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王恒发难,北荒历练-《纨绔六皇子,从八岁开始布局天下》

  第二日清晨,天色微明,皇宫之中却早已灯火通明。

  晨钟自太和殿之巅缓缓敲响,余音袅袅,似在唤醒沉睡中的帝都。

  金瓦红墙之间,金吾卫披甲执戟,肃立在青石大道两侧,气氛比往日更为凝重。

  殿外寒意尚未褪去,而此刻的大玄朝堂,却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压迫笼罩,寒意直透人心。

  太和殿内,百官列于丹墀两侧,文武肃立,朝服整齐。

  却少了往日的轻声交谈与暗中揣测。

  殿宇高悬,鎏金蟠龙张牙舞爪,仿佛也感受到这股诡谲气息,金鳞之下。

  几位老臣神情肃穆,年轻的官员则心思浮动,紧张中带着隐隐期待。

  经历了昨日的年会风波,所有人都清楚,这一朝,注定不凡。

  年会本是举国盛典,皇族齐聚、百官祝贺,甚至有诸国使者远来观礼,原意是彰显大玄盛世风采。

  然而百蛊门突袭、皇子被掳,成为一场彻头彻尾的耻辱。

  在场众臣皆知,外朝已在窃笑,诸国密探恐怕已将消息传回,指点江山之人未必在夸赞,而是在等大玄的笑话。

  皇帝宁龙端坐于龙椅之上,身着玄金蟒袍,目光如炬。

  他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声音不疾不徐,却带着压不住的怒意:

  “年会之事,诸位都已知晓。虽说凡儿已平安归来,但此事却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教训。”

  “百蛊门残余势力未除,竟能潜入皇都、下毒行刺,实为国耻。”

  他顿了顿,眼神扫过满殿,“朕已命观星司彻查此事,全权搜捕余孽,遇有反抗者,格杀勿论。”

  话音一落,朝堂之上不少大臣躬身道:“陛下英明。”

  然而在众人皆附和之时,丞相王恒却不动声色地上前一步,拱手肃然道:

  “启禀陛下,老臣以为,此事仍有诸多疑点,尚未理清。”

  宁龙眉头一挑,沉声道:“何意?”

  王恒拂袖展开一页密文,沉声说道:“其一,百蛊门如何混入禁军重重守卫之皇宫?”

  “其二,宴上数百人,如何能在无人察觉之下中毒?其三……”

  他抬眸望向宁龙,又向百官道:“六皇子殿下为何能从百蛊门手中安然归来?”

  “以蛊门之残忍,怎会轻易放过皇子?”

  话音落下,如惊雷滚过殿堂,百官愣然,窃窃私语声顿起。

  “确实……若是中了毒又被掳走,怎会这么快回来的?”

  “难不成,真与百蛊门……有什么勾连?”

  有人面露狐疑,有人若有所思,甚至有几位老臣不动声色地微微点头。

  王恒见状,神情更为肃然,拱手而道:

  “老臣恳请陛下,严查六皇子宁凡。”

  “其人身为皇嗣,十年来不务正业、沉湎酒色、欺压百姓。”

  “目无尊长,曾在朝堂之侧掌掴五皇子,此为大不敬;”

  “年会之事,又因疏于防范,致使国家蒙羞。”

  “老臣认为,六皇子应被削除皇籍,贬为庶民,以正纲纪!”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不少大臣神情惊愕,竟一时语塞。

  虽早知王恒一派与大皇子关系匪浅,却没料到他竟敢如此直白奏请削藩!

  龙椅上的宁龙亦是面露异色,手中玉如意轻颤,显然亦被震了一下。

  虽知宁凡素日不羁,可王恒这番言辞,无疑将他逼入难堪之地。

  若驳其言,怕被质疑偏私;若采其言,又恐寒了忠臣之心。

  正在宁龙犹豫之际,忽听他身侧大皇子宁昭躬身道:

  “父皇,丞相所言虽然句句属实,但六弟毕竟年少,血气方刚,行事鲁莽虽有错,却也不至废籍贬庶。”

  “孩儿以为,不若派六弟外出历练,磨砺性情。”

  他语气谦和,面容恭谨,实则话中暗藏刀锋,将削藩之责轻轻带过,又替自己立下仁厚之名。

  宁龙闻言,目光一亮。若只是外放历练,倒也顺势解围,既给群臣交代,也保了宁凡身份。

  于是他又望向三皇子宁武:“你以为如何?”

  宁武素来不擅长这些,拱手道:“儿臣附议,大皇兄之言有理。”

  接着又问四皇子宁无缺,宁无缺略一犹豫,也点头说道:“去历练历练也好。”

  接连几位皇子皆附和,似也让朝堂风向微转。

  就在此时,梁肃与顾庭之二人也拱手出列,言道:

  “陛下,六殿下年少气盛,若能借此机遇磨砺历练,必有益处。”

  此言一出,大皇子宁昭神情微变,眼神略显狐疑。

  梁肃与顾庭之,不是早前在六弟麾下?为何此刻也与他一同附议?

  一时间竟有些摸不透他们意图。

  然而形势已成,宁龙也不再犹豫,沉声说道:“既如此,那便派凡儿出宫历练。”

  说罢,他抬眸望向宁昭,问道:“你以为,应去何处?”

  宁昭略作沉思,随后说道:“儿臣以为,北荒正好。”

  “如今北荒蛮夷不安,将士久未见皇嗣前往,六弟前往既可历练,又可安边军人心。”

  “北荒?”

  宁龙眉头微蹙,目中闪过一抹犹豫。

  北荒一向苦寒荒凉,蛮族横行,且局势复杂,历来是最难掌控之地。

  让皇子去那种地方,实在危险。

  然王恒这时也微笑上前:“陛下,北荒确是历练之所。”

  “六殿下若能安然归来,定能蜕变为国家栋梁。”

  话至此,宁龙再无可退之路,只得颔首应允:

  “那便依此——六皇子,封为北境行军监使,明日即刻启程,前往北荒。”

  朝堂之上众臣齐声应下,唯独站在下方的宁凡。

  自始至终未发一言,眼神平静如水,仿佛此行命运早在意料之中。

  无人看见,他袖中轻轻攥紧的手掌微微松开,目光望向殿宇之外——

  那是北荒的方向,也是风云再起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