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州城头的风裹着狼牙山的寒气,刮得\"辽\"字大旗猎猎作响。
守将郭耀背着手站在敌楼上,手里捏着封皱巴巴的信,指节因为用力泛出青白。
\"将军,这吕承业的信......\"
副将耶律哈里凑过来,眼瞅着信纸边角都快被捏烂了,\"要不烧了?免得污了您的眼。\"
郭耀没作声,只是把信纸又展开。
吕承业那笔漂亮的汉隶跃然纸上,开头便是\"贤弟别来无恙\",末了却话锋一转——\"今幽州已归大周,愚兄忝为乡导,见背嵬军甲胄鲜明,火器犀利,非辽军所能敌也。贤弟若早降,不失封侯之位,何必为耶律氏殉葬?\"
\"殉葬?\"
郭耀嗤笑一声,将信纸拍在箭垛上,\"他吕承业当我是三岁孩童?当年耶律洪基亲征西夏,是谁在云州城头上喊着'誓与大辽共存亡'?\"
耶律哈里挠了挠头:\"可......可昨夜探马回报,涿州那边好像真降了。韩德从那老东西亲自去的,据说杨志的兵马已经入城了。\"
\"放屁!\"郭耀猛地转身,腰间佩刀撞在护心镜上哐当响,\"韩德军是韩德从的亲堂弟,那是他们韩家自导自演的戏码!咱们易州城防坚固,粮草能支半年,怕他个鸟!\"
话虽如此,他眼神却不由自主飘向西南方向。
那里是涿州地界,此刻若是站得高些,该能看见烽火台的狼烟。
可从昨夜到今晨,西南天际始终干干净净,连只飞鸟都没有。
正心不在焉,忽然听见城下传来阵阵喧哗。郭耀扒着垛口往下看,见一群百姓正围着个挑货郎担的汉子嚷嚷,那汉子手里举着张黄纸,不知在喊些什么。
\"拿弓来!\"郭耀心头火起,\"敢在城下妖言惑众,看某射穿他的舌头!\"
耶律哈里赶紧拦住:\"将军息怒!那好像是城里张记布庄的掌柜,听说他儿子在涿州当差,许是带了消息回来。\"
话音未落,城门校尉气喘吁吁跑上敌楼:\"将军!张掌柜说......说涿州守将韩延之已献城降周,杨志的兵马正往咱们易州来,还说......还说幽州的吕家已经派人送来了招降信!\"
郭耀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一把推开校尉冲到垛口前,扯着嗓子往下喊:\"张老三!你敢造谣,某现在就把你家布庄抄了!\"
城下那汉子吓得一哆嗦,却还是硬着头皮喊道:\"郭将军!小的儿子就在涿州衙署当差,昨夜亲眼见韩将军开城迎周军入城!周军还说,只要易州归顺,既往不咎,还分土豆种子呢!\"
\"土豆种子?\"郭耀愣了愣,这才想起去年冬天就听说,南朝新出了种高产作物,耐寒耐旱,莫非是真的?
他正发怔,忽然瞥见东南方向腾起一股浓烟,紧接着又是一股,接连三股直冲云霄。
耶律哈里脸色煞白:\"是......是幽州方向来的信号!三股烟,这是......大军压境的意思!\"
郭耀只觉得腿肚子发软,扶着垛口才勉强站稳。
他想起十年前跟着耶律洪基打西夏盐州州,那时候辽军何等威风,可是因为耶律重元滦河政变发动叛乱,导致大周人趁虚而入,如今连幽州都丢了......
\"将军!\"城门校尉又跑了上来,手里捧着个蜡丸,\"刚从城外墙角发现的,说是曹家的人送来的!\"
郭耀哆嗦着捏碎蜡丸,里面是张素笺,字迹刚劲有力:\"闻郭将军久怀归汉之心,今曹某率天平军五万至易州城外,若开城归顺,即奏请陛下封将军为易州团练使,麾下兵马依旧统带。若负隅顽抗,城破之日,玉石俱焚——曹盖顿首。\"
\"曹盖......\"
郭耀喃喃道,这位曹国舅的嫡子,以前在汴京樊楼上可是出了名的,听说跟徐子建是八拜之交。
他忽然想起吕承业信里的话,\"背嵬军甲胄鲜明,火器犀利\",再看看自己麾下这些连冬衣都凑不齐的兵丁,喉结滚动了好几下。
\"将军,不能降啊!\"
耶律哈里急得直跺脚,\"咱们是契丹人,降了南朝也不会有好下场!\"
\"契丹人?\"郭耀忽然笑了,笑得比哭还难看,\"当年耶律阿保机还说自己是炎帝后裔呢!再说了…\"
他指了指城下,\"你看那些百姓,哪个不是盼着南朝来?\"
远处传来隐约的号角声,一声接着一声,像是敲在每个人的心坎上。
郭耀深吸一口气,忽然解下腰间虎符:\"耶律哈里,你带着本部契丹兵从西门走,往中京方向去,就说我郭耀......降了。\"
耶律哈里愣住了:\"将军......\"
\"别废话!\"郭耀把虎符塞给他,\"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告诉耶律洪基,不是我郭耀不忠,是这易州......守不住了!\"
等耶律哈里带着百十来个契丹兵匆匆离去,郭耀整了整衣冠,朝着幽州方向深深一揖,然后转身对城门校尉道:\"传令下去,放下吊桥,打开城门,我去迎曹将军入城。\"
城门缓缓开启的吱呀声中,郭耀牵着马走出城门,见远处黑压压一片军阵,正中一面\"曹\"字大旗迎风招展。
一个银甲少年立马阵前,正是曹盖,见他出来,朗声笑道:\"郭将军识时务者为俊杰,曹某佩服!\"
郭耀翻身下马,拱手道:\"罪将郭耀,愿降大周。\"
曹盖翻身下马扶起他,哈哈笑道:\"郭将军此言差矣!从今日起,你便是大周的易州团练使了!来人,取酒来,我要与郭将军共饮三杯!\"
夕阳西下时,易州城头的\"辽\"字大旗被缓缓降下,取而代之的是一面崭新的\"周\"字大旗。
郭耀站在城楼上,看着曹盖的天平军井然有序地入城,忽然觉得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远处传来百姓的欢呼声,夹杂着孩童的嬉笑,郭耀抬头望向幽州方向,那里的天空一片澄澈。
他想,或许吕承业说得对,这燕云十六州,终究是要回到汉家手里的。
守将郭耀背着手站在敌楼上,手里捏着封皱巴巴的信,指节因为用力泛出青白。
\"将军,这吕承业的信......\"
副将耶律哈里凑过来,眼瞅着信纸边角都快被捏烂了,\"要不烧了?免得污了您的眼。\"
郭耀没作声,只是把信纸又展开。
吕承业那笔漂亮的汉隶跃然纸上,开头便是\"贤弟别来无恙\",末了却话锋一转——\"今幽州已归大周,愚兄忝为乡导,见背嵬军甲胄鲜明,火器犀利,非辽军所能敌也。贤弟若早降,不失封侯之位,何必为耶律氏殉葬?\"
\"殉葬?\"
郭耀嗤笑一声,将信纸拍在箭垛上,\"他吕承业当我是三岁孩童?当年耶律洪基亲征西夏,是谁在云州城头上喊着'誓与大辽共存亡'?\"
耶律哈里挠了挠头:\"可......可昨夜探马回报,涿州那边好像真降了。韩德从那老东西亲自去的,据说杨志的兵马已经入城了。\"
\"放屁!\"郭耀猛地转身,腰间佩刀撞在护心镜上哐当响,\"韩德军是韩德从的亲堂弟,那是他们韩家自导自演的戏码!咱们易州城防坚固,粮草能支半年,怕他个鸟!\"
话虽如此,他眼神却不由自主飘向西南方向。
那里是涿州地界,此刻若是站得高些,该能看见烽火台的狼烟。
可从昨夜到今晨,西南天际始终干干净净,连只飞鸟都没有。
正心不在焉,忽然听见城下传来阵阵喧哗。郭耀扒着垛口往下看,见一群百姓正围着个挑货郎担的汉子嚷嚷,那汉子手里举着张黄纸,不知在喊些什么。
\"拿弓来!\"郭耀心头火起,\"敢在城下妖言惑众,看某射穿他的舌头!\"
耶律哈里赶紧拦住:\"将军息怒!那好像是城里张记布庄的掌柜,听说他儿子在涿州当差,许是带了消息回来。\"
话音未落,城门校尉气喘吁吁跑上敌楼:\"将军!张掌柜说......说涿州守将韩延之已献城降周,杨志的兵马正往咱们易州来,还说......还说幽州的吕家已经派人送来了招降信!\"
郭耀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一把推开校尉冲到垛口前,扯着嗓子往下喊:\"张老三!你敢造谣,某现在就把你家布庄抄了!\"
城下那汉子吓得一哆嗦,却还是硬着头皮喊道:\"郭将军!小的儿子就在涿州衙署当差,昨夜亲眼见韩将军开城迎周军入城!周军还说,只要易州归顺,既往不咎,还分土豆种子呢!\"
\"土豆种子?\"郭耀愣了愣,这才想起去年冬天就听说,南朝新出了种高产作物,耐寒耐旱,莫非是真的?
他正发怔,忽然瞥见东南方向腾起一股浓烟,紧接着又是一股,接连三股直冲云霄。
耶律哈里脸色煞白:\"是......是幽州方向来的信号!三股烟,这是......大军压境的意思!\"
郭耀只觉得腿肚子发软,扶着垛口才勉强站稳。
他想起十年前跟着耶律洪基打西夏盐州州,那时候辽军何等威风,可是因为耶律重元滦河政变发动叛乱,导致大周人趁虚而入,如今连幽州都丢了......
\"将军!\"城门校尉又跑了上来,手里捧着个蜡丸,\"刚从城外墙角发现的,说是曹家的人送来的!\"
郭耀哆嗦着捏碎蜡丸,里面是张素笺,字迹刚劲有力:\"闻郭将军久怀归汉之心,今曹某率天平军五万至易州城外,若开城归顺,即奏请陛下封将军为易州团练使,麾下兵马依旧统带。若负隅顽抗,城破之日,玉石俱焚——曹盖顿首。\"
\"曹盖......\"
郭耀喃喃道,这位曹国舅的嫡子,以前在汴京樊楼上可是出了名的,听说跟徐子建是八拜之交。
他忽然想起吕承业信里的话,\"背嵬军甲胄鲜明,火器犀利\",再看看自己麾下这些连冬衣都凑不齐的兵丁,喉结滚动了好几下。
\"将军,不能降啊!\"
耶律哈里急得直跺脚,\"咱们是契丹人,降了南朝也不会有好下场!\"
\"契丹人?\"郭耀忽然笑了,笑得比哭还难看,\"当年耶律阿保机还说自己是炎帝后裔呢!再说了…\"
他指了指城下,\"你看那些百姓,哪个不是盼着南朝来?\"
远处传来隐约的号角声,一声接着一声,像是敲在每个人的心坎上。
郭耀深吸一口气,忽然解下腰间虎符:\"耶律哈里,你带着本部契丹兵从西门走,往中京方向去,就说我郭耀......降了。\"
耶律哈里愣住了:\"将军......\"
\"别废话!\"郭耀把虎符塞给他,\"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告诉耶律洪基,不是我郭耀不忠,是这易州......守不住了!\"
等耶律哈里带着百十来个契丹兵匆匆离去,郭耀整了整衣冠,朝着幽州方向深深一揖,然后转身对城门校尉道:\"传令下去,放下吊桥,打开城门,我去迎曹将军入城。\"
城门缓缓开启的吱呀声中,郭耀牵着马走出城门,见远处黑压压一片军阵,正中一面\"曹\"字大旗迎风招展。
一个银甲少年立马阵前,正是曹盖,见他出来,朗声笑道:\"郭将军识时务者为俊杰,曹某佩服!\"
郭耀翻身下马,拱手道:\"罪将郭耀,愿降大周。\"
曹盖翻身下马扶起他,哈哈笑道:\"郭将军此言差矣!从今日起,你便是大周的易州团练使了!来人,取酒来,我要与郭将军共饮三杯!\"
夕阳西下时,易州城头的\"辽\"字大旗被缓缓降下,取而代之的是一面崭新的\"周\"字大旗。
郭耀站在城楼上,看着曹盖的天平军井然有序地入城,忽然觉得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远处传来百姓的欢呼声,夹杂着孩童的嬉笑,郭耀抬头望向幽州方向,那里的天空一片澄澈。
他想,或许吕承业说得对,这燕云十六州,终究是要回到汉家手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