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麦子熟了-《狩猎北疆,赶山发现和田玉》

  “大山哥,放心吧,我会小心的!”

  刚刚走出地窝子的林强民,被魏大山忽如其来的一句话吓了一跳,稚嫩的脸上顿时闪过一抹不自然。

  昨晚惊险的一幕,再次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若非二哥拼命相救,他这条小命,就要交代在魏大山家的鱼塘里了!

  “喵呜!”

  正在这时,随着一声喵叫,来财就屁颠屁颠的跑到了魏大山的身旁,不断的用脑袋磨蹭着魏大山的裤脚。

  魏大山蹲下身子,笑着抚摸了下来财的脑袋,

  “来财,这段时间辛苦你了。你啊,要好好表现,继续加油。回头我让小晴给你做好吃的。记住没,千万别让坏人偷咱家的鱼!”

  “喵呜!”

  来财似懂非懂的点点头,继续享受着魏大山的按摩。

  而不远处的林强民,看到这一幕,嘴角也不由得一抽。

  心中暗道,你家这只猫,战斗力真不是一般的强悍啊,有这只猫在,谁还敢偷你家的鱼啊,除非不要命了!

  不偷,以后坚决不偷魏大山家的鱼了!

  而对于林强民的反应,魏大山也没有留意,带着来财绕着鱼塘溜达了一圈之后,确定没什么异常,便重新回到了院子里。

  这时,魏大根也从养鸡场投喂回来了。

  兄弟二人从杂物间拿起镰刀,就打算拉着马车往外走。

  “爹,小叔,我们也要去!”

  正在这时,屋子里的魏勇和魏蓉,也蹦蹦跳跳的跑了出来,就要拿着镰刀,想要跟着魏大山兄弟二人一起去割麦子。

  在北疆,基本上每年七月份就是麦子成熟的季节,也是农村最为繁忙的时候。

  今年林秀梅和李晴都怀了身孕,身体笨重,而且一下子分了这么多田地,魏大山和大哥一合计,就决定提前割麦子,早点把麦子收回来,早省心。

  “行,你俩快上车!”

  看到魏勇和魏蓉,魏大山和魏大根均是咧嘴一笑。

  家里这么多土地,光靠着他们兄弟俩,确实吃力,魏勇和魏蓉虽然年纪小,但多少也能帮家里分担一下。

  这个时候的农村孩子,可没有那么娇气,基本农忙的时候,都会到田地里帮忙劳作。

  于是,一家四口,就拉着马车,径直来到了村东的麦田。

  经过几个月的生长,如今的麦田,已经变成了一片黄澄澄的海洋,随着微风浮动,麦浪翻滚,好不壮观。

  “大山,你家地少,咱们先割你的,弄完再搞我那片地!”

  魏大山正沉浸在麦田的绝美风光中呢,旁边传来魏大根的声音,将他从风景中拉了回来。

  是啊,风景虽然漂亮,但想要收割这么多麦子,得需要多少汗水啊。

  魏大山伸展了下胳膊,当即笑着点头,

  “行,大哥,你从东边割,我从西边割。小勇、蓉儿,你俩负责中间,割好的麦子都放一堆,好不好?”

  地是按照人头和劳动力分的,而眼前的这片麦田,是村里分的责任田,是需要交公粮和购粮的。

  魏大山家人少,就他和李晴,眼前这片麦田,他也就只有三亩地。而大哥家人口多,光是这里的麦田,就有六亩地了。

  北疆地广人稀,分的地多。

  除了这里的麦田之外,在其他地方,还有玉米地和棉花地,算下来是真的不少。

  随着魏勇和魏蓉的高声应和,两大两小一共四人,就开始弯下腰,在麦田里辛苦的劳作起来。

  魏大山一手将麦秸秆往下一压,另一只手握着镰刀,连着下面就是齐齐一刀割了下来,麦秸秆有点扎手,尤其是上面有麦穗的地方,稍有不慎就会有倒刺扎入皮肤。

  庄稼汉常年劳动,手上都是茧子,倒也不怕。

  但饶是如此,面对庞大的劳动量,受点小伤也在所难免。

  好在魏大山之前从棉纺厂搞了不少线手套,现在正好派上了用场,四个人人手一套,劳动起来就相当方便了。

  咔嚓!

  咔嚓!

  麦田之中,十分安静,空气里时不时传来收割的声音。

  每当魏大山割下一束麦子来,都会将其放成一堆,看着数量差不多了,还会专门拔出一簇麦子来,懒腰将其捆绑住。

  这样一来,等一会儿所有的麦子收割完,装车的时候就会方便很多。

  魏大山和魏大根,都是此中好手,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前进了十几米远,而麦田中,也有大片土地空了出来。

  魏勇和魏蓉劳动力有限,尽管兄妹俩已经尽量加快速度,但还是被远远的甩在后面。

  “哥,爹和小叔好快啊,我们也得快点!”

  魏蓉一边割,一边催促。

  “他们是大人,等我们长大之后,也会跟他们一样快!”

  魏勇煞有介事的说道。

  手中的动作却没有停下。

  而在他们的屁股后面,已经堆放了不少麦秸秆。

  不过,兄妹俩毕竟不是专业的,刚开始堆放的还算整齐,后面就有点凌乱了,又因为不会捆绑,所以看上去就比较粗糙。

  前方传来魏大根的声音,

  “小勇,蓉儿,你们小心点,别被镰刀割伤了,记住没?”

  魏勇和魏蓉齐齐回应,

  “知道啦,爹!”

  一家子忙的热火朝天,在他们身后,麦子也一堆堆的摆放着。

  等魏大山和魏大根从地的另一头弯回来的时候,恰好遇到了捕鱼回来的林永立一家。

  “哟,大山,大根,这才几号啊,你们就收麦子!”

  林永立看着忙碌的二人,不由笑着道,

  “现在好不容易土地归了自己,你们咋不让麦子多长两天,多晒一晒,说不定收成还能多一些呢!”

  林永立家人多,上有老下有小的,可以说是村里面土地最多的了。

  而且他家劳动力也多,所以不急着收麦子,想让麦子再多长两天,这样收成可能更多一些。

  “其实熟的都差不多了。”

  魏大山随手从麦穗中拔了一颗麦子放入嘴中,笑着道,

  “今年长势不错,也不差这两天。再说了,这个月下雨的可能性也很大,早点收了,省心。”

  说着,魏大山又看向林永立,调侃道,

  “永立叔,今天抓了多少鱼啊?”

  林永立,

  “……”

  乡下人说话就是这样,聊天总是拿出对方最薄弱的环节,予以致命一击。

  他带着几个儿子忙活了一大早,也才堪堪抓了八条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