齐王的姐夫!

  我曹家上下日后必定全力支持齐王登上皇位!”

  嘉佑帝满意地看向徐子建和曹盖。

  国舅李家已经不可信。

  徐子建和曹盖便是嘉佑帝为自己儿子齐王培养的左膀右臂。

  如今徐子建手下的势力已经不容小觑。

  接下来便是全力扶持曹盖这个未来的驸马都尉。

  龙卫军有一个前军厢军指挥使的位置即将空出来,嘉佑帝准备将曹盖安插进去。

  大周军队编制为厢、军、营(指挥)、都四级,厢辖10军,军辖5营,营辖5都,每都100人。

  一个厢军指挥使大概可以指挥5000禁军,对于没有管军经验的曹盖已经是揠苗助长了!

  大周朝的禁军核心一共分为三个部门分别是:殿前司

  殿前司:负责管理禁军的日常事务和作战安排,长官称为殿帅。

  周太祖当年就是靠着殿前司都指挥使的职位黄袍加身成为皇帝。

  因此大周朝后世各位皇帝,对殿前司都指挥使这个位置防备极深。

  殿前司都指挥使后面基本成了一个闲职,殿前司基本由殿前司都副指挥使管事。

  目前殿前司副指挥由英国公负责担任,英国公为大周朝出生入死多年。

  张家得到了先帝和刘太后以及嘉佑帝的信任。

  侍卫亲军马军司:负责骑兵的管理和指挥,长官称为马帅。

  这个职位之前由国舅李用和担任。

  国舅死后,嘉佑帝封襄阳侯作为侍卫亲军马军指挥使。

  侍卫亲军步军司:负责步兵的管理和指挥,长官称为步帅。

  侍卫亲军步军指挥使由西北老帅薄老将军担任。

  这三个部门合称“三衙”,是宋代禁军的核心领导机构。

  三衙每一位指挥使都是嘉佑帝信得过的人。

  只不过人都会老去,如今朝堂云波诡谲。

  除了徐子建之外没有一个有军权的人敢明目张胆地站出来支持齐王。

  这也是徐子建能得到嘉佑帝信任的原因之一。

  若是齐王得不到皇位,徐子建的下场绝对好不到哪里去!

  三衙管辖的兵团如下。

  殿前都指挥使司步兵军团:

  虎翼军团:68 个营,其中东京营 68 个。

  广捷军团:56 个营,包括东京营 28 个和就粮营 28 个(分散在陈州、南京应天府、颍昌府等多地)。

  广勇军团:43 个营,包括东京营 35 个和就粮营 8 个(分布在滑州、南京应天府、郓州等)等。

  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骑兵军团:

  蕃落军团:82 个营,就粮营分布在秦州、渭州、原州等多地。

  龙卫军团:44 个营,包括东京营 40 个和就粮营 4 个(在开德府、孟州)。

  广锐军团:38 个营,就粮营分布在汾州、太原府、代州等多地。

  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步兵军团:

  宣毅军团:172 个营,就粮营分布在太原府、汾州、晋州等众多地方。

  保捷军团:128 个营,就粮营分布在京兆府、渭州、同州等多地。

  虎翼军团:96 个营,包括东京营 93 个和就粮营 3 个(在颍昌府、单州)等。

  大周朝在不同时期,禁军的人数也有较大变化。

  周太祖时禁军约 19 万,周太宗时约 35 万,周真宗时约 43 万,嘉佑帝时达到约 92 万。

  禁军兵员主要从各地招募,或从厢兵、乡兵中选拔。

  嘉佑帝这个时期禁军人数虽然最多,不过说实话战斗力确是最拉胯的。

  嘉佑帝扶持曹盖也有打算编练一支新军的意思。

  徐子建听了嘉佑帝关于新军的介绍,若有所思道:

  “陛下不知道这新军,您打算起什么名字?”

  嘉佑帝毫不犹豫地说道:“背嵬军!”

  “背嵬”一词出自党项族,专用以指骁勇善战以一当十的军士。

  古籍记载“背嵬之名,始于西番”,即“背嵬”一词出自西夏语。

  在西夏,“背嵬”是夸耀部队凶狠骁勇的意思,代表着军队中的精锐之师,类似于现在的特种兵部队。

  西夏有选亲信为军的习俗,皇帝和部族首领都有自己的“背嵬军”。

  后来这一称呼被引入到大周军制中,大周朝只有大将有“背嵬军”的编制。

  嘉佑帝给新军起这个名字用意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