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文炎敬的心思-《重生古代:庶子的开挂之路》

  初夏时节的风带着几分燥热,吹得盛府书房窗棂上的竹帘簌簌作响。

  盛纮坐在紫檀木大椅上,手里捏着本《论语》,眼皮却没往书页上落,只盯着门口那方青砖地面,像是要看出个洞来。

  “大人,文公子到了。”小厮在外头轻唤。

  盛纮“嗯”了一声,忙将书卷往案上一搁,挺直了腰板,脸上堆起几分和煦笑意。

  门帘被掀开,文炎敬一身青布直裰走进来,规规矩矩地作揖:“学生文炎敬,见过盛大人。”

  这书生约莫二十三四岁,面皮白净,颔下留着三缕短须,瞧着倒比实际年纪沉稳些。

  他刚行过礼,就见盛纮亲自起身扶他,那态度热络得让文炎敬心里咯噔一下。

  这位座师素日里虽看重他,却也没这般逾矩的亲热。

  “文公子不必多礼,快坐。”

  盛纮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待文炎敬坐下,又亲自给人倒了杯茶,“近来学问可有精进?前几日见你那篇策论,议论边防之事颇有见地,只是……”

  文炎敬垂着眼听着,手里的茶盏温温热热,心里却跟揣了只兔子似的。

  他是个聪明人,盛纮这般绕着圈子跟他说学问,绝不是单纯的师生闲聊。

  尤其是提到边防,他脑子里不由自主就蹦出那位北平郡公。

  盛家大女婿徐子建,如今大周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嘉佑六年的状元,出道就是五品官,打西夏、破辽谋、平叛乱,短短几年就封了郡公,正二品的大员。

  “……所以说,做学问如做官,既要高瞻远瞩,也要懂得审时度势。”

  盛纮终于把话头收了回来,端起自己的茶盏抿了一口,目光落在文炎敬脸上,带着几分探究,“文公子,你今年也二十有三了吧?”

  “回大人,学生二十四了。”

  文炎敬答得恭谨。

  “哦?那确实该考虑终身大事了。”

  盛纮放下茶盏,身子微微前倾,语气也郑重起来,“不瞒你说,老夫瞧着你是个有出息的,学问好,性子也稳,将来仕途定然不可限量。”

  文炎敬心里那点猜测越发清晰,脸上却依旧是谦逊的笑:“全凭大人栽培。”

  “栽培是自然的。”

  盛纮话锋一转,突然道,“老夫有个小女,名唤墨兰,年方十八,性子虽活泼了些,却也是知书达理的。文相公若是不嫌弃……”

  来了!

  文炎敬握着茶盏的手指猛地收紧,指节泛白。

  他几乎是瞬间就想起了那位盛家四姑娘。

  上个月去玉清观游玩,他远远见过一回,穿着件水红绫袄,正隔着假山石跟个年轻公子说话,那姿态亲昵得很。

  后来才知道,那公子竟是梁府的六公子梁晗。

  这些天,汴京城里关于这两位的闲话,就没断过。

  娶她?

  文炎敬心里直打鼓。

  且不说那风言风语真假,单是能跟梁家六郎那样的纨绔子弟,搅到一块儿去的姑娘,性子定然不是省油的灯。

  他寒窗苦读十余年,好不容易混到举子身份,若是娶个不安分的主儿,将来后院起火是小事,万一真给他戴顶绿帽子,那他这辈子的名声就全毁了。

  可盛纮接下来的话,却像块肥肉吊在他眼前:“你若娶了墨兰,便是盛家的女婿。将来科举,老夫自会为你打点;便是入了仕途,有我盛家在,再加上……你那位大舅哥徐公爷,还愁没人提携?”

  徐公爷!

  这三个字像重锤敲在文炎敬心上。

  徐子建如今坐镇大名府位高权重,多少人想攀都攀不上。

  若是成了他的连襟,将来在官场里,那可是升官的底气!

  他又想起盛家那几位姑娘。

  大姑娘华兰不必说,嫁得那般风光。

  五姑娘如兰是嫡出,上次后院路上上见过,穿着杏黄衣裙,虽不算绝色,却有种凛然的贵气,听说外祖家是王家,那可是大周有名的书香门第。

  还有六姑娘明兰,去年正诞宴上立了功,得了五品县君诰命,还是盛老夫人亲自养大的,听说性子沉稳,只是不知为何,总觉得盛家似乎早给她定了人家。

  这三位里,文炎敬最属意的是如兰。

  嫡女身份,娘家给力,性情看着也端庄。

  他前阵子借着拜访盛家的由头,特意在花园里“偶遇”过几次,想搭句话。

  可人家姑娘要么低头摆弄花草,要么就跟身边丫鬟说笑,压根不看他一眼。

  这样文炎敬一番准备没了发挥的余地。

  文炎敬不知道的是,这位五姑娘心里早有了人,自然不会理会他的搭讪。

  至于明兰,虽说是庶女,但有老夫人撑腰,又得了诰命,性子也好,娶回家也不错。

  可盛纮如今提的是墨兰……

  文炎敬心里跟天平似的,一头是徐公爷的权势、盛家的资源,一头是墨兰那糟糕的名声和未知的麻烦。

  他抬眼瞧了瞧盛纮,对方正一脸期待地看着他,那眼神里的算计藏都藏不住。

  这分明是想让他来“接盘”!

  可……放弃盛家这棵大树,他甘心吗?

  文炎敬垂下眼,手指在茶盏边缘摩挲着。

  他出身寒门,若非前些年得了盛纮赏识,连参加春闱的门路都未必能摸到。

  就算考上进士,没有靠山,在官场里也只能是个边缘人物,哪比得上有盛家和徐家做后盾来得风光?

  只是就这么答应娶墨兰,实在不甘心。

  万一……

  他心里突然冒出个念头。

  “大人厚爱,学生感激涕零。”

  文炎敬猛地抬头,脸上带着激动又惶恐的神情,起身对着盛纮深深一揖,“能得娶盛家姑娘,是学生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只是……”

  他故意顿了顿,见盛纮脸上闪过一丝急切,才继续道:“学生想着,明年陛下似乎有意开恩科,学生想专心备考。不如……先定下婚约,待学生考完科举,无论结果如何,再风风光光迎娶四姑娘进门?”

  这话既给了盛纮面子,又给自己留了余地。

  文炎敬心里打得精明。

  先拖着,等上一年。

  这一年里,以盛家四姑娘墨兰那性子,保不齐又会闹出什么事来。

  到时候盛纮为了挽回颜面,说不定就会觉得亏欠他,到时候再提条件,没准就能把如兰或者明兰换过来。

  就算换不了,等他考上进士,有了底气,再娶墨兰也不迟。

  盛纮听完,眉头微蹙。

  他本想尽快把墨兰嫁出去,免得夜长梦多,可文炎敬这话也在理,读书人以科举为重。

  他若是不答应,反倒显得自己不近人情。

  再者,先定亲也好,免得再与梁家那边再生事端。

  “文公子考虑得是。”

  盛纮沉吟片刻,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笑,“既如此,那就依你。回头老夫就让人挑个好日子,先把婚事定下。你且安心备考,其他的事,有老夫在。”

  “多谢大人成全!”

  文炎敬再次作揖,腰弯得更低了,嘴角却悄悄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窗外的风还在吹,竹帘晃得更厉害了,像是在为这桩各怀心思的婚事,奏响了序曲。

  盛纮看着文炎敬恭谨的背影,只觉得心头一块大石落了地,却没瞧见那书生转身时,眼里闪过的那点算计。

  而文炎敬走出书房时,只觉得阳光有些刺眼,他抬手挡了挡,心里盘算着。

  这盛家的姑娘,他娶定了,至于是哪一位,或许还能再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