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余烬照夜,新局血沃-《纨绔六皇子,从八岁开始布局天下》

  雪,仍下着。

  风却比昨日更轻些。

  寒渊边,三百雪卫依次列阵,甲胄上覆着水汽与冻霜,个个浑身湿冷却不敢出声。

  水声哗哗,渊面微荡,一艘小舟缓缓靠岸。

  那舟是山下临时打捞出的军用木舟,舟上躺着两人,一人伤重昏睡,一人眼底赤红。

  宁凡裹着破军大氅,怀中紧抱着苏浅浅。

  她浑身发冷,火灯悬在胸口,仍未熄灭,却已黯淡。

  他轻声喊:“浅浅?”

  她没有回答,只是眉头微皱,似在梦中挣扎。

  火井塌落后,整座旧山陷为残坡,若非他以大旗遮火,寒水压焰,此刻苏浅浅早已血焰焚身。

  岸上众人忙迎来,将两人小心抬下。

  宋征快步走来,低声道:“地火已彻底熄了,地脉也断了,旧山……算是保住了。”

  宁凡没有答话,只望着火灯。

  那盏小小灯盏,嵌在苏浅浅衣襟之间,像婴儿的心跳。

  微弱,却还活着。

  胡扬的尸体也被抬了上来。

  他是宁凡从小跟到大的亲兵,为人最沉稳。

  那日冲火井,他本可不拦那一箭。

  可他还是扑上去了。

  宁凡走过去,弯下身,一言不发替他更衣。

  胡扬身上残甲多处裂纹,有些裂缝竟是火焰灼穿的。

  他手指微抖,却一针一线将其重新缝合。

  缝到一半,他忽然抬头问宋征:“胡扬有没有亲人?”

  宋征沉声道:“有个老母,守着一亩薄田,在扬州郊外。”

  宁凡低头,轻轻嗯了一声。

  “将他骨灰送回去。”

  “告诉她老人家,胡扬立了大功。”

  “以后他娘,归我养。”

  “她若想来旧山祭他……替她留一道门。”

  一盏孤灯,一抔残灰,一纸家书。

  宁凡亲自将胡扬骨灰封入铜瓮,又在火井残口处立下一碑——

  碑上只三字:

  “忠,亦火。”

  营地重整。

  临时驻军营设在山腰之下,北军残部约三千余人,火井已被封禁,余部留守。

  苏浅浅伤势沉重,血脉觉醒引火强行融合,五脏俱焚,如今靠火灯强压火气,生死未定。

  宁凡未离她左右,寸步不离三日三夜。

  直到第四天,她终于缓缓醒来。

  那时,营中正好落雪。

  她睁眼,第一眼便看见帐外雪帘后,宁凡独自坐在一株半焦的柏树下,披着甲,不言不动。

  她轻声喊了一句:“阿凡。”

  宁凡抬头,手中握着她那盏火灯。

  他走进帐中,把灯放到她掌心。

  “还你。”

  “你从今天起,不再是‘军中女官’。”

  “你是‘姒族掌火人’。”

  苏浅浅神情微怔:“你信我?”

  “我只信你手没松。”宁凡低声道。

  “那夜你跳下去,我知道你不是去死,是去续命。”

  “这山,是你救的。”

  “我不许你轻贱你自己。”

  两人对视,目光中有太多话都未说出。

  过了许久,宁凡才轻声问:

  “火灯给你续命,代价是什么?”

  苏浅浅握着火灯,语声低低:

  “从今往后,我体内有一半是‘神裔’的血,另一半,是……地火。”

  “若火灯熄,我便烧成灰。”

  宁凡眼神微黯,却点头。

  “好。”

  “那就别熄。”

  同日夜,宁凡独坐军帐,写信召周驭舟。

  信中无言,只画了一笔重笔火焰图腾,然后写下两字:

  “归舟。”

  他知道周驭舟在外牵制北荒部,战况不明,但旧山既救火成功,便需有人替他“撑局”。

  如今他与苏浅浅皆是重伤,旧山若再陷乱,恐一夕溃败。

  他需要老兄弟回来,镇场。

  写完信后,他缓缓站起。

  走出帐外。

  雪已停。

  天却还未亮。

  夜色中,风吹动山下焦黑废墟,一株株烧毁的铁杉,如兵戈横陈。

  他望着废山,忽然低声道:

  “胡扬,我守住了。”

  “但我守得住这山,守得住她……却不知,守不守得住这局。”

  帐后忽有细响。

  宁凡眉头一皱,刚拔刀,忽听耳边传来低低风语:

  “……姒火已归。”

  “下一场,是……‘苍岭’。”

  宁凡面色一变,猛回头。

  却只见残碑断口处,有一抹黑影迅速掠走,脚印留下一串蛮族图腾。

  蛮荒使者……现身了!

  旧山才定,风雪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