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谷道截击-《三塑强汉》

  叛军若要逃,便不会等到天亮。

  这些天都是上弦月,所以特战队必然会在子时过后,才会开始袭击函谷关。

  也就是说,叛军逃出函谷关的时间,应该是天亮之前。

  而跑到截击地点时,应该是天马上要亮还没亮的那段时间。

  夏天太热,前半夜不容易睡熟,后半夜凉快下来了,人们才会进入熟睡状态。

  所以为了龙鳞卫在黎明前的那段时间不会睡不醒,他们必须在天最热的下午就开始睡。

  于是,他们摸到紫金卫身后一里左右的时候,便躲入两边的山中,而且一定要找到荫凉处开始睡觉。

  他们可不敢直接睡在日头下。

  夏末的烈日,可是能把人烤熟的。

  一觉睡到黎明前,起来吃了干粮,便开始向紫金卫继续靠近。

  然后,他们和段荣一样,同样听到了叛军在函谷道中溃逃的奔跑声。

  他们跑过来,看到紫金卫竟然有近半人还在睡梦中时,心中大喜。

  刘协对诸葛亮轻声说道:“四师兄,你判断得真准,紫金卫果然在黎明前睡得最死。”

  刘协夸赞了诸葛亮之后,便直接给段荣下令。

  不,刘协可是皇帝,不能说是下令,而是下旨。

  下旨让龙鳞卫打头阵。

  可龙鳞卫将军周仓又是怎么回事?

  看官莫要误会。

  他可不是《三国演义》中为关二爷捧刀的那个周仓。

  他只是青州一个普通百姓人家的孩子。

  段荣一见刘协、诸葛亮和郭淮三小竟然想冲到第一线,吓坏了。

  他马上大叫:“小仓子,你怎么能让陛下来第一线冒险?”

  他也不等周仓回答,马上命令已经清醒过来的紫金卫,马上掩护刘协、诸葛亮和郭淮三个小家伙躲到后面去。

  而此时在昏暗的天光下,溃逃而来的叛军,身形都清晰可见了。

  诸葛亮在紫金卫的保护下向后退去,一边退一边还对着龙鳞卫大声叫喊:“马上劝降!马上劝降!”

  龙鳞卫在周仓的带领下,马上齐声大叫起来:

  “降者可活!不降必死!”

  “降者可活!不降必死!”

  此时叛军跑在最前面的人,已经跑到距离紫金卫的防御工事一百多丈的位置。

  他们只是在闷着头跑,根本没看前面。

  猛然间,听到前面传来数百人的劝降声,马上便停下脚步,大脑还有点懵。

  不是说逃出函谷关就是生路吗?这里怎么会有护民军?

  甚至还有人想打歪主意,想试探一下前面的护民军有多少人。

  可还没等他们开始试探,在段荣的指挥下,醒来的三千多紫金卫也吼叫起来:

  “降者可活!不降必死!”

  “降者可活!不降必死!”

  数千人齐声吼叫,而且还是在山谷中,那声势,太可怕了。

  奔逃而来的叛军全傻了。

  这么窄的函谷道,前面竟然有数千人在堵截。

  他们从函谷关奔逃而出,为了跑得快一点,不要说兵器了,就连身上的皮甲,都早脱了下来,不知道丢到哪儿去了。

  没有兵器,没有皮甲,没有盾牌,谁能挡得住护民军的羽箭?

  其他不说,护民军只要在谷道上排列五百弓箭手,就能把谷道堵得死死的,谁靠近谁死。

  而此时谷道中的叛军群龙无首,乱哄哄的停在防御工事两百丈外,如热锅上的蚂蚁,却只能原地打转。

  向前?他们不敢;

  逃入两边的大山中?他们身上可没有带干粮,如果被护民军封锁在山中,就只能等着饿死了。

  就在近八千溃兵惶惶不可终日时,他们的身后又传来奔跑的脚步声。

  申金率领特战队已经追了上来。

  申金哪里会放心紫金卫,看到函谷关中的叛军基本跑空了,就马上让留下准备投降的叛军,去把东面的城门打开。

  打开东城门后,申金一刻都没耽误,对着那些跪在道路两边乞降的叛军吆喝了一声,告诉他们马上便有人来收容他们,便率领四千特战队出关追击溃兵。

  至于函谷关的那些降兵,不是还有青州御林军嘛。

  特战队还没有看到溃兵的身影,却听到了函谷中回荡的劝降声。

  “降者可活!不降必死!”

  于是,申金让特战队放慢脚步,让特战队喘口气后,也大叫了起来。

  “降者可活!不降必死!”

  两股声浪在函谷中相互撞击,声势滔天。

  特战队更是以两百人为一排,把四千人全部排列好,张弓搭箭,一边高喊,一边迈着整齐的步伐,朝着叛军溃兵紧逼而来。

  终于有人抗拒不了特战队整齐步伐带来的压力,怪叫一声,便想蹿入两边的大山中。

  “嗖——嗖——嗖——”

  凡是想逃入山中的叛军,瞬间被呼啸的弩箭追上,非死即伤。

  “噗通、噗通、噗通……”

  一片原地下跪的声音。

  此时只有跪地乞降,才有活命的可能。

  龙鳞卫、紫金卫与特战队两面夹击。

  函谷关一万叛军,未能逃出一人。

  叛军首领龚都、辛评和监军都尉,也都尽皆死于乱军之中。

  可龙鳞卫、紫金卫怎么来了?

  这两个月他们又躲在哪里,补给从何处而来?

  他们哪儿都没去。

  刘辟率军来解救樊稠时,他们逃入大山中,只是虚晃一枪。

  别忘了,他们有补给车队和两百御林军。

  而补给车队接到申金的命令后,不仅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白马县,还悄然控制了白马县的县府和治安军。

  刘辟、樊稠分兵离开熊耳山,并带走了子母谷全部存粮(樊稠要带着粮食去武关),全部都在紫金卫、龙鳞卫的视线下。

  为了历练紫金卫和龙鳞卫,申金下令,让他的亲卫每人带一个紫金卫或龙鳞卫的小队作为斥候。

  他们一直跟踪刘辟的兵马抵达长安城下,跟踪樊稠的兵马进入武关道,才撤回白马县。

  裴茂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函谷关、武关和长安城、陈仓城等掌控雍州的关键之处,要等他拿下长安城之后,才会逐渐掌控雍州各县。

  可就凭补给车队所带的物资,能让龙鳞卫、紫金卫五千五百人坚持两个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