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人情走动-《狩猎北疆,赶山发现和田玉》

  “谢谢大爷!”

  魏勇和魏蓉没有马上接,而是目光看向魏大山,见自家小叔点了头,方才一人接过一根冰糕,然后就伸出舌头,美滋滋的吃了起来。

  现在正是大热天,尤其现在都马上中午了,对于小孩子来说,冰糕无疑是格外的可口。

  “那吴主任,我就先告辞了!”

  魏大山笑着和吴主任握了手,就要带着魏勇和魏蓉离开,毕竟,马车上还有一些山货,看看能不能卖掉呢。

  现在这个时代虽然也有集市,但大部分都是早市,现在早就结束了,魏大山打算拉着马车,走街串巷,跟挑货郎一样,吆喝几声,看看有没有人要的。

  然而,当吴主任送他走出来,看到马车上的那些蜂蜜和菌菇时,也不由神色一愣。

  “大山,你这蜂蜜是要卖吗?”

  马车上足足放着一篮子罐头瓶子,里面全都装满了蜂蜜,光靠着魏大山一家子显然吃不了这么多,吴主任就热情的看向魏大山,笑着道,

  “你如果要是愿意的话,我来买。一块五一瓶,咋样?”

  供销社每年也有一些采购任务的,尤其是蜂蜜这种,现在规模化养蜜蜂的不多,所以也只能从农民手中零零碎碎的收一部分了。

  “行啊!”

  魏大山正愁没地方销售呢,一听这话,顿时也乐了,

  “不过,吴主任,蜂蜜我可以卖给你,这瓶子得给我留着!”

  在这个年代,罐头瓶子可是宝贝啊,用处多的很。

  西红柿现在已经下来不少了,等再过些天,就需要罐头瓶子装西红柿酱了,如果全都卖掉,魏大山还得再想办法搞新的罐头瓶子。

  “没问题!”

  吴主任微微一怔,旋即也笑了起来,连忙返回供销社,从里面拿了一个干净的盆子,让魏大山将这些蜂蜜倒出来,等交易完成,他回头再慢慢装瓶子也不迟。

  “吴主任,我这里还有点菌菇,你要不要?”

  蜂蜜都卖了,魏大山还想买点菌菇。

  不过,新鲜的菌菇,供销社暂时也没有收购的计划,如果是干货的话,可能还会收。

  但吴主任今天高兴,直接以个人的名义,从魏大山手里买了二斤。

  临走之际,还不忘冲着魏大山挥挥手,

  “路上慢点!”

  “吴主任回见哈!”

  魏大山也摆摆手,脸上洋溢的笑容,没想到今天出奇的顺利。

  车上还有一点鹿茸菇和其他菌类,不过魏大山也懒得卖了,直接就朝着秦阳和秦月的厂子那边走去。

  以后做生意,离不开秦阳和秦月的支持,再加上,姜锦龙承包的土地,也在面粉厂附近,正好一并送过去,走走人情。

  人情人情,讲究的就是礼尚往来。

  魏大山还想搞个大棚,该走动的必须得走动走动。

  当魏大山驱赶着马车,来到面粉厂附近的时候,就看到不远处堆放了不少红砖,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竹竿子之类的其他材料。

  一群工人们,正在太阳底下干着活。

  “大山同志?你咋来了?”

  一个戴着草帽的眼镜男子,注意到魏大山的马车,先是一愣,旋即就笑呵呵的跑了过来。

  “周永华?姜先生呢?”

  魏大山笑着开口。

  眼前这个戴眼镜的男子,名叫周永华,是姜锦龙身边的助理,之前进山的时候,此人就跟着。

  “你找姜先生啊……”

  周永华扶了扶眼镜,笑道,

  “真是不巧,姜先生这几天都在县城,忙着继续搞木耳的研究实验呢。目前这里都是我盯着!”

  说着,他忽然想到了什么,连忙道,

  “大山同志,你想盖大棚的事情,姜先生跟我说了。你放心,等我这边工程忙完了,这些人就会去你们村,姜先生都交代了的!”

  “其实也没啥事。”

  魏大山听到这,心中也不由一动,既然姜锦龙一切都安排妥了,他也不好再多言,旋即就拿起一个红柳枝编织的篓子,递给周永华,

  “我啊,这不从山里面采摘了一些蘑菇,吃不完,就想着给姜先生分享分享。这些你拿着,抽空帮我送给姜先生!”

  他也知道,这些人是城乡之间反复跑的,对于有车一族来说,这些完全不是事。

  “行,那我一定帮你带到!”

  周永华点点头,连忙将这一篓子蘑菇收下,又聊了几句,魏大山就走到了秦阳的面粉厂,打算把剩下的蘑菇,给兄妹俩分了。

  “好家伙,这么多蘑菇,大山哥,你这是又进山了?”

  看着魏大山送来的蘑菇,秦阳也十分高兴,他笑着道,

  “你不知道,秦月就爱吃蘑菇,最近跟我念叨了好多次呢,这蘑菇炖汤绝了!她要是知道你送的,肯定高兴死了!”

  魏大山摆摆手,这点小事不值一提,他看了看面粉厂,

  “最近生意咋样?”

  “还行!”

  秦阳耸耸肩,无奈道,

  “附近的村子里,倒是打开了渠道,村民们愿意卖小麦给我们了。但还是不够,乌台镇那边正在尝试,目前来说,效果不是很大。”

  今年土地刚刚分开,农民们对收来的粮食,宝贝的很,所以秦阳想要跟农民们收粮食,效率自然也不会那么高。

  但如果没有形成规模,那他这个面粉厂,可就开的不值当了。

  “慢慢来,万事开头难嘛!”

  魏大山拍拍秦阳的肩膀,

  “创业哪有那么容易的,你也得给村民们一点时间。”

  “还有,也不一定非要用钱买,你看看他们需要什么,完全可以用东西换嘛。农民,讲究的就是个实在!”

  钱固然谁都想要,但在这个年代,可能以物换物,发生的更加普遍,而且小量交易,往往相对容易一些。

  秦阳一下子收几百斤几千斤,谁敢卖啊,毕竟,很多人还留着准备过冬呢。

  “大哥,大哥!”

  正在这时,面粉厂外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

  秦阳和魏大山扭头看去,就看到秦月快步朝着这边走来,而在秦月的身后,还多了一个身穿白色长裙的年轻姑娘。

  当二人走进棉纺厂,看到站在马车旁的魏大山时,也不由神色一怔。

  “大山哥,你怎么来啦?”

  秦月拉着那姑娘,一脸喜悦的凑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