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插标卖首之辈,安敢提骑射?我自当让你三箭!”
一边说着,颜良一边取下长弓。
这长弓可是给猛将特制的五石弓。
要成为猛将,仅仅武艺高强可不行,还需要开得强弓,有一手精湛的箭术。
尼玛单增闻言大怒!
好,你既然说要让我三箭,我便让你亡于我这三箭之下。
“贼子,看箭!”
尼玛单增先是大叫一声,便屏呼吸,搭好箭矢,鼓起两腮,对准颜良就是一箭。
这样肯定射不到颜良。
两人相距三十几丈,哪怕尼玛单增用的是三石强弓,箭矢也要飞行一小会,才能抵达颜良身前。
颜良要躲避箭矢,便可以躲避;
颜良不想躲避,便可用兵器格开。
谁知道,那尼玛单增在射出一箭后,突然从身后箭壸中抽出五支箭。
然后便看他双臂飞舞,一箭接着一箭,以极快的速度射出五支羽箭。
哪怕是颜良的注意力被最先的那支箭矢吸引住一个眨眼的时间,颜良可能也无法避开后面射出的五支箭矢了。
于禁在城头上看得清楚,那五支箭上三下二,上三箭呈“品”字形,封死了颜良的闪避空间,下两箭却是奔着颜良的战马去的。
一旦颜良的战马受伤……
于禁在城头上急得大叫:“文恒小心!”
可他急有什么用?相距两百丈远,他的喊声颜良基本上听不见。
而那尼玛单增射出五箭后,人可没闲着,双腿用力紧夹马腹,便冲向颜良。
他的思维很单纯的。
如果这五箭伤不到你,起码也能伤到你的战马。
你的战马一旦受伤,看你还如何与我骑战。
此时此刻,便是为卓尔达木报仇的时候!
说时迟,那时快。
四十几丈的距离,转眼便至。
尼玛单增手中长刀已经挥舞了起来……
人呢?
马上的人呢?
人怎么不见了?
尼玛单增正迷茫之时,突然一箭射来,正中他的心口。
哪怕是尼玛单增身上是马超专门为他配的铁甲,可还是没能挡住飞来的箭矢。
箭矢穿过铁甲,最后被铁甲卡住了箭羽,震得铁甲“嗡嗡”直响。
城下之人可能没看清楚,城上的于禁可是看得明明白白。
在首箭飞出,然后五箭继续离弦之时,颜良便从马鞍两旁各取了一块马盾板,然后他便翻身下马了。
呈品字形的上三箭,全部都从马背上飞了过去。
而下两箭,却被马盾挡了下来。
人没伤,战马也没伤。
只见颜良极快地扔掉马盾,摘下长弓,搭箭、张弓一气呵成,在尼玛单增刚刚冲出十丈远之时,箭已离弦。
“当当当当……”
一阵急促的鸣金声,从马超的身后响起。
这是将台上的傅巽在传令鸣金收兵。
斗将的结果傅巽看得很清楚。
凭着颜良的双马镫和箭术,无论是羌将,还是马超亲自上场,都不可能赢哪怕一场。
既然赢不了,不撤回来还做什么?
难道在那里等着护民军的羞辱吗?
与鸣金同时响起来的,则是陈仓城上震耳欲聋的喝彩声。
还西羌勇士,还不是一刀一箭的事儿?
“威武!威武!威武!”
城头上的喝彩之声,不绝于耳。
颜良看到马超他们已经调转了马头返回大营,自己却没有庆祝。
他只是翻身上马,手中长刀直指苍穹,猛然大声嘶吼了起来。
“啊——!大帅,我不该离开你呀——!”
回到帅帐的马超垂头丧气。
这次斗将对他的打击可不小。
两员西羌勇士被斩,他倒不是很在意。
可护民军的新式马鞍和双马镫,让他有无力之感。
他刚刚没直接回帅帐,而是去找工匠,询问双马镫的事情。
结果工匠告诉他,很多工匠都尝试过双马镫,可都没成功。
汉代的马镫主要是为了方便上马,所以马镫都以兽皮、木片制成。
而双马镫的要求高了很多。
一是要能够承受人的全部重量,二是要承受厮杀时的冲击力。
要双马镫,首先便要对马鞍进行改良,保证马鞍能够承受由马镫传递而来的力量。否则,马鞍很容易被这股力量拉得散架,毕竟这股力量传到马鞍上时,不是均匀的,而是七扭八扯的。
毕竟单马镫时,人在马上稳定主要靠双腿夹住马腹的力量,而用双马镫后,稳定主要靠马镫和马鞍,才能让骑士腿部的力量全部解放出来,以用于厮杀。
然后,便是连接马镫与马鞍的绳索。
如果绳索细了,很容易被拉断。
如果绳索太粗,又会对骑在马背上的人有影响。
最后便是马镫本身再不用兽皮、木片,而必须要用千锻钢而不能用生铁。
生铁太脆,没用多久,马镫便会断裂。如果在厮杀的时候断裂,那就是性命之忧。
而目前整个大汉恐怕也找不到掌握千锻钢工艺之人。
马超意识到,他不可能得到双马镫。
没有双马镫,与护民军斗将便是送人头。
郁闷,太郁闷了。
这护民军为何能有双马镫?!!!
回到营帐,傅巽也过来了。
他进帐后便直接请罪。
“小可未奉将令便鸣金,特向将军请罪!”
“先生何罪之有?鸣金恰逢其时,无罪!”
马超不知何时起,把对傅巽的称呼从“军师”变成了“先生”。
在东汉末年,军师是个职务称呼,而先生则是尊称。
傅巽当然知道马超所说“恰逢其时”的意思。
连损两员战将,而且还明确知道,再斗下去也是送人头,正当鸣金之时。
有人鸣金,总比马超亲自率军返回好吧?
所以,傅巽主动鸣金,等于是给了马超脸面。
“先生,如何能获得双马镫?”马超对双马镫产生了执念。
“将军,双马镫非一时可得。而当前最重要之事,便是将军要对下一步做出抉择。”
“有何抉择可做?阵前吾言后退十里,那便后退十里。”
“非此抉择也!”傅巽摇头晃脑。
马超没听懂,疑惑地看向傅巽。
“将军经此次斗将,对护民军能否攻破函谷关是否有新的判断?”傅巽神色郑重。
一边说着,颜良一边取下长弓。
这长弓可是给猛将特制的五石弓。
要成为猛将,仅仅武艺高强可不行,还需要开得强弓,有一手精湛的箭术。
尼玛单增闻言大怒!
好,你既然说要让我三箭,我便让你亡于我这三箭之下。
“贼子,看箭!”
尼玛单增先是大叫一声,便屏呼吸,搭好箭矢,鼓起两腮,对准颜良就是一箭。
这样肯定射不到颜良。
两人相距三十几丈,哪怕尼玛单增用的是三石强弓,箭矢也要飞行一小会,才能抵达颜良身前。
颜良要躲避箭矢,便可以躲避;
颜良不想躲避,便可用兵器格开。
谁知道,那尼玛单增在射出一箭后,突然从身后箭壸中抽出五支箭。
然后便看他双臂飞舞,一箭接着一箭,以极快的速度射出五支羽箭。
哪怕是颜良的注意力被最先的那支箭矢吸引住一个眨眼的时间,颜良可能也无法避开后面射出的五支箭矢了。
于禁在城头上看得清楚,那五支箭上三下二,上三箭呈“品”字形,封死了颜良的闪避空间,下两箭却是奔着颜良的战马去的。
一旦颜良的战马受伤……
于禁在城头上急得大叫:“文恒小心!”
可他急有什么用?相距两百丈远,他的喊声颜良基本上听不见。
而那尼玛单增射出五箭后,人可没闲着,双腿用力紧夹马腹,便冲向颜良。
他的思维很单纯的。
如果这五箭伤不到你,起码也能伤到你的战马。
你的战马一旦受伤,看你还如何与我骑战。
此时此刻,便是为卓尔达木报仇的时候!
说时迟,那时快。
四十几丈的距离,转眼便至。
尼玛单增手中长刀已经挥舞了起来……
人呢?
马上的人呢?
人怎么不见了?
尼玛单增正迷茫之时,突然一箭射来,正中他的心口。
哪怕是尼玛单增身上是马超专门为他配的铁甲,可还是没能挡住飞来的箭矢。
箭矢穿过铁甲,最后被铁甲卡住了箭羽,震得铁甲“嗡嗡”直响。
城下之人可能没看清楚,城上的于禁可是看得明明白白。
在首箭飞出,然后五箭继续离弦之时,颜良便从马鞍两旁各取了一块马盾板,然后他便翻身下马了。
呈品字形的上三箭,全部都从马背上飞了过去。
而下两箭,却被马盾挡了下来。
人没伤,战马也没伤。
只见颜良极快地扔掉马盾,摘下长弓,搭箭、张弓一气呵成,在尼玛单增刚刚冲出十丈远之时,箭已离弦。
“当当当当……”
一阵急促的鸣金声,从马超的身后响起。
这是将台上的傅巽在传令鸣金收兵。
斗将的结果傅巽看得很清楚。
凭着颜良的双马镫和箭术,无论是羌将,还是马超亲自上场,都不可能赢哪怕一场。
既然赢不了,不撤回来还做什么?
难道在那里等着护民军的羞辱吗?
与鸣金同时响起来的,则是陈仓城上震耳欲聋的喝彩声。
还西羌勇士,还不是一刀一箭的事儿?
“威武!威武!威武!”
城头上的喝彩之声,不绝于耳。
颜良看到马超他们已经调转了马头返回大营,自己却没有庆祝。
他只是翻身上马,手中长刀直指苍穹,猛然大声嘶吼了起来。
“啊——!大帅,我不该离开你呀——!”
回到帅帐的马超垂头丧气。
这次斗将对他的打击可不小。
两员西羌勇士被斩,他倒不是很在意。
可护民军的新式马鞍和双马镫,让他有无力之感。
他刚刚没直接回帅帐,而是去找工匠,询问双马镫的事情。
结果工匠告诉他,很多工匠都尝试过双马镫,可都没成功。
汉代的马镫主要是为了方便上马,所以马镫都以兽皮、木片制成。
而双马镫的要求高了很多。
一是要能够承受人的全部重量,二是要承受厮杀时的冲击力。
要双马镫,首先便要对马鞍进行改良,保证马鞍能够承受由马镫传递而来的力量。否则,马鞍很容易被这股力量拉得散架,毕竟这股力量传到马鞍上时,不是均匀的,而是七扭八扯的。
毕竟单马镫时,人在马上稳定主要靠双腿夹住马腹的力量,而用双马镫后,稳定主要靠马镫和马鞍,才能让骑士腿部的力量全部解放出来,以用于厮杀。
然后,便是连接马镫与马鞍的绳索。
如果绳索细了,很容易被拉断。
如果绳索太粗,又会对骑在马背上的人有影响。
最后便是马镫本身再不用兽皮、木片,而必须要用千锻钢而不能用生铁。
生铁太脆,没用多久,马镫便会断裂。如果在厮杀的时候断裂,那就是性命之忧。
而目前整个大汉恐怕也找不到掌握千锻钢工艺之人。
马超意识到,他不可能得到双马镫。
没有双马镫,与护民军斗将便是送人头。
郁闷,太郁闷了。
这护民军为何能有双马镫?!!!
回到营帐,傅巽也过来了。
他进帐后便直接请罪。
“小可未奉将令便鸣金,特向将军请罪!”
“先生何罪之有?鸣金恰逢其时,无罪!”
马超不知何时起,把对傅巽的称呼从“军师”变成了“先生”。
在东汉末年,军师是个职务称呼,而先生则是尊称。
傅巽当然知道马超所说“恰逢其时”的意思。
连损两员战将,而且还明确知道,再斗下去也是送人头,正当鸣金之时。
有人鸣金,总比马超亲自率军返回好吧?
所以,傅巽主动鸣金,等于是给了马超脸面。
“先生,如何能获得双马镫?”马超对双马镫产生了执念。
“将军,双马镫非一时可得。而当前最重要之事,便是将军要对下一步做出抉择。”
“有何抉择可做?阵前吾言后退十里,那便后退十里。”
“非此抉择也!”傅巽摇头晃脑。
马超没听懂,疑惑地看向傅巽。
“将军经此次斗将,对护民军能否攻破函谷关是否有新的判断?”傅巽神色郑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