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赤穗染霜,孤童叩营-《纨绔六皇子,从八岁开始布局天下》

  晨光尚未破云,温泉畔却已被一层灰蓝色蒸汽笼罩。

  寒风划开薄雾,雪晶从空中飘落,化作无声的尘幕。

  松风下,赤米田生长却失去朝气——

  枯黄的秧苗只剩一层薄膜般的叶片,顶端瘪小如曾经烧灼过的羽。

  “这土……非酸则硫,可怕土性……”老农缓缓俯身,用布包着枯穗,一根根拂去雪粒。

  被冻住的稻秆在他手中断裂,仿佛畏惧这血田的冰霜。

  他颤声喃道:“这米喝血长大,却不服水土,避不掉夜霜。”

  几名火卫侍立田边,深呼吸间只觉热血与泥香混合,却解决不了眼前的困局。

  田中供火柱红焰烘土,温泉蒸汽卷起残雪,却也未能驱散秧苗的萎靡。

  苏浅浅衣袖垂至泥面,雪水染湿下摆,衣襟渐重。

  她低头检测土地酸碱度,眉头紧锁:“死火燃雪,反变硫田。”

  她转身望向址地:“若不能吞下姒族的血液,这片田根本栽不活我们家族的未来。”

  宁凡静坐田畦边,露营于赤土之旁,手指捻着鹤羽印的书信。

  他临时用兵书布阵,如今却沉默无言。

  今日他将第一次试种“赤穗”——这粒米是温泉畔采来怪异蓝色晶体泥土中生出的稀有杂交秧种。

  饱含地火气息,可吞火、可解毒。

  若活成,这将是北境粮田的一次革命;

  若失败,便谷穗败落,民心再乱。

  就在此时,一声稚童哭喊伴雪入营。

  ?

  营门前,雪未化的夜色中,忽见一名十岁孩童赤脚踏雪而入。

  他黑袍破旧,颈挂一只骨笛,笛尾刻着“北”字,微雪黏笛身,骨声冷涩却未哑。

  卫兵将他带至守门台阶,孩童睁着泪眼,却眼神坚定。

  “呼……呼……我叫陆念北。”他声音微颤,却尽力保持镇定,“我是陆岳将军孙子。这血书,你们该收下。

  ”他从破袄中取出油布包裹的小卷,手发颤,坠了两滴血。

  大地踏雪声顿停,守军侧目,却无人上前。

  苏浅浅急步走到孩童跟前,弯身拆开布包,见到油渍转为深红——

  那是陆岳的鲜血。他扶起念北,让其跪于田边,递食温粥,低声问:“何故来此荒野?”

  念北咬唇,不回头,颤声道:

  “书里是祖父血书,还有玄鸟卫的密令残页——那二皇子门人曾携蛇纹玉走私北荒。”

  “他命我来告诉将军:赤米试种,岌岌可危。”

  苏浅浅看向宁凡,目光如野火,深不见底。

  宁凡接信,血字印迹隐隐映在银雪之上,那字迹为红碎琉璃——

  “玄鸟卫秘令:二皇子宁琛禁种赤米,断姒族财粮”。他皱眉,放下信笺。

  片刻后,他缓缓抬头,目光望向孩童与田畦,沉声道:

  “你带的,不单是血与书,更是——他的罪证。”

  他转身对苏浅浅说:“让士卒收正稻秧,今夜必须试新法。”

  暗雪中,赤穗田又被一层火光照亮。孩童泪未干。

  却咽下稀粥的热气,仿佛尝到了一个血脉交织的黎明。

  夜色渐深,温泉畔蒸气如幔,透着一股呛人的硫磺辛辣。

  军帐内气氛凝滞,苏浅浅脱下披雪斗篷。

  将火灯置于几案中央,灯芯微颤,一缕青焰斜倚铜壁,隐约浮现一段残影。

  ——那是她十岁那年,母亲在帷帐中缝制画像的模样,针线穿透帛布,手指细长。

  温声低语:“疼吗?疼就记住这滋味,将来别叫旁人再缝你一针。”

  她静默片刻,从案上取过一枚火钳,挟出灯芯灰,滴于掌心。

  随即,她走出帐外,走向田垄尽头的秧田。

  宁凡已命士卒掘出几株尚未彻底枯萎的赤米幼苗。

  排列在田心四周,围出一个半月形的阵势。

  土壤因火灯残灰而略显泛红,而那些稻秧却依旧无力,仿佛血色压不住寒霜。

  苏浅浅站于苗前,卷起袖口。

  她白发已至腰,肤色在雪夜中透出一层苍冷。

  她举起一把匕首,划过腕脉,血珠滴落入土,发出轻微的“嗤嗤”声。

  霎时,那原本低垂的赤米苗似受命召唤,一棵棵微微挺起,仿若闻风而立。

  那股稀薄的暖意,从血液中渗出,融入硫土之中——

  不再对抗,而是接受,妥协,却不屈服。

  “姒族的血里,有火的命。”她低声道。

  声音飘散在雾气里,“若你们嫌弃它魔性,那便也舍不得它的火命。”

  宁凡于雾后站定,眉眼沉若积雪。

  他缓缓开口:“姒血可以活种,但不能救土。土若被火伤透,再播何种都是死苗。”

  他望着赤苗前那泥泞的地块,忽地道:“取战死者骨灰,和进土中。”

  四周士卒先是怔然,继而明白这命令背后的冷酷与悲壮——

  以魂祭土。若活成,就是亡者仍在护国;若失败,便是万骨无声。

  “骨灰换粮。”他低声道,“让民知道,他们不是枉死。”

  营外已有人行动,白布裹骨,撒入赤田。

  温泉蒸汽携灰而起,遮天漫野。

  火灯在风中骤然亮出一道残影,一抹模糊的面容浮现灯壁之上。

  那是姒瑶。

  她的面容温和却遥远,眼角含笑,指尖缓缓抬起。

  而这一次,她的眼睛不再是褐色。

  是金色,仿若夜中的火种,在泉雾中睁开,遥遥望向田心——

  宁凡背脊一震。

  身后,苏浅浅缓缓跪地,低声呢喃:“她……她当年真的未死?”

  孩童陆念北亦抬头看向那影像,骨笛微微发颤,笛孔间的寒气仿佛吹出了某种暗藏的呼唤。

  就在这一刻,远处岗楼上传来急报:

  “将军!泉水中现人影画像!子时浮现,金瞳映雪!”

  风雪里,田垄间的赤米挺立如兵,血土之下,魂火微燃。

  那一刻,天地间仿佛寂静,只有米苗破雪拔节的声音,在黑夜中,如心跳渐强。